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417家医院肠造口护理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玉洁 许佳琪 +7 位作者 谢玲女 刘艳 乔莉娜 张华 周怡 裴琛 李宁 张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开展肠造口护理管理的现状,为提升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4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医院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现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开展肠造口护理管理的现状,为提升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4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医院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现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7家医院参与调查,其中366家(87.8%)医院制定了肠造口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但不能涵盖肠造口护理管理各个环节;参与肠造口患者管理的人员较多,400家(95.9%)医院有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参与;315家(75.5%)医院实施术前造口定位,225家(54.0%)医院开展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盆底康复训练,380家(91.1%)医院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可用医疗资源及性生活指导的医院分别为223家(53.5%)和199家(47.7%)。结论:肠造口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情况尚可,延续期护理服务形式多样化,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推广情况欠佳,肠造口患者护理服务落实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流程、加强多学科合作、落实护理服务,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护理管理 现状调查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外科学年鉴: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临床诊疗指南》推荐意见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伟 李鑫 +1 位作者 王明达 杨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87,共6页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常常伴随着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对于局部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便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风险...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常常伴随着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对于局部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便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风险依然很高。因此,对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通常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切除、全身治疗(如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或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案。随着胆道恶性肿瘤领域的逐渐发展,对于外科肿瘤学家而言,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外科诊疗策略以及最佳患者的选择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鉴于治疗的复杂性和诊疗技术不断发展的特点,美国肿瘤外科学权威期刊《肿瘤外科学年鉴》于近期发表了关于肝胆肿瘤的实践诊疗指南,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旨在为肝胆肿瘤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更多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限于篇幅和不同侧重点,本文着重介绍该指南中关于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的评估要点和临床治疗的相关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胆囊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与人工智能在预测和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坤 郝琦 +6 位作者 金炜涵 董时正 武雪亮 胡晓峰 武亮 荀敬 马洪庆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0-1078,共9页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凸显了对更精确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凸显了对更精确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对结直肠癌生物学机制的理解。这些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蛋白质变化和代谢重编程,所有这些因素均参与了转移过程的形成。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复杂的多组学数据、提高诊断准确性以及协助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的先进的能力,探讨了AI在多组学分析的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和临床转化方面的挑战,以及单细胞测序和空间组学等新兴技术结合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增强这些工具的临床应用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人工智能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延迟愈合的病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秩 陈超 +4 位作者 吴平平 刘钱伟 高琴 李瑞林 于照祥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愈合正常进程受损,导致溃疡伤口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易造成感染扩散、截肢甚...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愈合正常进程受损,导致溃疡伤口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易造成感染扩散、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愈合是多因素复杂的病理过程,如血管形成障碍、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慢性炎症反应、生长因子失调、免疫代谢紊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异常表达等。本病单一疗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疗效,应联合多种疗法共同治疗。本文对近年研究的糖尿病足溃疡伤口延迟愈合相关病理机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伤口愈合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平 张大林 +3 位作者 王志宏 贺亮 董文武 张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45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单纯桥本氏甲状腺炎15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毒性甲状腺肿21例,...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45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单纯桥本氏甲状腺炎15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毒性甲状腺肿21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60例,合并甲状腺腺瘤45例,合并甲状腺癌78例。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彩超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甲状腺免疫功能检测有助于术前确定诊断。对疑有恶变或产生压迫症状者应积极手术。手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外科治疗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监护室耐药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鹏远 刘玉村 +4 位作者 赵敏 孙丽颖 罗文毅 高红桥 万远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了解外科监护室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am β-lactamases,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分别... 目的:了解外科监护室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am β-lactamases,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分别用 TEM、SHV 和 CTX-M 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临床菌株和接合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接合试验提取接合子质粒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产物测序,确定基因类型。结果:93.5%的菌株含 CTX-M 基因,38.7%的菌株含 SHV 基因,87.1%的菌株含 TEM 基因。测序明确了 TEM-1,CTX-M-1,3,14,22等基因类型。结论:外科监护室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以 CTX-M 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外科监护室 CTX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 基因 大肠杆菌 合子 测序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调整腰围指数与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最佳平衡状态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瑞林 于照祥 +6 位作者 赵斌 赵姣雅 李硕 王延刚 杨泽旭 田一凡 安艳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索体重调整腰围指数(WWI)对儿童青少年骨密度(BMD)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饱和效应。方法采用NHANES数据库2011-2018年的健康数据,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评估WWI与BMD之间的关系。通过RCS回归曲线分析饱和效应来确定非线性关系和饱... 目的探索体重调整腰围指数(WWI)对儿童青少年骨密度(BMD)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饱和效应。方法采用NHANES数据库2011-2018年的健康数据,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评估WWI与BMD之间的关系。通过RCS回归曲线分析饱和效应来确定非线性关系和饱和值。同时,还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了2777名12~20岁的儿童青少年。我们发现WWI与总BMD显著负相关(β=-0.06,95%CI:(-0.07~-0.06),P<0.001),在按年龄、性别分层的亚组中仍然呈显著负相关(P<0.001)。WWI和BMD具有特定的饱和效应,总人群中WWI与BMD之间的饱和效应值为9.22 cm/kg^(0.5),当WWI低于9.22 cm/kg^(0.5)时,效应值为-0.24。然而,当BMI超过9.22 cm/kg^(0.5)时,效应值变为-0.17。结论WWI与儿童青少年的总BMD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和饱和效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调整腰围指数 青少年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腹部外科大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贺更生 陈国栋 +1 位作者 文武 曹金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大手术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68例拟行大手术治疗的腹部外科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34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3 d和术后第7天营养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大手术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68例拟行大手术治疗的腹部外科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34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3 d和术后第7天营养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PN组病人术后第7天各项营养和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3 d(P<0.05);而EN组病人的体重(WT)、总蛋白(TP)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降幅明显小于PN组(P<0.05)。EN组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分别比PN组提前18 h和29.1 h(P<0.05),术后住院天数亦短于PN组(P<0.05)。EN组病人腹腔感染、消化道瘘和术后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围手术期EN支持可显著改善腹部外科大手术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的疗效探讨
9
作者 习剑鑫 陈玉国 +2 位作者 耿笑辰 邱伟 吕国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的79例儿童受者资料, 根据围手术期免疫诱导方案分为全量激素组60例、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19例。全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全量激素诱导,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半量激素诱导, 术后单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对比两组术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等主要结局, 以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移植物存活率、患者存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与全量激素组相比, 术后AR发生率(4/19比16/60)、感染发生率(12/19比40/60)、激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19比24/60)、排斥反应发生时间[(9.00±6.78)d比(8.50±7.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U停留时间[7.5(3.0, 11.0)d比3.5(0.0, 12.0)d]、住院花费[18.99(13.13, 41.45)万元比19.54(15.22±29.32)万元]、移植物存活率(18/19比59/60)、患者存活率(19/19比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住院时间[24.0(17.0, 34.0)d比35.0(27.0, 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安全有效, 能够在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实现相似的免疫抑制效果, 但与全量激素诱导相比, 并不能降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手术病人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孔营 周岩冰 +4 位作者 王东升 王庆广 王浩 陈栋 陆连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对胃癌病人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将56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处理组,每组各28例。观察病人术后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液免疫均有下降,FTS组病人第1天C3、C...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对胃癌病人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将56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处理组,每组各28例。观察病人术后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液免疫均有下降,FTS组病人第1天C3、C4水平为(0.845±0.126)g/L和(0.212±0.070)g/L(P<0.05),术后第3天IgA、IgG、IgM水平分别为(1.603±0.468)g/L、(0.845±0.187)g/L和(9.548±1.920)g/L(P<0.05)。FTS组病人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好于传统处理组(P<0.01,P<0.05)。结论:FTS对胃癌病人体液免疫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加速康复外科 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外科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乔治 李荣 +2 位作者 黎沾良 李基业 陆连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BT)及BT与感染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择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前2h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菌DNA、血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检测及血细菌培养。观察患者30...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BT)及BT与感染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择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前2h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菌DNA、血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检测及血细菌培养。观察患者30天以监测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PCR检测全血细菌DNA均为阴性,术后共有7例阳性。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PCR阳性率为38.9%,无SIRS组为0%(P<0.01)。PCR阳性组SIRS发生率为100%,阴性组为40.7%(P<0.01)。PCR阳性者85.7%发生感染并发症,阴性者无一发生(P<0.01)。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5.9%,显著低于PCR的检测结果(20.6%,P<0.01);血培养阳性者,PCR检测均呈阳性。PCR阳性结果中大肠杆菌DNA占71.4%。PCR阳性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及LPS浓度较PCR阴性者明显升高(P<0.0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结论胃肠外科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BT关系密切,术后早期(2h)即可发生BT,以大肠杆菌为主,术后SIRS和感染并发症与B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细菌移位 聚合酶链反应 乳酸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2
作者 田君叶 李晶 +2 位作者 胡美华 李会娟 丁炎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2期1300-1304,共5页
护士是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如何合理配置及使用护理人力是医院护理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有效保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建议,探讨适... 护士是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如何合理配置及使用护理人力是医院护理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有效保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建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护理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靶向FAK/F⁃actin/ROS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刁庆飞 张昊 +4 位作者 杨春白雪 樊建春 武雪亮 韩磊 路永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0-1122,共13页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对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通路的调节作用,分析其对结直肠癌(colorecta...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对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通路的调节作用,分析其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RC手术切除的患者50例,收集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ZH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EZH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建立皮下移植瘤CRC裸鼠模型,分为阴性对照(EZH2 NC)组、EZH2过表达(EZH2 mimic)组、EZH2 NC+细胞松弛素D组和EZH2 mimic+细胞松弛素D组,培育14 d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体外培养人CRC细胞系SW480、SW620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W480/SW620细胞分为4组:EZH2 NC组、EZH2 mimic组、EZH2 NC+细胞松弛素D组和EZH2 mimic+细胞松弛素D组。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FAK/F⁃actin/RO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F⁃actin表达和分布,采用划痕、Transwell、CCK⁃8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及细胞活力。ChIP⁃qPCR实验检测局部FAK、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 2,NOX2)、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es 4,NOX4)在EZH2上的富集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患者CRC组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EZH2(P<0.05);EZH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事件密切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EZH2 CR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EZH2高表达患者(P<0.05)。皮下移植瘤CRC裸鼠模型建立成功,EZH2 mimic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EZH2 NC组(P<0.05),细胞松弛素D干预后,EZH2 NC+细胞松弛素D组和EZH2 mimic+细胞松弛素D组肿瘤体积分别较EZH2 NC组、EZH2 mimic组明显减小(P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 mimic组EZH2、p⁃FAK、p⁃Paxillin、NOX2、NOX4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ZH2 NC组(P<0.05),而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蛋白表达水平稍低于EZH2 NC组(P<0.05),且F⁃actin分布数量、迁移能力和细胞活力增加(P<0.05)。EZH2、p⁃FAK和p⁃Paxillin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X2、NOX4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组则明显降低(P<0.05),RUNX3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组明显增加(P<0.05),而干预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细胞松弛素D干预后F⁃actin分布数量、迁移能力和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而干预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P⁃qPCR实验结果显示,使用EZH2抗体后,FAK、NOX2、NOX4所富集的启动子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EZH2可通过上调FAK/F⁃actin/ROS通路活性进而促进CR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FAK F⁃actin ROS 结直肠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外科手术后病人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磊 陈光 +4 位作者 张平 刘铮 王广义 王有德 谭毓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 (Gensci公司 )对大手术后病人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中等以上外科手术病人 ,条件符合 ACCP/ SCCM的 Sepsis诊断标准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肠外营养加用生长激素组 ;B组为肠外营养治疗组 ;C组为...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 (Gensci公司 )对大手术后病人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中等以上外科手术病人 ,条件符合 ACCP/ SCCM的 Sepsis诊断标准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肠外营养加用生长激素组 ;B组为肠外营养治疗组 ;C组为正常补液组。其中 A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长激素皮下肌注 ,连续 7d。结果 :术后 8d内 B和 C组患者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A组在术后 5d开始机体恢复氮平衡。结论 :单纯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不能有效纠正负氮平衡 ,生长激素对机体的蛋白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外科 手术后 蛋白代谢 肠外营养 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英信 孔令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10 1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经溃疡旁入路溃疡基底部筋膜下交通支结扎者 ,5 2例溃疡在 1~ 3月内愈合 ;9例 4~ 5个月内愈合 ;8例...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10 1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经溃疡旁入路溃疡基底部筋膜下交通支结扎者 ,5 2例溃疡在 1~ 3月内愈合 ;9例 4~ 5个月内愈合 ;8例植皮后愈合 ;3例术后感染 ;2例溃疡复发。 12例经皮溃疡周边环形缝扎者 ,2例皮肤切割感染 ;10例 6个月至 1年内愈合 ;11例内镜下静脉交通支断离者 ,溃疡在 1~ 2月内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 6例静脉交通支旋切者 ,3例溃疡在 1月内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应在降低下肢静脉压力基础上阻断静脉交通支倒流 ,内镜下交通支结扎或静脉交通支旋切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外科治疗 静脉交通支结扎术 经皮溃疡周边环形缝扎术 静脉交通支断离术 静脉交通支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更新引领行为进步:《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外科部分解读 被引量:65
16
作者 田孝东 杨尹默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85-489,共5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及路径正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实践。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共同组织我国数十位普通外科和麻醉科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我国实际情况以及临床实践经验...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及路径正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实践。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共同组织我国数十位普通外科和麻醉科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我国实际情况以及临床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循证为基础,以基本术式为主要内涵,历经近1年的筹备、查阅文献、撰写及审校,于2018年1月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及《中华麻醉学杂志》同期发布了《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以期在围手术期医学模式下对我国ERAS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开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该指南的外科部分进行解读,诠释其中亮点与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指南 外科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磊 陈光 +5 位作者 张平 刘铮 王广义 蔡凤龙 王有德 谭毓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生长激素 ( rh GH)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1组 :肠外营养治疗加用生长激素 ;2组 :肠外营养治疗组 ;3组 :正常补液组。其中 1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 目的 :观察重组生长激素 ( rh GH)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1组 :肠外营养治疗加用生长激素 ;2组 :肠外营养治疗组 ;3组 :正常补液组。其中 1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长激素皮下肌注 ,连续 7d。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第 3、5、7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第 3天检测结果表明 3组患者免疫球蛋白、CD3+、CD4 +、CD4 +/CD8+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手术后第 5天检测结果表明 1、2两组检测指标有上升趋势 ,手术后 7天检测结果表明 1组患者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1组与 2、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结论 :生长激素对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免疫功能 腹部外科手术 RH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秀波 席兆华 +2 位作者 王庆兆 殷德涛 邱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并发甲状腺癌 (甲癌 )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 15例甲亢合并甲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甲亢合并甲癌占同期甲亢的 3.15 %。全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未见甲亢或甲癌复发或转移。结论 :加强...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并发甲状腺癌 (甲癌 )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 15例甲亢合并甲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甲亢合并甲癌占同期甲亢的 3.15 %。全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未见甲亢或甲癌复发或转移。结论 :加强对甲亢合并甲癌的认识和诊断。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甲基化与甲状腺癌分化相关标志物的关系及治疗价值的研究
19
作者 荆琳 蒋奇 +5 位作者 顾江宁 罗海峰 郭晓祎 沈天赐 戴子豪 陈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1-696,706,共7页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轴在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的作用及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轴在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的作用及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ZH2、H3K27me3、配对盒基因8(PAX8)、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应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进一步分析EZH2与甲状腺分化标志物(PAX8、TTF1、TG)之间的关系。体外培养ATC细胞株8305C和BHT-101,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经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后的ATC细胞株中甲状腺分化标志物(TTF1、PAX8)mRNA的表达变化,评估GSK126在体外潜在的治疗效果。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GSK126和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对AT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EZH2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H3K27me3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PTC组织(P<0.05)。EZH2与PAX8和TG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与TTF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在体外实验中,GSK126可以逆转甲状腺分化标志物PAX8和TTF1在ATC细胞株中的表达,GSK126联合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可显著抑制ATC细胞株的生长。结论EZH2-H3K27me3轴在调节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ZH2可能是ATC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H3K27me3 甲状腺未分化癌 去分化 甲基化 GSK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急诊患者的外科风险评估(附146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继荣 刘斯 赵建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预测高龄急诊患者术后转归的方法,为提高高龄急诊患者手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高龄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83例,年龄71~95岁(77.9±5.2... 目的探讨预测高龄急诊患者术后转归的方法,为提高高龄急诊患者手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高龄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83例,年龄71~95岁(77.9±5.2)岁。采用POSSUM评分系统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采用P-POSSUM评分系统计算术后死亡率,并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结果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术后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病例分别为91例(62.3%)和30例(20.5%),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术后死亡的病例为15例(10.3%),实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病例分别为74例(50.7%)和5例(3.4%)。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手术侵袭度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者(P<0.01)。手术时间越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可较准确地预测高龄急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对于接受急诊手术的高龄患者,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治疗结果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