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7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肺癌外科视角:创新与挑战
1
作者 孔朋旭 陈啸晗 +3 位作者 吕望 夏平会 汪路明 胡坚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0,共6页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尽管医学快速进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在精准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肺癌诊...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尽管医学快速进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在精准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肺癌诊疗正在经历从传统单一治疗方式向多维度诊疗模式转变。本文系统回顾了2024年度肺癌外科领域的创新与挑战,旨在与同道学者们共同思考肺癌外科领域的未来发展道路,为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最终实现a治愈o目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 创新进展 手术方式 全生命周期管理 围术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技术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与进展
2
作者 何婷 魏建明 +2 位作者 黎熊 狄达卫(综述) 王君辅(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3-687,共5页
自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3D打印、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等各项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被不断应用,其相互结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外科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兴起后,数字化技术及精准医疗在外科领域得到进一... 自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3D打印、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等各项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被不断应用,其相互结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外科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兴起后,数字化技术及精准医疗在外科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运用,从术前精准定位病灶,到术中实现实时导航,再到术后建立预测模型,为实现精准医疗带来了新方法,促使外科手术全面向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型。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胃肠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涵盖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恢复等重要环节,梳理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脉络,对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发展及临床意义进行深入总结,并对数字医疗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直肠癌 人工智能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博思在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向阳 井清源 张泰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寻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药物。方法随机选择肝胆术后病人86例,服药组服用普瑞博思(cisapridi),对照组不用药,通过多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验证。结果服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及消失时间... 目的探寻肝胆外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药物。方法随机选择肝胆术后病人86例,服药组服用普瑞博思(cisapridi),对照组不用药,通过多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验证。结果服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及消失时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胃电图的结果亦得以论证。结论普瑞博思为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博思 胃肠功能恢复 肝胆外科手术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对普外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海平 刘春安 王达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7-848,共2页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 (Gln)增强的肠外营养对普外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影响。方法 :将4 0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外科危重和大手术后病人随机分成Gln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 ,并于术后第 1- 3d开始肠外营...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 (Gln)增强的肠外营养对普外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影响。方法 :将4 0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外科危重和大手术后病人随机分成Gln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 ,并于术后第 1- 3d开始肠外营养连续 7d ,其中Gln组的氮量由 2 0 %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溶液供给 (0 .5g·kg-1·d-1) ,其余部分供给 (7- 11.4 ) %氨基酸溶液 ,对照组的氮量仅用 (7- 11.4 ) %氨基酸溶液供给。两组病人分别于肠外营养前和营养后 7d抽取外周血测量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Gln组经肠外营养治疗后IgG水平、TRF水平分别由(9.2± 3.1)g/L、(1.17± 0 .3)g/L增高至 (14± 2 .8)g/L、(1.36± 0 .7)g/L ,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治疗后两组A 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Gln组评分又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Gln增强的肠外营养能促进普外科SIRS病人蛋白质合成代谢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减轻病情的危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胃肠外营养 脓毒症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编写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静 谢萍 +4 位作者 吴晨 张晓文 张灿 岳平 刘同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3-106,共4页
目的设计并编写基于证据的急性胰腺炎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为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健康科普手册编写团队,通过患者及医护人员访谈明确患者关注主题,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总结最佳证据构建科普内容体系,转化证据条目,... 目的设计并编写基于证据的急性胰腺炎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为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健康科普手册编写团队,通过患者及医护人员访谈明确患者关注主题,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总结最佳证据构建科普内容体系,转化证据条目,遵循科普作品创作原则编写科普手册,由6名外部评审专家对手册进行2轮评审。结果急性胰腺炎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共5个主题;患者使用满意率94.23%,公众使用满意率93.33%。结论急性胰腺炎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证据为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患者和公众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 公众健康 患者手册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症状群管理及创伤后成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新星 王雅琳 +1 位作者 吕望 朱林海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背景与目的 叙事护理作为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兴起,临床中可见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慢性病管理等研究,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鲜少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叙事护理模式对提升手术患者症状群管理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效... 背景与目的 叙事护理作为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兴起,临床中可见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慢性病管理等研究,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鲜少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叙事护理模式对提升手术患者症状群管理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效果,探讨其对促进肺癌患者身心康复的临床优势。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4年7月至2024年10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天和术后1周融入连续3次的叙事护理。干预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文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及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在每次叙事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再次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三阶段的得分情况。结果 术后3天、术后1周患者焦虑、睡眠、生活质量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得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1周焦虑评分均逐渐下降;术前、术后3天、术后1周创伤后成长评分均逐渐增加;但由于手术的应激及术后不适等原因,两组患者术后3天睡眠评分均高于术前和术后1周,术后1周睡眠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3天的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术后1周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叙事护理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中,有利于减轻围手术期症状群的困扰,帮助患者实现创伤后成长,提升其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叙事护理 焦虑 抑郁 症状群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新素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其对下肢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欧阳欢 刘博 +4 位作者 刘逸 查斌山 丁洋 胡先宇 陈智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9,共9页
目的制备负载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的中空介孔硅纳米微球(HMSNs),并研究其作为下肢缺血性损伤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选择性蚀刻法合成出HMSNs,同时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和动态光散射(DLS)分析理... 目的制备负载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的中空介孔硅纳米微球(HMSNs),并研究其作为下肢缺血性损伤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选择性蚀刻法合成出HMSNs,同时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和动态光散射(DLS)分析理化性质,红细胞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测试生物安全性。采用吸附法将DATS负载至HMSNs里,获得缓释DATS的纳米颗粒(DATS-HMSNs),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并制作DATS的累积释放曲线。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DATS组、DATS-HMSNs组),下肢缺血模型采用股动脉结扎切除法制作。测试各组小鼠肢体缺血前后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1(MCP-1)、活性氧(ROS)、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结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制备出的HMSNs为中空的球形且粒径均一,DLS结果显示粒径为(226.5±11.8)nm。红细胞溶血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HMSNs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HMSNs对DATS的最大载药率为27.89%,7 d DATS的累积释放率80.12%,21 d可达到97.27%。与对照组比较,DATS-HMSNs用于下肢缺血小鼠后,免疫组化染色发现CD31、α-SMA、bFGF及VEGF的水平增高(P<0.05),ELISA实验发现TNF-α、IL-6、MCP-1和ROS的含量减低(P<0.05),并且缺血后小鼠运动能力恢复满意。结论DATS-HMSNs可以缓慢、持续地释放DATS,为下肢缺血性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 中空介孔硅 下肢缺血 硫化氢 纳米载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阮万百 李俊峰 +2 位作者 尹艳梅 彭磊 朱克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950-2960,共11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患者整体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加之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使得传统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和化疗)遇到了瓶颈。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国内外有关胰腺癌治...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患者整体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加之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使得传统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和化疗)遇到了瓶颈。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国内外有关胰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本文发现,随着基因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胰腺癌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表达谱有了更深入了解,更多信号通路和作用靶点被发现,相应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胰腺癌的治疗模式正逐渐从传统的“一刀切”方式向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转变,为胰腺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能够为针对胰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脂肪变性作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新预后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天昊 李沣员 徐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1,388,共10页
目的:探讨基线身体成分参数(包括肌脂肪变性、肌肉减少症和恶病质指数等)在预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 目的:探讨基线身体成分参数(包括肌脂肪变性、肌肉减少症和恶病质指数等)在预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GIST切除术且病理确诊为中高风险的82例患者。通过CT影像量化第3腰椎层面的骨骼肌指数、皮下和内脏脂肪指数以及低衰减肌肉面积等指标,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肌脂肪变性或肌肉减少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与DFS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其中22例(26.83%)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脂肪变性(P=0.010)、高危险度(P=0.011)和C-KIT外显子13突变(P=0.002)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列线图在3年和5年D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和0.746,表明其预测效能较好。此外,DCA结果表明该列线图在临床决策中具有良好的效用。结论:肌脂肪变性、危险度分级和C-KIT外显子突变类型是GIST患者DFS的重要预测因素。肌脂肪变性相比肌肉减少症在预测GIST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GIST患者的新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脂肪变性 恶病质指数 肌肉减少症 无病生存时间 胃肠道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8
10
作者 胡杨志 潘运龙 +3 位作者 赵晓旭 覃莉 巫青 丁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处于较高水平;良性结节的血流分级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处于较低水平(Z=3.74,P<0.001)。恶性结节的PSV[(41.30±19.99)cm/s]大于良性结节[(32.38±11.00)cm/s,t=2.37,P=0.02];恶性结节的MVD[(59.03±12.85)条/200倍镜]高于良性结节[(46.97±10.16)条/200倍镜](t=4.47,P<0.001)。结论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及PSV。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恶性结节 血管生成 收缩期峰流速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淋巴结比率预测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患者预后研究
11
作者 张嘉男 李沣员 +6 位作者 李清雅 王林俊 张殿彩 王国梁 杨力 徐泽宽 徐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43,651,共8页
目的:将淋巴结比率(lymph node ratio,LNR)与中心淋巴结(central lymph node,CnLN)转移结合,构建优化淋巴结比率(modified lymph node ratio,mLNR),并探究该指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卡方检验分析对比CnLN有无转移两组胃癌患者... 目的:将淋巴结比率(lymph node ratio,LNR)与中心淋巴结(central lymph node,CnLN)转移结合,构建优化淋巴结比率(modified lymph node ratio,mLNR),并探究该指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卡方检验分析对比CnLN有无转移两组胃癌患者组间差异,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确定LNR高低分类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可视化分析胃癌患者生存情况,构建列线图以预测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结果:胃切除方式(P=0.042)、肿瘤大小(P=0.043)、分化程度(P=0.001)、脉管侵犯(P<0.001)、神经侵犯(P<0.001)、T分期(P=0.001)、N分期(P<0.00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0.002)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P=0.026)在CnLN有无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R及CnLN均能很好区分胃癌患者生存情况,但LNR的区分效力显著强于CnLN。此外mLNR能够很好地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利用CnLN构建的mLNR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作为胃癌患者预后判别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比率 中心淋巴结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燕 胡泽楠(综述) 姜雷(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7-412,共6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治疗效果调控以及细胞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从中获益,这可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治疗效果调控以及细胞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从中获益,这可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密切相关。乳酸作为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代谢物,其在TIME中的积累会显著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最终促进肿瘤生长和免疫逃逸。靶向乳酸代谢及其相关通路为克服免疫疗法耐药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就乳酸对TIME和免疫治疗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克服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科切除术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倪争艳 费卫珠 张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4-618,共5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科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肝切除术后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施行肝癌外科切除术的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感染...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科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肝切除术后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施行肝癌外科切除术的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感染情况等。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另选取2020年1—6月肝癌外科切除术患者100例建立验证组,对建模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患者310例,外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45例,医院感染率为14.52%。其中手术部位感染15例(占33.33%),肝周围感染12例(占26.67%),其他远处部位感染18例(占40.00%)。血清清蛋白(ALB)<35 g/L、手术时间>240 min、输血量>1000 mL、引流时间>7 d、ASA评分>Ⅱ级是肝癌患者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766,Youden指数为0.655。结论该模型对肝癌患者外科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务人员预防高危人群发生感染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感染 肝癌 风险预测模型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4
作者 侯昱 顾启红 +3 位作者 周进 刘瑶 杨阳 邵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3-761,共9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8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3∶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8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3∶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588例患者中52例(8.84%)术后发生腹腔感染。52份腹腔积液标本检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72.31%),革兰阳性菌15株(23.07%),真菌3株(4.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根治度(显微镜下残留)、联合器官切除、高血压、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均为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95%CI:0.677~0.852)、0.712(95%CI:0.565~0.860),提示模型对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值为8.491,P值为0.387,提示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集(0.05~0.4)和验证集(0.1~1.0)风险阈值范围内,使用该模型对术后腹腔感染高风险患者进行干预,可能获得正向收益;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集(0~0.4)和验证集(0~0.5)风险阈值范围内,模型预测的感染病例数高于实际感染病例数,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胃癌术后腹腔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早期评估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提供量化、直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后感染 腹腔感染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麻图 郑亚 +4 位作者 赵进玉 舒小闯 李强 王玉平 周永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32,共6页
胃癌是侵袭性强、转移率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前五,其预后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多采取以全身抗肿瘤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但预后普遍较差。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以... 胃癌是侵袭性强、转移率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前五,其预后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多采取以全身抗肿瘤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但预后普遍较差。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免疫治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初步改善,免疫治疗也因此成为最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之一。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与胃癌免疫治疗,尤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疗效关系密切,但其对免疫治疗效果的利弊尚无定论。本文就Hp对晚期胃癌的ICIs疗效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的代谢及其在肠道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许勤 吴文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4期218-223,共6页
短链脂肪酸(SCFA)是碳链为1~6 的有机脂肪酸,由饮食中不消化淀粉、纤维多糖等在结肠腔内经厌氧菌酵解生成,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是结肠腔内重要的有机酸阴离子,通过离子与非离子形式由肠上皮细胞吸收,同时促进水... 短链脂肪酸(SCFA)是碳链为1~6 的有机脂肪酸,由饮食中不消化淀粉、纤维多糖等在结肠腔内经厌氧菌酵解生成,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是结肠腔内重要的有机酸阴离子,通过离子与非离子形式由肠上皮细胞吸收,同时促进水电解质吸收。作为结肠粘膜首选的能源底物,SCFA增进钠吸收,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粘膜生长,提供代谢能源,增加肠血流,刺激胃肠激素生成,是结肠粘膜重要的营养素。在肠道外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通过灌肠法、回肠末端置管灌注、提供可酵解底物及静脉输入等途径补充SCFA,可增加肠吻合口强度,促进肠吻合,缓解和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短肠综合征、TPN所致肠失用、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直肠切除术后的储袋炎等,可望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肠道外科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医师该如何面对当前医患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大龙 赵小洋 +1 位作者 刘连新 姜洪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3期324-325,410,共3页
在当前医疗纠纷频发的环境下,以外科医师这一高风险的行业为例,分析外科医师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医患矛盾,和谐医疗环境。认为外科医师应该通过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保证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融合人文关怀,增加相互信任,熟悉法律法... 在当前医疗纠纷频发的环境下,以外科医师这一高风险的行业为例,分析外科医师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医患矛盾,和谐医疗环境。认为外科医师应该通过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保证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融合人文关怀,增加相互信任,熟悉法律法规等途径来改善医患关系,进而减少医患纠纷,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外科医师 医患沟通 医学人文精神 和谐医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疝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大纬 熊茂明 +2 位作者 孟翔凌 吴文涌 范学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闭孔/诊断 闭孔/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围手术期营养不良与血清磷镁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思曾 林永 +1 位作者 许东坡 张一帆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8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分析216例普外手术期病人的血清白蛋白、磷、镁改变。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按血清白蛋白>35g/L和≤35g/L分为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用t检验对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间的血清磷、镁进行比较,对总体病人间的... 目的:分析216例普外手术期病人的血清白蛋白、磷、镁改变。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按血清白蛋白>35g/L和≤35g/L分为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用t检验对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间的血清磷、镁进行比较,对总体病人间的血清磷、镁和血清白蛋白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磷、镁均低于正常组(P<0.001)。总体病人的血清磷与血清白蛋白正相关(r=0.28,P<0.001);血清镁与血清白蛋白亦成正相关,但无统计学上差异(r=0.10,P>0.05)。结论:低磷、低镁与营养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血清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永翔 孟翔凌 +2 位作者 张震 钟兴国 李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腺瘤 胰岛细胞/诊断 腺瘤 胰岛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