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膜后粘连小瞳孔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钧 刘业滋 +1 位作者 付瑞 董冰松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虹膜后粘连 白内障摘出术 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对角膜表面的损害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钧 吴京 董冰松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 (acyclovir,ACV)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erpes sim 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和对眼角膜上皮损害的毒性作用 ,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方法 共收集上皮型和浅实质层型 HSK患者 88例 10 2眼 ,均分为 2组 ,分别选用 1g...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 (acyclovir,ACV)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erpes sim 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和对眼角膜上皮损害的毒性作用 ,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方法 共收集上皮型和浅实质层型 HSK患者 88例 10 2眼 ,均分为 2组 ,分别选用 1g· L- 1 ACV眼液及含 1g· L- 1 ACV及2 g· L- 1 玻璃酸钠的正大捷普滴眼液 ;病例随机分为每天滴眼 3次、6次组 ,用药分为持续 10 d和 15 d 2个时间段组。对侧健眼 2 6眼为用药对照组。观察眼刺激症状、睫状充血、角膜溃疡、角膜表面荧光素染色、角膜实质层浸润水肿及前房Tyndall现象 ;治疗前后应用 PCR技术检测角膜表面吸取物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 plex virus,HSV)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后角膜表浅溃疡愈合 ,HSV检测转阴 ,原角膜树枝状、星芒状及不规则点片状荧光素着色消退 (91.8% ) ,继发出现角膜表浅点状着色 (78.5 % )。停止滴药后着色通常 2~4 d消退。每天滴 1g· L- 1 ACV眼液 3次者较每天滴药 6次平均提前 2~ 3d治愈 ,但后者角膜表面散在点状着色则较前者多见 ,正大捷普眼液角膜表浅点状损害较滴 ACV眼液轻。结论  ACV有抗 HSV作用 ,对表浅 HSK的治疗效果好 ,但长期滴眼可致角膜上皮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环鸟苷 治疗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疗效 角膜表面 损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钧 黄发明 +3 位作者 周国筠 付瑞 朱梅刚 张进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眼球摘除术后结膜下组织的病理变化 ,探讨结膜囊缩窄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择眼球摘除术后发生结膜囊缩窄的病例 ,在不同时间 ,分别切取结膜囊基底部结膜下组织 ,通过特殊染色 ,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 目的 通过观察眼球摘除术后结膜下组织的病理变化 ,探讨结膜囊缩窄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择眼球摘除术后发生结膜囊缩窄的病例 ,在不同时间 ,分别切取结膜囊基底部结膜下组织 ,通过特殊染色 ,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眼球摘除术后 1m o内 ,结膜下眶组织内出现较多的胞浆内富含肌动蛋白微丝的肌成纤维细胞(m yofibroblast)和胶原纤维 ,术后随着时间推移 ,肌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而胶原纤维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缩窄 眼球摘除术 肌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为基底的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治疗碱烧伤 被引量:4
4
作者 尹连荣 李建平 +1 位作者 赵俊锋 黄发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将羊膜移植与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相结合重建眼表。方法 新西兰白兔 42只 ,右眼 (实验组 )、左眼 (对照组 )上方球结膜碱烧伤后 2 4h分别行以羊膜为基底的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和单纯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 ,术后各周行印迹... 目的 将羊膜移植与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相结合重建眼表。方法 新西兰白兔 42只 ,右眼 (实验组 )、左眼 (对照组 )上方球结膜碱烧伤后 2 4h分别行以羊膜为基底的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和单纯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 ,术后各周行印迹细胞的 PAS染色、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实验组植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实验组术后第4周 ,对照组术后第 5周结膜外观、杯状细胞形态数目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大面积结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羊膜改善异体植片的基底 ,有利于降低排斥反应 ,提高植片成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 治疗 球结膜碱烧伤 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种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伟 伍桂军 +3 位作者 陈家祺 杨方耀 王晶 刘业滋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理。方法 制作模型(Wistar大鼠18只,豚鼠9只)。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角膜和外周血行免疫检测。并对角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1周,植床出现新生血管、角膜水肿、基质增厚;术后1月,... 目的 研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理。方法 制作模型(Wistar大鼠18只,豚鼠9只)。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角膜和外周血行免疫检测。并对角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1周,植床出现新生血管、角膜水肿、基质增厚;术后1月,植床瘢痕化,但水肿减轻。免疫组化显示:移植后3天,血中Th/i细胞IL2R+细胞升高,15天时角膜植片内有以TC/S细胞浸润为主的淋巴细胞。结论 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有着与机体其它器官相似的移植排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 角膜移植 异种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透热电凝防治近视发展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钧 周国筠 +1 位作者 赵俊锋 邝锦娇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近视 巩膜透热电凝 疗效 防治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G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楠 刘业滋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动态观察家兔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ERG的 b波的变化。方法 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高至 16 k Pa,维持 1h,在再灌注后的第 2、7、14天分别记录其ERG,与缺血前 ERG相比较 ,观察 b波的变化幅度。结果 缺血 -再灌注后... 目的 动态观察家兔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ERG的 b波的变化。方法 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高至 16 k Pa,维持 1h,在再灌注后的第 2、7、14天分别记录其ERG,与缺血前 ERG相比较 ,观察 b波的变化幅度。结果 缺血 -再灌注后第 2天 ERG的 b波已经开始下降 ,随时间延长 ,b波振幅呈持续性、进行性下降。结论 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在再灌注后呈持续性、进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实验 E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后房水内丙二醛测定
8
作者 杨方耀 刘业滋 +1 位作者 李绍珍 林云朝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应用TBA荧光法检测了兔眼单纯晶体囊外摘除后和晶体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后房水内丙二醛含量,这二种手术后房水内丙二醛含量比正常眼显著增高(P<0.005,P<0.001)。结果提示前房内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这... 应用TBA荧光法检测了兔眼单纯晶体囊外摘除后和晶体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后房水内丙二醛含量,这二种手术后房水内丙二醛含量比正常眼显著增高(P<0.005,P<0.001)。结果提示前房内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这一发现有利于对眼内后房型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 人工晶体 房水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前膜的超微结构
9
作者 杨方耀 刘业滋 +1 位作者 李绍珍 林云朝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85-88,共4页
应用透射电镜对5只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前膜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前膜中有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异物巨细胞、超大巨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膜内这些细胞均具有巨噬细胞本来特征,如胞质微丝、溶酶体及多泡体都较丰富。
关键词 后房型 人工晶体植入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与人工晶体植入术
10
作者 杨方耀 刘业滋 伍桂军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外伤性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的超声与CT、MRI表现
11
作者 孟林 龚渭冰 李光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234-234,共1页
1 病历简介患儿,男,5岁。玩耍时右眼被击伤,当时无眼痛、眼红、流泪和畏光等症状,未就医。半年后感眼痛、头痛,并有流泪、怕光且视物不见等症状,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以"右眼球钝挫伤"入我院。查体:右眼无光感,结膜轻度充血,... 1 病历简介患儿,男,5岁。玩耍时右眼被击伤,当时无眼痛、眼红、流泪和畏光等症状,未就医。半年后感眼痛、头痛,并有流泪、怕光且视物不见等症状,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以"右眼球钝挫伤"入我院。查体:右眼无光感,结膜轻度充血,眼球活动无异常,角膜雾状水肿,上有数个大泡。前房消失,虹膜纹理不清,向前膨隆,几乎与角膜内皮相贴。瞳孔【2mm,后粘连,无光反射,瞳孔区有一薄膜,眼压7.88kPa。玻璃体和眼底窥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儿童 睫状体肿瘤 超声波 CT NM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穿孔伤修复,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12
作者 杨方耀 刘业滋 +1 位作者 伍挂军 苄新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9-161,共3页
角膜穿孔伤修复,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眼科杨方耀,刘业滋,伍挂军,苄新浩通常对角膜穿孔庙伴有晶状体损伤及外伤性白内障病人,主张分二步手术,即I期角膜穿孔伤修复和11期白内障摘... 角膜穿孔伤修复,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眼科杨方耀,刘业滋,伍挂军,苄新浩通常对角膜穿孔庙伴有晶状体损伤及外伤性白内障病人,主张分二步手术,即I期角膜穿孔伤修复和11期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否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孔伤 修复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脑膜瘤切除术后发生恶变一例
13
作者 陈钧 黄发明 张洪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6-256,230,共2页
眼眶脑膜瘤切除术后发生恶变一例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眼科陈钧,黄发明,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病理科张洪海脑膜瘤系指脑膜和脊椎中的蛛网膜细胞发生的肿瘤,多为良性,手术切除虽有复发,但罕见发生恶变”,现将本院所遇眼眶... 眼眶脑膜瘤切除术后发生恶变一例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眼科陈钧,黄发明,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病理科张洪海脑膜瘤系指脑膜和脊椎中的蛛网膜细胞发生的肿瘤,多为良性,手术切除虽有复发,但罕见发生恶变”,现将本院所遇眼眶脑膜瘤切除术后复发恶变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眼眶肿瘤 癌变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纤维连接蛋白含量与PVR形成关系的探讨
14
作者 魏湛云 刘业滋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89-91,共3页
用ELISA方法观察到41例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为0.5~80ug/ml,非PVR组20例,轻度PVR组11例,重度PVR组10例,三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01)。视网膜下液... 用ELISA方法观察到41例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为0.5~80ug/ml,非PVR组20例,轻度PVR组11例,重度PVR组10例,三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01)。视网膜下液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随PVR分级增高而增加,而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正常,视网膜下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与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无相关性,视网膜下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取决于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纤维连接蛋白 视网膜脱落 病理学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HLA抗原在体外表达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赵岐 刘业滋 郦全福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了解γ-干扰素对角膜细胞HLA抗原表达的影响。动态观察角膜细胞间HLA-ABC抗原和HLA-DR抗原表达的量变关系。方法采用ACAS-570粘附式细胞分析仪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体外原代培养的正常成人角膜上皮和内... 目的了解γ-干扰素对角膜细胞HLA抗原表达的影响。动态观察角膜细胞间HLA-ABC抗原和HLA-DR抗原表达的量变关系。方法采用ACAS-570粘附式细胞分析仪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体外原代培养的正常成人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HLA-ABC位点和HLA-DR位点抗原表达的相对量进行测定。结果在体外,γ-干扰素可诱导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同时使HLA-ABC位点抗原表达量增加;经γ-干扰素诱导后,上皮细胞的HLA-ABC抗原及HLA-DR抗原的表达量均较相应的内皮细胞表达量高;且两种细胞的HLA-ABC抗原表达量增高幅度较小,而HLA-DR抗原增高幅度较大。结论角膜细胞HLA抗原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γ-干扰素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充当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角膜上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 HLA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