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峡部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青安 宋一平 +3 位作者 孟壮志 欧阳钧 赵卫东 钟世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3-293,共1页
腰椎峡部裂将导致腰椎不稳,其手术治疗除采用脊椎融合术外,也有经峡部裂固定的方法,如采用经峡部裂螺钉和横突钢丝直接固定峡部裂。我们设计了经峡部裂固定的加压螺钉,其螺杆近端喷涂有珍珠面以利于远期的生物固定。本文摹拟腰椎峡... 腰椎峡部裂将导致腰椎不稳,其手术治疗除采用脊椎融合术外,也有经峡部裂固定的方法,如采用经峡部裂螺钉和横突钢丝直接固定峡部裂。我们设计了经峡部裂固定的加压螺钉,其螺杆近端喷涂有珍珠面以利于远期的生物固定。本文摹拟腰椎峡部受力,评价加压螺钉固定峡部裂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螺钉固定 生物力学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筋膜固定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伟雄 赵卫东 +3 位作者 叶淦湖 欧阳钧 钟世镇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评价自体筋膜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及循环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18具新鲜猪脊柱运动节段 (L4 ~L5)标本模型按正常组、滑脱组、筋膜固定组顺序进行试验。先对比观察各组在脊柱三维空间分析系统屈伸活动的水平位移。再用双轴液... 目的 :评价自体筋膜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及循环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18具新鲜猪脊柱运动节段 (L4 ~L5)标本模型按正常组、滑脱组、筋膜固定组顺序进行试验。先对比观察各组在脊柱三维空间分析系统屈伸活动的水平位移。再用双轴液压伺服生物材料测试系统进行载荷下屈伸试验。获得首次载荷循环及每间隔 2 5 0次 ,共 15 0 0次循环运动范围及初始刚度值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滑脱组水平位移大于正常组和固定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首次循环载荷下 ,滑脱组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组和固定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首次循环载荷 ,滑脱组屈、伸初始刚度均小于正常组及固定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固定组也明显大于正常组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P <0 .0 5 )。第 15 0 0次循环载荷下的初始刚度仍高于正常组。结论 :采用自体筋膜固定腰椎滑脱术后瞬时失稳和保持其稳定性是有效的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腰椎滑脱 腰椎失稳 自体筋膜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和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章晓霜 许豪文 赵卫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和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骨质疏松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中等强度运动组、...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和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骨质疏松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大强度运动组以及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利用858BIONIX生物力学检测系统测定8周实验后各组大鼠股骨颈最大载荷、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骨质疏松对照组的股骨颈最大载荷、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3项力学性能指标分别降低了50%、40%和27%(P<0·05)。(2)与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比,大鼠去卵巢后3种强度的单纯运动组和运动加雌激素联合组股骨颈最大载荷均显著增加(P<0·05),且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相同强度下,运动加雌激素联合组的股骨颈最大载荷与单纯运动组无显著性差异。(3)单纯大强度运动组的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较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和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两项力学指标既显著高于单纯低强度运动组(P<0·05),也显著高于雌激素对照组(P<0·05)。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的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显著高于单纯中等强度运动组(P<0·05)及雌激素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运动对力直接作用部位的力学性能———股骨颈最大载荷的影响大于单纯补充雌激素,运动和雌激素无明显协同作用;对于非力直接作用部位的力学性能———第2腰椎最大凹入载荷及第3腰椎最大压缩载荷,运动和雌激素联合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去卵巢大鼠 雌激素 骨骼 生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14
4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1 位作者 赵卫东 周业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 :分析骨密度 (bonemineraldensity ,BMD)和螺钉 椎弓根直径比对椎弓根螺钉拔出强度的影响。方法 :4例新鲜尸体脊柱T2 ~T1 2 椎骨 ,分解为单个椎体 44个 ,共 88个椎弓根。根据骨密度检查及椎弓根横径的测量结果 ,进行骨密度分组 :... 目的 :分析骨密度 (bonemineraldensity ,BMD)和螺钉 椎弓根直径比对椎弓根螺钉拔出强度的影响。方法 :4例新鲜尸体脊柱T2 ~T1 2 椎骨 ,分解为单个椎体 44个 ,共 88个椎弓根。根据骨密度检查及椎弓根横径的测量结果 ,进行骨密度分组 :(A1) 0 .44~ 0 .5 2mg mm3;(A2 ) 0 .5 2~ 0 .70mg mm3;(A3 ) 0 .70~ 0 .92mg mm3和直径比 (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 )分组 :(B1) 40 %~ 5 5 % ;(B2 ) 5 5 %~ 70 % ;(B3 ) 70 %~85 % ,组合为 9个实验组 ,将 88个椎弓根分组进行拔出测试 (5mm min的速度垂直方向拔出 )。结果 :骨密度明显影响拔出强度 (P <0 .0 1) ,且各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小于 0 .0 5 ) ;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比也明显影响拔出强度 (P <0 .0 1) ,但在B2组 (5 5 %~ 70 % )和B3组 (70 %~ 85 % )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于拔出强度来说 ,骨密度和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比之间有交互作用 ,即协同作用。结论 :建议最佳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比为 5 5 %~ 70 % ;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的病例 ,应注意抗拔出力不能满足生理要求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椎弓根 直径 骨密度 拔出强度 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胫骨四种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史群伟 吴波以 +2 位作者 陈志峰 朱青安 卢海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 :比较四种内固定器在人胫骨骨折时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将经防腐固定成人胫骨9根 ,制成中段横断骨折 ,依次安放双Ender钉 ,双矩形钉 ,梅花钉和四孔钢板 ,并进行前内侧和前外侧三点弯曲实验及轴向扭转实验。结果 :Ender钉、四孔... 目的 :比较四种内固定器在人胫骨骨折时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将经防腐固定成人胫骨9根 ,制成中段横断骨折 ,依次安放双Ender钉 ,双矩形钉 ,梅花钉和四孔钢板 ,并进行前内侧和前外侧三点弯曲实验及轴向扭转实验。结果 :Ender钉、四孔钢板、梅花钉和矩形钉内固定器的三点弯曲刚度分别为 :前外侧 13 .0、2 5 .4、41.8、2 3 .3N/mm ;前内侧 2 5 .5、 16.2、41.4、2 0 .2N/mm ;轴向扭转 15°时的力矩分别为 :1.43、4.67、0 .86、0 .86Nm。梅花钉抗弯曲较其它内固定器强 (P <0 .0 1~ 0 .0 5 ) ,余者间无显著性差别 ;四孔钢板抗轴向扭转较其它内固定器强 (P <0 .0 1) ,Ender钉次之。结论 :4种内固定器中四孔钢板抗轴向扭转性能最好 ,梅花钉的三点弯曲刚度最强 ,对于胫骨骨折 ,Ender钉和矩形钉可以提供较好的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仿/甲醇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庄颜峰 金明新 +3 位作者 欧阳钧 徐浩 卢森桂 符臣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氯仿 /甲醇 (CM)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2 4只新西兰兔随机选择 1侧跟腱行CM腱移植 ,另一侧行自体移植。按术后 1、2、6、12周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自体腱移植组和CM肌腱移植组的拉伸强度和刚度在... 目的 :探讨氯仿 /甲醇 (CM)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2 4只新西兰兔随机选择 1侧跟腱行CM腱移植 ,另一侧行自体移植。按术后 1、2、6、12周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自体腱移植组和CM肌腱移植组的拉伸强度和刚度在术后 1、2周 ,6周与术前、术后 12周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自体腱移植组与CM腱移植组术后 12周的拉伸强度和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M腱移植组与自体腱移植组在各个时间点的力学变化相近 ,无统计学变异 ,可以用来替代自体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氯仿/甲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Steffee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新辉 刘景发 +2 位作者 朱青安 欧阳钧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采用9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复制腰椎滑脱术式模型,分别用两种Steffee术式固定标本。施加10.0N·m的最大纯力矩,用脊柱三维运动立体测量系统观察它们对标本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在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 采用9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复制腰椎滑脱术式模型,分别用两种Steffee术式固定标本。施加10.0N·m的最大纯力矩,用脊柱三维运动立体测量系统观察它们对标本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在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6个主运动状态下,滑脱状态的运动范围较完整状态的显著憎大,SteffecA、B两种状态较滑脱状态显著减小.SteffeeA方法运动范围均值小于SteffeeB方法,但两者间无显著住差异。结果提示:两种Steffee术式对腰椎滑脱均有良好的固定能力,相对而言,SteffeeA方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生物力学 Steffee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椎间盘髓核摘除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孟壮志 朱青安 +3 位作者 范真 赵卫东 欧阳钧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髓核摘除对腰骶部L4~L5和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例成人新鲜腰骶部(L4~S1)标本髓核摘除前后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剪切刚度的测定。对标本施加最大为10.0N.m的力偶矩,使之产生前屈、... 目的:分析髓核摘除对腰骶部L4~L5和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例成人新鲜腰骶部(L4~S1)标本髓核摘除前后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剪切刚度的测定。对标本施加最大为10.0N.m的力偶矩,使之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并由双平面立体测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得到节段运动范围。分别在1300N,600N和600N的载荷下测定压缩、前后剪切和左右剪切刚度。结果:髓核摘除后,L4~L5和L5~S1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明显增大,其中L4~L5节段的后伸、左右轴向旋转运动增大有显著性,L5~S1节段的前屈运动增大有非常显著性,左右轴向旋转增大有显著性;L4~S1节段压缩和剪切刚度降低,左右剪切刚度降低有显著性。结论:髓核摘除使腰骶椎节段性三维运动范围增大,压缩和剪切刚度下降,腰骶节段失稳,以致整个后部结构承受更大的负载,导致小关节和韧带的损伤和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摘除 刚度 生物力学 椎间盘突出 腰骶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骶骨螺钉成角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吕维加 朱青安 +2 位作者 钟世镇 郑英刚 梁智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比较骶骨单、双螺钉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螺钉固定的刚度和破坏强度。方法 :实验用 1 0例新鲜骶骨标本中 ,6例年龄小于 30岁 ,4例年龄大于 6 0岁。螺钉为CompactCD直径 7mm的骶骨螺钉。随机选择骶骨标本的一侧放置前内侧S1螺钉 ,另一... 目的 :比较骶骨单、双螺钉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螺钉固定的刚度和破坏强度。方法 :实验用 1 0例新鲜骶骨标本中 ,6例年龄小于 30岁 ,4例年龄大于 6 0岁。螺钉为CompactCD直径 7mm的骶骨螺钉。随机选择骶骨标本的一侧放置前内侧S1螺钉 ,另一侧同时放置前内侧和前外侧 2枚螺钉并连接起来。所有测试均在Instron材料实验机上完成。从载荷 变形曲线上得到螺钉固定的压缩、拉伸和扭转刚度 ,最后进行破坏测试。结果 :单钉固定的压缩、拉伸和扭转刚度分别为 2 0 3N/mm、1 4 7N/mm和 2 0Nm/deg ,双钉分别为 2 5 5N/mm、1 85N/mm和 2 4Nm/deg ,两者刚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6例青年标本的平均拉伸破坏力为 1 4 5 0N ,4例老年标本为 980N。结论 :骶骨双钉固定比单钉固定强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螺钉 生物力学 尸体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缝的微观结构及其生物力学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守森 朱青安 +1 位作者 王前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通过颅缝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其微观结构的力学特性,评估在颅脑外伤中的作用。胶原纤维是颅缝的主要承力单位,其分布有一定方向性,部分使骨间结合更牢固,部分对抗骨间过度靠拢。颅缝有维持自身宽度的机制,对于防止骨间融合... 通过颅缝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其微观结构的力学特性,评估在颅脑外伤中的作用。胶原纤维是颅缝的主要承力单位,其分布有一定方向性,部分使骨间结合更牢固,部分对抗骨间过度靠拢。颅缝有维持自身宽度的机制,对于防止骨间融合和级冲外力均有作用。头部受暴力时,这种纤维连结吸收一定能量,影响力的传导,将减轻脑损伤,使颅顶因缝连结的存在增强了脑保护的能力。老年人颅缝骨化,为脑损伤较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 微观结构 生物 脑损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tshill-Ransford环固定行枕颈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11
作者 黄建荣 朱青安 +3 位作者 席光庆 王文军 翟文亮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 :评价HR环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方法 :在 8具新鲜成人标本上 ,对横韧带切除齿状突切骨后失稳的C0~ 3节段 ,随机先后采用了HR环、枕颈钢板和后路钢丝内固定 ,通过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它们重建枕颈部即时稳定性的效果... 目的 :评价HR环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方法 :在 8具新鲜成人标本上 ,对横韧带切除齿状突切骨后失稳的C0~ 3节段 ,随机先后采用了HR环、枕颈钢板和后路钢丝内固定 ,通过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它们重建枕颈部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 :在 2 .0Nm载荷下 ,HR环固定组C0 ~C3节段的前屈、后伸、轴向旋转和侧弯的ROM分别为 5 .6°、5 .4°、10 .9°、6 .3° ,比后路钢丝组分别缩小 84.5 %、113 .5 %、16 2 .0 %、179.0 % ,比枕颈钢板组分别缩小 16 1.0 %、76 .2 %、12 9.9%、93 .9%。结论 :HR环固定能够较有效地恢复枕颈部即时稳定性 ,是枕颈融合术中较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 生物力学 内固定 H-R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下段内、外侧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欧阳钧 钟桂午 +2 位作者 蒋常文 邵正仁 赵卫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价肱骨下段内、外侧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肱骨12 根,应用三点弯曲的方法测试完整肱骨的弯曲刚度,然后分为2 组,分别从内侧髁上和外侧髁上1 .0 cm 处切取6 .0 cm ×0... 目的:评价肱骨下段内、外侧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肱骨12 根,应用三点弯曲的方法测试完整肱骨的弯曲刚度,然后分为2 组,分别从内侧髁上和外侧髁上1 .0 cm 处切取6 .0 cm ×0 .5 cm 的骨瓣,测试切除骨瓣后肱骨的刚度。最后分别切取6 .0 cm ×1 .0 cm 骨瓣后再测试刚度。结果:内、外上髁上切取6 .0 cm ×0 .5 cm 骨瓣后其刚度与正常肱骨相比变化不大,而截取1 .0 cm 宽骨瓣后肱骨的刚度显著下降。结论:为保持肱骨生物力学性能不遭受破坏,利用肱骨下段骨瓣修复骨缺损时,骨瓣的切取范围应小于6 .0 cm ×0 .5 c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截取 肱骨 生物力学 骨不连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瓣切除对锁骨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本柯 朱青安 +4 位作者 舒先涛 王向阳 赵卫东 熊绍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 :评价锁骨半片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锁骨左右配对14根标本 ,测试完整锁骨的扭转刚度 ;然后随机配对分为两组 :一组在靠近锁骨内侧端切取长为 8.5cm的半片骨瓣 ;另一组在靠近锁骨的内侧端切取长为 ... 目的 :评价锁骨半片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锁骨左右配对14根标本 ,测试完整锁骨的扭转刚度 ;然后随机配对分为两组 :一组在靠近锁骨内侧端切取长为 8.5cm的半片骨瓣 ;另一组在靠近锁骨的内侧端切取长为 4.5cm的半片骨瓣。测试切取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和强度。结果 :完整锁骨左右两侧的扭转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切取半片骨瓣后其扭转刚度显著下降 (P <0 .0 1) ,锁骨在切取短骨瓣与切取长骨瓣后两者相比较其刚度、强度变化不大。骨瓣切取后抗扭转强度的破坏发生在骨瓣切取处外侧端。结论 :锁骨作为供骨修复骨缺损时 ,切取半片骨瓣在保证肩锁、胸锁关节完整前提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扭转强度 锁骨瓣切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腰椎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质 被引量:9
14
作者 欧阳钧 杨桂通 +3 位作者 吴文周 朱青安 王前 钟世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9-293,309,共6页
本文以三具新鲜男性尸体的T12~L4椎体的松质骨为材料,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应变率(ε)表观密度(ρa)和组织密度(ρt)对松质骨弹性模量、强度和终应变的影响。试验采用了5个应变率1.0×10-5,5.0... 本文以三具新鲜男性尸体的T12~L4椎体的松质骨为材料,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应变率(ε)表观密度(ρa)和组织密度(ρt)对松质骨弹性模量、强度和终应变的影响。试验采用了5个应变率1.0×10-5,5.0×10-5,1.0×10-4,5.0×10-4,1.0×10-3S-1。松质骨的表观密度和组织密度范围分别为0.46~0.71g/cm3,1.02~1.54g/cm3。以弹性模量、强度和终应变为因变量(Y),以应变率和表观密度或组织密度为自变量。利用以下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Y=aρbaεc。当b分别取1.88,2和3时,弹性模量与应变率的关系均可用上面模型表达,其指数c分别为0.07,0.1,0.1。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呈1.88次方关系,强度与表观密度呈1.29次方关系。终应变作为独立变量不受表观密度和应变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 生物力学 表观密度 骨质疏松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卫东 李鉴轶 +1 位作者 张美超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科 虚拟仿真实验 三维图像重建 人体标本 虚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肌挛缩症的生物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进 原林 +1 位作者 邱洁 赵卫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患者临床表现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切取手术中得到的臀肌挛缩带及新鲜病尸的臀肌制成肌纤维束标本 ,在MTS生物力学测试机上测定其拉伸的力学性质。结果 臀肌挛缩带拉伸的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分别为 (2 ...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患者临床表现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切取手术中得到的臀肌挛缩带及新鲜病尸的臀肌制成肌纤维束标本 ,在MTS生物力学测试机上测定其拉伸的力学性质。结果 臀肌挛缩带拉伸的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分别为 (2 .73 2± 0 .792 )N mm2 ,(1 48.3 2± 3 .84)MPa ,0 .896± 0 .3 1 5。而正常臀肌的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分别为 (0 .1 43± 0 .0 2 4)N mm2 ,(1 0 .5 0± 1 .69)MPa ,1 .43 4± 0 .40 2。两者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臀肌挛缩后 ,其强度和刚度增大 ,而弹性则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生物力学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柱档板植骨术对腰椎固定作用的生物力学评价
17
作者 杨家荣 田慧中 +3 位作者 朱青安 黄文华 欧阳钧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评价立柱挡板植骨术重建失稳腰椎稳定性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6例成人男性新鲜脊柱标本(T10~L3)按正常组、立柱挡板植骨组和Kaneda组,在10.0Nm的纯力偶矩作用下分别产生前屈、后伸、... 目的:评价立柱挡板植骨术重建失稳腰椎稳定性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6例成人男性新鲜脊柱标本(T10~L3)按正常组、立柱挡板植骨组和Kaneda组,在10.0Nm的纯力偶矩作用下分别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运动,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来比较立柱挡板植骨和Kaneda固定腰椎的稳定性。结果:①在前屈、侧弯运动方向,立柱挡板植骨组的运动范围(ROM)小于正常组的ROM,而Kaneda组的ROM远小于正常组的ROM;②在后伸运动方向,三个组的ROM大致相当;③在轴向旋转运动方向,Kaneda组和立柱档板植骨组的ROM均较正常组大,且立柱挡板植骨组的ROM大于Kaneda组的ROM。结论:立柱挡板植骨术在屈、伸、侧弯方面基本可以恢复失稳腰椎的稳定性,但固定效果不如Kaneda;两者在重建抗旋转失稳方面均不能恢复到正常腰椎的ROM,且立柱档板植骨术不如Kane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立柱挡板 植骨术 稳定性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峡部裂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建成 靳安民 +1 位作者 邵振海 朱青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研究双侧峡部裂对腰椎三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实验材料为8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切断L2双侧峡部,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施加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等6种力偶矩(10N.m),由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得到腰... 目的:研究双侧峡部裂对腰椎三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实验材料为8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切断L2双侧峡部,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施加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等6种力偶矩(10N.m),由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得到腰椎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双侧峡部断裂后,腰椎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范围分别增加26.6%、55.9%、100.9%、115.8%,较正常标本有显著性增大,而左/右侧弯变化不大。结论:峡部对腰椎三维稳定具有重要的力学作用,双侧峡部裂导致腰椎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稳定性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樊仕才 江振华 +3 位作者 朱青安 万黎 赵卫东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 :完善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5具新鲜胸腰段脊柱 (T9~L5)标本随机选取 1 0个椎体节段行椎体成形术 ,观察PMMA在椎体内分布并进行椎体压缩试验。临床选择 4例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 目的 :完善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5具新鲜胸腰段脊柱 (T9~L5)标本随机选取 1 0个椎体节段行椎体成形术 ,观察PMMA在椎体内分布并进行椎体压缩试验。临床选择 4例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 0个椎体节段均穿刺顺利 ;PMMA骨水泥在椎体内沿骨小梁分布至整个椎体 ,有 1例出现椎体后静脉窦渗漏 ;椎体成形术后抗压强度由 (2 1 97± 355)N增加至 (4861 +1 1 0 9)N ;临床治疗 4例患者疗效好 ,未出现椎体外漏导致的并发症。结论 :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构筑对骨折类型的影响──冲击实验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守森 朱青安 +2 位作者 钟世镇 王前 卢海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1,共4页
颅骨骨折的类型是判断伤情的重要依据,其发生机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作者取尸颅顶部和翼区作钝性冲击实验,探讨颅骨构筑对骨折类型的影响。顶部骨有完整连续的力学结构,抗拉压及剪切力大,其薄层外凸形构成薄壳结构,易分散外力,钝... 颅骨骨折的类型是判断伤情的重要依据,其发生机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作者取尸颅顶部和翼区作钝性冲击实验,探讨颅骨构筑对骨折类型的影响。顶部骨有完整连续的力学结构,抗拉压及剪切力大,其薄层外凸形构成薄壳结构,易分散外力,钝性击伤时呈辐射性和环形骨折,颅脑损伤较广泛。翼区无上述特性,尽管有较厚软组织保护,仍易损伤,钝击伤时呈凹陷性骨折,颅脑损伤较局限。因而,通过头颅平片的骨折类型能推测受力性质及受力部位,对头部外伤的诊断和开颅探查有指导作用。本文结果还表明,辐射住骨折不是起源于受击处的内板,而是起源于外弯区外侧的外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颅骨 骨折 诊断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