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EB病毒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表达变化的蛋白质 被引量:4
1
作者 江培洲 甘明 +4 位作者 黄华 沈新明 应万涛 钱小红 姚开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运用软件比较分析上述两组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点。从凝胶上切下差异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图像分析显示,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通过MALDI-TOF-MS成功地鉴定了其中4个蛋白质点,EB病毒感染CNE2细胞后蛋白质GRP78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表达上调,蛋白质肌动蛋白胞浆组分2和蛋白酶体ι链表达下调。【结论】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后引起生物学变化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①诱导细胞大量合成蛋白质以促进增生,同时上调蛋白质GRP78的表达而抗凋亡;②提高细胞内氧化状态而诱导蛋白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蛋白质调控NF-κB和AP-1来影响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EB病毒感染 CNE2细胞 蛋白质组学技术 鼻咽癌细胞 鼻咽上皮细胞 诱导 MALDI-TOF-MS 硫氧还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景洪标 丁华野 丁彦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质组学 生物医学研究 测序 后基因组时代 人类基因组 发展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芯片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连生 李湘平 韩慧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最新的核酸分析检测技术,它将大量遗传信息固定于硅片上,再与荧光标记的DNA或cDNA样品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而对样品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它携带信息量大,体积小,...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最新的核酸分析检测技术,它将大量遗传信息固定于硅片上,再与荧光标记的DNA或cDNA样品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而对样品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它携带信息量大,体积小,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速度快及所需样品和试剂量少,因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微阵列 基因表达谱 分子诊断 分子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精子注射法制备转基因爪蟾的研究
4
作者 江培洲 冯湘玲 +3 位作者 黄华 沈新明 史剑凌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研究爪蟾胞内精子注射法(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成熟雄蛙的睾丸分离纯化精子,用毛地黄皂甙(digitonin)崩解精细胞膜并制备精子浓缩液,然后与线性化报告基因载体pCMV-EGFP-N1共处理,最... 目的研究爪蟾胞内精子注射法(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成熟雄蛙的睾丸分离纯化精子,用毛地黄皂甙(digitonin)崩解精细胞膜并制备精子浓缩液,然后与线性化报告基因载体pCMV-EGFP-N1共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精子注射入从雌性爪蟾体内取出的未受精卵中,培养并观察。结果制备的精子质量较高,稀释的精子注射入未受精卵后,卵的受精率为10%,受精卵活过神经胚的比率为20%,但都略微有点畸形。其中,绿色荧光报告基因EGFP的整合率为81%,但镜下未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ICSI法是制备转基因爪蟾的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 胞内精子注射法 显微注射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CD10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景洪标 丁彦青 +2 位作者 丁华野 皋岚湘 赵培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CD10免疫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5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腺瘤、纤 维腺瘤、叶状肿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腺瘤、导管内癌、小叶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 化(... 目的 探讨CD10免疫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5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腺瘤、纤 维腺瘤、叶状肿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腺瘤、导管内癌、小叶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 化(S P法)检测CD10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阳性的肌上皮细胞连续地环绕在普通型增生 的小导管的周围。但在囊性扩张或不典型上皮增生的导管周围,CD10阳性细胞不连续,甚至不见阳性细胞。导管原位癌的癌 细胞巢外周的阳性细胞由完整到不完整,甚至完全缺失。在浸润性癌中癌巢周围不见阳性细胞,在早期浸润性癌中可见残存 的阳性细胞。除少许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表达CD10外,其余癌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均不表达 CD10。结论 CD10标记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有效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 阳性细胞 表达 乳腺良恶性病变 肌上皮细胞 癌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石蜡包埋 标本 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26
6
作者 沈新明 乔贵林 +3 位作者 张玲 江培洲 黄华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CMV-EGFP)表达载体,应用体视解剖镜和显微注射仪将不同剂量的被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注射到不同年龄的KM小鼠曲细精管内。在注射... 目的研究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CMV-EGFP)表达载体,应用体视解剖镜和显微注射仪将不同剂量的被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注射到不同年龄的KM小鼠曲细精管内。在注射后40d左右,雄鼠与雌鼠合笼交配;分娩后3周,剪取仔鼠尾,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blotting技术进行整合检测。处死2只首建小鼠,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冰冻切片中EGFP的表达。结果共注射41只雄性小鼠,存活34只,其中32只具有交配、受精能力,获得仔鼠382只。仔鼠经检测,PCR阳性133只,Southernblotting阳性15只。小鼠的年龄、注射剂量与EGFP的整合率没有明显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下没有观察到组织冰冻切片中EGFP明显表达。结论曲细精管微注射法是动物基因转移的一条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细精管微注射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文献轮廓挖掘大肠癌转移芯片表达谱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仲曦 孙青 +1 位作者 丁彦青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进一步结合文献及已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新的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基因TIAM1和NM2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基因芯片 信息存储 信息检索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6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白浪 陆晓和 +2 位作者 周瑾 党森涛 张进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术后角...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CD86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脾脏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共刺激分子CD86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6 大鼠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软件分析TPA处理NIH3T3细胞前后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沈新明 江培洲 +2 位作者 黄华 李欣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及优化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应用图像软件分析伏波醇酯(TPA)刺激前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鉴定与TPA生物学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提取TPA处理前后的NIH3T3细胞总蛋白质,经双... 目的建立及优化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应用图像软件分析伏波醇酯(TPA)刺激前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鉴定与TPA生物学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提取TPA处理前后的NIH3T3细胞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后用软件分析显示两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软件分析显示TPA刺激前后的细胞蛋白质有明显的差异表达。结论高质量的双向电泳设备、熟练的电泳操作和图像处理技能是寻找稳定可信的功能蛋白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图像软件分析 TPA处理 NIH3T3细胞 蛋白质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培洲 沈新明 +1 位作者 黄华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大规模培养绒猴淋巴细胞B958系,从中提取并浓缩EB病毒,用胎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滴定后,以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提取Hacat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EB病毒基因组特异性核酸序列Bam...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大规模培养绒猴淋巴细胞B958系,从中提取并浓缩EB病毒,用胎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滴定后,以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提取Hacat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EB病毒基因组特异性核酸序列BamHIw片断,Southernblotting及原位杂交验证感染结果。结果PCR、Southerblotting及原位杂交结果证实高浓度EB病毒能够感染Hacat细胞,但是感染率非常低。结论EBV对上皮细胞存在CR2或多聚IgA受体介导之外的未知感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上皮细胞 病毒学 鼻咽肿瘤 病因学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诱发转基因小鼠鼻咽不典型增生 被引量:3
11
作者 蓝轲 乔贵林 +3 位作者 沈新民 张玲 吕丽春 姚开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46-48,54,共4页
为建立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 1 ( N-L MP1 )转基因小鼠模型 ,从整体的角度研究 N-L MP1的功能 ,进一步阐明 EB病毒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应用 DNA重组技术将角质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EDL2与 N-L MP1连接 ,构建转基因 EDL2 -N-L MP1 ;并... 为建立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 1 ( N-L MP1 )转基因小鼠模型 ,从整体的角度研究 N-L MP1的功能 ,进一步阐明 EB病毒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应用 DNA重组技术将角质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EDL2与 N-L MP1连接 ,构建转基因 EDL2 -N-L MP1 ;并用显微注射技术 ,将转基因 EDL2 -N-L MP1注射入小鼠受精卵前核 ,再将注射后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 ,获得转基因鼠 ,然后观察目的基因在鼻咽部的表达和病理变化。本实验共获得 53只转基因鼠 ,PCR法证明其中 6只小鼠有 N-L MP1基因扩增带 ,Southern杂交显示 PCR阳性小鼠有特异的杂交信号 ,整合率为 1 1 .3 % ;1只 4月龄的转基因鼠出现了鼻咽部不典型增生。说明 N-L MP1单独就能诱发小鼠鼻咽部发生癌前病变 ,为 EB病毒可能是鼻咽癌的主要病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膜蛋白1 表达 诱发 转基因小鼠 鼻咽不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RASSF1A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宏 赵彤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状况。结果RASSF1A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32例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P=0.001);43.75%(14/32)的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丢失。鼻咽癌RASSF1A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颈部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D3S4604位点杂合性丢失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但伴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P=0.014)。结论RASSF1A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晚期事件,3p21区域可能还存在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RASSFIA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基因鼠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丽春 何英 +6 位作者 蓝轲 沈新明 黄华 江培洲 王爽 徐守军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 目的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鼻咽部特异性表达。结果PCR检测F0代pIgR基因阳性率达37.5%(6/16),Southern杂交F0代pIgR基因阳性率为12.5%(2/16)。结论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望成为研究EBV病毒致病机制的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转基因 EB病毒 鼻咽癌 疱疹病毒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鼻咽癌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华 江培洲 +2 位作者 沈新明 姚开泰 周宇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2-604,共3页
目的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结合测序筛选和鉴定鼻咽癌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方法 PCR扩增30例鼻咽癌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6p21.3区域基因PPP1R11、PP1R10、FLOT1、KIAA0170的4个外显子与1个内含子片断,采用DHPLC... 目的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结合测序筛选和鉴定鼻咽癌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方法 PCR扩增30例鼻咽癌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6p21.3区域基因PPP1R11、PP1R10、FLOT1、KIAA0170的4个外显子与1个内含子片断,采用DHPLC技术对扩增片断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将不同的类型PCR片断进行全序列测定并与参考序列对照分析。结果 在5个片断中初步鉴定出4个未见报道的新SNP位点,验证了4个已知的SNPs位点和基因型。结论 DHPLC预测结合全序列测序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SNP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鼻咽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筛选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和雌激素对人类前列腺间质细胞bFGF、TGFβ2以及smoothe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伟 郑少斌 张进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和雌激素对培养的人前列腺间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培养出11株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前列腺间质细胞,并给予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2)刺激,通过RT-PCR法... 目的研究雄激素和雌激素对培养的人前列腺间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培养出11株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前列腺间质细胞,并给予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2)刺激,通过RT-PCR法观察bFGF和TGFβ2的mRNA表达,同时观察了平滑肌细胞分化特异性抗原(smoothelin)的mRNA表达。结果DHT能明显上调bFGF表达,E2能明显上调TGFβ2和smoothelin表达,且TGFβ2和smoothelin表达量成正相关。结论DHT能诱导bFGF表达,E2能诱导TGFβ2表达。E2诱导向平滑肌的细胞转化可能与TGFβ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前列腺间质细胞 雄激素 雌激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分化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来源LMP1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蓝轲 乔贵林 +3 位作者 沈新民 张玲 吕丽春 姚开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本试验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制备鼻咽癌来源LMP1基因(N-LMP1)的转基因小鼠。共获得15只首建鼠,经小鼠尾部组织DNA分析,PCR法证明其中两只小鼠有N-LMP1基因扩增带,Southern杂交显示PCR阳性小鼠有... 本试验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制备鼻咽癌来源LMP1基因(N-LMP1)的转基因小鼠。共获得15只首建鼠,经小鼠尾部组织DNA分析,PCR法证明其中两只小鼠有N-LMP1基因扩增带,Southern杂交显示PCR阳性小鼠有特异的杂交信号,整合率为13.3%。N-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N-LMP1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 鼻咽癌 转基因小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unc序列启动子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玉芳 丁彦青 +1 位作者 张玲 梁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利用携带有鼻咽组织相对特异性启动子plunc构建的载体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将plunc-EGFP质粒用XhoⅠ酶切线性化,胶回收线性化片段,稀释浓度4 μg/ml。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外源基因注射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内。结果产13只小鼠。PCR检... 目的利用携带有鼻咽组织相对特异性启动子plunc构建的载体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将plunc-EGFP质粒用XhoⅠ酶切线性化,胶回收线性化片段,稀释浓度4 μg/ml。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外源基因注射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内。结果产13只小鼠。PCR检测基因整合,其中阳性12只,阳性率92.30%;Southern blot检测阳性3只,阳性率23%。结论鼻咽组织相对特异性启动子plunc可有效地将外源基因整合入小鼠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nc 启动子 转基因 小鼠 动物模型 鼻咽肿瘤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文献轮廓挖掘鼻咽癌微阵列表达数据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仲曦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8-801,共4页
目的 探索鼻咽癌异常信号通路。方法 根据鼻咽癌微阵列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与基因相关的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根据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根据词的发生频率对... 目的 探索鼻咽癌异常信号通路。方法 根据鼻咽癌微阵列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与基因相关的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根据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根据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结果 基因表达谱的112个差异表达基因聚成16组功能类别:4组暗示EBV感染、6组显示鼻咽癌变过程、2组参与能量代谢、1组提示蛋白的异常磷酸化、2组与其它疾病相关、1组与肌肉组织活性相关。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P53和Rb信号通路的异常在本研究中则未发现。结论 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由特殊的信号通路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信号通路 微阵列 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促癌剂TPA诱导NIH3T3细胞表达变化的蛋白质
19
作者 江培洲 甘明 +3 位作者 沈新明 黄华 李欣 姚开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8,62,共6页
[目的]寻找并鉴定在TPA处理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表达发生变化的蛋白质,为阐明TPA在诱导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用TPA刺激NIH3T3细胞,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IH3T3细胞的总蛋白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 [目的]寻找并鉴定在TPA处理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表达发生变化的蛋白质,为阐明TPA在诱导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用TPA刺激NIH3T3细胞,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IH3T3细胞的总蛋白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后用软件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软件分析显示TPA处理后的NIH3T3细胞中有明显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质谱鉴定表明TPA处理后,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线粒体基质蛋白P1前体、微管蛋白beta-5链;TPA处理后明显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galectin-1、N-myc下游调节基因1蛋白。[结论]TPA刺激NIH3T3细胞后可以下调生长抑制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与细胞增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促癌剂TPA可能对NIH3T3细胞有促进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 细胞增生 促癌剂 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