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与分子蒸馏联用技术提取分离川芎挥发性成分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周本杰 张忠义 +2 位作者 石勇 古维新 张守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52-653,共2页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与分子蒸馏(MD)联用技术对中药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川芎的挥发性成分,再将所得到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子蒸馏。以气相色谱(GC)-质谱(MS)...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与分子蒸馏(MD)联用技术对中药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川芎的挥发性成分,再将所得到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子蒸馏。以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分别测定萃取物和蒸馏物的化学成分,并对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共鉴定了45种成分,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再经分子蒸馏后所得蒸馏物的成分种类有所减少,为39种,两提取物所含成分的含量也有所变化。结论 SFE与MD联用技术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且优于单一SFE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分子蒸馏 川芎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吻总生物碱中钩吻素子的提取与分离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兰兰 王志睿 +2 位作者 黄昌全 张忠义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研究钩吻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总量测定方法及其中主要成分钩吻素子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与氯仿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总生物碱;采用碱性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法分离钩吻素子并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 目的研究钩吻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总量测定方法及其中主要成分钩吻素子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与氯仿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总生物碱;采用碱性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法分离钩吻素子并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结果从钩吻中分离得到了无色棱柱状钩吻素子晶体。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提取钩吻总生物碱及分离钩吻素子的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钩吻 钩吻素子 柱层析 薄层层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在钩吻生物总碱提取工艺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兰兰 黄昌全 +1 位作者 张忠义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4-915,924,共3页
目的优选简便高效的钩吻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方法分别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两种方法对钩吻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中溶剂种类、提取系统中固液比例和回流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两种方法的结果均为采用氯仿... 目的优选简便高效的钩吻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方法分别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两种方法对钩吻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中溶剂种类、提取系统中固液比例和回流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两种方法的结果均为采用氯仿作为溶剂、固液比例为1.0∶7.5、回流时间3 h×3,所得总碱含量最高。结论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试验所得结果相近,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正交设计 钩吻生物总碱 提取工艺 筛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忠义 雷正杰 +1 位作者 王鹏 叶海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13-414,共2页
简要介绍分子蒸馏的原理、特点、影响分子蒸馏速度的因素及分子蒸馏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原理 应用 蒸馏速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大鼠动物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夏平光 顾立强 +2 位作者 黄继锋 陈庄洪 林敬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 :建立合理的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采用前入路 ,将C6神经根从脊髓上撕脱 ,咬除同侧C5椎体下外部分 ,显露脊髓 ;切断肌皮神经 ,切取长约 3 0mm尺神经桥接肌皮神经与脊髓间的缺损 ,并... 目的 :建立合理的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采用前入路 ,将C6神经根从脊髓上撕脱 ,咬除同侧C5椎体下外部分 ,显露脊髓 ;切断肌皮神经 ,切取长约 3 0mm尺神经桥接肌皮神经与脊髓间的缺损 ,并将神经近端植入脊髓。术后观察手术侧前后肢的一般情况 ;6个月后 ,观察神经的解剖与组织学的连续性。结果 :大鼠存活良好 ,手术侧前肢无坏死、溃疡、脱落 ,后肢无瘫痪 ;从脊髓到肱二头肌 ,神经的连续性完整 ;组织学检查见桥接神经段内有神经纤维再生。结论 :该模型显露脊髓和切取桥接用神经方便 ,再植位置准确 ,便于直接观察神经根再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 ,无明显的脊髓损伤并发症 ,较好模拟了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前根的回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损伤 脊神经根回植术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艳 王桂芳 叶海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本院...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本院绝大部分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可排除由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有关微粒数量超标而引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药液 不溶性微粒 相关性 微粒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部位两面针原植物中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守尧 周本杰 汪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54-655,共2页
目的 建立两面针原植物中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素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两面针不同部位两者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287nm。结果 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 目的 建立两面针原植物中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素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两面针不同部位两者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287nm。结果 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00.13%、1.61%和101.24%、1.46%。结论 此法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两面针原植物根部的被测成分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两面针原植物 L-芝麻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敬明 杨卫红 +1 位作者 杨金星 夏平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线索。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设生理盐水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对照,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模型分别存活15、3...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线索。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设生理盐水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对照,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模型分别存活15、30min和1、4、8、12、24、48h时纹状体、大脑皮层、下丘脑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随时间的推移,含量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同一时点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这可能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动物模型 mRNA 定量RT-PCR SAH C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去痛片中的4种组分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桂芳 张守尧 贺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用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硼酸·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缓冲液进行分离。以茶碱为内标,254nm为测定波长结果 样品中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等4... 目的 建立一种用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硼酸·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缓冲液进行分离。以茶碱为内标,254nm为测定波长结果 样品中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等4组分完全分离且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加样回收率为98.26% ̄101.87%。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 去痛片 氨基比林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巍 刘楚锋 黄昌全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可有效地治疗炎症,同时避免或减轻由于抑制COX-1而导致的毒副作用,有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寻找临床评价好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当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研究现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的实施与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艳 胡东武 +1 位作者 古维新 孙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95-296,共2页
介绍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察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主要包括完善ADR监察工作的组织制度,探索可行的ADR监察工作模式,做好ADR监察的宣传工作等。开展ADR监察工作的目标是协助临床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报告系统 药物监测 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吴茱萸有效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忠义 雷正杰 吴惠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S020-S020,共1页
目的 用超临界CO2萃取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 用超临界CO2对吴茱萸进行萃取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b一罗勒烯和十四碳二烯,含量分别达36.46%与45.57%。结论 ... 目的 用超临界CO2萃取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 用超临界CO2对吴茱萸进行萃取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分离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b一罗勒烯和十四碳二烯,含量分别达36.46%与45.57%。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吴茱萸的脂溶性挥发油成分和有机酸,方法简单,萃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萃取 GC/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健脾消食口服液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本杰 郭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确定小儿健脾消食口服液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两种水蒸汽蒸馏工艺提取含挥发油药材,紫外分光光度仪测蒸馏液中挥发油的含量,采用Exponential曲线回归分析法建立挥发油馏出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水蒸汽蒸馏直接提取挥发油效... 目的确定小儿健脾消食口服液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两种水蒸汽蒸馏工艺提取含挥发油药材,紫外分光光度仪测蒸馏液中挥发油的含量,采用Exponential曲线回归分析法建立挥发油馏出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水蒸汽蒸馏直接提取挥发油效果更佳,挥发油馏出量按指数函数规律递减,收集2倍量蒸馏液即可收集61.64%的挥发油。结论加8倍量水、浸泡0.5 h、加热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2倍量为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健脾消食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中药 紫外分光光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
14
作者 彭冬先 何援利 +2 位作者 丘立文 杨芳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8-459,462,共3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遗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76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的妇科手术患者(对照组)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两组均为广东...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遗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76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的妇科手术患者(对照组)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两组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65.8%和46.3%,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3,P=0.014).GSTM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患内异症的风险是GSTM1非空白基因型个体的2.24倍(OR=2.24,95%CI=1.17~4.27).结论GSTM1基因缺失可能是广东汉族妇女内异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泰软膏对海训部队常见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忠义 应智伟 +1 位作者 张守尧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4-1115,共2页
目的观察博泰软膏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单用博泰软膏治疗,将药物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湿疹96%,湿疹样皮炎100%,接触性皮炎97%,毛囊炎92%,手、足癣96%,体、股癣97%。结论博泰软膏在治疗常见皮肤病方... 目的观察博泰软膏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单用博泰软膏治疗,将药物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湿疹96%,湿疹样皮炎100%,接触性皮炎97%,毛囊炎92%,手、足癣96%,体、股癣97%。结论博泰软膏在治疗常见皮肤病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博泰软膏 酮康唑 氧氟沙星 醋酸地塞米松 皮肤病 海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和丸剂型改革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红宇 刘中秋 姚育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对传统中药保和丸剂型改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保和丸中主要成分总黄酮保留率和药效学试验结果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工艺路线的合理性。结果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后,萃取药渣再与其余药材合并水提的工... 目的对传统中药保和丸剂型改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保和丸中主要成分总黄酮保留率和药效学试验结果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工艺路线的合理性。结果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后,萃取药渣再与其余药材合并水提的工艺路线,总黄酮的提取率和药效最佳。该提取工艺所得剂型在小鼠小肠炭末推进与胃排空等药效学指标上,均优于保和丸。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水提相结合的工艺路线,可作为保和丸剂型改革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和丸 总黄酮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β-肾上腺素受体和烟碱受体亚型在烟碱激活p44/42MAPK中的作用
17
作者 王勇 朱小南 +2 位作者 余剑平 黄晓卉 陈汝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 为探讨烟碱对海马脑片p4 4/ 4 2MAPK磷酸化的影响 ,以及 β 肾上腺素受体 (β AR)、烟碱受体亚型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 4 0 0 μm厚的海马脑片置于预先经 95 %O2 和 5 %CO2 饱和的 2 8℃人工脑脊液中预孵 90min后分别加入普萘... 目的 为探讨烟碱对海马脑片p4 4/ 4 2MAPK磷酸化的影响 ,以及 β 肾上腺素受体 (β AR)、烟碱受体亚型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 4 0 0 μm厚的海马脑片置于预先经 95 %O2 和 5 %CO2 饱和的 2 8℃人工脑脊液中预孵 90min后分别加入普萘洛尔、α 银环蛇毒素和美卡拉明 ,30min后再加入烟碱 ,使其终浓度分别为 1和 10 0 μmol·L- 1。于烟碱作用 90min时 ,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这 3个受体阻断剂对烟碱引起的p4 4/ 4 2MAPK磷酸化的抑制效果。结果 烟碱对p4 4/ 4 2MAPK磷酸化的作用与烟碱浓度有关 ,10 0 μmol·L- 1烟碱比 1μmol·L- 1烟碱作用强。美卡拉明单独作用可阻断 1μmol·L- 1烟碱和部分阻断10 0 μmol·L- 1烟碱引起的p4 2MAPK磷酸化 ;α 银环蛇毒素只能阻断 10 0 μmol·L- 1烟碱引起的p4 2 /4 4MAPK磷酸化 ;但同时使用这两种烟碱受体阻断剂时 ,两种浓度烟碱引起的p4 4/ 4 2MAPK磷酸化均可被完全阻断 ;普萘洛尔对 1μmol·L- 1烟碱引起的p4 4MAPK磷酸化和 10 0 μmol·L- 1烟碱引起的p4 2MAPK磷酸化仅有部分阻止作用。结论 在烟碱激活的p4 4/ 4 2MAPK中 ,不同烟碱受体亚型在不同烟碱浓度中起作用 ;β AR仅参与烟碱引起的p4 4/4 2MAPK部分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受体 烟碱 受体 肾上腺素 烟碱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致肺水肿1例报告
18
作者 徐静 关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4-914,共1页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副作用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