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致呼吸心跳停止成功救治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61-861,共1页
报告1例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所致的急性呼吸心跳骤停得到成功救治的病例。闭合性胸腹联合伤后,因病情可能发展,应随时注意复查胸片、血气等;若基层医院条件不够,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 胸腹部联合伤 闭合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呼吸心跳骤停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2例胸部创伤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钱希明 李中学 +1 位作者 朱平 童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7年9月我院收治的232例胸部创伤病人。结果平均年龄33.9岁,男女比例 54:1:致伤原因以车祸及刀刺伤为主,各占 36.2%和24.6%。其中连枷胸20...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7年9月我院收治的232例胸部创伤病人。结果平均年龄33.9岁,男女比例 54:1:致伤原因以车祸及刀刺伤为主,各占 36.2%和24.6%。其中连枷胸20例,膈肌损伤 9例,心脏刀刺伤 4例,其它严重胸外伤 37例。合并其它部位损伤 84例,占 36.2%。治愈 221例(占有 95.2%),死亡 10例(占 4.3%),出现各种并发症 72例次。结论(1)疑有心脏锐器伤者,直接送入手术室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2)创伤性膈破裂者,X线及床旁B超检查有较高的阳性率。(3)肺挫伤者应重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预防。(4)连枷胸的治疗应在重视肺挫伤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连枷胸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诊断 治疗 诊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大鼠心肌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冀亚琦 朱平 +3 位作者 童健 李中学 肖家思 王忠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心肌保护机制一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心肌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 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灌流装置... 目的研究内源性心肌保护机制一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心肌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 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灌流装置,建立未成年大鼠(4周龄)离体心脏顺 行灌注左心作功模型。3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缺血对照组(NC)、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组(ST)、预缺血加停搏液组 (PI)。比较再灌注后各组心功能(LWSP,LVEDP,±dp/dtmax,CO)的恢复率;测定缺血前、再灌注后线粒体游离钙(Ca2+)、 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肌ATP含量;观察再灌注后心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IP组心 功能指标的恢复率明显好于ST组和NC组(P<0.05);再灌注后ST组、NC组心肌线粒体Ca2+、MDA含量明显增高, SOD含量明显减少(P<0.05),而 IP组则无明显变化;IP组、ST组 ATP含量无显著差别,均明显高于 NC组;ST组、NC 组心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破坏明显,IP组则仅有轻微改变。结论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能减轻未成熟心肌能量损耗, 但对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较小,影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心肌保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TPase与心肌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群清 孙耀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83-584,共2页
心肌的损伤及心功能的异常都伴随着Ca2 + 代谢的严重障碍 ,而心肌细胞肌浆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SR)及其Ca2 +-ATP酶 (Ca2 + -ATPase)是调节钙代谢最重要的物质 ,了解SR、Ca2 + -ATPase的结构、功能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心肌功能... 心肌的损伤及心功能的异常都伴随着Ca2 + 代谢的严重障碍 ,而心肌细胞肌浆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SR)及其Ca2 +-ATP酶 (Ca2 + -ATPase)是调节钙代谢最重要的物质 ,了解SR、Ca2 + -ATPase的结构、功能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心肌功能的关系 ,对调控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浆网 CA^2+-ATP酶 心功能 基因调控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穿透伤的救治原则(附9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钱希明 李中学 闫玉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74-575,共2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8年收治9例心脏穿透伤病患者资料,其中8例生存且无后遗症,1例死于心包填塞。在心脏救治中遵循诊断的原则和早期手术探查是抢救成功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心脏穿透伤 早期手术探查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不停跳行心脏直视手术2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坤棠 胡建国 +1 位作者 刘锋 杨一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小切口 不停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胸外伤致-过性精神异常5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冀亚琦 马春生 +1 位作者 童健 陈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6-76,78,共2页
关键词 胸外伤 并发性 一过性精神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肺再次转流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平 冯树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并发症 再次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术1490例次血气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9
作者 朱平 冯树生 +2 位作者 龙国粹 李中学 任锦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正确评价心内直视术中机体代谢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25例心内直视术1490例次血气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O_(2)13.3KPa的占68.1%,PCO_(2)在正常范围的占72.4%;pH值正常范围和硷质血症分别占... 目的正确评价心内直视术中机体代谢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25例心内直视术1490例次血气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O_(2)13.3KPa的占68.1%,PCO_(2)在正常范围的占72.4%;pH值正常范围和硷质血症分别占42.3%和49.2%,实际碳酸氢盐和剩余硷高于正常的分别占48.5%和59.9%电解质多在正常范围。结论正确使用呼吸机,合理进行氧治疗,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酌情应用碳酸氢钠,及时补充血容量和钾离子,减少术后早期硷质血症的发生,以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分析 心内直视术 机体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肺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朱平 龙国粹 +1 位作者 李中学 冯树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963-964,共2页
目的:总结45例肺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继发漏斗部狭窄,行狭窄辩膜切开的同时,对肥厚肌肉进行切除,必要时加宽右室流出道;单纯漏斗部狭窄,常规切开右房,闭合房间交通;肺动脉瓣两叶化畸形的行手术处理。结果:早期无死亡... 目的:总结45例肺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继发漏斗部狭窄,行狭窄辩膜切开的同时,对肥厚肌肉进行切除,必要时加宽右室流出道;单纯漏斗部狭窄,常规切开右房,闭合房间交通;肺动脉瓣两叶化畸形的行手术处理。结果:早期无死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肺动脉狭窄解剖变异性大,依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鼠心冠脉循环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冀亚琦 李中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预适应 冠脉循环 心肌保护 未成熟鼠 内皮功能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鼻技术在主动脉外科中的应用
12
作者 万磊池 童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40-540,共1页
简要介绍对象鼻技术的分类、象鼻手术的分期、象鼻的长度及象鼻手术的并发症与脑保护并简单回顾了象鼻技术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象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异物的外科治疗
13
作者 朱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3-763,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异物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成功治疗血栓性卡瓣1例
14
作者 朱平 许志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0-500,共1页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尿激酶 血栓性卡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变化
15
作者 马金玉 程远 高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58-258,共1页
从探讨二尖瓣置换(MVR)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以及指导术后治疗的目的出发,本文对31例风湿性心脏病MVR患者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资料与方法本组均为住院接受MVR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患者。其中术后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11例为... 从探讨二尖瓣置换(MVR)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以及指导术后治疗的目的出发,本文对31例风湿性心脏病MVR患者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资料与方法本组均为住院接受MVR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患者。其中术后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11例为第一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20例为第二组。借助Swan-Ganz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血液动力学 风湿性心脏病 血管活性药物 监控仪 心肌保护 定时记录 术后治疗 左房压 左室充盈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膈神经离断后不同时期呼吸肌能量代谢的改变
16
作者 田建昌 陈钢 +2 位作者 肖飞 马俊杰 蔡瑞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2-925,共4页
目的研究犬单侧膈神经离断后不同时期呼吸肌腺嘌呤核苷酸含量变化。方法选取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离断其左侧膈神经,分别取其同侧肋间肌和膈肌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膈神经离断前及离断后1、2个月呼吸肌中腺嘌呤核苷酸含量。结果犬肋... 目的研究犬单侧膈神经离断后不同时期呼吸肌腺嘌呤核苷酸含量变化。方法选取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离断其左侧膈神经,分别取其同侧肋间肌和膈肌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膈神经离断前及离断后1、2个月呼吸肌中腺嘌呤核苷酸含量。结果犬肋间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三个时间组相比均无差别;而二磷酸腺苷(ADP)的含量上升,膈神经离断后2月组与离断后1月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犬肋间肌总腺苷酸(TAN)含量以膈神经离断后1月组为最低,但并无统计学差别;肋间肌腺苷酸能荷(AEC)以膈神经离断后1个月为最低,与离断前组和离断后2月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犬的膈肌ATP、ADP及TAN、AEC含量在膈神经离断后2个月分别为9.05±12.70,2.99±2.57,14.72±13.98,0.57±0.29;与膈神经离断前及离断后1个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膈神经离断后膈肌能量代谢明显下降,肋间肌有一定程度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切断术 呼吸肌 能量代谢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观察
17
作者 阎玉生 龙国粹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期22-23,共2页
一、确定观察法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手段人们已经观察到体外循环造成血细胞损伤,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关键词 红细胞膜流动性 细胞损伤 红细胞变形能力 循环期间 脂质过氧化作用 血浆脂质 氧自由基清除剂 观察法 心排出量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