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型血管蒂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5
1
作者 肖添有 司徒朴 +2 位作者 陈伯华 徐达传 李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在12侧灌注颜料的新鲜下肢上,解剖观察了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真皮下血管网的构筑及静脉回流,结果显示:①皮动脉穿出深筋膜后随即分成2~6支主要分支各自斜行浅筋膜途中发出浅筋膜分支、真皮... 在12侧灌注颜料的新鲜下肢上,解剖观察了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真皮下血管网的构筑及静脉回流,结果显示:①皮动脉穿出深筋膜后随即分成2~6支主要分支各自斜行浅筋膜途中发出浅筋膜分支、真皮下血管网分支和混合型三种分支;②真皮下血管网分支在真皮下层形成“血管树”或“蜘蛛痣”状吻合稠密的血管网;③在制备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时需保留血管蒂周围2.5cm不超薄,其余周边部分超薄至保留皮下脂肪2~3mm;④真皮下静脉也吻合成网,通过皮动脉伴行静脉或股外侧浅静脉回流。文中讨论了皮瓣的血供特点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下血管网 股前外侧 皮瓣 移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耳再造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兵 高学宏 +1 位作者 徐达传 雷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供血。②耳廓的组织层次简单 ,可以认为耳廓是由皮肤包裹软骨形成的一个附属结构。结论 :①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在皮下层进行皮肤扩张最为理想 ,可形成薄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②颞顶筋膜瓣可作为耳后皮瓣的补充 ,用于耳廓再造。③残耳可分为三部分进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再造 解剖学 基础研究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皮瓣的静脉回流 被引量:32
3
作者 康安 熊明根 张世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静脉 远端蒂皮瓣 静脉回流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颌面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迎军 刘康时 +1 位作者 司徒朴 陈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探讨了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颌面骨的制备工艺及对其物理性能和生物性能的影响。采用注浆法、热等静压─后烧结等工艺制备出抗折强度高于人体致密骨指标的羟基磷灰石颌面骨。经动物实验及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 本文探讨了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颌面骨的制备工艺及对其物理性能和生物性能的影响。采用注浆法、热等静压─后烧结等工艺制备出抗折强度高于人体致密骨指标的羟基磷灰石颌面骨。经动物实验及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的研究,证实该材料具有满足于医学临床应用的力学性能与生物性能。材料易与生体硬组织形成紧密骨结合,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颌面骨 羟基磷灰石 临床应用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脂肪垫瓣转移修复上睑凹陷畸形 被引量:15
5
作者 侯文明 陈露平 徐达传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6,379,共3页
目的探讨眉脂肪垫瓣转移修复上睑凹陷畸形的手术方法特点,为上睑凹陷畸形的手术修复开创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即具有血供的结构相似的脂肪组织转移修复上睑凹陷畸形。方法采用眉部下缘切口于上眶部外侧2/3眼轮匝肌及额肌下剥离显露... 目的探讨眉脂肪垫瓣转移修复上睑凹陷畸形的手术方法特点,为上睑凹陷畸形的手术修复开创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即具有血供的结构相似的脂肪组织转移修复上睑凹陷畸形。方法采用眉部下缘切口于上眶部外侧2/3眼轮匝肌及额肌下剥离显露整个眉脂肪垫,沿脂肪垫的内上外界切开脂肪垫至骨膜表面,于骨膜上分离掀起眉脂肪垫形成蒂在上眶骨下缘的脂肪垫瓣,通过重睑切口于眼轮匝肌下平面向上剥离隧道与眉部切口贯通,将眉脂肪垫瓣通过隧道向下翻转覆盖于上睑凹陷部位,缝合固定,并行重睑术。结果采用眉脂肪垫翻转瓣修复4例上睑凹陷畸形,手术成功,效果满意,无并发症,随访1年,脂肪无吸收,效果稳定。结论眉脂肪垫瓣翻转法是修复上睑凹陷畸形的新手术方法。突破了传统手术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转移到受区的脂肪组织具有血供,不存在吸收问题,远期效果持久稳定。(2)眉下脂肪垫与眶隔脂肪解剖结构极为相似,效果更佳、更自然。(3)供区与受区邻近,眉脂肪垫瓣易于转移。(4)供区无明显术后瘢痕,可同时修改眉型或行眉上提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凹陷畸形 眉脂肪垫瓣 手术方法 美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熊明根 司徒朴 韩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在73侧尸体的鼻唇沟部血供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设计了该部岛状皮瓣,巳在临床应用21例,效果满意.该皮瓣血供丰富,蒂部可位于皮瓣的任何一侧,对修复鼻、面部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不失为一种较好皮瓣.
关键词 鼻唇沟 皮瓣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肩肱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伯华 徐达传 司徒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5-248,共4页
在灌注乳胶及墨汁的10侧成人新鲜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肩肱部真皮下血管网的血供来源、分布及该皮瓣的动脉构筑及静脉回流情况。筋膜穿支动脉在真皮下层形成“蜘蛛痣”状吻合稠密的动脉网。颈、肩、肱之间通过这些吻合网相互交通,血供可... 在灌注乳胶及墨汁的10侧成人新鲜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肩肱部真皮下血管网的血供来源、分布及该皮瓣的动脉构筑及静脉回流情况。筋膜穿支动脉在真皮下层形成“蜘蛛痣”状吻合稠密的动脉网。颈、肩、肱之间通过这些吻合网相互交通,血供可从蒂部到达皮瓣远端;真皮下静脉也稠密吻合成网,“超薄皮瓣”的远端血液可以从真皮下层回流到蒂部,且通过4种途径汇入深静脉:①直接皮动脉的伴行静脉;②肌皮动脉缘支的伴行静脉;③肌皮动脉穿支的伴行静脉;④位于浅筋膜内的知名静脉。蒂部位于乳突区,含有枕动脉和耳后动脉的皮支、肌皮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使颈肩肱部“超薄皮瓣”的最大长宽比例达到7∶1。此外,对该皮瓣的优缺点及临床操作要点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网皮瓣 颈肩肱部 超薄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型静脉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司徒朴 徐达传 +4 位作者 陈杰 陈金火 熊明根 王伦 顾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4期229-232,248-249,共6页
在参照关于皮瓣静脉的一系列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静脉干为轴的轴型静脉皮瓣.经20例次临床病例的观察,较之传统的随机型皮瓣更易成活。手术设计时注意选择良好的知名的静脉干为轴,术中注意保护好轴型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静脉 皮瓣 静脉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活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伯华 司徒朴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Tsukada(1980)首创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比全厚皮片丰满、耐磨、易成活,远期疗效也较理想,曾广泛用于烧伤整形,但不少病例皮片出现灶性坏死、水泡、花班及色素沉着,质地变硬,愈后外观不良,因而此法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褒贬不一。鉴于... Tsukada(1980)首创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比全厚皮片丰满、耐磨、易成活,远期疗效也较理想,曾广泛用于烧伤整形,但不少病例皮片出现灶性坏死、水泡、花班及色素沉着,质地变硬,愈后外观不良,因而此法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褒贬不一。鉴于上述情况,司徒朴(1984)将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由游离移植改为带蒂移植的真皮下血管网皮辦(Subdermal vascu-lar network skin flap,简称 SVN 皮辦),用于临床获得成功,名为“薄型皮瓣”。这一皮辦近年已广泛用于烧伤整形,其长宽比例、形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网皮瓣 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张额部皮瓣全鼻再造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晋煌 司徒朴 +2 位作者 能明根 陈兵 梁刘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额部 皮瓣扩张 全鼻再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苦内酯B对大鼠任意皮瓣血供的影响
11
作者 付妍婕 徐启飞 +3 位作者 马云霞 张致峰 邢新 熊明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5-676,共2页
目的 :通过对皮瓣局部放射性核素显像 ,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BN5 2 0 2 1(银杏苦内酯 B)对大鼠任意皮瓣各区段血容量的影响。 方法 :使用 BN 5 2 0 2 1对皮瓣局部进行处理 ,分别于术后 3、6、9h,采用 99m Tc体内标记红细胞的方法... 目的 :通过对皮瓣局部放射性核素显像 ,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BN5 2 0 2 1(银杏苦内酯 B)对大鼠任意皮瓣各区段血容量的影响。 方法 :使用 BN 5 2 0 2 1对皮瓣局部进行处理 ,分别于术后 3、6、9h,采用 99m Tc体内标记红细胞的方法对皮瓣局部进行显像、绘制感兴趣区 (ROI)并计算各段皮瓣的摄取比 (U R) ,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使用 BN5 2 0 2 1处理皮瓣局部 ,可使皮瓣中、末段的 UR明显增加 (P<0 .0 1)。 结论 :BN5 2 0 2 1可以减轻皮瓣局部的炎症反应 ,减轻血流阻力 ,改善皮瓣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小板活化因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TC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肱超长皮瓣静脉构筑的应用解剖
12
作者 侯文明 司徒朴 +1 位作者 原林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观察了5具10侧成人尸体标本的颈外静脉及其属支分布情况,瓣膜分布和发育程度,提出颈肱超长皮瓣的静脉构筑,静脉回流途径以及瓣膜对静脉回流作用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颈肱超长皮瓣的成活机理并为进一步完善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静脉构筑 静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重睑术的改进
13
作者 陈兵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切开重睑术 眶隔筋膜 筋膜融合层 术式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隆鼻术中的张力问题
14
作者 陈兵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隆鼻术 张力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横动脉项背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伯华 徐达传 +1 位作者 司徒朴 顾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5具(10侧)从动脉灌注乳胶的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横动脉在项背部的走行、分支及双侧交通吻合情况。颈横动脉分为深、浅2支,其中浅支又分为肌支(降支)和皮支(升支).双侧皮支在项背部互相吻合交通。根据其血供特点,... 在5具(10侧)从动脉灌注乳胶的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颈横动脉在项背部的走行、分支及双侧交通吻合情况。颈横动脉分为深、浅2支,其中浅支又分为肌支(降支)和皮支(升支).双侧皮支在项背部互相吻合交通。根据其血供特点,在项背部可设计成5种皮瓣:(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2)轴型皮瓣;(3)轴型肌皮瓣;(4)岛状皮瓣;(5)游离皮瓣。此外,尚可根据创面需要,形成双侧项背部皮瓣,皮瓣的最大面积可达33cm×15cm左右,文中介绍了皮瓣的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皮瓣 项背部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眶距增宽症颅内外联合矫正术患儿的护理
16
作者 高媛 梁英 潘德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20-21,共2页
对5例先天性眶距增宽症行颅内外联合矫正术病人行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注意保持正确体位,眼部和 切口的护理。结果5例病人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10~14 d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关键词 眶距增宽症 颅面骨发育不全 颅内外联合矫正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