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信号传递及表达调控
1
作者 魏向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信号传递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方石虎 李志樑 +4 位作者 吴宏超 唐朝枢 陆青 刘海潮 严全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Ⅱ)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UⅡ的水平。结果(1)健康对照组静脉血浆UⅡ含量为3.70±1.30 pg/ml,冠心病患者的血浆UⅡ含量为1...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Ⅱ)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UⅡ的水平。结果(1)健康对照组静脉血浆UⅡ含量为3.70±1.30 pg/ml,冠心病患者的血浆UⅡ含量为1.61±1.02 pg/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冠心病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者血浆UⅡ含量为2.62±1.20 pg/ml,不稳定心绞痛者UⅡ含量为1.39±0.80 pg/ml,急性心肌梗死者UⅡ含量为1.04±0.45 pg/ml,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4)。(2)冠心病患者中冠脉血管有闭塞组静脉血浆UⅡ含量为1.29±1.02 pg/ml,单纯狭窄组UⅡ含量为1.76±1.00 pg/m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131)。(3)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出现再狭窄患者组血浆UⅡ含量为2.28±0.94 pg/ml,而其他病人的血浆UⅡ含量为1.40±0.96 pg/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8)。(4) PTCA治疗前后,股动脉血浆UⅡ的含量分别为1.18±1.14、2.22±1.77 pg/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UⅡ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在PTCA治疗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中可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 尾加压素Ⅱ 临床研究 血管活性肽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在冠状动脉中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涂晓文 刘映峰 +3 位作者 李志樑 吴宏超 陆青 唐朝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人正常及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中的表达,探讨U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取5人冠状动脉标本,免疫组化方法定位UⅡ的表达。结果UⅡ在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迁移增生的内膜平滑肌细胞...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人正常及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中的表达,探讨U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取5人冠状动脉标本,免疫组化方法定位UⅡ的表达。结果UⅡ在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迁移增生的内膜平滑肌细胞都有进步。正常冠状动脉中,UⅡ在内皮细胞内呈阳性表达;在脂质条纹期内皮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较正常结构显著增多(P<0.05);在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期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脂质条纹期(P<0.05);在内膜平滑肌细胞内呈弱阳性表达,并随粥样硬化的进展有增加趋势。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UⅡ在调节内皮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方面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冠状动脉 表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异构体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高频 张萍 李志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异构体的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左心室乳头肌或右心耳肌标本,行蛋白印迹检测cTnT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成人仅表达cTnT3;心功能Ⅱ级组1例不表达cTnT4,2例仅表达微量cT...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异构体的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左心室乳头肌或右心耳肌标本,行蛋白印迹检测cTnT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成人仅表达cTnT3;心功能Ⅱ级组1例不表达cTnT4,2例仅表达微量cTnT4,1例表达较高水平的cTnT4;心功能Ⅲ级以上组既表达cTnT3又表达cTnT4,1例心功能Ⅳ级的左房粘液瘤患者还表达cTnT2。 结论 心力衰竭时存在cTnT异构体表达的变化,胚胎型cTnT重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cTnT异构体 蛋白印迹 心肌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化学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建斌 佘守章 +1 位作者 赵霞 胡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24-825,共2页
目的 :评价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介绍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 :通过门诊复查、信件随访观察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后的效果。结果 :5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 ,近期... 目的 :评价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介绍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 :通过门诊复查、信件随访观察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后的效果。结果 :5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 ,近期 (<6月 )及远期 (>6月 )有效率分别为 90 6 % (4 8例 )、86 8% (4 6例 ) ,优良率 71 7% (38例 )、6 9 8% (37例 ) ,复发率近期 7 6 % (4例 ) ,远期 9 4% (5例 )。结论 :对诊断明确 ,有适应证的患者行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具有操作简单 ,患者痛苦少 ,创伤小 ,费用低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3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建斌 佘守章 +1 位作者 赵霞 曾祝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897-897,共1页
关键词 肩周炎 综合疗法 小针刀 药物疗法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肌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邓鹤秋 郭衡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373-375,共3页
1 概念的更新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具有不同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及稳定性心绞痛(SAP)之特点的一组冠心病临床类型。近年国外较多的学者认为,采用“不稳定性心肌缺血”(Unstable Myocardial Ischemia, UMI)一词更为适宜,临床含义亦更... 1 概念的更新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具有不同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及稳定性心绞痛(SAP)之特点的一组冠心病临床类型。近年国外较多的学者认为,采用“不稳定性心肌缺血”(Unstable Myocardial Ischemia, UMI)一词更为适宜,临床含义亦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性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焦宝明 李志梁 +4 位作者 陆青 钱洪津 周宁 王素华 钱学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 :制备抗人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单克隆抗体 (c Tn I Mc Ab)并进行初步鉴定。 方法 :从健康意外死亡者的心肌中提取、纯化人 c Tn I,以其为抗原 ,免疫 BAL B/ c小鼠后 ,取其脾淋巴细胞与小鼠 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反复筛选及克... 目的 :制备抗人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单克隆抗体 (c Tn I Mc Ab)并进行初步鉴定。 方法 :从健康意外死亡者的心肌中提取、纯化人 c Tn I,以其为抗原 ,免疫 BAL B/ c小鼠后 ,取其脾淋巴细胞与小鼠 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反复筛选及克隆 ,得到能稳定分泌 c Tn I M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初步鉴定 c Tn I Mc Ab。结果 :经间接 EL l SA法筛选 ,3次克隆化后获得 5株能稳定分泌 c Tn I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3A7、3A 11、3D2、3F10和 1H9) ,5株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鉴定均为 Ig G2 a类。染色体数目 92~ 110条。 5株单克隆抗体腹水按 1∶ 10 0稀释 ,与 L DH、CK、CK- MB、AST和人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行交叉反应为阴性。 5株 c Tn I Mc Ab腹水效价为 3.2× 10 - 6 ~ 1.6× 10 - 7。c Tn I Mc Ab相加试验表明 ,3D2、3F10与 3A7、3A11、1H9能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 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活性的 c Tn I Mc Ab,具有良好应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肌钙蛋白 单克隆抗体 CT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心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萍 李志睴 +3 位作者 邱健 陆青 周瑛 黄祖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压力负荷对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技术,观察持续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力衰竭兔的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仅有极少量心肌细胞凋亡,实验... 目的探讨慢性压力负荷对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技术,观察持续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力衰竭兔的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仅有极少量心肌细胞凋亡,实验组凋亡细胞水平迅速增加,术后第1天已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7天之间存在一个高峰值,术后第7天后凋亡细胞水平渐下降,术后第14天已下降至术后第1天的水平,而在心衰临床症状出现时凋亡细胞水平复又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结论正常机体在慢性压力超负荷作用下,早期即出现凋亡细胞增加,并存在一波浪式动态变化,其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心肌显著肥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凋亡 压力负荷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型冠状动脉闭塞致其他部位心肌梗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明 李公信 刘映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9-710,共2页
关键词 动脉闭塞 心肌梗死 冠脉痉挛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