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抗原基因的合成、表达及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骆利敏 李明 +3 位作者 夏虎 黄建生 陈百虹 王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02-805,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疫苗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WR450-1,构建重组质粒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并纯化该蛋白,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疫苗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WR450-1,构建重组质粒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并纯化该蛋白,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初步检测该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Western-blotting 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抗原性。结论HBV多表位治疗性抗原基因的设计是成功的,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能是较理想的HBV治疗性疫苗候选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多表位 治疗性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油及其单体作为驱避剂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俊华 王芳生 +2 位作者 孙恩贵 颜立成 董文其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7,共3页
此项研究用不同浓度橘皮油在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试验,1~2%者2~3h有驱避作用、5~7%者4h有驱避作用。用不同驱避剂在自然环境和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对比试验,结果:7%橘皮油、蚊怕水(RANBOW,USA... 此项研究用不同浓度橘皮油在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试验,1~2%者2~3h有驱避作用、5~7%者4h有驱避作用。用不同驱避剂在自然环境和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对比试验,结果:7%橘皮油、蚊怕水(RANBOW,USA)和驱蚊露均有4~5h的驱避作用;7%橘皮油及其0.5%单体亦有相同的驱避效果。从人群和马骡的现场试验观察,对人体仅观察2h、对马骡观察4~4.5h,均有驱避作用;个体和群体驱避时间基本相同。各项试验的空白对照均有蚊或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油 驱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转染与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倪宏 骆抗先 +4 位作者 朱幼芙 张明霞 吴英松 马佩球 朱科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1-502,共2页
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状态模型。方法 体外连接HBV DNA获得6.4 kb的双拷贝DNA片段,然后将其插入pcDNA3载体的Eco RV位点,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切筛选获得头尾串联双拷贝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再通过脂质体... 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状态模型。方法 体外连接HBV DNA获得6.4 kb的双拷贝DNA片段,然后将其插入pcDNA3载体的Eco RV位点,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切筛选获得头尾串联双拷贝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再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肝癌细胞。结果 通过G418筛选,对阳性克隆细胞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证明已将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结论 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HBV全基因转染至肝癌细胞,成功建立了HBV复制状态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重组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子和5'非翻译区对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宁云山 李妍 +3 位作者 周明乾 李明 曾溢滔 王小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观察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组中内含子及5'非翻译区对TPO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含TPO基因组中不同内含子的各类TPO 真核表达质粒,在cos-1细胞中进行了瞬间表达,并采用高灵敏定量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人血小板生成素的含量... 目的观察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组中内含子及5'非翻译区对TPO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含TPO基因组中不同内含子的各类TPO 真核表达质粒,在cos-1细胞中进行了瞬间表达,并采用高灵敏定量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人血小板生成素的含量。结果在转染48 h后,各类TPO重组质粒在cos-1细胞中表达顺序为:TPO intron v> TPOcDNA>ΔTPO intron I> TPO intron I> TPO gDNA。结论在TPO基因组中,最后一个内含子可显著提高TPO的表达水平,表明其可能含有特殊的增强序列;同时进一步证实,在TPO基因组中可能存在抑制TPO高水平表达的结构元件,造成TPO基因组在细胞中不表达或低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内含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