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业分配应激对军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卢晓翠 罗海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5-367,共3页
关键词 毕业分配 应激 心理健康 影响 军医院校学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医院校毕业生心理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晓翠 罗海吉 闫新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军医院校 毕业生 心理防御方式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的活化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8
3
作者 袁长青 丁振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Caspase是执行细胞凋亡的主要酶类 ,目前已鉴定的哺乳动物Caspase有 14种。Caspase以酶原的形式合成 ,催化活性很低 ,必须激活以后才能发挥作用。活化的Caspase通过特异性的裂解一套底物而导致细胞凋亡。与Caspase有关的细胞凋亡通路至... Caspase是执行细胞凋亡的主要酶类 ,目前已鉴定的哺乳动物Caspase有 14种。Caspase以酶原的形式合成 ,催化活性很低 ,必须激活以后才能发挥作用。活化的Caspase通过特异性的裂解一套底物而导致细胞凋亡。与Caspase有关的细胞凋亡通路至少有三种 :线粒体 /细胞色素c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Caspase总是与其抑制剂共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 活化 细胞凋亡 作用 信号转导 底物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立军 赵卫 +1 位作者 曹虹 龙北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登革病毒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病毒分离法 血清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介导缺氧SD大鼠PO/AH区神经元Ca^(2+)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庆平 邹飞 +1 位作者 陈光忠 李铁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1-463,466,共4页
目的研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特性,探讨NMDA对缺氧大鼠PO/AH区神经元Ca2+浓度的影响。方法给大鼠应用NMDA受体激动剂NMDA和拮抗剂丙戊酸,观察其在正常和缺氧条件下对PO/AH区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在正常条件下,细胞... 目的研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特性,探讨NMDA对缺氧大鼠PO/AH区神经元Ca2+浓度的影响。方法给大鼠应用NMDA受体激动剂NMDA和拮抗剂丙戊酸,观察其在正常和缺氧条件下对PO/AH区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在正常条件下,细胞内Ca2+荧光比值为0.95,第40秒加入NMDA后[Ca2+]i的荧光强度迅速增高,25s后达到峰值2.054,并稳定在此水平,其升幅为(109±52)%,加入激动剂后30 s内达到峰值3.783,并持续稳定在此水平,加入NMDA后[Ca2+]i升高了(286±91)%;缺氧条件下神经元[Ca2+]i在加入丙戌酸后由平台向下的降幅为(103±45)%。结论[Ca2+]i的升高主要是由于NMDA受体通道开放,细胞外游离Ca2+易化扩散入胞内所致,丙戊酸可有效地降低NMDA受体活性,从而使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明显下降,具有保护神经元免受缺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受体 缺氧 SD PO/AH区 神经元 CA^2+ 丙戌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uper SMART cDNA合成技术扩增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总RNA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海金 蔡绍曦 +2 位作者 邹飞 佟万成 万为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应用Super SMART cDNA 合成技术从嗜酸细胞微量总RNA扩增大量双链cDNA。方法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哮喘病人血嗜酸性粒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利用Super SMART cDNA合成技术合成cDNA第1链及优化扩增第2链。通过梯... 目的应用Super SMART cDNA 合成技术从嗜酸细胞微量总RNA扩增大量双链cDNA。方法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哮喘病人血嗜酸性粒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利用Super SMART cDNA合成技术合成cDNA第1链及优化扩增第2链。通过梯度电泳鉴定cDNA产品质量,通过对获得的cDNA定量来评估扩增效能。结果从20 ng总RNA成功扩增出双链cDNA 7.155 μg,电泳结果显示cDNA质量及纯度较高。结论Super Smart cDNA 合成技术可实现从微量总RNA高效扩增高质量的cDNA,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哮喘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SMART cDNA合成技术 支气管哮喘/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一个新钙结合蛋白全长编码区的克隆与功能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彭鸿娟 陈晓光 王珣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 对用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SequenceTag ,EST)策略从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新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方法 用NCBI站点的BLASTx及BLASTn程序对所获得的新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 ;用NCBIBLAST站点的blasttwosequence程... 目的 对用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SequenceTag ,EST)策略从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新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方法 用NCBI站点的BLASTx及BLASTn程序对所获得的新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 ;用NCBIBLAST站点的blasttwosequence程序对同源性高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较 ;利用motifscaninaProteinsequence对cDNA序列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结构域搜索。结果 发现一个与曼氏血吸虫尾蚴期特异性 8kDa钙结合蛋白 (Sm8)基因高度同源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cDNA序列与氨基酸水平的同一性均为 82 % ;蛋白结构域搜索结果显示 ,该cDAN序列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 2个EF手钙结合位点。结论 用EST策略筛选新基因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所筛到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编码一种钙结合蛋白 ,全长编码序列与Sm8基因高度同源 ,对该基因的期特异性及免疫保护性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基因功能预测 钙结合蛋白 全长编码序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重组多表位抗原诱发的小鼠免疫应答 被引量:4
8
作者 骆利敏 李明 +3 位作者 夏虎 董文其 黄建生 陈百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7-430,434,共5页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重组多表位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P/BPT进行免疫原性分析,以期为HBV预防/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WR450-1/BPT,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P/BPT,免疫BALB/c小鼠,乳酸脱...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重组多表位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P/BPT进行免疫原性分析,以期为HBV预防/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WR450-1/BPT,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P/BPT,免疫BALB/c小鼠,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该融合蛋白诱导小鼠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应答,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P/BPT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细胞因子特异性mRNA,MTT法测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结果:P/BPT蛋白免疫后,效靶比为100:1时,可有效诱发特异性CTL应答(P<0.05);ELISA方法测出小鼠血清抗-P/BPTIgG明显升高(P<0.05);P/BPT蛋白免疫后,可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P<0.05);CD4+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IFN-γ的增殖和分泌水平亦有明显升高。结论:该融合蛋白可有效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制乙肝预防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性疫苗 多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细胞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军 邹飞 +1 位作者 蔡绍曦 金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 :构建大鼠肝细胞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方法 :实验采用热适应大鼠模型、常温对照。提取肝组织mRNA ,反转录cDNA并酶切、接头连接后分别以其中一组cDNA片段为tester,另一组为driver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构建消减文库。PC... 目的 :构建大鼠肝细胞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方法 :实验采用热适应大鼠模型、常温对照。提取肝组织mRNA ,反转录cDNA并酶切、接头连接后分别以其中一组cDNA片段为tester,另一组为driver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构建消减文库。PCR扩增文库和未消减对照样品中的G3PDH基因以对比评估文库特异性。初步分离、筛选以评估文库的可靠性。结果 :PCR证实文库中G3PDH丰度大幅低于对照组 ,说明文库特异性较高。从文库中分离获得 30 0个目的基因片段 ,其中 2 7个经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 ,证实文库高效可靠。结论 :通过构建优质的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适应 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反应对高温诱导循环衰竭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斌 罗炳德 +2 位作者 邹飞 万为人 郭进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HSR)对高温诱导的循环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高温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3组。热休克组给予热休克预处理,而高温对照组则否。两组常温恢复20 h后予以高温热暴露处理,其间监测记录血压...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HSR)对高温诱导的循环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高温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3组。热休克组给予热休克预处理,而高温对照组则否。两组常温恢复20 h后予以高温热暴露处理,其间监测记录血压、心电。热暴露至73 min时终止实验,检测心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运用Chart软件,获取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等数据。常温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以获得上述数据的正常值。结果(1)热暴露73 min时,热休克组与高温对照组动物的MAP、SP、DP值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P<0.01),HR值高于常温对照组(P<0.01)。热休克组与高温对照组相比热休克组表现出更高的MAP、SP、DP(P<0.01)、HR值(P<0.05)。(2) 热暴露73 min时,高温对照组心肌MDA、NO含量显著高于常温对照组(P<0.01)。而此时热休克组心肌MDA含量明显低于高温对照组(P<0.05),并与常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热休克组心肌NO含量亦较高温对照组明显为低(P<0.01)。结论HSR可减轻高温诱导的循环衰竭,此作用与HSR抑制热暴露大鼠心肌MDA、NO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反应 高温 诱导 循环衰竭 防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探针技术检测沙门菌invA基因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成松 李俊艾 罗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研究沙门菌的分子信标基因检测方法。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6-fluorescine(6-FAM),3'端标记4-(dimethylaminophenylazo)benzoic acid (DABCYL),对沙门菌invA基因PCR产物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肠... 目的研究沙门菌的分子信标基因检测方法。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6-fluorescine(6-FAM),3'端标记4-(dimethylaminophenylazo)benzoic acid (DABCYL),对沙门菌invA基因PCR产物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肠炎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H”、伤寒沙门菌和肠侵袭型大肠杆菌的荧光值分别为161.6、104.5、85.9、83.1、94.8、46.1,Ax值(样本荧光值-空白对照荧光值)分别为121.3、64.2、45.6、42.8、54.5、5.8,沙门菌的Ax值均大于21,结果阳性,与琼脂糖电泳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分子信标探针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简便进行沙门菌invA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探针技术 基因检测 沙门菌 inv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密闭性功能敷料护理伤口对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文智 李亚洁 +3 位作者 蔡保塔 曾灿辉 王影 罗炳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的伤口经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法模拟湿热环境,建立猪创伤模型,以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测定各时间段血浆β-EP含量、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并与未采用敷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的伤口经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法模拟湿热环境,建立猪创伤模型,以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测定各时间段血浆β-EP含量、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并与未采用敷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浆β-E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热暴露8 h和损伤后24 h与伤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暴露时,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敷料具有抑制血浆β-EP的高峰值及呼吸和心率的增加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密闭性功能敷料 护理 伤口 β—内啡肽 镇痛药 创伤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对大鼠中暑休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旭东 陈爱华 +1 位作者 罗炳德 邹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中暑休克大鼠的血压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及预先给予阿司匹林(ASA)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SA处理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中暑休克模型,连续记录动脉压、结肠温度(T∞)、心电图(EC... 目的探讨中暑休克大鼠的血压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及预先给予阿司匹林(ASA)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SA处理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中暑休克模型,连续记录动脉压、结肠温度(T∞)、心电图(ECG).另取对照组及ASA组大鼠(n=7)处理同前,测热暴露(HE)0及60min时大鼠血浆IL-1β水平.结果 (1)两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在HE0~50 min无显著差异,在55~60 min时开始下降,对照组血压较ASA组下降更显著(P<0.01),HE后K值及重搏切迹高度(hD/H)逐渐下降,尤其在HE 40 min后对照组K值较ASA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T∞在HE后升高,两组未见显著差异;(3)两组中暑休克形成时间无显著差异,ASA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4)ECG显示随着HE时间增加,两组心率、QT间期增加,PR间期降低;(5)HE后两组IL-1β水平均升高,对照组较ASA组在HE60min后IL-1β水平上升更高(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抗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对中暑休克出现的血压降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休克 白细胞介素1Β 阿司匹林 动脉血压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处理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斌 罗炳德 邹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缺血心肌的保护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 ,除了继续从外源性药物途径进行研究外 ,有一个崭新的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即通过心肌细胞本身的内源性抗损伤能力 ,产生自身保护作用来减轻缺血的损害。研究发现 ,适当的预... 缺血心肌的保护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 ,除了继续从外源性药物途径进行研究外 ,有一个崭新的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即通过心肌细胞本身的内源性抗损伤能力 ,产生自身保护作用来减轻缺血的损害。研究发现 ,适当的预处理可以有效调动该保护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预热处理 (HP)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机制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预热处理 蛋白激酶C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ICAM-1模拟肽的制备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文波 徐伟文 +3 位作者 陈白虹 王萍 董文其 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模拟肽。方法:以噬菌体扩增及PEG沉淀法,大量制备展示十二肽P1、P2的噬菌体。采用ELISA、竞争抑制试验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鉴定P1、P2模拟ICAM-1分子的结合特性及生物学活性。结果...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模拟肽。方法:以噬菌体扩增及PEG沉淀法,大量制备展示十二肽P1、P2的噬菌体。采用ELISA、竞争抑制试验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鉴定P1、P2模拟ICAM-1分子的结合特性及生物学活性。结果:噬菌体展示肽P1、P2能与抗ICAM-1单克隆抗体(mAb)15.2特异性结合。该结合作用可被ICAM-1分子竞争性抑制,P1、P2能模拟ICAM-1分子与LFA-1结合的功能。结论:噬菌体展示的短肽P1、P2具有天然ICAM-1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ICAM-1模拟肽 制备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的发现及其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族琼 赵卫 龙北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4,88,共3页
关键词 SARS-COV SARS—CoV 单链RNA病毒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属 基因组研究 形态学 发现 基因组结构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研究热适应机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军 邹飞 蔡绍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索热适应动物体内在常温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与热适应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评估从基因差异表达角度研究热适应机理的可行性。方法在大鼠肝组织标本上提取mRNA,反转录成双链cDNA,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 目的探索热适应动物体内在常温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与热适应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评估从基因差异表达角度研究热适应机理的可行性。方法在大鼠肝组织标本上提取mRNA,反转录成双链cDNA,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比较热适应组与常温对照组基因的差异,构建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采用PCR-Select Differential Screening技术鉴定是否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初期实验证实6个cDNA片段为差异表达。结论热适应大鼠在常温静息状态下肝脏组织中存在热适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推测可能与大鼠保持热适应能力有关。提示通过分离热适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热适应机制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热适应 基因表达 文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素霞 王红 +3 位作者 王勇 向前 吴爱军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31,41,共4页
目的 构建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 ,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 PCR扩增福氏志贺氏菌毒力质粒中ipaC基因 ,克隆到质粒 pET32aT7启动子下游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 1(λDE3) ,IPTG诱导... 目的 构建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 ,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 PCR扩增福氏志贺氏菌毒力质粒中ipaC基因 ,克隆到质粒 pET32aT7启动子下游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 1(λDE3) ,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以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获得pET32a -ipaC重组表达质粒 ,SDS -PAGE以及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质粒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 6 3kDa,并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结论 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且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毒力基因 IPAC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细菌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养殖水体中致病性弧菌的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利 俞守义 +1 位作者 陈清 蔡俊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23,共3页
在18份鲍鱼养殖厂的各种水样和不同生长期的鲍样品中,共分离出17株弧菌:溶藻性弧菌11株,副溶血弧菌3株,霍乱弧菌2株,拟态弧菌1株。其中,溶藻性弧菌分布比较广,存在于各种样品;副溶血弧菌主要分布于鲍的肠道内;而非O1 O139群霍乱弧菌和... 在18份鲍鱼养殖厂的各种水样和不同生长期的鲍样品中,共分离出17株弧菌:溶藻性弧菌11株,副溶血弧菌3株,霍乱弧菌2株,拟态弧菌1株。其中,溶藻性弧菌分布比较广,存在于各种样品;副溶血弧菌主要分布于鲍的肠道内;而非O1 O139群霍乱弧菌和拟态弧菌则分布于源头水中。鲍养殖水体中细菌总数的计数可以作为监测细菌性病害的指标之一。副溶血弧菌在鲍肠道内的高检出率提示鲍与副溶血弧菌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切入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卫 何小艳 龙北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 病原微生物 生物学特性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