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寄生虫网络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自强 贾雍 +1 位作者 彭鸿娟 陈晓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为了建立可用关键词进行资料搜索的医学寄生虫学数据库,本研究应用ASP程序及SQL语言,在网页与数据库文件之间建立了桥梁,利用数据库文件实现了网页搜索功能和资料查询。通过对医学寄生虫资料数据库建立方法的介绍,探讨了一种基于数据库... 为了建立可用关键词进行资料搜索的医学寄生虫学数据库,本研究应用ASP程序及SQL语言,在网页与数据库文件之间建立了桥梁,利用数据库文件实现了网页搜索功能和资料查询。通过对医学寄生虫资料数据库建立方法的介绍,探讨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网络搜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网络资料数据库 建立 网络搜索 ASP程序 SQL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原虫的低温保存
2
作者 沈静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8-49,共2页
寄生于家畜的原虫的低温保存,主要有梨形虫纲(Piroplasmea)中巴贝斯虫属(Babesia)和泰勒虫属(Theileria)中的某些虫种。梨形虫在家畜中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由蜱传播,在北美和欧洲已报道过巴贝斯虫的人体感染。此外边虫属(Anaplasma)中某... 寄生于家畜的原虫的低温保存,主要有梨形虫纲(Piroplasmea)中巴贝斯虫属(Babesia)和泰勒虫属(Theileria)中的某些虫种。梨形虫在家畜中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由蜱传播,在北美和欧洲已报道过巴贝斯虫的人体感染。此外边虫属(Anaplasma)中某些边虫,可引起家畜的边虫病。由于梨形虫病和边虫病在一些国家中,为危害牛、羊等家畜较严重的疾病,有些国家即采用活虫苗作为预防的有效措施,此外为了制作诊断抗原,因此低温保存大量的活原虫,实具有极大的现实和经济意义。早在1963年,Waddell成功地低温保存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于—79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原虫 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晓红 陈晓光 +4 位作者 张晓东 王亚楠 李林 习佳飞 胡建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获取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基因,为实现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番茄中果实特异性表达做准备。方法培养中蔬5号(Zhongshu No.5)番茄幼苗, 采集叶片,用Omega公司的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番茄基因组DNA;设计引物,从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 目的获取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基因,为实现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番茄中果实特异性表达做准备。方法培养中蔬5号(Zhongshu No.5)番茄幼苗, 采集叶片,用Omega公司的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番茄基因组DNA;设计引物,从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获得番茄果实特异性E81.1和E82.2启动子基因;克隆进pGEM-T载体,酶切鉴定;送上海基康公司测序;序列分析。结果从番茄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启动子片段;构建重组pGEM-T-E81.1和pGEM-T-E82.2载体,经酶切证实具有与目标片段长度相符的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示: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序列高度保守,所获得的Zhongshu No.5 E82.2启动子DNA序列与Deikman报道的Cherry种的E82.2启动子同源性为99%, 登陆GenBank, ID号为AF515784。结论成功获得Zhongshu No.5番茄果实特异性E81.1、E82.2启动子基因,为下一步转基因番茄口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能显著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晓光 杨培梁 +3 位作者 龚娅 郑学礼 沈树满 冯明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脂质体能否加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本文应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比例的编码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质粒DNA :脂质体混合物免疫小鼠 ,并对不同组小鼠的抗体产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组小鼠的特异抗体滴度有很大不同 ... 目的 探讨脂质体能否加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本文应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比例的编码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质粒DNA :脂质体混合物免疫小鼠 ,并对不同组小鼠的抗体产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组小鼠的特异抗体滴度有很大不同 ,只有一定比例的DNA :脂质体混合物才能有效激发体液免疫 ;适量比例的DNA :脂质体混合物能提高特异抗体的滴度、提前特异抗体出现的时间 ,还能大大降低DNA的用量。本研究尚揭示 ;一定量的DNA对于有效免疫的激发是必需的 ,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加强注射可以增加免疫反应性 ,但 3次以上似乎没有必要。结论 适量比例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DNA 免疫 弓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SAG1基因截短片段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晓红 陈晓光 +5 位作者 卢丽琴 李林 吴优 咸鹏 言慧 吴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2-665,共4页
目的 将弓形虫SAG1基因截短片段 (t SAG1) ,分别用植物组成型E35S启动子和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驱动 ,构建t SAG1植物表达载体。方法 自本室构建的pET32a t SAG1载体中PCR扩增得到t SAG1基因 ,克隆进T载体为pMD T t SAG1,酶切鉴定... 目的 将弓形虫SAG1基因截短片段 (t SAG1) ,分别用植物组成型E35S启动子和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驱动 ,构建t SAG1植物表达载体。方法 自本室构建的pET32a t SAG1载体中PCR扩增得到t SAG1基因 ,克隆进T载体为pMD T t SAG1,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确认。用BamHⅠ单酶切连接方式将t SAG1分别亚克隆进 pB35MG、pB35E1MG、pBE2MG载体 ,分别构建中间载体 pB35 t SAG1、pB35E1 t SAG1、pBE2 t SAG1载体。其中 ,pB35 t SAG1以E35S驱动t SAG1,3′端携带NOS3′终止子序列 ,组成E35S/t SAG1/NOS3′操纵子结构单元。pB35E1 t SAG1含E35S和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核心序列E81.1双启动子驱动t SAG1,组成E35SE81.1/t SAG1/NOS3′操纵子结构单元。pBE2t SAG1以番茄果实特异性E8启动子全长E82 .2驱动t SAG1,组成E82 .2 /t SAG1/NOS3′操纵子结构单元。pB35 t SAG1、pB35E1 t SAG1、pBE2 t SAG1经酶切证实后 ,分别将其中E35S/t SAG1/NOS3′、E35S -E81.1/t SAG1/NOS3′、E82 .2 /t SAG1/NOS3′操纵子结构单元以HindⅢ单酶切连接方式亚克隆进pCAMBIA2 30 0质粒中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pC35 t SAG1、pC35E1 t SAG1、pCE2 t SAG1,酶切鉴定。含三种启动子驱动t SAG1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感受态细胞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SAGl基因截短片段 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SAG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重组抗原对弓形虫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晓光 杨培梁 +2 位作者 李华 龚娅 冯明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并利用重组抗原检测弓形虫感染。方法 将截短的SAG1基因经PCR扩增后,定向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酶切鉴定出阳性重组子并经序列测定证实读码框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并利用重组抗原检测弓形虫感染。方法 将截短的SAG1基因经PCR扩增后,定向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酶切鉴定出阳性重组子并经序列测定证实读码框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 对融合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复性,通过免疫印迹和ELISA实验检测其特异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成功构建截短型SAG1在原核系统中的重组表达质粒,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其表达量占细菌裂解液中总蛋白量的31.58%。经过简易的纯化和复性过程,该重组抗原(rSAG1)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血清所识别。用rSAG1构建的ELISA试剂盒对弓形虫病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截短型SAG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抗原经纯化和复性后,能有效检测弓形虫的感染,可用于构建弓形虫病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基因表达 寄生虫学 大肠杆菌 重组抗原 SAG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ROP2基因的体外扩增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昆 陈晓光 +1 位作者 李华 支国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0-623,共4页
目的 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POP2)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ROP2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2的基因片段,插入pGEX-4T-1质粒,构... 目的 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POP2)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ROP2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2的基因片段,插入pGEX-4T-1质粒,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ROP2,而后经EcoR I、Not I双酶切出ROP2基因片段,再亚克隆到载体pcDNA3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ROP2。结果 ROP2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1043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克隆基因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结论 在国内首次克隆了弓形虫ROP2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ROP2,为下一步弓形虫DNA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ROP2基因 体外扩增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灵丸对抗维甲酸致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娟 陈晓光 +1 位作者 吴启富 陈宝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用中药骨灵丸进行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动物实验研究,以观察骨灵丸防治POP疗效并探讨其主要作用机理。方法以维甲酸制作POP大鼠模型,观测骨密度、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大鼠灌服维甲酸后... 目的用中药骨灵丸进行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动物实验研究,以观察骨灵丸防治POP疗效并探讨其主要作用机理。方法以维甲酸制作POP大鼠模型,观测骨密度、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大鼠灌服维甲酸后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而骨灵丸能够有效对抗模型大鼠出现的骨丢失,维护骨强度,保持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骨灵丸可防止POP模型鼠骨丢失,有效地维持其骨密度,其作用可能通过影响垂体一下丘脑一性腺轴和域影响成骨细胞(OB)活性、抑制破骨细胞(OC)活性等途径实现,其防治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灵丸 维甲酸 骨质疏松 实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发现与克隆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鸿娟 陈晓光 +1 位作者 卢晓昭 龙綮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93-696,共4页
目的将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on sequence tag, EST)策略及同源性搜索发现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K)cDNA克隆到表达质粒pET32a(+)上,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做准备。方法将插入于pTriplEx2 质粒上的c... 目的将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on sequence tag, EST)策略及同源性搜索发现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K)cDNA克隆到表达质粒pET32a(+)上,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做准备。方法将插入于pTriplEx2 质粒上的cDNA进行测序,用BLASTn程序搜索测序结果,根据表达质粒pET32a(+)上的克隆位点及该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将PCR产物纯化后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将重组T载体经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切下的SjAK基因导入原核可溶性表达质粒pET32a(+)中。结果本研究所发现的新基因与曼氏血吸虫AK基因的同一性达86%,PCR产物的片段长度与预期大小一致,重组T载体及表达质粒经EcoR I及XhoI双酶切后证明具有与目标片段长度相符的插入片段。结论发现日本血吸虫的cDNA与曼氏血吸虫AK cDNA高度同源,并且成功地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Sj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腺苷酸激酶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在弓形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培梁 王元占 陈晓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101,共4页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弓形虫病 小鼠 大鼠 地鼠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的弓形虫P30基因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条件的探索 被引量:13
11
作者 龚娅 陈晓光 杨培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 构建能在E .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P30 )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插入载体pET ... 目的 构建能在E .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P30 )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插入载体pET 30 (a)中 ,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 ,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及不同程度的浓缩后 ,进行SDS 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ZS1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ET P30 ;SDS -PAGE显示蛋白表达带的分子量约为 31kD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1.5 8% ,经 1M及 2M尿素洗涤后 ,其纯度分别达 6 3.42 %及 75 .74% ;免疫印迹显示 ,该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 ,而且当浓缩至初始体积的 1/ 3~ 1/ 6时 ,纯化蛋白与DNA免疫鼠血清的反应最强。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 pET P30 ,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 ,经变性、复性后 ,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为弓形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P30基因 蛋白表达 E.COLI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多表位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鉴定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培梁 陈晓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0,16,共5页
目的 构建弓形虫和破伤风毒素多个表位的编码基因 ,将其在大肠杆菌系统进行表达 ,评价重组抗原的特异反应性。方法 从弓形虫保护性抗原及通用免疫增强佐剂破伤风毒素中选取含有T和 (或 )B细胞表位的抗原片段 ,通过软件分析在各片段之... 目的 构建弓形虫和破伤风毒素多个表位的编码基因 ,将其在大肠杆菌系统进行表达 ,评价重组抗原的特异反应性。方法 从弓形虫保护性抗原及通用免疫增强佐剂破伤风毒素中选取含有T和 (或 )B细胞表位的抗原片段 ,通过软件分析在各片段之间插入适当数目、起间隔作用的氨基酸 ,以保持个片段的空间构象独立性 ,从而确定氨基酸顺序。根据氨基酸序列选取适当的密码子构成弓形虫多表位基因。将该基因合成并鉴定后 ,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分析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和抗原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长度为 36 0bp的弓形虫多表位基因。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经诱导 ,得到了 14 4kDa的包涵体形式的表达产物。免疫印迹实验表明该产物具有强特异性抗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多表位基因 大肠杆菌 蛋白表达 抗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支国舟 陈晓光 +5 位作者 周晓红 彭鸿娟 林立丰 易建荣 江静娴 张淑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克隆我国重要蚊媒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致乏库蚊、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和总RNA。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和RT-PCR。结果分别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 目的克隆我国重要蚊媒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致乏库蚊、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和总RNA。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和RT-PCR。结果分别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预期片段,将片段切胶纯化后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比较,显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扩增片段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中华按蚊的扩增片段则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且不具备特征性的6 个半胱氨酸序列。结论克隆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防御素基因,蚊虫防御素基因的同源性高低与其遗传分类距离有一定的平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尾蚴(中国大陆株)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鸿娟 陈晓光 王殉章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09-811,共3页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基因的基本情况,为新基因的筛选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 蜘cDAN文库中的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BM25.8后环化成质粒。筛选出已转入质粒的菌株。提取质粒DNA,用质粒上 的一段...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基因的基本情况,为新基因的筛选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 蜘cDAN文库中的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BM25.8后环化成质粒。筛选出已转入质粒的菌株。提取质粒DNA,用质粒上 的一段测序引物序列进行一次性测序,得到一个表达序列标签(EST)。通过BLASTx及BLASTn公共数据库经编辑分 析的EST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经过分析编辑后的新EST序列,以编写好的程序和E-mail方式递交,以获得GenBank 登录号。通过对同源性比较结果的总结,对该文库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测出的58个EST中有3个核 苷酸序列与日本血吸虫已知基因高度同源,有2个核苷酸序列与曼氏血吸虫较高度同源,有7个EST的蛋白质序列与 其他物种有较高同源性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低,有27个EST的蛋白质及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尾蚴 表达序列标签 同源性分析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前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华 陈晓光 +4 位作者 杨培梁 周晓红 沈树满 彭鸿娟 吴昆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紫外线(UV)照射后抗原成分的改变。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经UV(400 μW/cm2)照射1 min 后,取其可溶性抗原经照射尾蚴抗原(UVCA)与未经照射的尾蚴可溶性抗原(NCA)同步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经UV照射后,...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紫外线(UV)照射后抗原成分的改变。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经UV(400 μW/cm2)照射1 min 后,取其可溶性抗原经照射尾蚴抗原(UVCA)与未经照射的尾蚴可溶性抗原(NCA)同步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经UV照射后,日本血吸虫尾蚴新出现了Mr 212 000和82 000抗原带,Mr 116 000、26 000和16 000抗原带浓度明显升高;NCA的Mr 67 000分子仅能被UVCA免疫猪血清识别,而不能被感染猪血清识别,Mr 79 000和94 000与免疫猪血清的反应也明显强于感染猪血清。结论UV照射后新出现或含量增加的抗原成分以及仅免疫猪血清所识别的抗原分子可能是照射尾蚴激发高度保护性免疫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日本血吸虫 尾蚴 抗原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兔血清IgG水平动态及被动转移至小鼠诱导保护力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闻悦 周晓红 +3 位作者 刘国章 陈晓光 李华 郭春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本文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多次免疫兔血清在不同时间被动转移至小鼠体内 ,并动态观察兔血清中的IgG抗体水平。 结果 显示血清在攻击感染前被动转移可激起小鼠较高的免疫保护力 (5 1% ) 。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紫外线减毒 IGG水平 保护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p30基因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方银 刘国章 +2 位作者 陈晓光 李文盛 王珣章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1-95,共5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纯化克隆刚地弓形虫(Toxplasmagondii)p30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p30DNA;将pSXIVVI+X3-p30DNA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缺陷型病毒TnNPV-SVI-GDNA共转染草地夜蛾(Sfg)细胞,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 采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纯化克隆刚地弓形虫(Toxplasmagondii)p30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p30DNA;将pSXIVVI+X3-p30DNA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缺陷型病毒TnNPV-SVI-GDNA共转染草地夜蛾(Sfg)细胞,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TnNPV-p30。经空斑纯化挑选出6株单克隆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裂解液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000~35000位置出现一条表达带;其含量占细胞总蛋白的5.13%~5.62%,株间差异不明显;用抗弓形虫多克隆抗血清进行Western-Blot呈一特异反应条带。感染后72h蛋白表达量最高,可达7.18%;96小时次之,为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基因 弓形体 真核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鸿娟 陈晓光 +3 位作者 李华 周晓红 沈树满 王珣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 对从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 3种新基因 ,腺苷酸激酶 (AK)、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 8β亚单位 (PA2 8)、8kDa钙结合蛋白 (CBP)基因进行表达特性研究。方法 分别提取雌雄成虫、尾蚴、断尾童虫的总RNA ,利用RT-PCR酶混合... 目的 对从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 3种新基因 ,腺苷酸激酶 (AK)、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 8β亚单位 (PA2 8)、8kDa钙结合蛋白 (CBP)基因进行表达特性研究。方法 分别提取雌雄成虫、尾蚴、断尾童虫的总RNA ,利用RT-PCR酶混合物试剂盒 ,一步法对总RNA进行反转录及PCR扩增。结果 AK及PA2 8蛋白基因可以在雌雄成虫、尾蚴、断尾童虫体内表达 ,CBP只在尾蚴及断尾童虫中表达。结论 所筛到的AK、PA2 8、CBP基因均是日本血吸虫特异基因 ,AK及PA2 8基因可以在雌雄成虫、尾蚴、断尾童虫体内表达 ,CBP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尾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新基因 表达特性 腺苷酸激酶 蛋白酶体激活因子 8kDa钙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龚娅 陈晓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弓形虫病 减毒疫苗 弓形虫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室内杀虫剂KR-100的药效、毒性测试及杀虫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支国舟 陈晓光 +4 位作者 郑学礼 柴克生 陈金波 林立丰 蔡松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研制新型高效长效的室内卫生害虫杀虫剂KR-100。方法科学配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控制药物释放物质、增效剂等,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序制备KR-100,测试其药效、毒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KR-100的成膜形态。结果... 目的研制新型高效长效的室内卫生害虫杀虫剂KR-100。方法科学配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控制药物释放物质、增效剂等,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序制备KR-100,测试其药效、毒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KR-100的成膜形态。结果杀虫剂KR-100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且药效稳定、持久,在电镜下显示为多孔样膜状结构。结论新型杀虫剂KR-100 杀虫效果好,药效持久,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害虫 杀虫剂 药效 毒性测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