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冷却疗法对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亚洁
张立颖
+2 位作者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改变,并评价冷疗敷料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改变,并评价冷疗敷料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条件,常温环境的实验条件为干球温度(Tdb)(26.33±1.29)℃、相对湿度(rh)(71.05±4.57)%,湿热环境的实验条件为Tdb(35.33±0.35)℃,rh(70.81±1.38)%。常温常湿组和湿热组不给予冷疗降温,常温常湿冷疗组和湿热冷疗组给予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暴露时间均为120 min。连续监测HR、MAP,每20 min记录1次。结果湿热组比常温常湿组、湿热冷疗组比常温常湿冷疗组MAP无差异(P>0.05),湿热冷疗组比湿热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比常温常湿组MAP无差异(P>0.05)。与常温相比,湿热环境使HR总体趋于增加(P=0.003),与对照组比较,冷疗使HR降低(P=0.002);4组组内7个不同时点H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65、85、105和125 min时点,湿热组比常温常湿组、湿热冷疗组比常温常湿冷疗组HR高,在5、25、45和85 min时点,与对照组相比,冷疗降低了HR。结论在湿热环境下,腹部冷疗敷料降温对大鼠MAP无影响,但却有效降低了大鼠HR,阻止了热损伤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疗法
湿热环境
烫伤
心率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施行冷却疗法后体核温度的改变
2
作者
李亚洁
张立颖
+2 位作者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在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体核温度的变化,同时评价冷疗敷料方法的降温效果。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对照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对照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
目的观察在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体核温度的变化,同时评价冷疗敷料方法的降温效果。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对照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对照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条件,常温组的实验环境条件为干球温度(Tdb)(26.33±1.29)℃、相对湿度(rh)(71.05±4.57)%,高对组和高冷组的实验环境条件为Tdb(35.33±0.35)℃、rh(70.81±1.38)%,常对组和高对组不给予冷疗降温,常冷组和高冷组给予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暴露时间均为120 min。监测直肠温度(Tr),每20 min记录1次。结果4组组内7个时间水平之间、时间水平组间及不同组间比较,湿热环境下大鼠Tr显著增高(P<0.001);冷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r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且环境温度和冷疗对Tr变化影响有交互作用(P=0.003)。随时间变化,Tr的变化趋势为常对组Tr缓慢下降、常冷组Tr有高低波动、湿热两组的Tr逐渐增加,Tr差值随时间逐渐增大。结论湿热复合因素使烫伤大鼠的Tr逐渐增高;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方法能有效降低大鼠的Tr,阻止热损伤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Ⅱ度烫伤
大鼠
冷却疗法
体核温度
湿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却疗法对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亚洁
张立颖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院护理部
第一军医大学
热卫系高温教研室
第一军医大学
药物研究所
第一军医大学外事办公室
出处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基金
军队"十五"重点攻关课题(01Z100)~~
文摘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改变,并评价冷疗敷料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条件,常温环境的实验条件为干球温度(Tdb)(26.33±1.29)℃、相对湿度(rh)(71.05±4.57)%,湿热环境的实验条件为Tdb(35.33±0.35)℃,rh(70.81±1.38)%。常温常湿组和湿热组不给予冷疗降温,常温常湿冷疗组和湿热冷疗组给予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暴露时间均为120 min。连续监测HR、MAP,每20 min记录1次。结果湿热组比常温常湿组、湿热冷疗组比常温常湿冷疗组MAP无差异(P>0.05),湿热冷疗组比湿热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比常温常湿组MAP无差异(P>0.05)。与常温相比,湿热环境使HR总体趋于增加(P=0.003),与对照组比较,冷疗使HR降低(P=0.002);4组组内7个不同时点H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65、85、105和125 min时点,湿热组比常温常湿组、湿热冷疗组比常温常湿冷疗组HR高,在5、25、45和85 min时点,与对照组相比,冷疗降低了HR。结论在湿热环境下,腹部冷疗敷料降温对大鼠MAP无影响,但却有效降低了大鼠HR,阻止了热损伤的进程。
关键词
冷却疗法
湿热环境
烫伤
心率
平均动脉压
Keywords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scald/therapy
cooling therapy
heart rat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分类号
R8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施行冷却疗法后体核温度的改变
2
作者
李亚洁
张立颖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院护理部
第一军医大学
热卫系高温教研室
第一军医大学
药物研究所
第一军医大学外事办公室
出处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基金
军队"十五"重点攻关课题(01Z100)~~
文摘
目的观察在湿热环境下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体核温度的变化,同时评价冷疗敷料方法的降温效果。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对照组、常温常湿冷疗组、湿热对照组和湿热冷疗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条件,常温组的实验环境条件为干球温度(Tdb)(26.33±1.29)℃、相对湿度(rh)(71.05±4.57)%,高对组和高冷组的实验环境条件为Tdb(35.33±0.35)℃、rh(70.81±1.38)%,常对组和高对组不给予冷疗降温,常冷组和高冷组给予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暴露时间均为120 min。监测直肠温度(Tr),每20 min记录1次。结果4组组内7个时间水平之间、时间水平组间及不同组间比较,湿热环境下大鼠Tr显著增高(P<0.001);冷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r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且环境温度和冷疗对Tr变化影响有交互作用(P=0.003)。随时间变化,Tr的变化趋势为常对组Tr缓慢下降、常冷组Tr有高低波动、湿热两组的Tr逐渐增加,Tr差值随时间逐渐增大。结论湿热复合因素使烫伤大鼠的Tr逐渐增高;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方法能有效降低大鼠的Tr,阻止热损伤的进程。
关键词
湿热环境
Ⅱ度烫伤
大鼠
冷却疗法
体核温度
湿度
温度
Keywords
humidity
temperature
burns
cryotherapy
rectum temperature
分类号
R8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冷却疗法对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李亚洁
张立颖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施行冷却疗法后体核温度的改变
李亚洁
张立颖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