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军医大学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华国 史先东 +1 位作者 耿仁文 钱冠银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5年第1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局部科研协作及政策导引——谈《基础部关于科研协作的管理办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云滨 史先东 杨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73-574,共2页
关键词 科研协作 资源调配 政策导引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 被引量:34
3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1,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 ,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 .蛋白激酶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MAPK蛋白结构的研究表明 ,MAPK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MAPK各亚族的结构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 ,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 .蛋白激酶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MAPK蛋白结构的研究表明 ,MAPK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MAPK各亚族的结构非常相似 ,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是不同亚族对不同的细胞外刺激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结构基础 .某些关键性结构 ,例如Loop12 ,在MAPK对上游激酶的作用、下游底物的选择以及亚细胞定位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MAPK的空间结构 ,探讨MAPK的生物学功能与其空间构象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Loop12 结构-功能关系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告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志锋 姜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1-363,共3页
报告基因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监测细胞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通过把转录控制元件剪接到报告基因,可以直观地“报道”细胞内与基因表达有关的信号级联。这种检测具有敏感性高、方便、可靠而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等优点。随着报告基因技术及其... 报告基因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监测细胞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通过把转录控制元件剪接到报告基因,可以直观地“报道”细胞内与基因表达有关的信号级联。这种检测具有敏感性高、方便、可靠而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等优点。随着报告基因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以及新近克隆出的红色荧光蛋白作为无害性的检测工具,将在检测活体组织和细胞基因表达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基因治疗和药物开发方面,报告基因技术也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对报告基因技术的基础理论、常用报告基因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其目前的主要应用作了概括性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技术 理论基础 应用 荧光蛋白 信号检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T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学刚 张丽华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21-1724,1738,共5页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y of protein is a major topic of current functional genomics.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is one of few tools available for measuring nanometer scale distances and c...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y of protein is a major topic of current functional genomics.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is one of few tools available for measuring nanometer scale distances and changes in distances in vivo . FRET is an ideal technology for detection of protein conformation an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by using fluorescence protein, traditional organic dyes and other dyes as probes. It uses fluorescence protein, traditional organic dyes and other dyes as its probes. The application of FRET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racellular events would be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iology molecule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康 朱佐江 +3 位作者 张红喜 刘国章 文明刚 冯天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Y - 2 76 32部分预防烧伤血清诱导的内皮屏障功能损害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惠珍 黄巧冰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 :观察大鼠烧伤血清对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Rho激酶特异抑制剂Y - 2 76 32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按实验分组分别用大鼠对照血清、烧伤血清、Y - 2 76 32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 目的 :观察大鼠烧伤血清对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Rho激酶特异抑制剂Y - 2 76 32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按实验分组分别用大鼠对照血清、烧伤血清、Y - 2 76 32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 ,罗丹明 -鬼笔毒环肽荧光染色观察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改变。通过检测荧光标记白蛋白透过内皮单层的通量分析内皮单层通透性 ,以通透系数Pa表示。结果 :正常内皮细胞生长良好 ,表面有许多凹陷和微绒毛 ,细胞侧面的突起细而长 ,与相邻细胞侧面的小突起相互融合 ,紧密连接。烧伤血清刺激 6h ,细胞表面微绒毛被波浪状皱纹取代 ,细胞侧面突起变短 ,细胞间出现缝隙。正常内皮细胞F -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 ,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 ,在融合的内皮细胞单层 ,周边肌动蛋白丝带相互连接成网状。烧伤血清刺激后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 ,出现应力纤维 ,同时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 ,内皮单层对白蛋白通透性增高。烧伤血清刺激 6h后 ,加Y - 2 76 32孵育 4 5min ,细胞表面微绒毛与波浪状皱纹并存 ,细胞侧面突起细长 ,与相邻细胞相互融合 ,连接紧密。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清晰 ,应力纤维消失。内皮单层Pa值虽较单纯烧伤组低 14 16 % ,但P >0 0 5。细胞用Y - 2 76 32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 烧伤 内皮 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对脑、肝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莫永炎 陈瑗 +1 位作者 周玫 姜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云芝多糖对脑、肝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SD大鼠和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 ,采用Fe H2 O2 诱导大脑皮层组织和肝组织匀浆的脂氢过氧化反应及黄嘌呤氧化酶体系释放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O·2 ) ,以改良的邻苯... 目的 探讨中药云芝多糖对脑、肝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SD大鼠和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 ,采用Fe H2 O2 诱导大脑皮层组织和肝组织匀浆的脂氢过氧化反应及黄嘌呤氧化酶体系释放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O·2 ) ,以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NTB直接法测定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eG Px)mRNA表达。结果 云芝多糖有提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SeGPx和非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non SeGPx)抗氧化酶活性 ,增加SeGPxmRNA表达 ,降低脑、肝组织Fe H2 O2 引发的脂氢过氧化反应和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 。结论 云芝多糖可提高鼠大脑皮层、肝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对开发应用多糖类药物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多糖 大脑皮层 抗氧化作用 肝组织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伟峰 陈厚昌 李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2-143,共2页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姜黄素可剂量...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 ,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测定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脂丸对血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曾昭龙 张暋 +1 位作者 李小敏 尹炳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4-235,共2页
正脂丸是我科自行研制的调整血脂的纯中药制剂,本实验通过对高脂血症实验家兔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正脂丸能显著降低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改善致动脉硬化指数(TC/HDL-C)的比值(... 正脂丸是我科自行研制的调整血脂的纯中药制剂,本实验通过对高脂血症实验家兔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正脂丸能显著降低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改善致动脉硬化指数(TC/HDL-C)的比值(P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正脂丸 中医药疗法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的信号通路与阻断策略 被引量:53
11
作者 邢飞跃 赵克森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9-855,共7页
NF-κB is thought of as a genetic switch to control expressions of many target genes and directly participates in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 inflammation, stress, immunoresponse, cellular apoptosis, toxic shock and tu... NF-κB is thought of as a genetic switch to control expressions of many target genes and directly participates in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 inflammation, stress, immunoresponse, cellular apoptosis, toxic shock and tumor as well as cell-cycle regulation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The overactivation of NF-κB is intimately involved in many human diseases. Variou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gainst NF-κB, to date, include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tioxidants,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hibitors of protease and proteasome, prostaglandings, nitric oxide, IL-10, microbial products, synthetic inhibitors,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d decoy deoxyoligonucleotides. Studies are underway to develop NF-κB member-specific and cell type-specific drugs that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only in target cells and that may become a novel way to treat the human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appa B 信号转导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2
作者 莫永炎 姜勇 陈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脑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在数目占绝对优势的一类大胶质细胞 ,被认为在神经元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参与星形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活动的主要功能分子 ,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Tat标记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导融合蛋白进入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学刚 宋革 +5 位作者 刘靖华 李红乐 邢飞跃 张丽华 秦清和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4-358,共5页
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 6×His、Tat和Flag多个标记的pET HTF的质粒载体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 HTF EGFP融合蛋白载体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 ,所构建的pET HTF和pET HTF EGFP载体正确 .BL2 1(DE3)表达融合蛋白 ,用Ni2 + 分离柱纯... 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 6×His、Tat和Flag多个标记的pET HTF的质粒载体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 HTF EGFP融合蛋白载体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 ,所构建的pET HTF和pET HTF EGFP载体正确 .BL2 1(DE3)表达融合蛋白 ,用Ni2 + 分离柱纯化His Tat Flag EGFP蛋白 ,并加入培养的NIH3T3细胞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 ,His Tat Flag EGFP融合蛋白进入细胞 .带His、Tat和Flag标记的质粒载体pET 14b HTF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进入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标记 质粒载体 融合蛋白 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蛋白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有效成分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骆苏芳 金行中 +1 位作者 叶建锋 张佩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总结了虎杖有效成分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虎杖晶Ⅳ)近10年来的研究,评价了虎杖晶Ⅳ在防止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改善休克微循环,提高休克大鼠存活率,减轻缺血再灌注,自由基,内毒素等造成的组织器... 总结了虎杖有效成分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虎杖晶Ⅳ)近10年来的研究,评价了虎杖晶Ⅳ在防止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形成,改善休克微循环,提高休克大鼠存活率,减轻缺血再灌注,自由基,内毒素等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等方面的作用.提示虎杖晶Ⅳ可能成为治疗血栓性疾病及改善休克微循环等方面一个有特色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苷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血栓烷类 依前列醇 微循环 局部缺血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脊髓水肿,乳酸脱氢酶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迎暴 朴英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 (SCI)后使用白藜芦醇 (resvera trol,Res)对继发性脊髓水肿及受损脊髓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与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物下落撞击法制备成年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 ,于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给予Res 5 0mg...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 (SCI)后使用白藜芦醇 (resvera trol,Res)对继发性脊髓水肿及受损脊髓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与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物下落撞击法制备成年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 ,于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给予Res 5 0mg·kg-1,10 0mg·kg-1或甲基强的松龙(MPSS) 10 0mg·kg-1,观察给药后 1、2 4、4 8h时Res组受损脊髓组织含水量、LDH及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 ,并与MPSS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Res能够明显抑制SCI后继发性水肿 ,以 4 8h为最明显 ,抑制率为 11 5 % ;明显降低LDH活性 ,以 2 4h最大 ,抑制率大于 4 0 % ;明显改善Na+ ,K+ ATP酶活性 ,以 4 8h最显著 ,最大改善率在 6 0 %以上 ,上述作用均与强的松龙相当或更优。结论 Res可以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后的水肿及改善能量代谢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脊髓损伤 脊髓继发性水肿 乳酸脱氢酶 ATP酶活性 治疗 药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与体外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定文 郭明秋 +2 位作者 陈立茵 沈先荣 丁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表达Fas、Fas-L与自发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胸腺细胞的凋亡率及Fas、Fas-L表达的阳性率。结果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率和Fas表达阳性率,均呈时...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表达Fas、Fas-L与自发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胸腺细胞的凋亡率及Fas、Fas-L表达的阳性率。结果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率和Fas表达阳性率,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 Fas-L在体外培养24 h时明显增加。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Fas的表达与自发凋亡明显相关。结论Fas是介导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自发凋亡的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与NaHCO_3对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建秋 赵克森 +2 位作者 赵桂玲 黄绪亮 潘秉兴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NaHCO3治疗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效果。方法 将28只重症失血性休克SD大鼠随机均分为SOD组、NaHCO3组、SOD+NaHCO33个治疗组以及1个对照组,分别观察用药后各组大鼠的血管反应性、血压、微动脉血...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NaHCO3治疗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效果。方法 将28只重症失血性休克SD大鼠随机均分为SOD组、NaHCO3组、SOD+NaHCO33个治疗组以及1个对照组,分别观察用药后各组大鼠的血管反应性、血压、微动脉血流量和24h存活率。结果 休克2h后,各组动物微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显著减低,NE阈值比失血前提高24-27倍。复苏治疗2h后,3个治疗组血管反应性都有回升,其中以SOD+NaHCO3组效果最显著,NE阈值下降至失血前的4.7倍。此外,给SOD+NaHCO3后再给多巴胺的升压效应最为显著,是对照组的1.9倍,且在回输血液后动物血压稳定在13.33kPa以上;治疗2h后,微动脉血流量是对照组的2.54倍,动物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2.9倍。结论 SOD和NaHCO3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管低反应性有恢复作用;先给SOD+NaHCO3再给升压药物(多巴胺)可明显稳定提升动物血压,并提高动物存活率,提示SOD+碱可能是治疗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NAHCO3 重症失血性休克 低血管反应性 超氧化物岐化酶 碳酸氢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表达短肽模拟脂多糖类脂A表位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鲍永利 富宁 +2 位作者 杨贵贞 于春雷 王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得到拟类脂A的六肽。方法:用抗类脂A的单克隆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六肽库,经四轮筛选后进行ELISA检测,用得到的15个阳性克隆分别免疫小鼠,并将使小鼠产生抗LPS抗体的10个克隆进行测序,将保守序列进行肽合成。结... 目的:得到拟类脂A的六肽。方法:用抗类脂A的单克隆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六肽库,经四轮筛选后进行ELISA检测,用得到的15个阳性克隆分别免疫小鼠,并将使小鼠产生抗LPS抗体的10个克隆进行测序,将保守序列进行肽合成。结果:得到保守序列为LysPheSerSerArg,即KFSSRX。固相合成此小肽可与其1B6抗体结合,且此结合可被LPS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模拟短肽 噬菌体肽库 六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肌组织能量代谢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东升 裴国献 +3 位作者 罗炳德 徐达传 王前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致伤后动物组织损伤特点,判断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转归,旨在为这一特殊环境下 火器伤后软组织清创的时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 常湿(NE)组...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致伤后动物组织损伤特点,判断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转归,旨在为这一特殊环境下 火器伤后软组织清创的时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 常湿(NE)组。分别于火器伤前、伤后0、4、8、12、24 h测定挫伤区、震荡区和震荡外区组织的ATP、ADP、AMP及能荷含 量。结果(1)ATP值:伤后 8 h,HHE组挫伤区明显较 NE组低(P<0.05), 12 h后进行性下降,较 NE组有更显著差异 (P<0.01);(2)ADP值:HHE组挫伤区伤后 8 h及震荡区伤后 12 h较 NE组低(P<0.05);(3)AMP值:伤后 12 h,HHE组 挫伤区明显高于 NE组(P<0.01);(4)能荷:伤后 8 h,HHE组挫伤区明显低于 NE组(P<0.05),伤后 12 h较 NE组降低 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后肌组织能量储备匮乏且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处理应强调及早、 彻底的清创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医学 能量代谢 病理学 肢体火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红乐 李浩威 +5 位作者 邢飞跃 孙学刚 邓宇斌 张秀明 姜勇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2,T001,共6页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B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proBDN...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B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proBDNF和BDNF构建入带有EGFP表达盒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 ,形成转移载体pAdTrack -proBDNF和pAdTrack -BDNF ,采用化学转化法在大肠杆菌BJ5 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同源重组 ,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 -proBDNF和pAd -BDNF ;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 ;将重组病毒上清感染rMSC ,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病毒在rMSC表达 ;用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在体外诱导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用Ad -proBDNF和Ad -BDNF的感染的rMSC接种于裸鼠肌肉内 ,两周后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proBDNF和BDNF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 ,重组病毒能在体外培养的rMSC高效表达并不影响其分化潜能 ,体内移植实验表明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能在体内表达。结论 :重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介导proBDNF和BDNF基因表达于rMSC的效率 ,带有报告基因EGFP的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可以用于体内移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重组腺病毒 构建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融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