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神经节区脑损害与汉语失写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金梅 刘晓加 +1 位作者 陆兵勋 尹文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研究基底神经节损害所致汉语失写症的特点。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及汉语失写检查法(CAB)测试基底神经节损害患者的口语和书写能力,统计言语障碍类型,计算各项书写得分和失写指数。结果38例患者中,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21例,其... 目的研究基底神经节损害所致汉语失写症的特点。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及汉语失写检查法(CAB)测试基底神经节损害患者的口语和书写能力,统计言语障碍类型,计算各项书写得分和失写指数。结果38例患者中,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21例,其中失语18例,失写18例;右侧损害14例,其中失语1例,失写4例,左右两侧失语失写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侧损害3例,均伴失语,失写2例。汉语书写障碍类型主要为构字障碍、字词错写和语句篇章层级书写障碍。结论基底神经节损害可导致汉语失写症,其失写语言机制可能有低灌注机制、整合中枢、环路受损、字形在脑内结构的记忆提取受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 脑损害 汉语失写症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动物血液及胃液中神经降压素变化的动态观察
2
作者 李亚洁 翟惠敏 +3 位作者 黄健美 唐亚莉 王春慧 石向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6-15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与神经降压素变化的相关性,以利于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和进行营养护理。方法动态观察以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不同时期以及进食前后血浆和胃液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动物急性脑损伤初期,血浆中N... 目的研究脑出血与神经降压素变化的相关性,以利于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和进行营养护理。方法动态观察以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不同时期以及进食前后血浆和胃液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动物急性脑损伤初期,血浆中NT浓度增高,病情稳定后,NT含量逐渐恢复正常:进食后血浆和胃液中NT明显升高(与空腹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降压素变化与颅脑损伤有密切相关性。神经降压素的释放受进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后失语性失写的神经心理学特点
3
作者 刘晓加 吕庆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3-34,共2页
为了探讨失语性失写的机制和神经基础,选择20例脑梗塞后失语性失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失写特点有构字障碍、字词错写和语法错误。双侧大脑半球大部分区域,尤其是左侧,均与失语性失写有关。这与大多数人的言语功能强烈依靠左侧大脑半... 为了探讨失语性失写的机制和神经基础,选择20例脑梗塞后失语性失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失写特点有构字障碍、字词错写和语法错误。双侧大脑半球大部分区域,尤其是左侧,均与失语性失写有关。这与大多数人的言语功能强烈依靠左侧大脑半球,同时右半球在言语的某些方面也有活动力的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失写 失语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病理(附1例报告) 被引量:54
4
作者 陆兵勋 周亮 +3 位作者 尹恝 潘速跃 吴永明 姬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报道1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病理,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具有如下特点:有经鼻吸海洛因史;亚急性或急性起病;多以小脑受损为首发症状,亦可表现为突然昏迷、抽搐;以运动障碍为主;脑脊液正常;尿吗啡... 报道1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病理,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具有如下特点:有经鼻吸海洛因史;亚急性或急性起病;多以小脑受损为首发症状,亦可表现为突然昏迷、抽搐;以运动障碍为主;脑脊液正常;尿吗啡实验可为阴性;影像学具有特征性的脑白质广泛受累,小脑白质受累最早、最严重,病变双侧对称,CT呈低密度,无占位效应,增强无强化。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白质海绵状变性。推测病因可能与海洛因不纯含有杂质有关。有海洛因吸入史者,一旦出现脑部症状,要及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本病为我国大陆第1次在海洛因吸食者中发现,对预防和治疗吸毒所引起的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白质脑病 海绵状白质退变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了解思维内容:测谎可能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文俊 陈文明 +3 位作者 潘速跃 黄煌镜 刘曼芳 黄润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04-206,共3页
利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对40名健康被试者进行测谎初步研究。结果阳性率为95%,假阴性率为5%。本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者看过某陌生人照片后无论其是否承认,P3波幅和波面积可以为判定真实情况提供依据。
关键词 思维 测谎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CT、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劲 张雪林 +3 位作者 张三泉 赵修义 刘杏元 邱学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CT及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 2 6例经脑脊液墨汁染色证实隐球菌脑膜脑炎头颅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早期CT及MRI表现为正常、弥漫性脑水肿、轻度脑积水 ;亚急性期及慢性...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CT及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 2 6例经脑脊液墨汁染色证实隐球菌脑膜脑炎头颅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早期CT及MRI表现为正常、弥漫性脑水肿、轻度脑积水 ;亚急性期及慢性期表现为脑萎缩、脑积水、胶状假囊、脑内多灶低密度区及异常信号区、隐球菌瘤 ,脑膜增厚、强化 ,以基底池、环池、侧裂池及四叠池为著 ;脑内强化血管影增多。结论 :CT及MRI检查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病变部位、病理形态及变化、发展的阶段可提供定位的诊断依据 ,有助于临床分型、病期的判定、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CT MRI 影像表现 诊断 临床分型 深部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亮 陆兵勋 +3 位作者 尹恝 罗一峰 王群 刘晓加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族药及辅酶Q10治疗,1个月后带药出院;治疗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20 mg/d,连用10 d后渐减量.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族药及辅酶Q10治疗,1个月后带药出院;治疗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20 mg/d,连用10 d后渐减量.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半年及1年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无显著疗效,病后1~6个月内恢复较快,而6个月后症状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治疗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MRI和PET诊断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为民 陆兵勋 +2 位作者 周亮 王全师 吴湖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spongiformleukoencephalopathy,HSLE)的CT、MRI和PET特点。方法对29例患者行脑部CT、MRI,对4例患者行PE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CT显示脑白质内界限清楚的对称性低密度病灶;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改...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spongiformleukoencephalopathy,HSLE)的CT、MRI和PET特点。方法对29例患者行脑部CT、MRI,对4例患者行PE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CT显示脑白质内界限清楚的对称性低密度病灶;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改变,增强扫描无强化,FLAIR序列病灶范围同T2所示一致;PET显示未治疗患者内囊后肢、枕叶和小脑白质无代谢,临床症状改善者上述部位代谢明显减低,临床症状改善者和未治疗者小脑皮质代谢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小脑皮质正常。结论HSLE患者脑部CT和MRI改变多局限于白质,PET显示病变部位低代谢或无代谢,小脑皮质和白质代谢的改善与HSLE患者临床转归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白质脑病 海洛因依赖 HSLE 诊断 CT MRI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细胞色素C242T p22phox基因多态性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姬仲 陆兵勋 +1 位作者 王晓艺 潘速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7-388,390,共3页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是否存在细胞色素C242T p22phox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22名广东籍汉族人C242T p22phox基因多态性。结果CC基因型频率为0.877,CT+TT基因型频率为0.123,C等位基因频率为0...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是否存在细胞色素C242T p22phox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22名广东籍汉族人C242T p22phox基因多态性。结果CC基因型频率为0.877,CT+TT基因型频率为0.123,C等位基因频率为0.934,T等位基因频率为0.066。结论广东汉族人存在C242T p22phox基因多态性,该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汉族人 细胞色素 P22PHOX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与实验性脑损伤猝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连旭 徐小虎 +3 位作者 刘超 潘速跃 祝家镇 张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16,F003,共5页
目的了解脑损伤后热休克蛋白 70(Heat-shock protein 70, HSP70)蛋白质及 mRNA在脑干局部的改变,及其对维持 脑干生命中枢功能的作用。方法用头颅打击器制成大鼠脑损伤猝死模型,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 目的了解脑损伤后热休克蛋白 70(Heat-shock protein 70, HSP70)蛋白质及 mRNA在脑干局部的改变,及其对维持 脑干生命中枢功能的作用。方法用头颅打击器制成大鼠脑损伤猝死模型,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损伤组损伤前和损伤 后 1、3、6、12 h及损伤摔死组脑于 HSP70的数量和分布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相应部位 HSP70 mRNA水平。结果在脑损伤 15 min后脑干 HSP70mRNA水平显著升高, HSP70蛋白质需 3~6 h才大量表达;损伤后 猝死的鼠脑中仅见 HSP70 mRNA升高,HSP70蛋白质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脑损伤后 HSP70合成迅速增加,清除损伤 因素,维持自稳状态;当损伤严重时,应激蛋白质的合成障碍,抗损伤的保护机制不能发挥,脑干生命中枢的功能紊 乱,生命丧失。因此, HSP70 mRNA-蛋白质分离可作为神经细胞致死性损伤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颅脑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猝死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后局部脑血流量丧失指数rCBFLI公式的推导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钢 陆兵勋 +2 位作者 许国英 郑依勇 魏慧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推导出局部脑血流量丧失指数(rCBFLI)的计算公式,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的资料推导对脑血流量丧失比率的计算方法。方法与结果分析31例一侧和12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TCD检查资料,推导出MCA狭窄的狭窄指数(STI)公式:STI... 目的推导出局部脑血流量丧失指数(rCBFLI)的计算公式,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的资料推导对脑血流量丧失比率的计算方法。方法与结果分析31例一侧和12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TCD检查资料,推导出MCA狭窄的狭窄指数(STI)公式:STI=1-[正常平均血流速度Vm0÷狭窄处平均血流速度Vm1]·[狭窄后脉动指数PI1÷正常脉动指数PI0]],并推导出(PI1÷PI0)可能等于(狭窄后血流量Q1÷正常血流量Q0),则:局部脑血流量丧失指数(rCBFLI)=[1-(Q1÷Q0)]·100%=[1-(PI1÷PI0)]·100%。采用rCBFLI 公式计算出31例一侧MCA狭窄后的rCBFLI。采用Pearson法统计分析,得出31例一侧MCA狭窄的rCBFLI、STI与狭窄处平均血流速度(Vm1)相关系数分别为r=0.76(P<0.001)和r=0.83(P<0.001);将55侧MCA狭窄的rCBFLI值分别与Vm、STI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r=0.76(P<0.01)和r=0.81(P<0.001)。结论推荐rCBFLI作为评估颅内某支动脉狭窄后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下降程度的指标之一,结合STI指数观察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动脉狭窄 局部脑血流量丧失指数 狭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认熟悉者照片时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文俊 陈文明 +1 位作者 黄煌镜 刘曼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50名受试者接受视觉事件相关电位检查,熟人照片作靶刺激,生人照片为对照刺激,二者的概率均是0.25,其余不同陌生人之照片作非靶刺激,其概率为0.75。全部照片以随机次序用幻灯机投映,受试者在看到照片时立即按压“YES”键或“NO”键作为... 50名受试者接受视觉事件相关电位检查,熟人照片作靶刺激,生人照片为对照刺激,二者的概率均是0.25,其余不同陌生人之照片作非靶刺激,其概率为0.75。全部照片以随机次序用幻灯机投映,受试者在看到照片时立即按压“YES”键或“NO”键作为是否认识照片中人物的反应。同时分别于Cz点和Pz点记录和叠加视觉事件相关电位。以Cz点和Pz点的P3之波幅和波面积共四项数据为指标,若熟悉者照片作靶刺激四项指标中三项以上大于对照陌生人照片时判定阳性。受试者中49名(98%)获阳性结果,判定这些受试者“认识”该照片中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照片 辨识 测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璇 陈薇 +1 位作者 陈慎仁 罗毅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检测,早期发现病人认知功能异常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用Nicolet Viking Ⅳ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检测,早期发现病人认知功能异常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用Nicolet Viking Ⅳ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对两组间ERP各参数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及Poisson分析,观察病例组ERP各参数变化与糖基血红蛋白、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1)不同性别及文化程度的正常人中P300的波峰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P300波峰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波幅显著下降(P<0.05)。(3)2型糖尿病患者P300波峰潜伏期的延长与糖基血红蛋白、血脂的增高相关(P<0.05)。结论ERP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潜在性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认知功能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图谱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尹恝 王心宇 张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4-846,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11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脂蛋白谱(SLPG),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11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脂蛋白谱(SLPG),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脑梗死组血清HDL-C含量[(1.0±0.3)mmol/L]显著降低(P<0.001),TC/HDL-C(5.3±1.4)显著增高(P<0.001),而TC含量](5.0±1.5)rmmo1/L]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老年脑梗死组SLPG异常率为86.4%,不管HDL-C含量降低与否,α脂蛋白在SLPG的表现均显著异常(P<0.001~0.05).结论血清HDL-C水平降低、TC/HDL-C增高以及SLPG异常可能是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α脂蛋白图谱较HDL-C更具敏感性,而TC水平的预警作用可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胆固醇 脂蛋白 血清脂蛋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汉语句子事件相关电位N_(400)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璇 金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12-815,共4页
目的研究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与不匹配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探讨正常人汉语句子N400的特征.方法对15名21~36岁右利手健康受试者,进行汉语正常句子结尾匹配词(匹配)与句子结尾歧义词(不匹配)N400的研究.结果受试者对句子结尾词匹配与... 目的研究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与不匹配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探讨正常人汉语句子N400的特征.方法对15名21~36岁右利手健康受试者,进行汉语正常句子结尾匹配词(匹配)与句子结尾歧义词(不匹配)N400的研究.结果受试者对句子结尾词匹配与不匹配的N400成分在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句子不匹配结尾词的N400潜伏期较长,N400波幅高.N400广泛分布于脑部各区,左侧波幅偏高.结论汉语句子结尾字匹配与不匹配的N400与字词认知中的语义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有临床价值的认知电位而用于临床多种伴有语言障碍疾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句子 N400结尾词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8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强 陆兵勋 +1 位作者 周亮 安胜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3例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M/DM以肌无力、肌肉压痛、血清肌酶谱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肌电图及病理学检查异常;经肾上...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3例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M/DM以肌无力、肌肉压痛、血清肌酶谱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肌电图及病理学检查异常;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总有效率86.7 %。结论PM/DM各型之间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差异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神经损害是全身系统损害的一部分。PM/DM的预后与分型、治疗时机有关,早期强有力的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结缔组织病 诊断 治疗 病理特点 预后 PM 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强 陆兵勋 王心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MAO mAb)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BE)的治疗作用。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脑水肿组、脑水肿未治疗组、脑水肿生理盐水组、脑水肿甘露醇组与脑水肿MAO mAb组。用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的方法制成VBE模型... 目的观察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MAO mAb)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BE)的治疗作用。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脑水肿组、脑水肿未治疗组、脑水肿生理盐水组、脑水肿甘露醇组与脑水肿MAO mAb组。用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的方法制成VBE模型,然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甘露醇或MAO mAb到大鼠腹腔,通过远红外线水分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脑灰、白质水分含量百分比。用Evans blue (EB)测定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结果MAO mAb对减少VBE大鼠脑灰、白质水分含量、降低BBB通透性均有显著效果(P<0.01 ),尤其对白质的脱水作用更显著(P<0.01),而与无脑水肿组想比无显著差异(P>0.05)。甘露醇组也可降低灰质、白质水肿,但对灰、白质无特异性差异,降低BBB通透性差。结论VBE中BBB的通透性改变与单胺氧化酶活性有关,MAO mAb对VBE尤其对脑白质水肿有选择性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 大鼠 血管源性脑水肿 保护作用 生理盐水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嗜海洛因致白质脑病(附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恝 周亮 +1 位作者 陆兵勋 潘速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476,共2页
报道4例吸嗜海洛因致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病灶 病因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下海绵窦可视化成像与MRI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国 陈现红 +5 位作者 张绍祥 赵涛 刘正津 谭立文 陈金华 杜兴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9-811,共3页
目的 研究枕下海绵窦及毗邻结构的横断面形态及相互关系,为临床开展颅颈交界区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正常男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从枢椎齿状突上缘到下缘的连续断面图像,将其与相对应的MRI 断面图... 目的 研究枕下海绵窦及毗邻结构的横断面形态及相互关系,为临床开展颅颈交界区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正常男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选取从枢椎齿状突上缘到下缘的连续断面图像,将其与相对应的MRI 断面图像对照,观察枕下海绵窦及毗邻结构的细微解剖结构。结果 枕下海绵窦部分共计50 层,每层断面结构图像清晰,数据集大小为2.7 GB。数据集显示枕下海绵窦、枕下静脉丛、椎动脉旁静脉结构、椎内、外静脉丛、髁前、髁后静脉和颈内静脉之间相互交通。结论 在横断薄层断面上可较好显示枕下海绵窦正常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为枕下海绵窦的三维重建提供了准确的实验数据,为临床影像诊断学(超声、CT、MRI)提供了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对枕下海绵窦区颅底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可视化人体 解剖学 横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β-脂蛋白谱的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允钦 尹恝 +1 位作者 张暋 尹炳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β-脂蛋白(βLp)谱的变化.方法选择CHD患者36例、非CHD患者28例、正常对照者8例,将一阶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出的苏丹黑B预染的血清βLp,经二阶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再分离出亚组分βLp1~4...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β-脂蛋白(βLp)谱的变化.方法选择CHD患者36例、非CHD患者28例、正常对照者8例,将一阶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出的苏丹黑B预染的血清βLp,经二阶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再分离出亚组分βLp1~4,完成βLp谱的量化和分析.同时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无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异常与否,CHD组βLp1含量[(53.4±10.0)%]较正常对照组[(39.3±6.7)%]和非CHD组[(42.8±6.8)%]均显著增高(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非CHD组之间,βLp1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HD患者血清βLp亚组分动态平衡失调,βLp1含量增高为其特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β-脂蛋白谱 亚组分 βLp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