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年来烧伤创面菌群变化与耐药性分析 |
荣新洲
王志伟
吴永恒
周一平
陈惠英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12
|
|
|
2
|
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 |
邱学文
王甲汉
李志清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
3
|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广谱高效抗生素早期短程使用的临床疗效 |
荣新洲
张文振
任加良
周伟明
吴永恒
杨磊
周一平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7
|
|
|
4
|
核黄素对大鼠烧伤早期肠粘膜损害的防治效果 |
荣新洲
肖光夏
黎鳌
周一平
李志清
陈惠英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5
|
|
|
5
|
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前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及烧伤血清损伤内皮细胞的变化 |
李志清
荣新洲
任加良
陈惠英
李宾
周一平
黄跃生
杨宗城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8 |
4
|
|
|
6
|
应激与免疫: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变化的关系 |
吴永恒
周一平
方之扬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5
|
|
|
7
|
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李志清
杨宗城
荣新洲
周一平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8
|
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于痂下水肿液的实验研究 |
荣新洲
陈惠英
肖光夏
李志清
张雅萍
周一平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3
|
|
|
9
|
烧伤血清对单核细胞抑制性κB降解和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
李志清
黄跃生
杨宗城
王甲汉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
10
|
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感染源的初步分析 |
荣新洲
周一平
吴永恒
李志清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3
|
|
|
11
|
烧伤早期核黄素不同补充方式对其尿中含量的影响 |
荣新洲
李志清
周一平
陈惠英
张雅萍
肖光夏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8 |
2
|
|
|
12
|
早期大面积切痂治疗特大面积烧伤(附37例报告) |
杨磊
周一平
陈惠英
荣新洲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2
|
|
|
13
|
大鼠严重烧伤后核黄素早期使用对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
荣新洲
肖光夏
张雅萍
周一平
李志清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2
|
|
|
14
|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对内皮单层通透性影响及CD11/CD18的作用 |
李志清
杨宗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
15
|
治愈小儿大面积碱烧伤并发低温败血症1例 |
荣新洲
徐亚辉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16
|
成功治愈特大面积浓硫酸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1例 |
荣新洲
徐亚辉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17
|
烧伤病人痂下水肿液对中性粒细胞膜表面CD11/CD18表达的影响 |
李志清
周一平
荣新洲
陈文
王振岳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0 |
|
|
18
|
烧伤早期切痂后烧伤血清对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
李志清
王甲汉
周一平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
19
|
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 |
荣新洲
黄苏宁
陈惠英
吴永桓
杨磊
任加良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0 |
0 |
|
|
20
|
大面积高浓度氢氟酸烧伤2例临床报告 |
张文振
郑庆兴
荣新州
陈惠英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