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分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培奋 钟梅 侯金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分型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35例HBsAg孕产妇及其139例新生儿外周血及部分婴儿随访标本,巢式PCR扩增HBVS区基因部分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比较酶切片段长度多态...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分型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35例HBsAg孕产妇及其139例新生儿外周血及部分婴儿随访标本,巢式PCR扩增HBVS区基因部分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比较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并与Genebank相应序列比较。结果7例新生儿发生HBV的宫内传播,阳性率为7/139(5.0%),PCR-RFLP方法检测到B、C型各3/7例,D基因型1/7例。宫内传播过程中母婴HBV的基因型保持一致。S基因直接分型与上述结果一致。该7组母婴均无乙肝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广州地区母婴宫内传播HBV以C、B基因型为主,宫内传播过程中及免疫压力下HBV-DNA发生碱基突变,但未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尚不能由HBV基因分型对HBV感染儿的预后进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传播 PCR-RFLP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注射液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念珠菌病 被引量:3
2
作者 谭亚非 汪能平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59-660,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蒜注射液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1例 ,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61例 ,肺念珠菌病 60例 ;对照组 12 3例 ,其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62例 ,肺念珠菌病 61例。治疗组... 目的 :探讨大蒜注射液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1例 ,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61例 ,肺念珠菌病 60例 ;对照组 12 3例 ,其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62例 ,肺念珠菌病 61例。治疗组以大蒜注射液 40~ 80mL加入 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10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对照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采用两性霉素B 1mg·kg 1 静脉滴注或 0 .1~ 0 .5mg鞘内给药 ,肺念珠菌病采用氟康唑片 2 0 0mg ,po ,qd。以上药物疗程均为 10~ 2 0d。结果 :治疗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愈率 67.2 % ,总有效率 95 .1% ;对照组治愈率 69.4% ,总有效率 93 .6% (均P >0 .0 5 ) ;治疗组肺念珠菌病治愈率 78.3 % ,总有效率 93 .3 % ,氟康唑片对照组治愈率 75 .4% ,总有效率78.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大蒜注射液具有抑制、杀灭真菌作用 ,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两性霉素B注射剂疗效相当 ;治疗肺念珠菌病疗效优于氟康唑片。大蒜注射液不良反应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注射液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脑膜炎 隐球菌性 新型 肺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凤林 戴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与慢性乙型肝炎
4
作者 邢同京 章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2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