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肥厚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迟东升 刘伊丽 +9 位作者 王鹏 陈小林 刘俭 谢志斌 李琦 区文超 修建成 查道刚 吴平生 许顶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LVH)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静注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后,采用间断谐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时和注射双嘧达莫后心肌的最大微泡数量(A)、充填速度(β)和A·...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LVH)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静注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后,采用间断谐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时和注射双嘧达莫后心肌的最大微泡数量(A)、充填速度(β)和A·β值,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FV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伴LVH和无LVH患者静息时的A、β和A·β值均增高,尤以伴LVH者增高更明显;而应用双嘧达莫后它们增加的幅度明显减少,A、β比值以及CFVR显著降低,LVH患者降低更明显;A和A·β与LVM和LVMI显著相关(P<0.01)。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和A·β值增高,A比值和CFVR下降,A和A·β值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正相关(P<0.01),CFVR与DBP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LVH患者的静息心肌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能力明显受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减少,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LVH时应考虑存在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MCE对诊断高血压微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肥厚 高血压 心肌微血管病变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孟素荣 彭健 +2 位作者 宋跃明 祝善俊 林春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明显好转[分别为0.70±0.13vs0.61±0.12、0.29±0.09vs0.38±0.10、2.30±0.81vs3.34±0.75(L/min)、1.31±0.71vs1.98±0.49(L/min·m2),P<0.05或P<0.01]。结论DDD起搏器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心动过缓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鹏 武文 +1 位作者 谢志斌 曹世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2-763,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UCG)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 CC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进行急诊床旁UCG检查的116例临床病例。结果急诊床旁UCG检查的阳性率100%。本组116例中冠心...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UCG)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 CC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进行急诊床旁UCG检查的116例临床病例。结果急诊床旁UCG检查的阳性率100%。本组116例中冠心病57例(49%),其中心肌梗死41例(35.0%),心绞痛16例(14.0%);高血压心脏病26例(22.5%);风湿性心脏病9例(7.8%);扩张型心肌病9例(7.8%);主动脉夹层瘤7例(6.0%);其他8例(6.9%)结论急诊床旁UCG检查,作为心脏急症诊断的辅助手段,无论在诊断阳性率方面,还是在对临床干预的结果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床旁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死 急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耐量运动训练后体内神经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叶光福 赵超 +4 位作者 徐蕾 肖文 彭海军 张柱林 刘伊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 研究耐量运动训练能否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AVP) ,心钠素 (ANP)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醛固酮 (Aldo)水平有影响 ,延缓病程进展。方法  12例CHF患者 (冠心病 ,心功能为Ⅱ~Ⅲ级 ,NYHA)隔天在监... 目的 研究耐量运动训练能否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AVP) ,心钠素 (ANP)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醛固酮 (Aldo)水平有影响 ,延缓病程进展。方法  12例CHF患者 (冠心病 ,心功能为Ⅱ~Ⅲ级 ,NYHA)隔天在监护下进行耐量运动训练 ,为期 12 0d。在进行耐量运动训练之前和之后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每一患者血浆中在静息状态下和极量平板运动后上述神经激素的水平。结果 经 12 0d的耐量运动训练后 ,静息状态下上述血浆神经激素水平较耐量运动训练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但极量平板运动后与耐量运动训练前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耐量运动训练可降低CHF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血浆AVP、ANP、AngⅡ和Aldo的水平 ,因此 ,可能有益于延缓CHF患者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耐量运动训练 血管加压素 心钠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同类型间T细胞增殖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华 吴赛珠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研究T细胞增殖反应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13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稳定性心绞痛和16例对照者的T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殖... 目的研究T细胞增殖反应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13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稳定性心绞痛和16例对照者的T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殖反应。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PHA的增殖反应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5和1 μg/ml oxLDL的增殖反应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T细胞对3种浓度(10、5和1 μg/ml)oxLDL的增殖反应均高于对同浓度的LDL的增殖反应(P<0.05)。结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对特异性抗原oxLDL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斑块的不稳定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细胞 增殖反应 比较研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冯力 刘伊丽 +4 位作者 刘杰 邓英姿 袁勇 马立勤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实验在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单通道记录的内面向外记录模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结果证实: 0.1mM的该药物不能激活K_(ATP)通道,而1mM的药物可明显激活细胞膜... 本实验在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单通道记录的内面向外记录模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结果证实: 0.1mM的该药物不能激活K_(ATP)通道,而1mM的药物可明显激活细胞膜K_(ATP)通道。其电导为92.7 pS,通道的开放时间常数τ_(O2)和开放概率较对照组(加入0.5mM ATP)明显增加,并可诱发通道出现二级开放。表明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膜K_(ATP)通道呈剂量依赖性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细胞 KATP通道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致心衰大鼠模型不同时期心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针 许顶立 +3 位作者 蔡俊杰 刘煜 曾平 赖文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47-848,共2页
目的 :观测心肌肥厚不同时期心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改变 ,探讨心肌型肌动蛋白与心室重塑和心肌肥厚的关联。方法 :①通过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实验性心肌肥厚动物模型 ;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结合HE染色对... 目的 :观测心肌肥厚不同时期心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改变 ,探讨心肌型肌动蛋白与心室重塑和心肌肥厚的关联。方法 :①通过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实验性心肌肥厚动物模型 ;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结合HE染色对心梗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在心肌肥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观察 ,测定心肌肌动蛋白阳性单位 ;③时间段分 3d、1周、2周、4周、6周。结果 :①对照组 :心肌肌动蛋白保持稳定的表达水平 ;心梗后 3d至 4周 ,心肌肌动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4周阶段达高峰 ;4周至 6周 ,心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 ,并有缺失。②图像分析亦表明在演变过程中 ,肌动蛋白的阳性面积和强度呈显著的动态变化。在 2周 ,LVMI≥2 0 %组和LVMI<2 0 %组与对照组比P <0 0 5 ;4周 ,LVMI≥ 2 0 %组与对照组比P <0 0 1,LVMI<2 0 %组与对照组比P <0 0 5。③肌动蛋白的缺失 :LVMI<2 0 %组弱于LVMI≥ 2 0 %组 ;心室重塑 :LVMI <2 0 %组弱于LVMI≥ 2 0 %组。结论 :①心肌肥厚时期心肌肌动蛋白表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肌动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活力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稳柱 查道刚 +7 位作者 宾建平 刘俭 王鹏 吴湖炳 黄祖汉 周忠江 李琦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40-941,944,共3页
目的以心脏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为'金标准'.了解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前壁Q波心肌梗死成功血运重建后3~19月的病人,2 d内完成PET成像和MCE检查.结果坏死心肌的MCE灌注均为0分.存活心肌的MCE灌... 目的以心脏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为'金标准'.了解心肌声学造影(MCE)对存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前壁Q波心肌梗死成功血运重建后3~19月的病人,2 d内完成PET成像和MCE检查.结果坏死心肌的MCE灌注均为0分.存活心肌的MCE灌注多为0.5分,正常心肌的MCE灌注多为1分,不同等级的MCE计分对存活心肌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异:MCE与PET判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关联度(rp=0 78).结论MCE能有效地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有可能成为临床评价存活心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存活心肌 正电子断层显像 PET M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水潴留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顶立 任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介绍近年来有关Aquaporin(AQP)水通道家族在慢性心力衰竭时水潴留机制中的作用,即AQP2 水通道是慢性心 力衰竭时调节水潴留的关键性蛋白质,慢性心力衰竭时水潴留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心输出量下降→血管加压素(抗利... 介绍近年来有关Aquaporin(AQP)水通道家族在慢性心力衰竭时水潴留机制中的作用,即AQP2 水通道是慢性心 力衰竭时调节水潴留的关键性蛋白质,慢性心力衰竭时水潴留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心输出量下降→血管加压素(抗利尿 激素,AVF,)增加→肾脏集合管V2受体激活→AQP2激活和/或基因表达上调→水的重吸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porin2 水通道 慢性心力衰竭 水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在再灌注心肌无复流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金华 赖文岩 +3 位作者 区文超 刘俭 宾建平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3 h后再灌注以前和3 h再灌注以后,有复流与无复流心肌的外周静脉血(PVB)和冠状窦静脉血(SVB)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活性。结果心肌缺血后再灌注以前PVB和SVB中的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明显增高(P<0.001),提示血小板激活;3 h再灌注后心肌有复流和无复流组SVB中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P<0.001),心肌无复流组受体活性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说明心肌微循环内发生了血小板受体的消耗,意味着有血小板的聚集。结论心肌缺血可以激活血小板,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这与再灌注无复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受体 治疗 外周静脉血 冠状窦静脉血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流后高灌注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不匹配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金华 区文超 +3 位作者 刘俭 宾建平 查道刚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短时间(2 min)冠脉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充血期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的动力学改变。方法12只成龄杂种犬开胸分离冠脉,环扎前降支第一间隔支以下部位2次,每次2 min,分别观察并记录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探讨短时间(2 min)冠脉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充血期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的动力学改变。方法12只成龄杂种犬开胸分离冠脉,环扎前降支第一间隔支以下部位2次,每次2 min,分别观察并记录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再灌注后5、10、15、30、45、60、90和120 s时的心表冠脉血流和相应区域的心肌微循环血流。Doppler超声冠脉血流仪测心表冠脉血流,心肌声学造影测心肌微循环血流。结果反应性充血期心表冠脉血流和心肌微循环血流均有高灌注反应,但两者的动力学改变不同,表现出血流动态不一致即血流不匹配现象,并且心表冠脉血流的峰值血流明显高于心肌微循环血流。结论心肌短时间的缺血再灌注后会出现反应性充血期,这期间心表冠脉血流与心肌微循环血流发生不匹配现象,主要机制可能是毛细血管的征募和通血毛细血管的开放,对心肌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心肌灌注,同时也使冠脉微循环的储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充血 再灌注 冠脉血流 心肌微循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与Albunex的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查道刚 刘伊丽 +3 位作者 郑燕列 谢志泉 陈树元 金伟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评价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5%声振白蛋白溶液在声学造影效果及安全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Albunex有 无不同。方法 两种造影剂均设置为高、低剂量组(0.08ml/kg、0.22ml/kg),经小猎犬外周静脉注射,注... 目的 评价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5%声振白蛋白溶液在声学造影效果及安全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Albunex有 无不同。方法 两种造影剂均设置为高、低剂量组(0.08ml/kg、0.22ml/kg),经小猎犬外周静脉注射,注射顺序以随机方 法分配。共观察6条犬在造影剂注射前后左室声学显影效果及造影剂对犬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两种造影剂 在低剂量时左室显影率均为83.3%,高剂量时均为100%。左室内膜节段增强效果、左室显影持续时间均随造影剂剂量 增加而增加(P<0.05);但两种造影剂同剂量之间比较无差别(P>0.05).造影剂的肺转运时间与造影剂剂量高低无关。两 种造影剂对实验犬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均无影响。结论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5%声振白蛋白溶液的超声造影效果及 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与国外同类产品Albunex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造影 声振白蛋白 左心声造影剂 Albunex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嘧达莫负荷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基础 被引量:3
13
作者 宾建平 Elizabeth Le +3 位作者 Robert A Pelberg 刘伊丽 查道刚 Sanjiv Kaul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负荷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双嘧达莫负荷超声评价慢性冠脉狭窄犬的室壁增厚率 (%WT) ,放射性微球定量心肌血流量 (MBF)。结果 负荷状态 ,MBF储备 <2的心肌节段 %WT减小 ;2≤MBF储备 <3...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负荷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双嘧达莫负荷超声评价慢性冠脉狭窄犬的室壁增厚率 (%WT) ,放射性微球定量心肌血流量 (MBF)。结果 负荷状态 ,MBF储备 <2的心肌节段 %WT减小 ;2≤MBF储备 <3的节段 %WT无明显变化 ;而MBF储备≥ 3的节段 %WT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脉动脉疾病 双嘧达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脏中醛固酮的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修建成 吴平生 +1 位作者 徐静平 郭志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91-492,495,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衰大鼠离体心脏醛固酮的合成。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用心脏离体灌注,放射免疫法测定灌注液中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水平。RT-PCR法检测醛固酮合成酶的基因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心... 目的 观察慢性心衰大鼠离体心脏醛固酮的合成。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用心脏离体灌注,放射免疫法测定灌注液中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水平。RT-PCR法检测醛固酮合成酶的基因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离体心脏醛固酮水平显著增高,心脏醛固酮合成酶基因mRNA表达增强。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在循环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未激活情况下,心脏局部有醛固酮合成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氧自由基、一氧化氮及纤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7
15
作者 郭志刚 沈剑刚 +4 位作者 翁昌鸿 佟丽 陈玉尧 贾满盈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及纤溶活性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观察了30例正常人及185例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及纤溶活性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观察了30例正常人及185例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t-PA抑制物(PAI)及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塞组、Ⅰ、Ⅱ期高血压病组、Ⅲ期高血压病组、冠心病并高血压病组病人,其血浆MDA、PA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川),而SOD、t-PA、NO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中氧自由基增多,并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合成释放减少,纤溶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病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纤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试验收缩压恢复比异常与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崇信 王国英 +2 位作者 宾建平 刘俭 赖世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41-143,共3页
96例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评价运动后收缩压(SBP)恢复比、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SBP恢复比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94%;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1%... 96例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评价运动后收缩压(SBP)恢复比、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SBP恢复比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94%;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84%;综合两项指标可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87%、97%)。提示运动试验SBP恢复比及最大ST/HR斜率均可独立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阳性指标,两项指标的联合判断能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收缩压 冠心病 ST/HR斜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中增加QT离散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志泉 刘伊丽 +2 位作者 贾满盈 孙勇 廉永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房颤)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测量了48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者的QT问期与QT离散度,并与21例阵发性房颤和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 目的评价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房颤)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测量了48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者的QT问期与QT离散度,并与21例阵发性房颤和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差异(QT:405±44vs397±30,QTc:448±47vs424±26,QTD:29±17vs27±16,QTcD:28±19vs26±18,p>0.05),但与前两对照组比,胺碘酮明显延长QT间期并使QTD增大(QT:465±53vs405±44or397±30,QTc:499±54vs448±47or424±26,QTD:47±20vs29±17or27±16,QTcD:49±21vs28±19or26±18,P>0.01)。结论胺碘酮不仅延缓心肌复极,且使复极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房纤颤 QT离散度 QT间期 药物治疗 心肌复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估测冠脉血流储备及心内膜下心肌灌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志宏 刘伊丽 +3 位作者 朱智明 高晓 黄晓波 黄祖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冠脉血流储备及心内膜下心肌灌注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13只开胸犬左旋支临界狭窄状态及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分别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并与放射性微球所测心肌血流量对比。结果 :静注潘生丁后 ,正常对照区心肌血流量...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冠脉血流储备及心内膜下心肌灌注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13只开胸犬左旋支临界狭窄状态及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分别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并与放射性微球所测心肌血流量对比。结果 :静注潘生丁后 ,正常对照区心肌血流量及心肌造影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最大上升斜率指标均明显增加 ;而临界狭窄缺血区无明显变化。在临界狭窄缺血区 ,放射性微球所测的心内膜下 /心外膜下心肌血流比率减低 ;但以造影曲线下面积指标所测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及最大上升斜率是定量评价冠脉血流储备的可靠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冠脉血流储备 心内膜下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风心病患者中心血与外周血血小板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旭波 刘伊丽 +4 位作者 李进 戴云 侯玉清 白亚军 向月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395-396,共2页
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研究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中心血与外用静脉血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vWF、GMP-140平均荧光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中心血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平均荧光强度较风心病之... 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研究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中心血与外用静脉血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vWF、GMP-140平均荧光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中心血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平均荧光强度较风心病之明显增高(P<0.01),冠心病组中心血、外周静脉血血小板膜vWF平均荧光强度较风心病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冠心病血小桥活化程度较高。另外,冠心病组中心血血小板膜GPⅡb/Ⅲa、GMP-140平均荧光强度较自身外周静脉血高(P<0.05)。表明冠心病人中心血血小板活化状态高于外周静脉血,而风心病患者无明显血小板活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中心血 外周血 血小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1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积颜 杨红 周蔚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76-576,共1页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采用紧急冠脉成形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临时心脏起搏等救治技术,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