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裴国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是当前我军军事医学领域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热带医学是军事环境医学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目前积极开展热带地区军队卫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同时 ,重视并加强热带地区战创伤的救治研究以形成热带军事环境医学的基... 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是当前我军军事医学领域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热带医学是军事环境医学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目前积极开展热带地区军队卫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同时 ,重视并加强热带地区战创伤的救治研究以形成热带军事环境医学的基础与临床体系 ,对适应新时期我军军事战略重点的转移、提高我军热带地区卫勤保障能力、保证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强调了加强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的重要性 ,概述了其战创伤救治的特点 ,系统论述了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战创伤 救治 研究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术前准备,防范骨科急诊手术后医疗纠纷发生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立 裴国献 +5 位作者 顾立强 林昂如 陈国奋 王钢 金明新 陈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4期210-211,共2页
分析骨科急诊手术后发生医疗纠纷的各种主客观原因 ,如术前准备不完善、沟通不当及急诊手术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减少产生医疗纠纷的方法 :术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 ,避免漏、误诊 ;制定和完善严格的术前谈话和签字制度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 分析骨科急诊手术后发生医疗纠纷的各种主客观原因 ,如术前准备不完善、沟通不当及急诊手术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减少产生医疗纠纷的方法 :术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 ,避免漏、误诊 ;制定和完善严格的术前谈话和签字制度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准备 骨科 急诊手术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体内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任高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2-484,共3页
为探讨筋膜瓣是否具有促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负重骨大段骨缺损及其体内再血管化的作用 ,将 2 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 3组 :单纯材料组 (珊瑚羟基磷灰石 ,CHAP)、组织工程骨组 (CHAP +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筋膜瓣组 (筋膜包裹CHAP ... 为探讨筋膜瓣是否具有促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负重骨大段骨缺损及其体内再血管化的作用 ,将 2 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 3组 :单纯材料组 (珊瑚羟基磷灰石 ,CHAP)、组织工程骨组 (CHAP +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筋膜瓣组 (筋膜包裹CHAP +经诱导分化的BMSc)。制备单侧胫骨中段 2 0mm的骨膜与骨缺损 ,术后 2、4、8周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ECT)检查 ,4、8、12周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术后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和再血管化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筋膜瓣组、组织工程骨组、单纯材料组。说明筋膜瓣对组织工程骨体内的再血管化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骨缺损 珊瑚羟基磷灰石 山羊 实验研究 骨体内再血管化 筋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物体内促组织工程骨成骨及血管化手段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任高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1,T005,共7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能否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骨缺损,筋膜瓣能否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及血管化的过程。方法中国青山羊9只作为空白组,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骨缺损,缺损内不植入任何填充物,术后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X线...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能否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骨缺损,筋膜瓣能否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及血管化的过程。方法中国青山羊9只作为空白组,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骨缺损,缺损内不植入任何填充物,术后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X线检查、组织学方法评价骨缺损自行修复情况。27只中国青山羊根据骨缺损植入物的不同分为3组:单纯材料组(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hydroxyapatite,CHAP)、组织工程骨组(CHAP+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BMSc)、筋膜瓣组(筋膜包裹CHAP+经诱导分化的BMSc)。组织工程骨组和筋膜瓣组分别取9只山羊的BMSc体外进行诱导分化,之后与CHAP复合。制备皮下带蒂深筋膜瓣。各组按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植入到骨缺损内。术后2、4、8周行ECT检查,4、8、12周行X线检查、组织学(V-G染色)检查,12周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术后各项检查结果表明,空白组山羊胫骨2cm的骨缺损是其自身无法修复的,因此是一个理想的骨缺损模型。单纯材料组未能修复骨缺损,仅表现出一个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组织工程骨组可基本修复骨缺损,在成骨质量和血管化过程方面表现出较理想的结果;筋膜瓣组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更为满意,成骨质量和血管化程度亦高于组织工程骨组。结论山羊胫骨2cm缺损模型不能自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山羊 筋膜瓣 成骨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珂 裴国献 +2 位作者 陈滨 金丹 魏宽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5-487,共3页
制备组织工程用山羊胫骨骨缺损模型 ,研究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2 7只中国青山羊制备单侧胫骨中段 2 0mm的骨膜与骨缺损 ,7孔钢板内固定 ,随机分 3组 :空白组不进行植入处理 ;对照组 (CHAP组 )单纯植入羟基磷灰... 制备组织工程用山羊胫骨骨缺损模型 ,研究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2 7只中国青山羊制备单侧胫骨中段 2 0mm的骨膜与骨缺损 ,7孔钢板内固定 ,随机分 3组 :空白组不进行植入处理 ;对照组 (CHAP组 )单纯植入羟基磷灰石 (CHAP) ;实验组 (CHAP/BMSc组 )植入CHAP与骨髓基质细胞 (BMSc)的复合物。术后 4、8、12周放射学检查X线片光密度指数比值、组织学方法评价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 ,12周CHAP/BMSc组与CHAP组做压应变与三点弯曲实验 ,评价骨缺损修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结果显示 ,术后4、8、12周X线片光密度指数比值空白组无明显变化 ,CHAP组低于CHAP/BMSc组 (P <0 0 5 ) ;组织学切片显示CHAP/BMSc组成骨较CHAP组早、多 ;12周三点弯曲实验载荷、弯曲应力CHAP/BMSc组高于C组 (P <0 0 5 )。提示山羊胫骨 2 0mm骨与骨膜缺损不能自行修复 ,可满足骨组织工程大动物实验需要 ;CHAP与BMSc复合修复骨缺损在成骨时间、成骨量与质量上均优于单纯CH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山羊 胫骨骨缺损 实验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 珊瑚羟基磷灰石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β-磷酸三钙/聚乳酸支架材料性能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汤顺清 毛萱 +3 位作者 石海涛 周长忍 裴国献 陈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7-70,共4页
 研究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PLLA)叠层复合支架在体外37℃生理盐水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μm、孔率在60%~70%以上;复合材料的降解环境酸度维持在近中性,而纯聚乳酸为3 0左右;复合材料失重百分率介于纯聚乳酸和...  研究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PLLA)叠层复合支架在体外37℃生理盐水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μm、孔率在60%~70%以上;复合材料的降解环境酸度维持在近中性,而纯聚乳酸为3 0左右;复合材料失重百分率介于纯聚乳酸和β-磷酸三钙之间,在16周内达20%;随降解时间延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下降、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降解过程中Ca2+浓度在12周达最大,为0 002mol/L.证实该材料理化特性适合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价 Β-磷酸三钙 聚乳酸 复合材料 骨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材料 降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细菌学定量观察 被引量:38
7
作者 赵东升 裴国献 +2 位作者 魏宽海 罗炳德 王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弹道细菌定量变化及发生感染的时限,为这一特殊环境下火器伤软组织清创时 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 8、1...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弹道细菌定量变化及发生感染的时限,为这一特殊环境下火器伤软组织清创时 机、方法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 8、12、24 h进行大体观察及细菌学定量变化的检测。结果伤肢肿胀、组织坏死和动物死亡时间,HHE组均较NE组 严重和提前。细菌学定量检测HHE组火器伤伤道细菌数在同一时间点比NE组高,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长趋势。 NE组12 h细菌数目可达引起感染的临界数值,而HHE组8 h时细菌数即达临界数值,较NE组明显提前。结论高 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后细菌繁殖快,感染时间提前且严重,强调及早、彻底的清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 四肢创伤 火器伤 高湿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MP_7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金丹 裴国献 +4 位作者 齐凤菊 胡罢生 魏宽海 王珂 陈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476,共2页
使用含hBMP7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感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3 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经hBMP7基因转染的BMSc与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的BMSc在细... 使用含hBMP7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感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3 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经hBMP7基因转染的BMSc与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的BMSc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经转染的BMSc合成胶原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和未转染者。提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BMSc后能促进细胞的胶原合成 ,对BMSc增殖和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MP7基因转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合成 影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生物医学工程 细胞增殖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覃昱 裴国献 +2 位作者 谢德明 金丹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或不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两种微球分别与细胞一起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考马斯亮...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或不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两种微球分别与细胞一起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考马斯亮蓝的检测,观察两种微球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结果两种微球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影响,但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细胞的分化及分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且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微球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行为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双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林昂如 高道海 +1 位作者 胡罢生 任高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应用10件成人鲜尸股骨,造成股骨远端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内侧采用聚乙烯板、外侧采用钢板双向固定,分别作压缩、弯曲、扭转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另取10件标本进行单向外侧钢板固定作为...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应用10件成人鲜尸股骨,造成股骨远端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内侧采用聚乙烯板、外侧采用钢板双向固定,分别作压缩、弯曲、扭转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另取10件标本进行单向外侧钢板固定作为对照。结果双向固定组抗弯曲、扭转能力显著增强(P<0.01),抗压缩能力也较单侧固定组强(P<0.05)。结论双向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手工艺的 粉碎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监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范义湘 金丹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体,人工骨组植入CHAP,对照组则不植入任何填充物。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于术后2、4、8周监测各组骨修复情况。结果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的感兴趣区(ROI)计数和T/NT比值显示: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再血管化的表现及明显的成骨活动;人工骨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再生的数量和成骨的质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组织工程骨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结论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大动物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修复过程中有比较准确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再生 放性核素显像 组织学技术 组织工程学 动物实验 胫骨缺损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永建 王前 +2 位作者 裴国献 郑磊 谭雄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丙二醛(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肢体缺...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丙二醛(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并有随再灌时间延长不断升高的趋势,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热应激预处理后,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增强SOD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预处理 大鼠 肢体缺血 再灌注 血清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MP-7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丹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魏宽海 陈滨 覃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5,T005,共5页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hBMP-7)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BMSc)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用含目的基因...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hBMP-7)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BMSc)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用含目的基因的病毒液感染BMS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MP-7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经BMP-7基因转染的兔BMSc有hBMP-7的阳性表达,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但其合成碱性磷酸酶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空载体病毒液转染、未经转染的BMS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BMP-7基因转染的BMSc能够表达外源BMP-7,hBMP-7基因转染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可用于以BMS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与聚乙烯板互锁组合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高宏 林昂如 +3 位作者 沈开金 裴国献 顾立强 胡罢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82-1086,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新方法,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6只,随机自身对照,制作双侧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模型(AO/ ASIF C2型)。实验侧股骨远端采用钢板与高分子聚乙烯板互锁组合固定(双板固定),对照侧仅...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新方法,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6只,随机自身对照,制作双侧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模型(AO/ ASIF C2型)。实验侧股骨远端采用钢板与高分子聚乙烯板互锁组合固定(双板固定),对照侧仅用钢板固定(单板固定),术后3、6、9、12周分别进行活体负重、X线摄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双板固定实验侧负重时间、骨痂生成的数量与质量、骨痂塑形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单板固定对照侧,聚乙烯板下炎性细胞稍多于钢板下。结论双板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聚乙烯板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股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扭转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高宏 裴国献 +5 位作者 顾立强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陈滨 莫晓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74-978,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arollinehydroxyapatite,CH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抽取健康成人骨髓组织,置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arollinehydroxyapatite,CH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抽取健康成人骨髓组织,置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分为CHA复合细胞组和单纯细胞组,不同时间用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并进行细胞微量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结果成人骨髓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时复合或不复合CHA均生长良好,表现出典型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CHA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与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CHA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骨细胞复合CHA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羟基磷灰石 组织工程学 细胞培养 生物相容性材料 成骨细胞 C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旭辉 裴国献 +1 位作者 魏宽海 周祥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和伤道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和伤道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每组SOD、MDA的含量在伤后14h内呈正相趋势;(2)高温高湿组中MDA含量开始升高和其峰值的时间点提前,分别为3h和6h,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OD的含量则相反;(3)热习服组SOD含量较高温高湿组升高;(4)三组14h后SOD、18h后MDA含量无差异。结论高温高湿火器伤可使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热习服则明显减低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火器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尾吊鼠负重骨骨代谢及力学性能变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谭雄进 王前 +1 位作者 郑磊 孙永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8,85,共4页
目的 比较尾吊脱负荷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年幼 2月龄和成年 6月龄雄性SD大鼠分别随机分至尾吊组 (S2M、S6M)和对照组 (C2M、C6M)。 4周后 ,生物材料试验机测负重骨生物力学性能 ,灰化法... 目的 比较尾吊脱负荷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年幼 2月龄和成年 6月龄雄性SD大鼠分别随机分至尾吊组 (S2M、S6M)和对照组 (C2M、C6M)。 4周后 ,生物材料试验机测负重骨生物力学性能 ,灰化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骨矿盐和钙含量。结果  (1)尾吊引起鼠胫骨体积、湿重、干重和骨矿物盐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 ,其中 ,胫骨体积、湿重减少与年龄有关 (P <0 0 5 ) ;(2 ) 2月龄和 6月龄尾吊鼠骨矿盐含量分别减少 4 3 2 %、2 78% ,与骨钙丢失程度 0 5 3 %、3 0 5 %并不一致 ;(3 )除弹性负荷外 (P >0 0 5 ) ,尾吊使负重骨各力学指标显著下降 (P <0 0 1) ,且最大桡度和最大负荷下降与月龄有关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尾吊鼠 负重骨 骨代谢 力学性能 废用性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病理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东升 裴国献 +2 位作者 魏宽海 罗炳德 王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5,F002,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动物模型,探讨这一特殊环境下肢体火器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 其临床救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5只)和常温常温组(3只),分别于火器伤后4、8、 12、2... 目的通过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动物模型,探讨这一特殊环境下肢体火器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 其临床救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5只)和常温常温组(3只),分别于火器伤后4、8、 12、24 h进行大体观察并通过光镜和电镜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高温高湿组6-8 h后较常温常湿组 伤道及肌肉变色区明显扩大,肢体肿胀加重,挫伤区色泽暗红,肌肉无收缩且有腐败臭味,有感染征象;而常温常湿组 12~24 h伤道始出现臭味。光镜及电镜观察到高温高湿组各区肌肉纤维的病理变化均较常温常湿组显著,且损伤呈进行 性加重,而常温常温组的震荡区及震荡外区24h伤道组织损伤均有减轻趋势。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伤道 肌肉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救治时更应强调早期彻底清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肢体火器伤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后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魏宽海 裴国献 +5 位作者 郑磊 罗炳德 叶震海 秦煜 王前 顾立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细菌入血时间及伤道和血液中细菌种类。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8、12、24h进行体温测量、伤道分泌物和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结果HHE组动物体温...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细菌入血时间及伤道和血液中细菌种类。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8、12、24h进行体温测量、伤道分泌物和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结果HHE组动物体温较NE组升高早,且持续高热;血液中出现细菌的时间:NE组为伤后12h,HHE组为伤后8h;菌群分析结果:两组弹道局部分泌物中均为表面菌群;血液中NE组只有表面菌群,HHE组除表面菌群外还有肠道菌群。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后体温升高明显,细菌入血时间提前,肠道细菌容易入血,处理更应强调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四肢火器伤 菌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_(4、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髂关节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景僚 顾立强 谢颍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在L5椎间孔处、腰骶干在其汇合点处、腰骶干在平骶岬处、腰骶干在骨盆环处与骶髂关节间的距离分别为 :(2 3 .4± 4.0 )mm、(17.8± 4.8)mm、(13 .3± 2 .8)mm、(11.8± 3 .2 )mm、(9.6± 3 .6)mm ,其中在骨盆环处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短 ;在分离神经时可见L4、5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骨之间有结缔组织相连 ;有 3具标本L4、5神经前支在进入小骨盆前未汇合成腰骶干。结论 :在单纯或者合并L4、5前支和腰骶干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中 ,由于骨盆环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近 ,因此一定要小心辨认 ,勿损伤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5神经前支 腰骶干 骶髂关节 骨盆后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