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曾庆乐 李彦豪 +2 位作者 陈勇 赵剑波 卢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评价微导管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超选择和非超选择插管组各 40例 ,前者以微导管“嵌入”肿瘤血管 ,后者以“低压流控法”进行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并作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目的 评价微导管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超选择和非超选择插管组各 40例 ,前者以微导管“嵌入”肿瘤血管 ,后者以“低压流控法”进行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并作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组与非超选择插管组相比 ,疗效更佳 ,副作用更轻 ,且应用价值更加合理。结论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介入治疗肝癌疗效好 ,副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疗效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碘油沉积形式及血清AFP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4 位作者 刘方颖 王全师 曾庆乐 陈勇 何晓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介入治疗后1 8F FDGPET显像、CT检查碘油沉积形式及血清AFP在疗效评价中的关系。方法  35例HCC患者 ,均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术后行1 8F FDGPET显像及肝区CT扫描 ,并计算治疗前后血清AFP下降百分...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介入治疗后1 8F FDGPET显像、CT检查碘油沉积形式及血清AFP在疗效评价中的关系。方法  35例HCC患者 ,均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术后行1 8F FDGPET显像及肝区CT扫描 ,并计算治疗前后血清AFP下降百分率 ,同时观察碘油沉积形式 ,利用半定量的方法通过1 8F FDGPET显像计算肿瘤坏死率。分析、比较肿瘤坏死率、碘油不同沉积形式以及治疗前后AFP下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5例HCC患者中碘油沉积形式为A :密实型 (12例 ) ;B :稀疏型 (13例 ) ;C :散在型 (7例 )和D :缺失型 (3例 )。 35例患者肿瘤坏死率 (7%~ 95 % )与血清AFP下降百分率 (0~ 10 0 % )呈正相关 (r=0 .76 1,P <0 .0 0 1) ;肿瘤坏死率 >75 %的 14例患者中 ,13例AFP下降 70 %~10 0 % ,与其余 2 1例肿瘤坏死率 <75 %患者的血清AFP下降百分率 (0~ 6 1% )比较差异显著 (t=6 .2 12 ,P<0 .0 0 1) ;肿瘤坏死率 >75 %的 14例患者中 12例呈密实型碘油沉积 ,2例呈稀疏型 ;而 2 1例肿瘤坏死率<75 %患者的碘油沉积无密实型表现。肿瘤坏死率 >75 %、AFP下降百分率 >70 %以及密实型碘油沉积三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AFP下降百分率可以用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血清AFP下降百分率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 碘油沉积形式 血清AFP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李彦豪 曾庆乐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肿瘤 血管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6
4
作者 俞志坚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医用臭氧 盘内注射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人体内 供氧 刺激 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庆乐 李彦豪 +2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赵剑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局部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体表静脉畸形 (颜面部 9例、躯干 2例、肢体 1例 )经直接穿刺造影确诊后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腔内注射 ,观察静脉畸形大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局部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体表静脉畸形 (颜面部 9例、躯干 2例、肢体 1例 )经直接穿刺造影确诊后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腔内注射 ,观察静脉畸形大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疗效优者 5例 ,疗效良者 7例。未见皮肤坏死和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体表静脉畸形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腔内注射可取得较好疗效 ,技术操作上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碘油 静脉畸形 体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8
6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李彦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透视下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臭氧气体 6~ 1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 ,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 10ml。...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透视下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臭氧气体 6~ 1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 ,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 10ml。结果  12 4例患者随访 6~ 18个月 ,显效 3 1.5 %,有效 45 .1%,无效 2 3 .4%,总有效率 76.6%。大多数患者在术后 0 .5个月至 1个月时取得较好的疗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附8例报告)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元星 李彦豪 +2 位作者 陈勇 印建国 刘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8例产后大出血,急诊 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颗粒直至血流明显变慢。结果7例出血完全 停止,1例出血明...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8例产后大出血,急诊 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颗粒直至血流明显变慢。结果7例出血完全 停止,1例出血明显减少,经药物及激素继续治疗1周出血停止。3例栓塞时有一过性下腹隐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止血迅速、安全、可靠,并能保留子宫,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作为产后大出血的首选 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3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王江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鼻咽颌面部大出血42例,均经股动脉插管入颈内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和临床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分别行颈外动脉、颌内动脉...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鼻咽颌面部大出血42例,均经股动脉插管入颈内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和临床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分别行颈外动脉、颌内动脉、面动脉、枕动脉、蝶腭动脉、咽升动脉栓塞。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栓塞,一次栓塞止血成功率100%。随访3~12月,无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治疗 鼻咽颌面部大出血 临床应用 安全性 栓塞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支架、内涵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多中心研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元星 李彦豪 +6 位作者 陈勇 俞志坚 陈平雁 罗鹏飞 李勇 单鸿 姜在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广东省3家医院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其中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组),34例置入10F塑料内涵管(内涵管组)。所有患者... 目的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广东省3家医院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其中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支架组),34例置入10F塑料内涵管(内涵管组)。所有患者均回访至死亡或至少术后1年。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及支架开通率。结果支架组的30 d死亡率(6/61,9.8%)低于内涵管组(9/34,26.5%,P<0.05)。支架组30d再阻塞率(15.0%)和并发症发生率(16.4%)均明显低于内涵管组(分别为32.4%和29.4%,P<0.01)。支架组中位开通期(230 d)和中位生存期(224 d)明显长于内涵管组(分别为90和94d,P<0.01)。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内涵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支架 内涵管 介入治疗 恶性胆道梗阻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彦豪 曾庆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0-282,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治疗中化疗药物的应用:回顾及展望
11
作者 卢伟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治疗 化疗药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8
12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2 位作者 陈勇 曾庆乐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 2只实验犬的腰 4/ 5和腰 5 / 6椎间盘 ,以 2 1GChiba针穿刺椎间盘中心部并向内注入 3ml浓度为 30 μg/ml的臭氧—氧气混合气体 ,1周后重复 1次。分别在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时处死动物获... 目的 观察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 2只实验犬的腰 4/ 5和腰 5 / 6椎间盘 ,以 2 1GChiba针穿刺椎间盘中心部并向内注入 3ml浓度为 30 μg/ml的臭氧—氧气混合气体 ,1周后重复 1次。分别在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时处死动物获取髓核标本作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大体标本可见实验髓核体积明显变小 ,由正常透明胶冻样最终变成白色乳酪样 ,弹性差 ,易碎裂。电镜下实验髓核细胞计数稀少 ,可见较多坏死细胞的残迹。实验髓核的存活细胞突起消失或短小 ,且这些细胞内细胞器数目和糖原颗粒均明显减少。髓核基质内不能见到正常髓核基质内的大泡样结构 ,正常呈网状排列的胶原纤维亦变为致密排列。结论 臭氧能损害髓核内的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功能 ,最终导致髓核内水份丧失 ,髓核体积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臭氧 超微结构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18)F-FDGPET显像与血清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4 位作者 刘方颖 曾庆乐 王江云 何晓峰 陈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HCC患者中,43例肝内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其PET显像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灶,2例高分化HCC显像结果阴性。线性结果分析表明,AFP同SUV、SUV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6(P<0.05)和0.532(P<0.001)。结论HCC 18F-FDG PET显像测得的SUV及SUV比值同血清AF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AFP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18F-FDGPET显像 血清 甲胎蛋白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3 位作者 何晓峰 陈勇 曾庆乐 裘玉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志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T导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不能动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选择性TACE。A组(n=18)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直径小于5cm者... 目的:探讨经志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T导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不能动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选择性TACE。A组(n=18)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直径小于5cm者给予丝裂霉素(MMC)2-4mg;在5-8cm之间者给予MMC4-6mg及表阿霉素(EPI)10mg;大于8cm者给予MMC6-8mg、EPI10mg及卡铂(CBP)100mg。B组(n=18)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MMC10mg、CBP300mg及EPI40mg)。术前和术后1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 ^3+、CD^4+、CD^8+、NK、CD^4+/CD^8+、CD^4+CD45^+、CD4^+CD29^+、CD8^+CD28^+、CD8^+CD38^-)。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细胞亚群均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治疗后CD ^3+、CD^4+、CD^8+、NK、CD^4+/CD^8+、CD^4+CD45^+、CD4^+CD29^+、CD8^+CD28^-无显著变化。但CD4^+CD45^+显著下降(P<0.05),CD8^+CD28^+明显增高(P<0.001);B组CD4^+、CD4^+CD29^+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8^+、CD8^+CD28^-显著增高(P<0.05)。结论:常规剂量化疗药物TACE 可明显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而小剂量化疗药物TACE可以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药物剂量 肝癌 T细胞亚群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申鹏 陈勇 +2 位作者 李彦豪 何晓峰 曾庆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肝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的影象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6例肝动脉造影见肝动脉和肝静脉间有较大的动-静脉分流和肝...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肝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的影象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6例肝动脉造影见肝动脉和肝静脉间有较大的动-静脉分流和肝静脉癌栓,下腔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下腔静脉癌栓见较明显的“条纹征”;4例右心房内可见实质性肿块,并与下腔静脉癌栓相连,2例可见较明显的“条纹征”。4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癌栓内碘油散在沉积,癌栓缩小;5例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和血液回流受阻患者,经内支架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癌栓主要由肝动脉供血,CT、MRI和DSA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肝TACE术和下腔静脉内支架置放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癌栓 下腔静脉 DSA表现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质量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47
16
作者 郭元星 李彦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4-466,共3页
对生存质量的概念,及生存质量量表的若干问题,包括生存质量的研究内容、量表的质量测定及应用范围等进行 综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活质量 量表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的成本和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伟 许小立 +1 位作者 李彦豪 徐仁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 肝癌 临床应用 肝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血栓切除器的介绍及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志坚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机械血栓切除器 评价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
19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6-98,共3页
肝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遗传性肝代谢性疾病以及介导体外-基因治疗的有前景的方法。本文着重综述其适应征、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前景。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移植 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 遗传性肝疾病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