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动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勇 刘爱华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生理条件下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leukocyte-endotheliuminteraction,LEI)对微循环中白细胞流动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微循环图象多参数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大鼠肠系膜活体微循环... 目的:探讨生理条件下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leukocyte-endotheliuminteraction,LEI)对微循环中白细胞流动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微循环图象多参数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大鼠肠系膜活体微循环中白细胞流动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口径和流速相近的微动脉和微静脉,其可见白细胞流量相差达131倍;白细胞沿管壁滚动呈“跳跃式”运动;其运动速度频率呈“双峰”特征分布,低峰值在10~15μm/s,高峰值在25~30μm/s;随着微静脉口径的增加,可见白细胞流量增加,但可见白细胞流速未见明显变化;而随着红细胞流速的增加,可见白细胞流速呈增加趋势,而可见白细胞流量反而减少。结论: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生理状态下LEI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状态下的LEI增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白细胞 内皮细胞 肠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与NaHCO_3对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建秋 赵克森 +2 位作者 赵桂玲 黄绪亮 潘秉兴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NaHCO3治疗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效果。方法 将28只重症失血性休克SD大鼠随机均分为SOD组、NaHCO3组、SOD+NaHCO33个治疗组以及1个对照组,分别观察用药后各组大鼠的血管反应性、血压、微动脉血...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NaHCO3治疗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效果。方法 将28只重症失血性休克SD大鼠随机均分为SOD组、NaHCO3组、SOD+NaHCO33个治疗组以及1个对照组,分别观察用药后各组大鼠的血管反应性、血压、微动脉血流量和24h存活率。结果 休克2h后,各组动物微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显著减低,NE阈值比失血前提高24-27倍。复苏治疗2h后,3个治疗组血管反应性都有回升,其中以SOD+NaHCO3组效果最显著,NE阈值下降至失血前的4.7倍。此外,给SOD+NaHCO3后再给多巴胺的升压效应最为显著,是对照组的1.9倍,且在回输血液后动物血压稳定在13.33kPa以上;治疗2h后,微动脉血流量是对照组的2.54倍,动物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2.9倍。结论 SOD和NaHCO3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管低反应性有恢复作用;先给SOD+NaHCO3再给升压药物(多巴胺)可明显稳定提升动物血压,并提高动物存活率,提示SOD+碱可能是治疗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NAHCO3 重症失血性休克 低血管反应性 超氧化物岐化酶 碳酸氢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冯浩淼 黄宗海 +3 位作者 黄绪亮 宋慧娟 孙英刚 林洪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外力致鼠双侧后肢骨折,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Griess法测定休克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NO3-/ NO2-浓度。结果休克过程中血清NO无明显变化,复苏后早期(1 h)显著下降,6 h...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外力致鼠双侧后肢骨折,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Griess法测定休克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NO3-/ NO2-浓度。结果休克过程中血清NO无明显变化,复苏后早期(1 h)显著下降,6 h达峰值,其后血清NO维持较高水平,24 h仍显著升高。休克未复苏鼠血清NO无显著变化。结论创伤性休克时血中NO无显著变化,复苏后先有一过性NO减少,继而血中NO升高,持续至24 h,再灌注损伤是复苏后期NO合成增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烧伤大鼠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璐 赵克森 +1 位作者 张琳 谭小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的发生、变化规律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等手段观察烧伤大鼠PBMC凋亡发生的动力学变化、bcl-2蛋白的表达及烧伤血清对细胞...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的发生、变化规律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等手段观察烧伤大鼠PBMC凋亡发生的动力学变化、bcl-2蛋白的表达及烧伤血清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烧伤后6h起,PBMC凋亡率明显增加,随时间的推延呈增高趋势,此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烧伤血清可以诱导单核细胞株Raw264.7凋亡。结论:PBMC凋亡在严重烧伤的免疫功能紊乱方面起重要作用,而bcl-2基因下调可能是重症烧伤早期PBMC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烧伤血清含有(或缺乏)某种物质,可以介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单个核细胞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休克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38-939,共2页
关键词 重症休克 白细胞流变学 体液因子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的信号通路与阻断策略 被引量:53
6
作者 邢飞跃 赵克森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9-855,共7页
NF-κB is thought of as a genetic switch to control expressions of many target genes and directly participates in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 inflammation, stress, immunoresponse, cellular apoptosis, toxic shock and tu... NF-κB is thought of as a genetic switch to control expressions of many target genes and directly participates in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 inflammation, stress, immunoresponse, cellular apoptosis, toxic shock and tumor as well as cell-cycle regulation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The overactivation of NF-κB is intimately involved in many human diseases. Variou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gainst NF-κB, to date, include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tioxidants,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hibitors of protease and proteasome, prostaglandings, nitric oxide, IL-10, microbial products, synthetic inhibitors,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d decoy deoxyoligonucleotides. Studies are underway to develop NF-κB member-specific and cell type-specific drugs that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only in target cells and that may become a novel way to treat the human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appa B 信号转导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小鼠肠组织ICAM-1表达的变化及p38MAPK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闫文生 阚文宏 +2 位作者 黄巧冰 姜勇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肠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的变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LPS或LPS加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 0 35 80对小鼠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后 ,分别采...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肠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的变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LPS或LPS加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 0 35 80对小鼠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后 ,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RT -PCR检测ICAM - 1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小鼠肠组织中ICAM - 1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LPS剌激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LPS剌激后 12 - 36h ,ICAM - 1表达增加最为显著。LPS剂量在 2 0 .0mg/kg时 ,对ICAM - 1的表达具有最大的剌激作用。SB2 0 35 80预处理小鼠 30min ,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ICAM - 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 :LPS可诱导小鼠肠组织中ICAM - 1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 ,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肠组织ICAM - 1表达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提示抑制p38MAPK通路可能对内毒素休克时肠损伤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脂多糖类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对人胚胎肾293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的调控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爱华 龚小卫 +4 位作者 阚文宏 秦清和 邓鹏 王静珍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p38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家族四种亚型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转录调控。方法以人胚胎肾293(HEK 293)细胞为靶细胞,采用脂质体(LPS)介导的细胞基因共转染技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别将FLAG-tagged p38 MAP... 目的探讨p38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家族四种亚型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转录调控。方法以人胚胎肾293(HEK 293)细胞为靶细胞,采用脂质体(LPS)介导的细胞基因共转染技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别将FLAG-tagged p38 MAPK 4种亚型、含有鼠iNOS基因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iNOS-Luc)、空载体(pcDNA3)、β-半乳糖苷酶表达质粒(pCMV-β)共转染,检测并比较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结果(1)未加刺激时,在HEK 293细胞中,p38 MAPK中仅有p38α能够诱导iNOS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2)在LPS刺激下,p38 MAPK 4种亚型均能够诱导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其中,p38β所诱导的转录活性最高,p38α的诱导作用亦很明显。结论(1)LPS能够在HEK 293细胞中诱导iNOS基因转录活性;(2)在HEK 293细胞中,p38 MAPK参与了静息时及LPS刺激下对iN-OS基因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基因表达调控 酶学 转录 遗传 共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胞质内段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善超 刘靖华 +4 位作者 李志杰 秦清和 邓鹏 侯凡凡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构建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胞质内段(hRAGE-C)GST融合蛋白的重组原核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与纯化,研究其功能并鉴定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RAGE基因编码区的胞质内段,并将其重组于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经PC... 目的构建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胞质内段(hRAGE-C)GST融合蛋白的重组原核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与纯化,研究其功能并鉴定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RAGE基因编码区的胞质内段,并将其重组于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序列鉴定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产生hRAGE胞质内段的GST融合蛋白。结果PCR、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GST/hRAGE-C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继而表达、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35 000的融合蛋白(符合预期大小)。结论将hRAGE胞质内段构建于含有GST标记的载体上并获得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融合蛋白 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和缺氧对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丹彤 傅向阳 +2 位作者 黄巧冰 黄绪亮 王士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衰老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年轻常氧组、老年常氧组、年轻缺氧组、老年缺氧组,应用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同年轻组比较,老年... 目的探讨衰老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年轻常氧组、老年常氧组、年轻缺氧组、老年缺氧组,应用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同年轻组比较,老年组PASMCs的生长曲线明显抬高,3H-TdR掺入明显增加,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总蛋白量减少,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加;同常氧组比较,缺氧组PASMCs的生长曲线明显抬高,3H-TdR掺入先受抑制,后明显增加,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总蛋白量减少,PCNA增加。结论衰老和缺氧部能直接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衰老的平滑肌细胞受缺氧刺激增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缺氧 培养 大鼠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Raw264.7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璐 张琳 +1 位作者 姜勇 赵克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987-991,共5页
为探讨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株Raw 264.7凋亡中的调控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术、透射电镜技术、DNA 凝胶电泳、Western blot、激酶活性测定检测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 为探讨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株Raw 264.7凋亡中的调控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术、透射电镜技术、DNA 凝胶电泳、Western blot、激酶活性测定检测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热损伤后5 m in,p38即被激活,30 m in 时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2 h 达基底水平;热损伤后3 h 细胞凋亡率开始明显增高,p38蛋白激酶活性增高是细胞凋亡发生之前的事件;进一步观察了p38特异性抑制剂FHPI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FHPI可以抑制热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上述结果提示,p38参与介导热损伤诱导的Raw 264.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蛋白激酶 热损伤 细胞凋亡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通透性的调节和游离微血管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述昀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3-208,共6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通透性 游离微血管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内毒素性心肌细胞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清 黄海潇 金春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心肌细胞微丝蛋白的形态学影响以及中药虎杖甙(PD)的防治效果。方法体外乳鼠心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Hanks 作用于心肌细胞30 min)、PD组(0.2 mmol/L作用于心肌细胞10 min)、LPS组(100 ng/ml...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心肌细胞微丝蛋白的形态学影响以及中药虎杖甙(PD)的防治效果。方法体外乳鼠心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Hanks 作用于心肌细胞30 min)、PD组(0.2 mmol/L作用于心肌细胞10 min)、LPS组(100 ng/ml刺激30 min)和LPS+PD组(100 ng/ml LPS 30 min, 0.2 mmol/L PD治疗10 min)。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皮质部分有较多纤维状肌动蛋白分布,细胞内纤维状肌动蛋白呈网状布满于整个细胞;LPS组细胞皮质部分染色较弱甚至消失,心肌细胞应力纤维(stress fiber)形成;PD(0.2 mmol/L)处理10 min后,心肌细胞应力纤维消失,形态趋于正常组细胞;而PD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LPS可能直接导致心肌细胞应力纤维的形成,PD对LPS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心肌细胞损伤 虎杖甙 脂多糖 中药 微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从CD14到p38MAPK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姜勇 ULEV.,RJ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4,共6页
近年来对脂多糖(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过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LPS与血浆LPS结合蛋白(LBP)结合被运输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mCD14受体结合引起细胞激活。MAPK参与了LPS激活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 近年来对脂多糖(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过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LPS与血浆LPS结合蛋白(LBP)结合被运输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mCD14受体结合引起细胞激活。MAPK参与了LPS激活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活性物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p38MAPK对TNFα等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LPS激活细胞的信号转导研究可能为治疗内毒素休克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休克 脂多糖 信号转导 CD14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NOS启动子不同序列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飞跃 赵克森 +6 位作者 李红乐 孙学刚 秦清和 王静珍 邓鹏 龚小卫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1,T003,共6页
目的 :为了研究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eNOS)启动子的功能 ,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人eNOS启动子不同区段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方法 :从重组pDseNOSRed载体上将eNOS启动子的不同长度DNA序列亚克隆至红色荧光蛋白... 目的 :为了研究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eNOS)启动子的功能 ,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人eNOS启动子不同区段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方法 :从重组pDseNOSRed载体上将eNOS启动子的不同长度DNA序列亚克隆至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DsRed1 - 1上 ,经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 ,将重组载体pDsF1 0 33Red ,pDsF494Red和pDsF1 66Red转染NIH3T3细胞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它们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酶切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载体pDsF1 0 33Red ,pDsF494Red和pDsF1 66Red的构建正确 ,这些载体能在NIH3T3细胞中有效表达。由eNOS启动子不同区段驱动表达的 95 %以上的红色荧光蛋白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 ,转染后 48- 60h开始出现 ,96 - 1 4 4h为红色荧光蛋白 (RFP)的表达高峰 ,RFP的荧光在 1 4 4h最强 ,1 68h后红色荧光逐渐消退 ,2 1d后仍有很少量红色荧光残留。RFP的表达量和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强启动子pCMVIE驱动的RFP。结论 :成功构建了eNOS启动子不同区段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 ,它们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表达 ,静息状态下呈现弱转录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启动子 红色荧光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肽-FRET荧光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学刚 宋革 +5 位作者 刘靖华 安海燕 李红乐 邢飞跃 张丽华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构建带TLR4信号肽的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pECFP-C1-SP)和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pEYFP-C1-SP)的质粒载体,为使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研究LPS在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TLR4信号肽的载体,用... 目的构建带TLR4信号肽的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pECFP-C1-SP)和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pEYFP-C1-SP)的质粒载体,为使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研究LPS在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TLR4信号肽的载体,用脂质体瞬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带信号肽载体和融合蛋白载体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DNA测序证明所构建的带TLR4信号肽的载体正确;酶切和DNA测序表明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正确,TLR4信号肽可以使蛋白主要表达在膜上。结论所构建的带信号肽的荧光蛋白载体是正确的,pECFP-C1-SP和pEYFP-C1-SP能够表达在细胞膜上,可有效地应用于膜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信号肽 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 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内皮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和钙依赖性粘附素的细胞定位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力 黄巧冰 +1 位作者 赵克森 王士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2,T001,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纤维状肌动蛋白 (F -actin)和内皮细胞钙依赖性粘附素 (VE -cadherin)的细胞定位和结构变化 ,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LPS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选用VE -cadherin的特异性抗体 ,... 目的 :通过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纤维状肌动蛋白 (F -actin)和内皮细胞钙依赖性粘附素 (VE -cadherin)的细胞定位和结构变化 ,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LPS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选用VE -cadherin的特异性抗体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不同浓度LPS刺激下VE -cadherin的胞膜定位和结构的变化 ;选用F -actin的特异性结合物鬼笔环肽进行荧光染色 ,观察不同浓度LPS刺激下F -actin细胞定位和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状态下VE -cadherin位于内皮细胞间连接处 ,染色轮廓清晰光滑 ,细胞间无明显缝隙。较高浓度LPS刺激后可看到细胞间连接处染色减少 ,呈锯齿状 ,部分视野细胞回缩 ,有明显的细胞间隙形成。正常组F -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边以及胞核周围 ,分布均匀、排列整齐。较高浓度LPS刺激后 ,内皮细胞周边的F -actin基本消失 ,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 (变粗、变短、紊乱 ,排列呈明显的极向分布 ) ,可见丝状和板状伪足。结论 :高浓度的LPS(大于 30 0μg/L)作用于内皮细胞 ,可影响F -actin和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内皮细胞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激活钾通道参与重症失血性体克大鼠肠系膜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的超极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桂玲 潘秉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05-1106,共2页
关键词 重症失血性休克 大鼠 肠系膜 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 超极化 钙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在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中的作用
19
作者 阚文宏 闫文生 +2 位作者 黄巧冰 姜勇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32-1133,共2页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肺组织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 P38MAPK 脂多糖 小鼠 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对LPS刺激的反应
20
作者 姜勇 龚小卫 +5 位作者 张琳 秦清和 王静珍 邓鹏 郭爱华 孙学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38-1138,共1页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 细胞定位 脂多糖 LPS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