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虚拟人体为临床解剖学开拓研究新领域 被引量:73
1
作者 钟世镇 原林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 临床解剖学 研究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动脉吻合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阮默 徐达传 汪新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 ,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 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 ,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 :闭孔... 目的 :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 ,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 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 ,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 :闭孔动脉起源分散 ,可分为盆内段和盆外段 ,其分支分布至盆腔脏器和骨盆。 86.7%的闭孔动脉与旋股内动脉浅支间存在直径 ( 1.2 8± 0 .2 2 )mm的血管吻合 ,3 6.7%与对侧闭孔动脉间存在直径 ( 1.12± 0 .0 8)mm的血管吻合 ,2 6.7%与腹壁下动脉 (或髂外动脉 )间有直径( 1.0 2± 0 .3 2 )mm的吻合血管 ,11.7%与旋股内动脉深支有直径 ( 1.5 6± 0 .3 4)mm的血管吻合。此外 ,闭孔动脉分支的终末毛细血管与髂腰动脉、旋髂深动脉、第四腰动脉、阴部内动脉、膀胱上、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 (或子宫动脉 )等动脉之间存在广泛、固定的毛细血管吻合网。结论 :闭孔动脉与髂内动脉其他分支及髂外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 ,主要吻合类型为终末支直接吻合和终末支网状血管吻合。在骨盆创伤骨折需阻断出血动脉时 ,应特别注意终末支直接吻合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动脉 血管吻合 骨盆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SPR术中脊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朋 徐达传 +1 位作者 李忠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为颈部SPR 提供可靠的后根鉴别的形态学依据,探讨颈部限制性椎板切除SPR 的可行性。方法:在20 例防腐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颈椎标本上,对C4 ~T1 节段后根的位置、粗细和长度进行形态学观测。另1 具男性脊柱标本采... 目的:为颈部SPR 提供可靠的后根鉴别的形态学依据,探讨颈部限制性椎板切除SPR 的可行性。方法:在20 例防腐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颈椎标本上,对C4 ~T1 节段后根的位置、粗细和长度进行形态学观测。另1 具男性脊柱标本采用限制性椎板切除,摹拟临床颈部SPR 术式,观察各节段脊神经后根的暴露情况。结果:各节段的后根在齿状韧带的后方向外下方斜行。C4~T1 各节段后根在冠状面呈近似平排,自上而下依次为C4 ~T1 的后根。从C4 到C6,后根的直径逐渐增大,以C6 的后根为最粗大,后又逐渐减小。各节段后根在出硬脊膜处的位置关系仍保持冠状位的上、下平排关系。结论:各节段脊神经后根在冠状位呈上、下排列,缺少集中行走。限制性椎板切除并不能暴露C5 ~T1 节段的后根。颈部SPR 最少需要切除3 个半椎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SPR术 脊神经后根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肌复合组织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齐向东 胡志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肌复合组织瓣是整形修复外科常选用的组织供区,Muller(1890)首次报道了颞区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Rubin(1970)则是颞肌瓣的推广和普及者.象原料厂一样,颞肌复合组织瓣广泛被医生取用[1,2],常用于肿瘤、创伤、手术等导致的颜面畸形如Conve... 肌复合组织瓣是整形修复外科常选用的组织供区,Muller(1890)首次报道了颞区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Rubin(1970)则是颞肌瓣的推广和普及者.象原料厂一样,颞肌复合组织瓣广泛被医生取用[1,2],常用于肿瘤、创伤、手术等导致的颜面畸形如Converse和Elliott的全鼻再造[2,3]、Erol全耳或单纯耳廓再造[4~7]、鲁开化等的拇指再造[8]、瘢痕性秃发修复、面瘫矫正、颧骨畸形治疗、眉再造、上下眼睑和口唇缺损的修复以及躯体、四肢瘢痕挛缩的治疗[9~11]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 复合组织瓣 临床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下皱襞解剖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兵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乳房下皱襞 整形外科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4
6
作者 马向阳 钟世镇 +5 位作者 刘景发 尹庆水 徐达传 夏虹 吴增晖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5,共2页
目的 :探讨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 5 0例干燥寰椎标本 ,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侧块中部、椎弓根以及后弓的宽度和高度。结果 :寰椎侧块中部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12 .78mm和 12 .95mm ;寰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8.... 目的 :探讨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 5 0例干燥寰椎标本 ,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侧块中部、椎弓根以及后弓的宽度和高度。结果 :寰椎侧块中部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12 .78mm和 12 .95mm ;寰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8.5 7mm和 5 .83mm ;椎动脉沟下方寰椎后弓的宽度为8.46mm ,该部内侧 1/3和外侧 1/3的高度分别是 3 .88mm和 4.2 5mm。结论 :进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 螺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及其内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85
7
作者 瞿东滨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为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0例枢椎干骨标本,观测:①椎弓根的宽度以及高度;②椎弓根与枢椎椎体间的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上部宽度明显大于中、下部,中部宽度双侧平均为6.0±1.6mm,约8... 目的:为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0例枢椎干骨标本,观测:①椎弓根的宽度以及高度;②椎弓根与枢椎椎体间的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上部宽度明显大于中、下部,中部宽度双侧平均为6.0±1.6mm,约80%的枢椎椎弓根中部宽度大于4.5mm。但枢椎椎弓根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论:枢椎椎弓根的宽度以上宽判定不准确,依中宽大多数枢椎椎弓根适用于内固定。由于椎弓根的个体差异,临床上术前应常规进行枢椎椎弓根的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 内固定 颈椎不稳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颅底神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颞下窝径路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良发 姜泗长 +2 位作者 杨伟炎 顾瑞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可分为隆起型(占66.7%)和低平型(占33.3%)。岩下窦开口部位有三种类型。Ⅸ脑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Ⅹ、Ⅺ脑神经多位于其内侧。Ⅺ脑神经与岩下窦末端关系密切,可分三种类型。颈内动脉水平段距鼓膜张肌平均为2.2mm,距脑膜中动脉和下颌神经分别平均为6.8mm和6.9mm。结论:避免手术损伤后脑神经的关键是充分暴露,辨认清楚后明视下操作。鼓膜张肌、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是预测和辨认颈内动脉水平的良好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脑神经 解剖学 颞下窝径路 外科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稳定性的应用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运平 徐达传 +2 位作者 赵卫东 张义生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为临床认识和治疗急、慢性肘关节不稳定提供基础。方法 :解剖观察肘关节副韧带的形态结构特点 ,测量依序切断桡侧软组织 (包括桡侧副韧带 )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度的变化、依序切断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时其外翻旋转角度的变化。结果 :... 目的 :为临床认识和治疗急、慢性肘关节不稳定提供基础。方法 :解剖观察肘关节副韧带的形态结构特点 ,测量依序切断桡侧软组织 (包括桡侧副韧带 )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度的变化、依序切断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时其外翻旋转角度的变化。结果 :①尺侧副韧带前束可分为前部纤维和后部纤维 ;桡侧副韧带部分止于环状韧带 ,部分止于尺骨冠突的外下方。②屈曲 60°以前 ,尺侧副韧带前束的外侧部紧张而内侧部较松弛 ,肘关节屈曲超过 60°后 ,前束内外侧处于同等程度的紧张状态 ;后束在肘关节屈曲超过 90°后才被拉紧。③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对维持关节外侧的稳定作用约占 5 0 % ,伸肌及伸肌腱膜起协同作用。结论 :肘关节副韧带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在肘关节的运动过程中 ,副韧带的不同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稳定性 应用解剖 生物力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叶部分肝移植肝静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静 李忠华 +2 位作者 王兴海 高毅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为右叶部分肝移植提供肝静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2个铸型标本中肝静脉的走行、分布、分型,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合干比率,肝短静脉的数量,大小,及其在肝静脉的各类型中的出现率。结果:肝静脉的分型中A型、B型、C型分别为65.4%、26... 目的:为右叶部分肝移植提供肝静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2个铸型标本中肝静脉的走行、分布、分型,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合干比率,肝短静脉的数量,大小,及其在肝静脉的各类型中的出现率。结果:肝静脉的分型中A型、B型、C型分别为65.4%、26.9%、7.7%。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合干机率67.3%。肝短静脉出现率为32.6%,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与肝中静脉汇入肝左静脉或下腔静脉处的距离2.0cm以内者占80.7%。结论:本文结果为右叶部分肝移植提供了肝静脉的解剖学基础,提示中国人肝静脉的结构似乎较适合右叶部分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静脉 应用解剖 肝右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腱膜的功能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振伟 廖坚文 +7 位作者 廖进民 古纪欢 张家俊 林冷 周可 陈泽华 卓浩 庄加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3 0只成人手标本上 ,通过模拟手术 ,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 ,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3 0只成人手标本上 ,通过模拟手术 ,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 ,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外侧腱束主要形成伸近节指间关节的功能解剖机制 ;其与外侧束形成的密切纤维联系而具有协同外侧腱的功能 ;该腱束与屈肌腱鞘有联系又使其具有平衡屈肌和伸肌肌力的作用。中央束在指背腱膜的整体协调、畸形的发生及矫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结论 :通过对指背腱膜的解剖研究 ,可用以解释因指屈、伸肌腱平衡被破坏后所形成的畸形 ,并可进一步探讨畸形的发生机理和解决这些畸形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腱膜 应用解剖 临床意义 手指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和乳突孔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合新 钟世镇 +1 位作者 徐达传 王兴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对乙状窦后手术进路的骨窗和乳突孔进行定位,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采用干性颅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12具分别进行骨窗及乳突孔的定位测量和桥小脑角结构距骨窗的距离测定。结果:经外耳道下极水... 目的:对乙状窦后手术进路的骨窗和乳突孔进行定位,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采用干性颅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12具分别进行骨窗及乳突孔的定位测量和桥小脑角结构距骨窗的距离测定。结果:经外耳道下极水平向后4.35 cm定位圆心“O”点,以 1.35 cm为半径所画的圆即为骨窗的位置。将骨窗分为四个象限,其中乳突孔在前上、后上、后下象限分别为60.5%、30.2%和9.3%。结论:作者设计的骨窗和乳突定位方法简捷、实用、方便,在模拟手术中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进路 骨窗 乳突孔 定位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耳再造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兵 高学宏 +1 位作者 徐达传 雷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供血。②耳廓的组织层次简单 ,可以认为耳廓是由皮肤包裹软骨形成的一个附属结构。结论 :①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在皮下层进行皮肤扩张最为理想 ,可形成薄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②颞顶筋膜瓣可作为耳后皮瓣的补充 ,用于耳廓再造。③残耳可分为三部分进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再造 解剖学 基础研究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2 位作者 刘经南 谭金海 阮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为带血供的髂骨骺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臀部标本以及 2侧儿童标本上 ,观测臀上动脉深上支的行程、分支及滋养支 ;选用 5 0块髋骨 ,观察髂骨嵴前外侧部的滋养孔。结果 :儿童臀上动脉深上支... 目的 :为带血供的髂骨骺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臀部标本以及 2侧儿童标本上 ,观测臀上动脉深上支的行程、分支及滋养支 ;选用 5 0块髋骨 ,观察髂骨嵴前外侧部的滋养孔。结果 :儿童臀上动脉深上支的分支、分布与成人相似 ,位于臀中肌深面和臀小肌上缘 (相当臀前线 ) ,循髂骨嵴弓形向前 ,达髂前上嵴 ,沿途分出平均 (4 .2± 1.1)支外径 0 .5~ 1.1mm的髂嵴支 ,分布髂嵴骨膜 ,并发细小分支进入滋养孔。从髂前上棘至结节区 ,在距髂嵴缘下方 2cm范围内 ,平均有(2 2 .4± 6.7)个滋养孔。结论 :以臀上动脉深上支及其分支为蒂 ,在髂嵴前部可切取带骺骨瓣 ,以修复长管骨骨骺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动脉深上支 髂骨骺移植 解剖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钟世镇 刘景发 徐达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17-420,共4页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验证枢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枢椎标本测量与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以及枢椎侧块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螺钉的内斜角度与上斜角度。结果...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验证枢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枢椎标本测量与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以及枢椎侧块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螺钉的内斜角度与上斜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的上缘宽度平均7.56mm,全部大于5.0mm;中部平均宽度5.70mm,22%小于5.0mm,7%小于3.5mm;下缘平均宽度3.95mm,75%小于5.0mm,40%小于3.5mm。枢椎椎弓根外缘高度5.62mm,40%小于5.0mm,5%小于3.5mm;内缘高度8.80mm,均大于5.0mm。枢椎侧块螺钉的钉道平均长度为18.33mm,最短15.32mm,最长20.87mm。枢椎侧块螺钉的平均内斜角度为5.35°,上斜角度为58.62°。结论:进行枢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是可行的,适用于93%的患者,比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侧块 螺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继锋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6,119,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TFCC)的形态结构特点 ,为临床和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3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诸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用游标卡尺测量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及腕关节盘... 目的 :研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TFCC)的形态结构特点 ,为临床和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3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诸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用游标卡尺测量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及腕关节盘的桡侧缘、掌侧缘及背侧缘的长度和厚度。结果 :TFCC的成份有腕关节盘 ,关节盘同系物 ,桡尺远侧掌、背侧韧带 ,尺侧腕伸肌腱鞘 ,尺侧囊 ,尺三角韧带 ,桡尺三角韧带及尺月韧带等。关节盘同系物和茎突前隐窝有三个类型即窄开口型、宽开口型和闭口型。结论 :TFCC是一复合组织结构 ,是维持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腕关节盘 关节盘同系物 桡尺远侧关节 应用解剖 TF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颞深筋膜肌瓣修补前颅窝底缺损的应用解剖及临床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贵孝 彭玉平 +2 位作者 原林 钟世镇 任文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为前颅窝底缺损修复选用带蒂颞深筋膜肌瓣。方法:在50个头部标本上对颞深、浅筋膜和颞肌的形态及血供进行了观测。结果:设计了带蒂的颞深筋膜肌瓣,并对3例外伤性前颅窝底缺损患者施行了修复术。介绍了手术操作与解剖学有关... 目的:为前颅窝底缺损修复选用带蒂颞深筋膜肌瓣。方法:在50个头部标本上对颞深、浅筋膜和颞肌的形态及血供进行了观测。结果:设计了带蒂的颞深筋膜肌瓣,并对3例外伤性前颅窝底缺损患者施行了修复术。介绍了手术操作与解剖学有关的要点。结论:这种新型的筋膜肌瓣血供好、操作易、抗感染力强、防脑脊液漏性能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深筋膜肌瓣 颅底缺损 颅脑损伤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血供系统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殷学民 戴景兴 +2 位作者 王兴海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研究下颌骨的血供 ,为有关下颌骨的外科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 6例墨汁灌注的新鲜下颌骨标本制作成透明标本 ,对其血供系统的分布、走行及吻合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 :下牙槽动脉自上颌动脉发出后 ,由下颌孔进入下颌骨 ,... 目的 :研究下颌骨的血供 ,为有关下颌骨的外科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 6例墨汁灌注的新鲜下颌骨标本制作成透明标本 ,对其血供系统的分布、走行及吻合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 :下牙槽动脉自上颌动脉发出后 ,由下颌孔进入下颌骨 ,走行于下颌管内 ,营养下颌骨体部和下颌孔以下的升支部分。每侧下牙槽动脉共发出 6条分支来营养牙齿和牙周组织。下颌骨表面骨膜内有大量的血管网 ,以嚼肌及翼内肌附丽部分最为丰富。下颌孔以上升支部分 ,包括髁突和冠突则完全由来自于骨膜的血管网营养。结论 :下颌骨血供主要由下牙槽动脉以及骨膜动脉网分布 ,两者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 ,为下颌骨炎症扩散以及口腔癌的下颌骨骨转移提供了血管途径 ;骨膜动脉网的存在亦是正颌外科中下颌骨游离骨段的营养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透明标本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建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王众 郭松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报道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在 1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股后皮神经血供及其筋膜皮支的分布范围 ,设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窝、髋关节周围软... 目的 :报道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在 1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股后皮神经血供及其筋膜皮支的分布范围 ,设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窝、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 6例。结果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源臀下动脉、穿动脉和动脉后侧穿支的升皮支 ,并在股后区形成网状吻合营养股后侧皮肤。皮瓣 5例全部成活 ,1例皮瓣远端少量坏死 ,换药后愈合。经 12~ 44个月随访 ,皮瓣无破溃 ,膝、髋关节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位是一种修复窝、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后皮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寰枢段的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20
作者 瞿东滨 金大地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4-606,共3页
目的 观察椎动脉寰枢段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探讨颅外型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观察17具头颈部标本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及其与颈2神经根、寰枕后膜的关系;测量50例寰枢椎干骨标本。结果 该段椎动脉主要有5个弯... 目的 观察椎动脉寰枢段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探讨颅外型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观察17具头颈部标本椎动脉寰枢段的形态及其与颈2神经根、寰枕后膜的关系;测量50例寰枢椎干骨标本。结果 该段椎动脉主要有5个弯曲,在弯曲部椎动脉有代偿性膨大,枢椎横突孔、颈2神经根及寰枕后膜对椎动脉有明显的牵系固定作用,当寰枢椎不稳时易导致骨性结构对椎动脉的机械牵拉和卡压。结论 周围结构对该段椎动脉有明显的牵系固定作用,在上颈椎局部不稳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一些常见部位的椎动脉卡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椎动脉供血不足 寰枢段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