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五加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佟丽 黄添友 +3 位作者 梁谋 吴波 梁念慈 李吉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观察刺五加多糖(ASPS)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人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发现ASPS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强烈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38g·L-1和0.28g·L-1。为探讨其抗肿瘤... 观察刺五加多糖(ASPS)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人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发现ASPS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强烈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38g·L-1和0.28g·L-1。为探讨其抗肿瘤机理,对S180细胞膜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SPS与细胞接触24h,引起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升高,膜磷脂含量降低,膜磷脂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改变(C20:0、和C14:0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这些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膜胆固醇含量、膜流动性(C/P比值、U/S比值)及膜中性脂脂肪酸组成不受影响。将ASPS与S180细胞膜在适当条件下一同温育,发现ASPS干扰膜的肌醇磷脂代谢,明显抑制磷脂酰肌醇转换。上述结果提示ASPS的抗癌机理与膜生化特性改变有关,其中对膜磷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多糖 肿瘤 细胞增殖 磷脂 肌醇磷脂代谢 脂肪酸组成 唾藏酸 胆圈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吴波 梁谋 +3 位作者 佟丽 黄添友 梁念慈 李吉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0-304,共5页
观察茯苓多糖(PPS)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人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发现PPS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强烈抑制作用。为探讨其抗肿瘤机理,对S180细胞膜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PS与细胞接触24h,引起细... 观察茯苓多糖(PPS)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人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发现PPS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强烈抑制作用。为探讨其抗肿瘤机理,对S180细胞膜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PS与细胞接触24h,引起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升高,膜磷脂含量降低,膜磷脂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改变(C20:4和C14:0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这些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膜胆固醇含量、膜流动性(C/P比值、U/S比值)及膜中性脂脂肪酸组成不受影响。将PPS与S180细胞膜在适当条件下一同温育,发现PPS干扰膜的肌醇磷脂代谢,明显抑制磷脂酰肌醇转换。提示PPS的抗癌机理与膜生化特性改变有关,其中对膜磷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和作为膜磷脂组分之一的肌醇磷脂代谢的影响是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多糖 肿瘤 细胞增殖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研究——Ⅲ、茯苓多糖(PPS)和刺五加多糖(ASPS)对S180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佟丽 黄添友 +2 位作者 吴波 梁谋 梁念慈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9,共5页
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植物多糖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肉瘤S180细胞增殖并使细胞膜磷脂含量减少,同时抑制膜磷脂酰肌醇转换。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多糖与膜磷脂的关系,本文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茯苓多糖(PPS)、刺五加多糖(ASPS)与S180细... 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植物多糖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肉瘤S180细胞增殖并使细胞膜磷脂含量减少,同时抑制膜磷脂酰肌醇转换。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多糖与膜磷脂的关系,本文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茯苓多糖(PPS)、刺五加多糖(ASPS)与S180细胞一同温育24h后,细胞膜磷脂和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变化,发现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和不饱和性不受影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改变,花生四烯酸(C(20:4))和豆蔻酸(C(14:0))降低(P<0.05或P<0.01),与用作阳性药物对照的氨甲喋呤作用相似。本文对膜磷脂脂肪酸组成变化的意义结合先前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在PPS、ASPS的抗肿瘤机理中,细胞膜磷脂生化特性的改变是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肿瘤 脂肪酸 茯苓多糖 刺五加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鳖虫水提物对大鼠抗凝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许俊杰 孟庆棣 +1 位作者 佟丽 陈育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62-264,共3页
土鳖虫水提物能明显地延长大鼠出血时间和复钙时间;能显著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和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无影响。
关键词 土鳖虫 水提物 抗凝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佟丽 李吉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7-92,共6页
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haride ASPS)是从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a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xia)Harns)的根、根皮及果中提取分离的多糖.它是刺五加中除甙类外的另一类活性成分.报报道,刺五加中含有2%~6%碱溶... 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haride ASPS)是从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a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xia)Harns)的根、根皮及果中提取分离的多糖.它是刺五加中除甙类外的另一类活性成分.报报道,刺五加中含有2%~6%碱溶性多糖及2.3%~5.7%水溶性多糖.本文就刺五加多糖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多糖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植物多糖对小鼠脾细胞产生IL-2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佟丽 黄添友 +1 位作者 吴波 梁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73-474,共2页
三种植物多糖对小鼠脾细胞产生IL-2影响佟丽,黄添友,吴波,梁谋(第一军医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广州510515)本文采用活化小鼠脾细胞法检测IL-2活性,观察了刺五加多糖(PPS)、茯苓多糖(ASPS)和银耳多糖(... 三种植物多糖对小鼠脾细胞产生IL-2影响佟丽,黄添友,吴波,梁谋(第一军医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广州510515)本文采用活化小鼠脾细胞法检测IL-2活性,观察了刺五加多糖(PPS)、茯苓多糖(ASPS)和银耳多糖(TF)对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多糖 脾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植物多糖对S_(180)细胞膜磷脂酰肌醇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添友 佟丽 +3 位作者 吴波 梁谋 梁念慈 李吉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将茯苓多糖(PPS)、刺五加多糖(ASPS)、银耳多糖(TF)、香菇多糖(Lentinan)与S_180细胞膜、(γ- ̄32P)ATp-同温育,抽提并分离肌醇磷脂进行放射自显影和液闪计数。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刺五加多糖... 将茯苓多糖(PPS)、刺五加多糖(ASPS)、银耳多糖(TF)、香菇多糖(Lentinan)与S_180细胞膜、(γ- ̄32P)ATp-同温育,抽提并分离肌醇磷脂进行放射自显影和液闪计数。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刺五加多糖对S_180细胞膜网脂酰肌醇(PI)转换有显著抑制作用,刺五加多糖对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银耳多糖、香菇多糖对PI转换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肉瘤 磷脂酰肌醇 伏苓 银耳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及其患病风险者若干免疫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培春 邓惠华 +3 位作者 陈锦 赵明伦 于留荣 黄添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70-373,共4页
观察了NPC患者和不同滴度IgA/VCA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的变化。结果提示,鼻咽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失调,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高;NPC患病风险者──... 观察了NPC患者和不同滴度IgA/VCA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的变化。结果提示,鼻咽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失调,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高;NPC患病风险者──高滴度IgA/VCA者的免疫功能发生了与NPC患者相似的变化;低滴度IgA/VCA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也开始趋向于抑制状态。研究结果为NPC发病的免疫机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佟丽 孟庆棣 +1 位作者 陈育尧 许俊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大鼠灌胃五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d)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 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大鼠灌胃五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d)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d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6%(P<0.05)。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37.5S^(-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S^(-1))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小板聚集 血液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及体外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佟丽 李吉来 +1 位作者 许俊杰 孟庆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0,共2页
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实验表明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能使聚集后血小板逐渐发生解聚作用,有效解聚率与药物剂量正相关。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观察到,大黄(庶虫... 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实验表明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能使聚集后血小板逐渐发生解聚作用,有效解聚率与药物剂量正相关。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观察到,大黄(庶虫)虫丸醇提取液具有抑制大鼠血栓形成作用,血栓湿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Zhe虫丸 血栓 血小板聚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和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外周血CD_4及CD_8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添友 刘玉生 +1 位作者 胡石伟 赵明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本文测定了鼻咽癌(NPC)患者和EB病毒(EBV)血清学阳性及阴性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组人群的CD_4^+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3.72±6.83,43.78±11.46和49.16±9.14;CD_8^+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1.26±5.64,43.88±10... 本文测定了鼻咽癌(NPC)患者和EB病毒(EBV)血清学阳性及阴性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组人群的CD_4^+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3.72±6.83,43.78±11.46和49.16±9.14;CD_8^+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1.26±5.64,43.88±10.69和35.74±8.53。各组之间相差有显著统计学意义。NPC患者和VCA-IgA抗体阳性者的CD_8/CD_4细胞比值下降。提示体内EBV激活和增殖与T调节细胞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鼻咽肿瘤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和ConA诱导抑制性T细胞对EB病毒感染B细胞作用探讨
12
作者 黄添友 赵明伦 黄培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7-230,共4页
本文探讨了用灭活的EB病毒(EBV)和ConA诱导产生的抑制性T细胞(Ts),对EBV感染自身B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EBV抗原诱导产生的抑制性T细胞(Ts)能使EBV感染B细胞中的EBNA阳性细胞数,~3H-TdR掺入量和IgA、IgG及IgM分泌量减少;而ConA诱导产生... 本文探讨了用灭活的EB病毒(EBV)和ConA诱导产生的抑制性T细胞(Ts),对EBV感染自身B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EBV抗原诱导产生的抑制性T细胞(Ts)能使EBV感染B细胞中的EBNA阳性细胞数,~3H-TdR掺入量和IgA、IgG及IgM分泌量减少;而ConA诱导产生的Ts则使EBNA阳性细胞数和~3H-TdR掺入量增加,但三种Ig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提示前者对EBV感染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后者的作用则相反,具有明显促进EBV感染B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淋巴细胞 鼻咽肿瘤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
13
作者 黄添友 赵明伦 黄培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文探讨了PHA和Con A体外诱导NPC病人和VCA-IgA抗体阳性及阴性者外周血T_4、T_8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NPC病人的PBMC对上述二种有丝分裂原诱导T_4和T_8细胞的能力最低,VCA-IgA抗体阳性组次之,VCA-IgA抗体阴性组最高。同时还证实了PHA... 本文探讨了PHA和Con A体外诱导NPC病人和VCA-IgA抗体阳性及阴性者外周血T_4、T_8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NPC病人的PBMC对上述二种有丝分裂原诱导T_4和T_8细胞的能力最低,VCA-IgA抗体阳性组次之,VCA-IgA抗体阴性组最高。同时还证实了PHA主要是诱导T_4细胞,而Con A则主要是诱导T_8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原类 EB病毒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尼卡地平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石兴华 侯连兵 +1 位作者 刘明恒 佟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报道尼卡地平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体内与体外的实验结果都表明尼卡地平能增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
关键词 尼卡地平 血小板聚集 A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