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动脉夹层与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雷云 余元蒙 +2 位作者 李清 杨淑 吴昆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5-411,共7页
目的 比较颈内动脉夹层(ICAD)和椎动脉夹层(VAD)的临床特征、高分辨率MRI(HR-MRI)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6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均行HR-MRI检查。根据动脉夹层累及部... 目的 比较颈内动脉夹层(ICAD)和椎动脉夹层(VAD)的临床特征、高分辨率MRI(HR-MRI)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6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均行HR-MRI检查。根据动脉夹层累及部位的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ICAD组(33例)和VAD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临床特征[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史、吸烟、饮酒、外伤史、剧烈运动史、近期感染史、临床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HR-MRI特征(壁内血肿、双腔征、内膜瓣征、夹层动脉瘤、管腔狭窄及闭塞)的差异。结果 (1)ICAD组男性比例多于VA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28/33)比60.9%(14/23),χ^(2)=4.156,P=0.041];而VAD组剧烈运动、头痛、头晕比例高于ICAD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4%(7/23)比3.0%(1/33),χ^(2)=6.225,P=0.013;43.5%(10/23)比18.2%(6/33),χ^(2)=4.250,P=0.039;56.5%(13/23)比21.2%(7/33),χ^(2)=7.360,P=0.007]。ICAD组和VAD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近期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恶心呕吐、TIA、缺血性卒中、SAH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HR-MRI管壁特征中,ICAD组出现壁内血肿、双腔征、内膜瓣征的比例高于VAD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1.8%(27/33)比43.5%(10/23),χ^(2)=8.887,P=0.003;75.8%(25/33)比43.5%(10/23),χ^(2)=6.025,P=0.014;54.5%(18/33)比8.7%(2/23),χ^(2)=12.410,P<0.01]。ICAD组和VAD组管腔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3,P=0.007),其中ICAD组病变管腔多表现为中度狭窄[39.4%(13/33)]和重度狭窄[42.4%(14/33)],而VAD组病变管腔多为重度狭窄[69.6%(16/23)]和闭塞[21.7%(5/23)]。两组在形成夹层动脉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D与VAD在性别、临床特征(剧烈运动、头痛、头晕)、HR-MRI管壁特征(壁内血肿、双腔征、内膜瓣征)及管腔狭窄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颈内动脉夹层 椎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头颈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柏夏薇 吴昆华 +2 位作者 雷云 毕秋 孟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5-601,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对头颈动脉夹层(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因缺血性卒中症状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临床疑诊CAD患者52例,均行HRMR-VWI检查。病变的内膜瓣征...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对头颈动脉夹层(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因缺血性卒中症状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临床疑诊CAD患者52例,均行HRMR-VWI检查。病变的内膜瓣征和(或)双腔征和(或)壁内血肿等影像学征象作为临床和HRMR-VWI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临床诊断是对病史、实验室资料及所有影像学检查(CT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DSA及超声)进行综合判断。由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HRMR-VWI结果进行盲法分析,对两位医师的影像学判读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价;以最终的临床诊断作为标准,将HRMR-VWI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对HRMR-VWI诊断CA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Kappa值≥0.75为一致性较好,Kappa值<0.4为一致性较差。结果(1)52例临床疑诊CAD患者中,临床最终确诊CAD患者31例,无CAD者21例。(2)2名医师对双腔征、内膜瓣征、壁内血肿、管壁强化、管腔改变等影像学表现判别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符合率分别为90.4%(47/52)、92.3%(48/52)、94.2%(49/52)、92.3%(48/52)、92.3%(48/52),Kappa值分别为0.804、0.844、0.885、0.838及0.840(均P<0.01)。(3)HRMR-VWI与临床最终诊断对双腔征、内膜瓣征、壁内血肿诊断的一致性均较好,符合率分别为98.1%(51/52)、96.2%(50/52)、96.2%(50/52),Kappa值分别为0.961、0.922、0.923(均P<0.01)。(4)HRMR-VWI诊断夹层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0.5%,阳性预测值为93.8%,阴性预测值为95.0%(均P<0.01)。结论HRMR-VWI对CAD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头颈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胰腺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波 戴敏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胰腺病变 诊断性 磁共振检查技术 MRCP 内窥镜逆行 胆管系统 胆管造影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一例
4
作者 张应从 龚霞蓉 +3 位作者 丁凡 李青芮 缪赛琼 左华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820,共2页
病例资料女,65岁,因四肢不自主震颤伴语言行为紊乱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出现四肢不自主震颤伴发热头痛,逐渐出现言语行为紊乱、烦躁易怒,伴行走不稳、全身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1)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人类疱疹病毒4型);(2)急性上呼吸道感... 病例资料女,65岁,因四肢不自主震颤伴语言行为紊乱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出现四肢不自主震颤伴发热头痛,逐渐出现言语行为紊乱、烦躁易怒,伴行走不稳、全身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1)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人类疱疹病毒4型);(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3d后再发震颤,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改善,遂至本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 磁共振成像 脑炎 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R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成长鑫 王波 +4 位作者 张艳 陈琳玉 撒璐 张应从 李琛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高血压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诱因,会引起心脏结构变化、冠脉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价显得格外重要。临床上常用于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工具为超声心动图,但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 高血压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诱因,会引起心脏结构变化、冠脉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价显得格外重要。临床上常用于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工具为超声心动图,但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较其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功能、多参数成像的优点,可通过电影序列、T2WI、灌注成像序列、早期强化序列以及延迟强化序列(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增强前后T1 mapping对高血压心脏病(hypertensiveheartdisease,HHD)进行全方位评估。本文通过总结这些技术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心肌纤维化、收缩舒张功能降低、冠脉微循环障碍等方面进行的定量、定性分析,对指导临床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并有望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肥厚 心肌纤维化 心肌应变 T1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淋巴系统帕金森病的MRI研究进展
6
作者 撒璐 王波 +1 位作者 成长鑫 陈琳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目前认为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与脑内异常蛋白的沉积相关,但至今具体病因尚不明确。2012年人类在小鼠试验中首次证实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类似淋巴管的结构,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它是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细胞代谢废物的重要机制。帕金... 目前认为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与脑内异常蛋白的沉积相关,但至今具体病因尚不明确。2012年人类在小鼠试验中首次证实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类似淋巴管的结构,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它是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细胞代谢废物的重要机制。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与类淋巴系统密切相关,借助影像学技术实现类淋巴系统的可视化将能极大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病。本文总结了类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影响因素,以及基于类淋巴系统机制对帕金森病在磁共振影像学方面所做的研究进展及最新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增强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1.0和2.0中MRI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龚霞蓉 吴昆华 +4 位作者 孙昊 李强 毕国力 金征宇 张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1.0中MRI动态增强(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2.0中DCE-MRI阴阳性判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DCE-MRI结果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对中央腺...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1.0中MRI动态增强(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2.0中DCE-MRI阴阳性判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DCE-MRI结果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对中央腺体、周围腺体的癌灶区及非癌灶区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于中央腺体的非癌灶区、周围腺体的癌灶区及非癌灶区的诊断,2.0中DCE-MRI阴阳性的判断明显优于1.0中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PI-RADS 2.0中DCE-MRI的阴阳性判断明显优于1.0中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判断,具有更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动态增强 时间-强度-曲线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臂丛神经节后段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戴敏方 龚霞蓉 +3 位作者 王波 毕国力 张洁 陈渝晖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对正常人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及其可行性。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MR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STIR、IDEAL序列。各序列所用层厚、层间隔及扫描范围均相同。3种序列对臂丛神经节后段的组... 目的: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对正常人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及其可行性。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MR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STIR、IDEAL序列。各序列所用层厚、层间隔及扫描范围均相同。3种序列对臂丛神经节后段的组织对比度、边缘锐利度、图像质量几方面进行观察。结果:3种序列均能显示臂丛神经节后段;图像质量、组织对比度及边缘锐利度比较,IDEAL序列优于T1WI和STIR序列(P<0.05)。MPR重建后IDEAL效果最佳。结论:IDEAL是显示臂丛神经较满意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弥散张量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渝晖 毕秋 +5 位作者 吴昆华 艾芳 王钦卿 陈婧 龚志梅 杜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目的对比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其中高分化(G1级)15例、中分化(G2级)14例、低分化(G3级)12例,术前均接受常规MR平扫及DTI、DWI,... 目的对比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其中高分化(G1级)15例、中分化(G2级)14例、低分化(G3级)12例,术前均接受常规MR平扫及DTI、DWI,比较各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弥散系数(MD)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各参数对病理组织学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 G1、G2、G3级子宫内膜样腺癌之间ADC值及M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ADC值(r=-0.589,P<0.001)、MD值(r=-0.724,P<0.001)均与其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将G3级归为高危组、G1和G2级归为低危组,高危组ADC值、MD值均低于低危组(P均<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ADC、MD值鉴别诊断高、低危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和0.868(P均<0.01)。结论 DTI和DWI均可用于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且MD值效能较ADC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 病理学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对常规MRI阴性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霞蓉 毕国力 +3 位作者 王波 陈婧 雷云 吴昆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应用于常规MRI阴性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确诊而常规MRI阴性的17例颞叶癫痫患者,同时选择与癫痫患者相匹配的17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扩散峰度成像序列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双侧海马的各向异...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应用于常规MRI阴性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确诊而常规MRI阴性的17例颞叶癫痫患者,同时选择与癫痫患者相匹配的17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扩散峰度成像序列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双侧海马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平均峰度、平行峰度、径向峰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患侧及健侧海马FA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侧与健侧海马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峰度成像可对常规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脑结构改变提供定量信息,为颞叶癫痫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波 戴敏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59-462,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由于脑内有过多铁沉积,导致自由基的产生,进而脂质过氧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使用一些定量检测脑铁的MRI新技术,如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以敏感地检测到脑内铁浓度的变化。该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由于脑内有过多铁沉积,导致自由基的产生,进而脂质过氧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使用一些定量检测脑铁的MRI新技术,如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以敏感地检测到脑内铁浓度的变化。该文着重就PD患者脑铁异常沉积的MRI表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脑内铁沉积的SWI定量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波 戴敏方 +3 位作者 王云勇 张洁 李洪亮 沈凌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多个结构的T2*值,探讨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内铁沉积的关系。方法:采用3T MR系统对40例原发性PD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按Hoehn-Y... 目的:通过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多个结构的T2*值,探讨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内铁沉积的关系。方法:采用3T MR系统对40例原发性PD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4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PD-1组,16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PD-2组。经后处理在T2*图上分别手动测量双侧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额叶白质区共8个部位的T2*值,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PD-1组症状侧与正常对照组同侧在黑质致密部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7个部位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D-1组症状侧与正常对照组对侧在黑质致密部的T2*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黑质网状部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6个部位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D-1组症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对侧在黑质致密部、红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它部位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D-1组症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同侧的各兴趣区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PD-1组和正常对照组各兴趣区的双侧T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PD-2组与PD-1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各兴趣区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的亚临床期脑内即有铁的异常沉积;局部铁含量的增加与单侧症状PD的发病有相关性,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D铁异常沉积的部位包括黑质致密部、黑质网状部、红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MRI表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霞蓉 戴敏方 +4 位作者 毕国力 吴昆华 赵英 王波 任丽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临床已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结果:胰腺肿大,T1WI上信号减低,T2WI上信号稍增高,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均匀强化。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临床已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结果:胰腺肿大,T1WI上信号减低,T2WI上信号稍增高,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均匀强化。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其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FLAIR血管高信号征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娜 马玉荣 +3 位作者 李小燕 李佳辰 程秀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出现的相关因...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出现的相关因素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MCA区域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为FVH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又依据FVH的分布情况分为3个级别。此外,阳性组血管狭窄程度3级的22例患者7 d后复查(根据MRA表现分为血管再通组和未再通组),并进行了90 d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根据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和不良组(mRS>2)。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影响FVH出现及级别的因素。血管再通组和未再通组之间FVH消失的情况及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的基线FVH级别、治疗后FVH消失、血管再通情况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采用t检验。结果FVH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危险因素及Willis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症状-MRI检查时间、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及梗死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1、0.011、0.000、0.000)。阳性组不同级别间仅梗死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30)。复查血管再通组和未再通组之间FVH的消失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之间基线NIHSS评分及治疗后FVH消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基线FVH级别及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P=0.080)。结论患者症状-MRI检查时间、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梗死面积是影响FVH出现的重要因素。治疗后FVH的消失可以预测闭塞血管再通,且患者预后与基线NIHSS评分、治疗后FVH消失情况有关,基线NIHSS评分低、治疗后FVH消失提示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血管高信号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mapping对肝储备功能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子浩 孟迪 +3 位作者 吴昆华 余元蒙 张宏江 王尧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对比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周内完成Gd-EOB-DTPA增强MRI、IVIM-DWI及吲... 目的对比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周内完成Gd-EOB-DTPA增强MRI、IVIM-DWI及吲哚菁绿(ICG)滞留试验的乙型肝炎背景患者82例,根据ICG 15 min滞留率(ICG R15)将患者分为3组(<10%49例,10%~30%21例,≥30%12例)。比较3组间T1弛豫时间(T1_(pre)、T1_(20 min))、肝细胞增强分数(HEF)、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扩散系数(D)、灌注系数(D*)和灌注分数(f)的差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上述参数对肝储备功能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T1mapping参数(T1_(pre)、T1_(20 min)、HEF)在3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90、38.343、42.978,均P<0.01),而IVIM-DWI参数中仅ADC、f、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87、24.040、17.949,均P<0.05)。HEF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DC与f值,但ADC、f值的曲线下面积大于T1pre,HEF与ADC、f值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IM-DWI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其诊断效能与T1mapping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钆塞酸二钠 吲哚菁绿 肝脏储备功能 T1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兴利 芮茂萍 +1 位作者 周尚彪 吕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0-313,共4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后病理改变,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展的重要环节。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和准确分期对尽早干预意义重大。肝穿刺活检是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患者接受度差,且无法评估肝脏整体。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如超声弹性成像...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后病理改变,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展的重要环节。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和准确分期对尽早干预意义重大。肝穿刺活检是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患者接受度差,且无法评估肝脏整体。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如超声弹性成像、MRI、CT、PET/CT及人工智能逐渐用于评估肝纤维化。本文就影像学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先虹 毕秋 毕国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186,202,共6页
传统影像学观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和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效能尚待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超声、CT、MRI等医学影像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其... 传统影像学观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和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效能尚待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超声、CT、MRI等医学影像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其通过高通量提取数据特征,可观测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病灶内部异质性。目前,AI分析广泛运用于EC和CC的诊疗研究中,但尚缺乏基于MRI的AI分析在EC和CC中应用的系统性评价。本文就AI的定义及医学应用、基于MRI的AI分析在EC和CC中的术前诊断、分期、病理组织学评估和预后预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实现对EC和CC患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精准预后。期待未来基于MRI的AI技术能够深入到病理、分子甚至基因水平,为推动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诊断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尧鑫 吴昆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0-634,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对其精确分级、分期及评估高危因素有助于患者的精准化及个体化治疗。影像组学具有无创、精确的特点,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了一种与病理活检互补的方法。近年基于CT、MRI和PET/CT...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对其精确分级、分期及评估高危因素有助于患者的精准化及个体化治疗。影像组学具有无创、精确的特点,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了一种与病理活检互补的方法。近年基于CT、MRI和PET/CT的影像组学研究应用于子宫内膜癌,主要领域包括进行术前风险分层、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等,本文对以上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影像组学 纹理分析 扩散张量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