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参与克林霉素致急性肾衰竭治疗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丽玲 马林 +1 位作者 陈东生 王燕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89,共2页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克林霉素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拟订患者治疗期间的药学监护,探讨患者使用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可能原因及机制,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减少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克林霉素 肾衰竭 急性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廖婧 胡丽玲 +2 位作者 于丽秀 华小黎 陈东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99,共4页
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与血清地高辛浓度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各种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饮食、采血时间以及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等。在进行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时,应全面分... 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与血清地高辛浓度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各种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饮食、采血时间以及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等。在进行血清地高辛浓度监测时,应全面分析,以提高地高辛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参痛风丸在小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洪发 宋文冲 +2 位作者 王燕燕 钱京萍 陈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虎参痛风丸的镇痛效果及急性毒性。方法 :分别观察虎参痛风丸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小鼠冰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热板法致痛的影响。观察最大浓度药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 :虎参痛风丸能显著抑制小鼠冰醋酸所致的扭体... 目的 :探讨虎参痛风丸的镇痛效果及急性毒性。方法 :分别观察虎参痛风丸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小鼠冰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热板法致痛的影响。观察最大浓度药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 :虎参痛风丸能显著抑制小鼠冰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减轻热板刺激所致的疼痛 ;虎参痛风丸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作用 虎参痛风丸 冰醋酸 急性毒性反应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宏梅 王燕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8-1352,共5页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著名方剂,在中医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随着医药学科的发展,对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该文从四逆汤对心血管的作用、抗休克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著名方剂,在中医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随着医药学科的发展,对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该文从四逆汤对心血管的作用、抗休克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等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科研及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钠注射液148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丽杰 李晓盟 郭美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7-2006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48例磷霉素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临床表现、抢救转归情况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44... 目的:探讨磷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7-2006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48例磷霉素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临床表现、抢救转归情况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44%的患者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除药物过敏史不详),86.21%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过程中,其中99.32%的患者治愈或好转,1例死亡。结论:磷霉素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过敏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钠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除湿洗液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鹏 王燕燕 +1 位作者 刘红兵 谭娜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除湿洗液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分析天平称量左右耳片质量、左右后足质量,观察不同浓度复方除湿洗液对小鼠炎症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足肿胀组织前列腺素E2... 目的研究复方除湿洗液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分析天平称量左右耳片质量、左右后足质量,观察不同浓度复方除湿洗液对小鼠炎症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足肿胀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复方除湿洗液低剂量组(FL组)、中剂量组(FM组)和阳性对照组(C组)小鼠左右耳质量差[(0.009 3±0.003 6),(0.011 8±0.003 1)和(0.012 1±0.003 4)g]均小于模型组[M组,(0.015 5±0.002 9)g,P<0.01或P<0.05];FL组、FM组、FH组左右足质量差[分别为(0.026 0±0.011 0),(0.024 4±0.013 8),(0.015 6±0.007 5)g]均低于M组[(0.039 5±0.019 5),P<0.01或P<0.05],肿胀足组织前列腺素E2(A/g)[(0.4940±0.044 5),(0.509 1±0.036 7),(0.491 0±0.076 6)]均低于M组[(0.575 7±0.069 7),P<0.01或P<0.05]。结论复方除湿洗液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除湿洗液 抗炎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1例
7
作者 胡丽玲 王燕燕 彭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397,共3页
该文作者结合相关文献及指南,参与1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药学监护。呋塞米联合人血清蛋白治疗后,患者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认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人血清蛋白联合呋塞米利尿可为患者带来益处。
关键词 人血清蛋白 呋塞米 肾病综合征 水肿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及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淑盈 郭增军 王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 :通过不同厂家生产三黄片中黄芩苷与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考察三黄片的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4 7∶5 3∶0 .2 ) ,检测波长为 2 78nm ,大黄素与大黄酚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0 .1... 目的 :通过不同厂家生产三黄片中黄芩苷与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考察三黄片的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4 7∶5 3∶0 .2 ) ,检测波长为 2 78nm ,大黄素与大黄酚所用流动相为甲醇 -0 .1%磷酸溶液 (85∶15 ) ,检测波长为 2 5 4nm。灵敏度为 0 .0 8AUFS ,流速为 1.0ml/min ,外标峰面积法计算含量。结果 :黄芩苷的含量每片在 1.38mg~ 12 .8mg之间 ,每片大黄素与大黄酚的总量在 0 .2 8mg~ 1.86mg之间。 结论 :从所测成分的含量看 ,三黄片的质量不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苷 大黄素 大黄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伪麻黄碱溶液的止咳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秋贤 袁秉祥 +1 位作者 赵正航 张大鵾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4-45,98,共3页
研究了复方伪麻黄碱溶液及其组份对二氧化硫刺激所致小鼠咳嗽反应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三个药物及其复方溶液的LD50,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伪麻黄碱溶液具有协同止咳作用。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复方伪麻黄斌溶液的LD50大于右美... 研究了复方伪麻黄碱溶液及其组份对二氧化硫刺激所致小鼠咳嗽反应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三个药物及其复方溶液的LD50,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伪麻黄碱溶液具有协同止咳作用。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复方伪麻黄斌溶液的LD50大于右美沙酚,其急性毒性减小。说明复方伪麻黄碱组方合理,比单用右美沙酚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麻黄碱 止咳 急性毒性 止咳药 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豚鼠心室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封卫毅 袁秉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26-530,共5页
利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离体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再灌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在缺血和再灌注中,因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心肌传导时间尤... 利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离体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再灌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在缺血和再灌注中,因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心肌传导时间尤其是跨壁传导时间延长、心外膜下心肌至极离散化和心肌兴奋性的不均一化等变化而引起的折返激动,可能是这一模型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0μmol/L利多卡因在此模型中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途径,可能与降低心肌兴奋性、成慢心肌传导速度,从而阻断折返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跨壁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和缺血再灌注豚鼠右心室游离壁跨壁传导和各向异性传导特性的测定
11
作者 封卫毅 袁秉祥 董亚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正常和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的内、外膜下传导和跨壁传导等心肌传导特性。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兴奋在豚鼠右心室内膜下的扩布有所减慢但无方向性差异,心外膜不... 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正常和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的内、外膜下传导和跨壁传导等心肌传导特性。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兴奋在豚鼠右心室内膜下的扩布有所减慢但无方向性差异,心外膜不同方向上的传导差异则显著增大。同时,。C室肌外向和内向跨壁传导时间均有明显性延长,部分标本甚至出现完全性跨壁传导阻滞。,G肌传导特性的这种不均一性变化,为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折返激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壁传导 各向异性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