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息公开背景下政府信息增值利用探析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原光
诸葛福民
曲海鹏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
章丘市检察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70-73,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9CJGJ47)
济南市软科学项目(济科合字200905153)
-
文摘
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为背景,从信息公开的困境分析出发,揭示了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必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增值利用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条融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种方式合作共济的增值利用模式,并对于政府信息的定价策略和价格管制进行了展望,以加强对增值利用的监管,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
关键词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增值利用
-
分类号
C932.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重新认识间接故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牛忠志
曲海鹏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法学院
山东省章丘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2002年第6期30-34,共5页
-
文摘
笔者认为 :(一 )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 ,应理解为 :在行为人看来 ,如果以其行为为中心的客观方面按照自己的认识内容去发展 ,便确信一定发生或至少具有现实可能发生的偶然性 ;刑法理论通说把“会发生”划分为“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违背了哲学原理 ,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因为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于可能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相对应 ) ,并以此为前提 ,将间接故意犯罪情况下的“会发生”局限于“偶然可能发生”并不科学 ,而且还将对必然发生的客观趋势的“主观认识”等同于“现实性”从而错上加错。 (二 )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放任”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动态辩证的发展过程 ,它即不是“希望” ,也不是“不希望” ,而是由“不希望”衍化而生的带有倾向性的特殊意志形态 ;刑法理论通说将“放任”理论为中性化的“听之任之 ,满不在乎 ,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足取 。
-
关键词
间接故意
放任
刑法理论
客观方面
明知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必然
希望
偶然性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