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的旅游学教育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国庆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5,共3页
旅游学以旅游及其相关的诸多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学科,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1.发展过程日本的旅游研究始于二战之前。1930年,当时的铁道省设立了国际观光局,主要从事翻译和... 旅游学以旅游及其相关的诸多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学科,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1.发展过程日本的旅游研究始于二战之前。1930年,当时的铁道省设立了国际观光局,主要从事翻译和介绍欧洲各国的旅游研究成果。二战结束后,以交通学和经济地理学为主的研究人员组织成立了“日本观光学会”,大学里的旅游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并走上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学 日本 教育 旅游研究 经济地理学 社会现象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都市旅游街区书法景观空间分异及其文化认同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捷 卢韶婧 +2 位作者 杜国庆 孙景荣 万基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1-839,共9页
以中国和日本两国都市旅游街区的商店招牌为研究对象,以北京琉璃厂、东京浅草寺作为传统旅游街区,以北京王府井、东京新宿作为更新型旅游街区,以南京新街口、东京银座作为都市现代商贸旅游街区,设计了特定的书法景观指数从不同空间尺度... 以中国和日本两国都市旅游街区的商店招牌为研究对象,以北京琉璃厂、东京浅草寺作为传统旅游街区,以北京王府井、东京新宿作为更新型旅游街区,以南京新街口、东京银座作为都市现代商贸旅游街区,设计了特定的书法景观指数从不同空间尺度探讨了两国书法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及文化认同的异同。结果表明:全球化背景下中、日两国对书法文化仍然存在的较强文化认同,书法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标识了城市内部象征空间的形成,表征着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虽然两国文字、民俗和书法传统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在书法艺术的认同角度和形式上的差异,但两国书法景观在整体上具有城市空间分异规律和文化认同的一致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旅游街区的书法景观较之传统旅游街区已经弱化;书法景观在不同类型业态之间的差异则揭示了这种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景观 空间分异 文化认同 旅游街区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对智慧旅游的再认识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国庆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9,共3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等各种信息器材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ICT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给旅游这一社会现象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旅行者和旅游产业,甚...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等各种信息器材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ICT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给旅游这一社会现象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旅行者和旅游产业,甚至旅游目的地都积极引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从而诞生了智慧旅游(smart tourism)这一全新的旅游观念和模式。所谓智慧旅游,简单地说,就是合理地利用智能器材来有效地传递或获取旅游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旅游质量的旅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旅游 信息通信技术 旅游目的地 信息技术 旅行者 智能手机 I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以中国为例(英文) 被引量:18
4
作者 杜国庆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41,共17页
研究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的1980-1990年期间,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分别从1985年的340个建置市和1995年的640个建置市中选取了246个和488个城市作为样本,以重力模型为基本模型,援引中介机会模型和目的地竞争模型理论,建立了中... 研究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的1980-1990年期间,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分别从1985年的340个建置市和1995年的640个建置市中选取了246个和488个城市作为样本,以重力模型为基本模型,援引中介机会模型和目的地竞争模型理论,建立了中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模拟模型.利用各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间直线距离,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出城市的势能(potential)和城市间的连接(linkage),最终将中国城市体系划分为以分别以北京、上海和重庆为中心的3个城体系,以下又可细分为包括沈阳、哈尔滨、武汉、广州、昆明、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在内的12个子城市体系.并根据城市最大连接、中心城市势能、城市数、城市体系平均城市势能等指标及其变化,把12个子城市体系分为低发展型、中心城市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等3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空间相互作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