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滤膜技术在南通狼山水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郁振标 袁宵 陈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5,122,共5页
南通狼山水厂作为目前最大的以长江水为水源的浸没式超滤膜水厂,采用了可跨越式预处理与浸没式超滤膜、臭氧活性炭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技术工艺的组合研究探索,进一步验证了超滤膜技术是非常易于组合的、有效的深度净水工艺.运行结果表明... 南通狼山水厂作为目前最大的以长江水为水源的浸没式超滤膜水厂,采用了可跨越式预处理与浸没式超滤膜、臭氧活性炭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技术工艺的组合研究探索,进一步验证了超滤膜技术是非常易于组合的、有效的深度净水工艺.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浊度保持在0.1NTU以下,对长江流域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和升级改造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 超滤膜技术 长江流域 自来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硫过程的胺液污染问题及胺液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孙姣 孙兵 +2 位作者 姬春彦 魏月友 陈文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71-2777,共7页
胺法脱硫工艺特别是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在天然气脱硫中较为常用,但是胺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泡、降解、热稳盐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操作。由于更换胺液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对胺液进行净化处理来延长胺液使用寿命。本文... 胺法脱硫工艺特别是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在天然气脱硫中较为常用,但是胺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泡、降解、热稳盐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操作。由于更换胺液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对胺液进行净化处理来延长胺液使用寿命。本文对胺液污染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提出胺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预处理效果差导致胺液产生热稳盐、固体悬浮物、重烃及系统含氧导致胺液发生降解,使得胺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胺液降解和热稳盐问题是最亟须解决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其它胺液污染问题的发生。本文还介绍了胺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主流净化技术的核心是以离子交换技术来除去离子型杂质,以过滤吸附技术去除非离子型杂质,该类技术与中和作用、热回收等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液净化 胺液发泡 胺液带油 胺液降解 热稳盐 天然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PVDF膜材料性能及其MBR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世龙 张志强 +3 位作者 白新征 谢海晶 谢伟 夏四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50,55,共6页
研究了1种异质编织管增强型复合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MBR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表现,并与传统PVDF膜材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PVDF膜单根膜丝可承受最大拉力为87N、弹性模量为200MPa,复合PVDF膜组件纯水通量(... 研究了1种异质编织管增强型复合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MBR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表现,并与传统PVDF膜材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PVDF膜单根膜丝可承受最大拉力为87N、弹性模量为200MPa,复合PVDF膜组件纯水通量(在20kPa下)和临界通量分别为85L/(m^2·h)和49-60L/(m^2·h),均明显高于传统PVDF膜。因此复合PVDF膜能承受高曝气量的冲刷并在高通量条件下运行。在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时,复合PVDF膜MBR与传统PVDF膜MBR的出水水质相当。运行期间,复合PVDF膜和传统PVDF膜TMP增长率分别为0.65和0.73kPa/d,表明复合PVDF膜抗污染性能优于传统PVDF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编织纤维管 膜生物反应器 城市污水 低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森林 梁恒 +2 位作者 张建辉 陈杰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9,57,共5页
针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重要环节———曝气,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曝气方式、曝气量等因素对一体式PAC/UF工艺运行及除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情况下PAC/UF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好;连续曝气会使出水颗粒数... 针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重要环节———曝气,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曝气方式、曝气量等因素对一体式PAC/UF工艺运行及除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情况下PAC/UF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好;连续曝气会使出水颗粒数略微增多;同时连续曝气可以更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减缓膜污染的作用.增加曝气量也可以减缓膜污染.但是在实验条件下,间歇曝气可以节约电能0.221 kW.h/m3.综合考虑PAC/UF工艺膜污染、除污染效能和运行成本,对于PAC/UF工艺,间歇曝气更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浸没式超滤膜 粉末活性炭 膜污染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PAC-UF工艺处理水厂待滤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邵森林 梁恒 +2 位作者 谢观体 陈杰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6,共6页
通过中试,研究一体式PAC-UF工艺取代传统砂滤池工艺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将其与单独超滤和水厂砂滤池比较.结果表明,PAC-UF工艺平均出水浊度为(0.041±0.010)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平均为(13±8)/mL,可保证出水良好的生物安全... 通过中试,研究一体式PAC-UF工艺取代传统砂滤池工艺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将其与单独超滤和水厂砂滤池比较.结果表明,PAC-UF工艺平均出水浊度为(0.041±0.010)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平均为(13±8)/mL,可保证出水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PAC投加20 mg/L情况下,PAC-UF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为(21.0±9.9)%,对不含亚硝酸盐部分CODMn的去除率为(33.7±11.1)%,对UV254的去除率为(51.0±10.7)%,PAC-UF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砂滤.但PAC-UF工艺对NH4+-N去除效果不佳.在实验工况条件下,工艺能稳定运行,可以维持运行3个月左右化学清洗1次.PAC-UF工艺适用于高有机污染、低NH4+-N的原水水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厂出水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浸没式超滤膜 膜污染 砂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混凝剂去除地下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陶辉 赖连花 +1 位作者 陈清 白新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4,共6页
为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硅酸盐,以某溶解性硅酸盐含量高达50~60mg/L的地下水为对象,开展复配混凝剂去除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Ca(OH)_2投加量为450 mg/L时,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和浑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1.16%和74.8%;进... 为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硅酸盐,以某溶解性硅酸盐含量高达50~60mg/L的地下水为对象,开展复配混凝剂去除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Ca(OH)_2投加量为450 mg/L时,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和浑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1.16%和74.8%;进一步增加Ca(OH)_2投加量可进一步强化溶解性硅酸盐的去除,但会引起出水pH值的大幅升高;FeCl_3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去除率低于12.55%,但其对出水浑浊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优势;MgO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最优投加量为400 mg/L,此时去除率为14.53%,处理后出水浑浊度较高;FeCl_3复配Ca(OH)_2时,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去除率超过60%,并且出水浑浊度低于0.65 NTU;FeCl_3复配MgO时,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去除率可达75%以上;Ca(OH)_2复配MgO时,对水中溶解性硅酸盐的去除率最高达73.76%,较单独使用Ca(OH)_2除硅时(81.41%)有所下降.3种复配方案中,以FeCl_3复配MgO的方案为佳,在此方案下,当Fe^(3+)质量浓度为16.8 mg/L、MgO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硅的去除率达76.67%,滤后浑浊度为0.83 NTU,同时出水pH值最低,可节省后续调整pH时的酸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溶解性硅酸盐 混凝 复配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溶解性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
7
作者 陶辉 赖连花 +1 位作者 陈清 白新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2-138,共7页
针对某地地下水溶解性硅、铁和锰同时超标的情况,开展了曝气+三氯化铁、次氯酸钠+三氯化铁、曝气+氢氧化钙、次氯酸钠+氢氧化钙及曝气+氢氧化钙/三氯化铁等技术同步去除水中溶解性硅、铁和锰的研究.曝气氧化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 针对某地地下水溶解性硅、铁和锰同时超标的情况,开展了曝气+三氯化铁、次氯酸钠+三氯化铁、曝气+氢氧化钙、次氯酸钠+氢氧化钙及曝气+氢氧化钙/三氯化铁等技术同步去除水中溶解性硅、铁和锰的研究.曝气氧化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化铁为混凝剂时,不能实现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以氢氧化钙为混凝剂时,可实现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当氢氧化钙投加量为500 mg/L时,硅、铁和锰的去除率分别为51.2%、84.3%和90.9%),但出水pH值不符合水质要求;采用氢氧化钙/三氯化铁复配混凝剂时,可进一步强化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同时出水浊度均小于0.71 NTU,pH值符合水质要求.采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化铁为混凝剂时,可有效去除铁和锰,但对硅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差;以氢氧化钙为混凝剂时,可实现硅、铁和锰的同步去除,且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出水呈较强碱性,不符合水质要求.综合考虑,推荐采用曝气+氢氧化钙/三氯化铁复配混凝剂作为同步去除地下水中硅、铁和锰的方法.当氢氧化钙投加量为500 mg/L、三氯化铁投加量(以Fe^(3+)计)为22.4 mg/L时,出水残余硅、铁和锰的含量分别为13.74、0.15和0.005 mg/L,pH值为8.5,出水浊度为0.65 NTU,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地下水 溶解性硅 同步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浸没式超滤膜污染影响中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友道 张维佳 +3 位作者 王东田 陈杰 牛淮金 周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5,共4页
采用混凝-气浮移动罩-超滤膜工艺处理太湖源水中试研究,考察了过滤周期、中间曝气时间、气水体积比、通量、排污时间对浸没式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藻期采用过滤周期1.5 h、中间曝气30 s、气水体积比4:1~5:1、通量30 L.m-.2... 采用混凝-气浮移动罩-超滤膜工艺处理太湖源水中试研究,考察了过滤周期、中间曝气时间、气水体积比、通量、排污时间对浸没式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藻期采用过滤周期1.5 h、中间曝气30 s、气水体积比4:1~5:1、通量30 L.m-.2h-1、排污时间25~30 s的工况能较好的减缓膜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过滤周期 中间曝气时间 气水体积比 通量 排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处理水厂沉后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谢观体 邵森林 +2 位作者 梁恒 陈杰 李圭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从常规砂滤池改造成膜池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试,研究了浸没式超滤工艺处理水厂沉后水的处理效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平均浊度为(0.050±0.014)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小于20个.mL-1,能有效保证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超... 从常规砂滤池改造成膜池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试,研究了浸没式超滤工艺处理水厂沉后水的处理效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平均浊度为(0.050±0.014)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小于20个.mL-1,能有效保证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超滤膜膜丝作为生物载体附着生长一定量的微生物,能去除少量氨氮;超滤对沉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不高,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为10%左右;在试验工况下,工艺稳定运行,化学清洗周期可达4个月;同时试验装置的等效滤速为8.6 m.h-1。因此,从除污染效能和基建用地上看,超滤膜可以替代传统砂滤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沉后水 工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新型PVC膜生物反应器在市政污水处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新征 陈清 于玉彬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利用一套浸没式新型PVC(Polyvinyl chloride)超滤膜材料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市政污水,研究了该新型PVC-MBR的长期运行效果、运行状况及膜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新型PVC-MBR对主要污染物COD、NH4+-N、TP和浊度... 利用一套浸没式新型PVC(Polyvinyl chloride)超滤膜材料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市政污水,研究了该新型PVC-MBR的长期运行效果、运行状况及膜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新型PVC-MBR对主要污染物COD、NH4+-N、TP和浊度等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COD、NH4+-N去除率分别可以稳定在90%和95%以上;外加化学混凝辅助除磷条件下运行可保证出水TP小于0.5mg/L;膜出水浊度小于0.1NTU,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的要求.在20L/(m2·h)通量条件下,膜系统运行稳定,跨膜压差(TMP)基本保持在-35kPa以内,在第195天进行离线化学清洗,通过1×10-3NaClO和质量分数0.2%NaOH混合离线清洗后可以使膜运行的TMP恢复至接近新膜通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PVC超滤膜 生活污水 膜污染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技术在南通狼山水厂中的运行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郁振标 袁宵 +1 位作者 陈清 卢月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南通狼山水厂浸没式超滤膜系统设计规模为30×10^(4)m^(3)/d,对应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臭氧活性炭+浸没式超滤膜”,同时,沉淀池可超越至浸没式膜池,该工艺有效地应对以长江流域水源为原水的水质.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 南通狼山水厂浸没式超滤膜系统设计规模为30×10^(4)m^(3)/d,对应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臭氧活性炭+浸没式超滤膜”,同时,沉淀池可超越至浸没式膜池,该工艺有效地应对以长江流域水源为原水的水质.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浊度保持0.1 NTU以下,COD_(Mn)<2 mg/L,颗粒数(≥2μm)为10个/mL以下,有效保障了出厂水的水质稳定性.同时,跨越式的工艺组合可节省运行能耗.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膜系统恢复性清洗需充分考虑对管道材质的合理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自来水厂 稳定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超滤-紫外线组合工艺用于公共直饮水的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清 徐娅 +1 位作者 李昌湖 汪爱滨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94,共4页
由于二次污染问题的存在,我国的自来水还无法实现直接饮用,开发处理用于公共直饮水工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活性炭-超滤-紫外线组合工艺用于公共直饮水的实践与应用以及相关的成功案例.实践表明,该工艺完全满足公共直饮水的... 由于二次污染问题的存在,我国的自来水还无法实现直接饮用,开发处理用于公共直饮水工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活性炭-超滤-紫外线组合工艺用于公共直饮水的实践与应用以及相关的成功案例.实践表明,该工艺完全满足公共直饮水的水质要求,而且易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技术 公共直饮水 设备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浸入式超滤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清 杨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6,91,共5页
通过浸入式超滤膜处理垃圾渗滤液SBR排水的中试研究,考察了膜系统运行参数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引入盐酸进行维护性化学清洗——EFM清洗,确定最优运行参数的情况下,膜系统运行稳定,跨膜压差小于0.025 MPa;膜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 通过浸入式超滤膜处理垃圾渗滤液SBR排水的中试研究,考察了膜系统运行参数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引入盐酸进行维护性化学清洗——EFM清洗,确定最优运行参数的情况下,膜系统运行稳定,跨膜压差小于0.025 MPa;膜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且超滤膜出水SDI小于1,大大减轻后续纳滤或反渗透膜工艺中膜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爱军 于玉彬 +1 位作者 白新征 陈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0,96,共4页
采用低能耗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800~1 200mg/L、NH_3-N为200~250mg/L、TP为15~30mg/L、pH为7.5~8.5、SS为1 000~1 200mg/L时,反应器运行稳定后,对SS、NH_3-N、TP、COD_(Cr)的平... 采用低能耗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800~1 200mg/L、NH_3-N为200~250mg/L、TP为15~30mg/L、pH为7.5~8.5、SS为1 000~1 200mg/L时,反应器运行稳定后,对SS、NH_3-N、TP、COD_(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99%、94.5%、78%、89%.实验还证明,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通过物理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膜污染,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溶解性有机物及微生物滋生是造成跨膜压差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废水 低能耗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处理-PVC超滤膜联用装置净化鱼类养殖循环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新征 陈子聪 税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0,共6页
设计了包括水生植物床、包埋菌、生物填料及PVC中空纤维膜的生物处理-超滤膜联用装置,并用于锦鲤养殖循环水的处理,研究了该装置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浊度及富营养化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膜-生物循环净化系统处理的锦鲤池水在36天后,由... 设计了包括水生植物床、包埋菌、生物填料及PVC中空纤维膜的生物处理-超滤膜联用装置,并用于锦鲤养殖循环水的处理,研究了该装置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浊度及富营养化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膜-生物循环净化系统处理的锦鲤池水在36天后,由于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作用,使鱼池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NH3)、总氮(TN)、总磷(TP)和浊度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别小于40mg/L、1.5mg/L、7.0mg/L、1.54mg/L和5NTU,均远远低于未采用该装置处理的对照组鱼池水的污染物浓度,表明生物处理-超滤膜联用技术可高效去除鱼类养殖废水中污染物.同时,由于采用低压/内压错流过滤模式,以及PVC膜的抗污染性能,联用装置运行过程中膜的通量稳定性良好.这些结果初步证明所设计的生物处理-PVC超滤膜装置和技术在鱼类养殖循环水净化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超滤膜 鱼类养殖 循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