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聚集特征的沥青路面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德津 李清泉 +2 位作者 陈颖 曹民 何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54,共12页
沥青路面裂缝自动检测是制约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最主要瓶颈.针对现有裂缝检测算法在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广地域、多路况等复杂环境下算法稳定性、可靠性及实时性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问题.本文在观察大量实际工程路面图像基础上,对路面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自动检测是制约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最主要瓶颈.针对现有裂缝检测算法在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广地域、多路况等复杂环境下算法稳定性、可靠性及实时性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问题.本文在观察大量实际工程路面图像基础上,对路面裂缝特征进行全新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聚集特征的沥青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参考裂缝的空间分布、灰度、几何等特征,以子块图像为处理单元,采用逐步求精的策略对子块图像进行分割,快速定位空间聚集区域,再对聚集区域进行评估得到信度高的裂缝候选区域;最后以裂缝候选区域为种子区域,在准确估算裂缝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裂缝片段聚集及相似性等特性,去除噪声同时合并连接断裂的裂缝,实现了裂缝区域较为完整的检测.通过测试多路况、多采集环境下近万样本,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算法对不同类型路面图像中具有不同特征的裂缝区域均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裂缝定位准确性达到95%以上,裂缝区域检测的完整性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裂缝 聚集区域 候选区域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启发式的城市地铁线路选址优化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栾兆亮 涂伟 +1 位作者 沈少青 赵天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9,90,I0001,共8页
地铁线路规划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步骤。传统的地铁线路规划方法依赖城市地理空间、人口和出行调查数据,数据收集困难,操作复杂。该文分析了地铁线路规划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多目标地铁线路规划模型,提出基于空间启发式算法的地铁线路智... 地铁线路规划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步骤。传统的地铁线路规划方法依赖城市地理空间、人口和出行调查数据,数据收集困难,操作复杂。该文分析了地铁线路规划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多目标地铁线路规划模型,提出基于空间启发式算法的地铁线路智能规划方法,同时确定地铁走向和站点布局。以深圳市地铁9号线为例,进行地铁线路规划模型建立与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进行地铁线路规划。与专家方案相比,该文结果在主要站点布局、线路走向、站点数量以及站间距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线路 空间优化 空间大数据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际社交关系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清泉 常晓猛 +3 位作者 萧世伦 鄢科 乐阳 陈碧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1-449,共9页
基于中国大型社交网络人际社交关系,以新浪微博为例,构建中国城际地理社交关系网络,提出以城市社交通量指数、城际社交通量指数和城市社交集聚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借此评价城市社交活跃度与影响力、城际社交强度以及城市社交偏好性,分... 基于中国大型社交网络人际社交关系,以新浪微博为例,构建中国城际地理社交关系网络,提出以城市社交通量指数、城际社交通量指数和城市社交集聚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借此评价城市社交活跃度与影响力、城际社交强度以及城市社交偏好性,分析中国城市社交网络的拓扑特征.研究显示,中国城际社交网络具有明显的全局异构性和局部异构性,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分异现象.城市的社交通量与集聚指数呈较强的正相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二线城市属于社交寡占型城市,与外界交流相比中小城市社交偏好更为集聚.该研究可为探讨线上网络空间与线下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揭示社交网络信息流的地理空间传播路径、预测网络热点事件时空演化趋势及时空影响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际地理网络 社交网络 新浪微博 社交通量 空间分异 局部异构性 集聚数据 社交时空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湖泊景观动态遥感分析(1973-2013年)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海珍 石铁柱 邬国锋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5-754,共10页
城市湖泊是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也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19732013年40年间Landsat MSS(3景)、Landsat 5 TM(5景)和Landsat 8(1景)共9景遥感影像,从景观角度分析武汉市主要湖泊的变化.首先借助遥... 城市湖泊是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也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19732013年40年间Landsat MSS(3景)、Landsat 5 TM(5景)和Landsat 8(1景)共9景遥感影像,从景观角度分析武汉市主要湖泊的变化.首先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湖泊信息,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平均斑块面积(MPS)、斑块面积标准差(PSSD)、边界密度(ED)和斑块平均分维数(MPDF)4个景观指数用于湖泊景观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湖泊变化经历了4大阶段:(1)1970s,由于"围湖造田"政策的推行,湖泊总面积、MPS和PSSD急剧减小,湖泊斑块数量(尤其是小型湖泊)急剧增加,大湖破碎、小湖增加;(2)1980s,推行"退田还湖"政策,湖泊总面积有较大回升,但小型湖泊消亡现象较为严重;(3)1990s,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原因,湖泊水面面积仍缓慢波动减小;(4)21世纪后,湖泊斑块数量持续缓慢增加,但湖泊总面积呈减少趋势,故又可能进入一轮大湖萎缩或破碎、小湖增加的阶段.总体而言,武汉城市湖泊受到人为干扰和政策导向影响明显,应大力加强湖泊的科学管理,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好湖泊自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景观 遥感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沿岸海域水体漫衰减系数光谱分析及LiDAR测深能力估算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凯 李清泉 +5 位作者 朱家松 汪驰升 崔扬 管明雷 王丹 樊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2-1587,共6页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主动式水深测量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近岸水深和水下地形,特别是对于浅海、岛礁等船只无法达到的区域具有显著优势。而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测深能力主要受到水体浑浊度的影响。激光测深实验中对实...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主动式水深测量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近岸水深和水下地形,特别是对于浅海、岛礁等船只无法达到的区域具有显著优势。而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测深能力主要受到水体浑浊度的影响。激光测深实验中对实验区域的水体浑浊度研究将有助于实验方案的设计。以中国海南岛沿岸海域为例,研究了该海域水体浑浊度和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CZMIL(coastal zone mapping and imaging LiDAR)测深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运用水体漫衰减系数估算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测深能力的算法。首先分析并确定了实验区域的漫衰减系数K_d(490)反演算法;其次,运用该区域实测光学数据建立了漫衰减系数K_d(490)和K_d(532)之间的数值关系;接着总结了K_d(532)和CZMIL系统最大测深值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MODIS数据合成了海南岛沿岸海域在CZMIL系统海道测量模式下的测深能力空间分布图,重点分析了海口和陵水附近海域的最大可测水深分布情况。为海南岛沿岸海域开展激光测深实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漫衰减系数 光谱分析 海南岛 CZMIL 激光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6
6
作者 张向敏 罗燊 +3 位作者 李星明 李卓凡 樊勇 孙健武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基于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及陆地表层系统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及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春季较差、夏秋优良、冬季最差,AQI季节均值呈现&quo... 基于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及陆地表层系统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及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春季较差、夏秋优良、冬季最差,AQI季节均值呈现"U"形变化特征。②全国及九大区域AQI月均值变化趋势呈现"L"形特征。③全国及九大区域AQI日均值变化趋势呈现周期性W~脉冲型波动规律。④"高污染"和"低污染"区域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南北分异格局。⑤九大区域首要污染物频次结构差异明显,频次最高的首要污染物PM2.5或者PM10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空间自相关 九大区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Aqua漫射衰减产品K_d(490)在南海海域的精度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文静 曹文熙 +1 位作者 胡水波 王桂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遥感手段准确估算水体漫射衰减系数Kd(490),可为有效评价近岸海域水质、准确估算真光层深度提供有力数据和方法支撑。利用2004~2012年在南海海域获得的9个航次的实测Kd(490)数据,通过建立实测与遥感产品的时空匹配数据对,获取与Kd(4... 基于遥感手段准确估算水体漫射衰减系数Kd(490),可为有效评价近岸海域水质、准确估算真光层深度提供有力数据和方法支撑。利用2004~2012年在南海海域获得的9个航次的实测Kd(490)数据,通过建立实测与遥感产品的时空匹配数据对,获取与Kd(490)实测数据相对应的MODIS-Aqua遥感反射率(Rrs(λ))和叶绿素a浓度(Chl-a)产品,分别采用算法Muller,Werdell,Morel,Lee和MODIS业务化算法KD2M对南海海域Kd(490)遥感产品进行精度评估与对比;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南海海域水体的特异性,基于相应的实测Rrs(λ)和Chl-a数据集,利用上述算法对Kd(490)反演产品再次进行精度评估与对比,进而探讨Kd(490)产品的误差来源和算法区域化修正的必要性。基于MODIS-Aqua遥感产品,利用上述五种算法获得的MODIS-Aqua Kd(490)产品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APD)分别是20.12%,29.22%,17.98%,22.61%和21.61%,其中,Morel算法最优,且相关系数最高达0.5;基于相应实测数据,利用上述算法反演获得的Kd(490)产品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算法Lee和Werdell,APD分别为17.86%和17.97%,提高了5%~11%,最优算法为Morel,其APD可达15.44%。合理选取评估算法及进一步开展算法的区域性修正对于准确估算南海海域Kd(490)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MODIS-Aqua 漫射衰减系数Kd(490) 南海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变形速度的弯沉测量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德津 李清泉 +1 位作者 曹民 林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0-226,231,共8页
为了实现在正常交通速度20-80km/h下的连续弯沉测量,提出了采用测量路面变形速度反演弯沉的方法.研究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测量路面在标准载荷作用下的路面变形速度的方法和路面变形速度提取算法,结合弹性地基上的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推... 为了实现在正常交通速度20-80km/h下的连续弯沉测量,提出了采用测量路面变形速度反演弯沉的方法.研究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测量路面在标准载荷作用下的路面变形速度的方法和路面变形速度提取算法,结合弹性地基上的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推导弯沉盆曲线的两参数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利用路面变形速度反演路面弯沉.基于此方法设计的原型设备已在新疆、陕西、甘肃、天津、湖北等省市进行了近8×10^4 km的路测实验.结果显示,数据自重复性达到95%以上;与贝克曼梁测量数据对比,数据相关性达到90%以上.该方法一次测量只需要一次采样,测量与路面曲率无关,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其适合于高速、无损测量.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满足路网级、逐车道的路面弯沉连续、无损、高密度、高速度测量的要求,具有广阔的使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 弯沉测量 变形速度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景观格局遥感提取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会增 刘珏 +2 位作者 石铁柱 王俊杰 邬国锋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1,共8页
针对多观测尺度下提取的红树林难以直接比较、转换和整合的问题,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研究红树林遥感提取的尺度效应。基于资源三号影像,采用重采样方法模拟多尺度遥感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统计方法探究红树林景观格局遥感提取的尺度效... 针对多观测尺度下提取的红树林难以直接比较、转换和整合的问题,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研究红树林遥感提取的尺度效应。基于资源三号影像,采用重采样方法模拟多尺度遥感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统计方法探究红树林景观格局遥感提取的尺度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降低,红树林斑块会出现位移和变形;在不同尺度下提取的红树林景观指数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多项式或对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景观指数随尺度的变化(R^2≥0.94);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高分一号影像和Landsat-8影像提取的红树林景观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尺度效应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多源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光谱图像分类的超像素级Gabor特征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森 吴奎霖 +1 位作者 朱家松 李清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72-80,共9页
由于高光谱图像中的地物空间分布具有规整性和局部连续性,同时超像素分割是一种将空间图像分割成多个同质区域的有效方法,因此从超像素的角度进行高光谱图像分类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像素级Gabor特征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 由于高光谱图像中的地物空间分布具有规整性和局部连续性,同时超像素分割是一种将空间图像分割成多个同质区域的有效方法,因此从超像素的角度进行高光谱图像分类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像素级Gabor特征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简称为SPGF.首先,使用一组预定义的二维Gabor滤波器与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卷积运算,提取有效特征.同时,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简称SLIC)超像素分割方法将原始高光谱图像划分成互不重叠的超像素.然后,对于每个Gabor特征模块,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并使用多数投票策略实现各模块分类结果的融合.最后,使用通过SLIC算法得到的超像素图对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在2个真实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PGF方法能够比领域内的一些经典算法获得更高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超像素分割 GABOR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GHz与5GHz信号的WiFi指纹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亮 潘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为了减小2.4 GHz信号强度波动对无线定位的影响,在保证定位范围的前提下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分析2.4 GHz和5 GHz信号的传播特点,构建了基于2.4 GHz与5 GHz信号的Wi Fi指纹定位算法,该算法以加权平均的方式同时考虑2.4GHz与5 GHz信号。以... 为了减小2.4 GHz信号强度波动对无线定位的影响,在保证定位范围的前提下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分析2.4 GHz和5 GHz信号的传播特点,构建了基于2.4 GHz与5 GHz信号的Wi Fi指纹定位算法,该算法以加权平均的方式同时考虑2.4GHz与5 GHz信号。以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馆作为实验场景,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将2.4 GHz与5 GHz信号强度的方差倒数作为两者的稳定性系数是有效的;本定位算法比传统算法在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两个方面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WIFI 2.4GHz与5GHz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典型海区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特征及遥感反演产品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文静 曹文熙 +3 位作者 胡水波 王桂芬 刘振宇 徐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4,共10页
基于遥感手段准确估算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_(ph)(l),可为长时间、大尺度范围识别浮游植物功能种群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利用2003至2012年获取自南海、琼东、广东近岸和珠江口各典型海区的实测a_(ph)(l)数据,对比分析表层光谱特征,... 基于遥感手段准确估算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_(ph)(l),可为长时间、大尺度范围识别浮游植物功能种群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利用2003至2012年获取自南海、琼东、广东近岸和珠江口各典型海区的实测a_(ph)(l)数据,对比分析表层光谱特征,初步判断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差异;基于MODIS-Aqua二级遥感反射率产品,分别采用经验算法PL和半分析算法QAA对a_(ph)(l)遥感产品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以南海、琼东为代表的清洁海域和以广东沿岸、珠江口为代表的浑浊海域表层a_(ph)(l)光谱差异明显;a_(ph)(l)在清洁海域量值较小但在颗粒物吸收中居于主导,而在浑浊海域并不占优;浮游植物单位吸收系数a_(ph)*(l)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色素打包效应以及色素组成是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经验算法PL较之于半分析算法QAA反演得到的a_(ph)(l)(l=412,443,490)遥感产品精度更高,平均相对误差APD小于22%;采用区域优化算法NOCI获得的Chl-a产品作为输入参数,算法PL所得的a_(ph)(l)遥感产品APD不超过14%。结果表明,基于水色遥感产品进行a_(ph)(l)遥感产品精度评估和探讨不同海区浮游植物功能种群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浮游植物吸收系数 光谱特征 遥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遥感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3
作者 杨超 邬国锋 +3 位作者 李清泉 王金亮 渠立权 丁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32,共9页
遥感影像分类是获取植被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分类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分类精度的关键因素。从植被遥感分类中是否具有先验知识的分类方法、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及相关辅助信息的分类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和其他分类方法等方面对国... 遥感影像分类是获取植被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分类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分类精度的关键因素。从植被遥感分类中是否具有先验知识的分类方法、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及相关辅助信息的分类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和其他分类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为深入研究在现有分类方法基础上如何提高植被遥感分类的精度及进行植被遥感细分类,建议利用影像融合DEM的三维地形辅助分类及选取训练样本提高样本分离度;将混合像元分解思想融入到现有的植被遥感分类方法中,综合地形、纹理、光谱等辅助信息进行细分类;继续开展对"软"分类器方法的研究,将单个像元分解为不同组分,从"亚像元"级进行植被遥感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 遥感 三维地形 混合像元分解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氮含量反演偏最小二乘模型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奕涵 石铁柱 +2 位作者 刘会增 王俊杰 邬国锋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7,共6页
针对高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PLSR)反演作物氮含量时易出现数据冗余和模型复杂的问题,尝试结合波段深度分析和遗传算法(GA)建立水稻氮含量PLSR反演模型。基于去包络线处理的水稻高光谱数据(350nm^750nm),选取波段深度(BD)、波段深度比(BDR... 针对高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PLSR)反演作物氮含量时易出现数据冗余和模型复杂的问题,尝试结合波段深度分析和遗传算法(GA)建立水稻氮含量PLSR反演模型。基于去包络线处理的水稻高光谱数据(350nm^750nm),选取波段深度(BD)、波段深度比(BDR)、归一化面积波段深度(BNA)和归一化面积波段指数(NBDI)4种波段深度指数分别建立BDA-PLSR模型,进而采用遗传算法波段选择选取最适宜波段深度指数建立GA-PLSR模型,并将GA-PLSR模型与BDA-PLSR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BNA的GA-PLSR模型在反演水稻氮含量中获得了最佳的结果(Adj.R2=0.67,RMSEP=0.20,RPD=1.84)。研究证明,利用波段深度分析建立的PLSR模型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冗余问题,进一步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波段选择能更有效挖掘光谱信息,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含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 波段深度分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位修正模型精化潮位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5
作者 管明雷 黄辰虎 +2 位作者 李清泉 汪驰升 丁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1,共4页
利用海洋动力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州湾及其外海域潮汐数值模型,提取了整个场内各个网格点上天文潮位值的时间序列。利用该区域内分布的5个验潮站资料提取水位修正模型,对场内的网格... 利用海洋动力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州湾及其外海域潮汐数值模型,提取了整个场内各个网格点上天文潮位值的时间序列。利用该区域内分布的5个验潮站资料提取水位修正模型,对场内的网格点进行水位修正,得到高精度的格点水位时间序列,然后对修正前后的水位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水位修正后的潮位数值模拟结果水位精度提高了10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 潮汐数值模拟 余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滤波融合WiFi和PDR的行人室内定位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家松 程凯 +1 位作者 周宝定 林伟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5,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滤波融合Wi Fi和PDR的行人室内定位方法。首先改善Wi Fi位置指纹定位的KNN算法,通过阈值的设定,排除相似度高但实际上不可能的点,获取动态K值;然后通过行人航位推算(PDR)初始化算法,动态轨迹概率计算,确定PDR初始位置...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滤波融合Wi Fi和PDR的行人室内定位方法。首先改善Wi Fi位置指纹定位的KNN算法,通过阈值的设定,排除相似度高但实际上不可能的点,获取动态K值;然后通过行人航位推算(PDR)初始化算法,动态轨迹概率计算,确定PDR初始位置;最后在改进的Wi Fi和PDR的定位基础上,基于互补滤波原理,根据Wi Fi和PDR定位的不同特性,利用各自的定位优点,使用Wi Fi定位修正PDR的定位结果,通过相应权重参数的调整,输出最终融合定位结果。试验过程中,选取3种不同的室内环境区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可大大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位置指纹 行人航位推算 互补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相关性的公交大数据清洗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智颖 何原荣 李清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随着大数据与AI技术的发展,由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层出不穷,数据清洗在提升这些模型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公交车运行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入手,分析了公交大数据存在的四类异常,接着在对时间相关性、空间邻近性、时空依赖性等公交大数据... 随着大数据与AI技术的发展,由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层出不穷,数据清洗在提升这些模型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公交车运行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入手,分析了公交大数据存在的四类异常,接着在对时间相关性、空间邻近性、时空依赖性等公交大数据特性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缓冲区、四分位数、时间依赖网络等时空处理方法的冗余清洗、范围清洗、异常清洗、补全清洗四种清洗方法,然后对公交进出站、轨迹数据集用这几种清洗方法进行了清洗。在不同清洗数据集下,通过LSTM公交到达时间预测精度的比较分析,证明了数据清洗对预测精度的提升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清洗 时空相关性 数据质量 公交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