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粒子阻尼减振设计
1
作者 肖望强 邵堃 +3 位作者 陈辉 张治平 董继鲁 姚伍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2-790,848,共10页
针对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的振动噪声问题,采用粒子阻尼技术进行减振降噪研究。首先,对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了解机组各结构振动情况以及振动传递路径;其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空调机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机组的振动敏感点,获得... 针对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的振动噪声问题,采用粒子阻尼技术进行减振降噪研究。首先,对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了解机组各结构振动情况以及振动传递路径;其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空调机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机组的振动敏感点,获得粒子阻尼器的最佳安装位置;然后,基于离散元法,设计冷水机组粒子阻尼器,比较最优粒子材质、粒径以及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的耗能值,得到最佳配置方案;最后,搭建实验台对所提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冷水机组在386 Hz下,采用阻尼器最优方案时,压缩机机脚振动减少了4.89 dB,筏架振动减小了9.29 dB;在300 Hz下,压缩机振动减少了4.74 dB,筏架振动减少了11.39 dB,符合预期目标。笔者将粒子阻尼技术应用于空调冷水机组的振动控制中,为空调冷水机组的减振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冷水机组 粒子阻尼 离散元 力链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冷水机组大温差设计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宇 卓明胜 张龙爱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5,共6页
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可以显著降低输配能耗,对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但随设计温差增大、冷冻水流速降低,蒸发器水侧传热系数逐渐减小,成为制约冷水机组能效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蒸发器换热机理,理论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蒸发... 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可以显著降低输配能耗,对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但随设计温差增大、冷冻水流速降低,蒸发器水侧传热系数逐渐减小,成为制约冷水机组能效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蒸发器换热机理,理论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离心式冷水机组串联运行的方案,实验对比了大温差工况下不同水路流程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冻水10℃大温差设计工况下,采用蒸发器双流程串联的设计方法,相比于单流程方案能效可提升6%;而得益于串联方案中间温度的存在,上下游机组在负荷占比为55%∶45%时,整机能效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冷水机组 冷冻水系统 大温差 串联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倾瓦多孔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治平 王建伟 +3 位作者 安林 方攸同 陈玉辉 冯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716,共10页
基于可倾瓦多孔质轴承搭建了可倾瓦多孔质轴承-转子系统实验台。在分析多孔质可倾瓦渗透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供气方式、不同供气压力和不同转子不平衡量等因素对该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多孔质轴瓦的渗透率与供... 基于可倾瓦多孔质轴承搭建了可倾瓦多孔质轴承-转子系统实验台。在分析多孔质可倾瓦渗透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供气方式、不同供气压力和不同转子不平衡量等因素对该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多孔质轴瓦的渗透率与供气压力无关;转子同步振动的临界转速随着轴承整体供气压力增加而减小,临界共振振幅随供气压力增加而变大;增加上轴瓦组供气压力对转子的同步振动影响较小,对次同步振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转子振幅随下轴瓦组供气压力增加而增大,临界共振转速随下轴瓦供气压力增加而减小;转子不平衡量可以激发转子次同步振动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可倾瓦多孔质轴承 供气压力 动力学性能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空调系统管路应变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蘅 秦永强 +1 位作者 廖熠 胡远培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2,共7页
针对家用空调系统管路应变超标等问题,对原系统进行模态和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仿真分析,并与测试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固频和应变仿真值与测试值分别相差小于2 Hz和3με,误差小于2.99%和2.37%;分析了管路应变超标的两种可能原因,提出... 针对家用空调系统管路应变超标等问题,对原系统进行模态和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仿真分析,并与测试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固频和应变仿真值与测试值分别相差小于2 Hz和3με,误差小于2.99%和2.37%;分析了管路应变超标的两种可能原因,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并分别对改进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应变最大位置和共振频率,通过改变管路走向和布局,应变最大降低了89με,降幅达到81.7%,效果显著;对空调管路自身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并在设计阶段预测和降低管路应变,对提高管路寿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空调 应变 管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用圆柱滚子轴承摩擦功耗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邓四二 胡余生 +3 位作者 孙玉飞 徐嘉 牛荣军 崔永存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43-1952,共10页
为了降低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的摩擦功耗,对其所用圆柱滚子轴承的摩擦功耗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考虑周期性载荷因素,建立了压缩机用圆柱滚子摩擦功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承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圆柱滚子轴承摩... 为了降低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的摩擦功耗,对其所用圆柱滚子轴承的摩擦功耗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考虑周期性载荷因素,建立了压缩机用圆柱滚子摩擦功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承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圆柱滚子轴承摩擦功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轴承使用要求前提下,选取较大的径向游隙有利于降低轴承的摩擦功耗;圆柱滚子轴承存在合理的保持架引导间隙和保持架兜孔间隙,使得轴承摩擦功耗最小;随着滚子个数增加,轴承摩擦功耗增加,在保证轴承承载能力前提下,可以适量减少滚子数量,以降低轴承摩擦功耗;新型滑片式压缩机摩擦功耗比传统型降低了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滑片式压缩机 圆柱滚子轴承 摩擦功耗 周期性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环状流实现均匀分配的空调器分流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定乾 吴国明 +3 位作者 任滔 丁国良 宋吉 吴俊鸿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为了解决空调器中多流路换热器内制冷剂分配不均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均匀分配两相制冷剂的新型分流器样件,并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该分流器以环状流并均匀分配环状流为基本思路,具体设计方法是提出分流器进口管结构的计算方法实现环... 为了解决空调器中多流路换热器内制冷剂分配不均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均匀分配两相制冷剂的新型分流器样件,并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该分流器以环状流并均匀分配环状流为基本思路,具体设计方法是提出分流器进口管结构的计算方法实现环状流的构建,并通过设计新型进、出口管的连接结构实现环状流的均匀分配。实验结果表明:当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为14~22 g/s时,水平、倾斜和竖直安装的新型分流器的质量流量不均匀度比传统圆锥式分流器分别下降10%~24%、14%~27%和24%~47%。基于环状流整流的新型分流器的分配性能优于目前最常用的圆锥式分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器 分流器 气液两相流型 环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与POE润滑油气液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贾秀璨 王建 +4 位作者 孙艳军 王晓坡 胡余生 史正良 郭小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5,136,共9页
为了研究环保制冷剂丙烷(R290)与多元醇酯类(POE)润滑油的相平衡性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多元醇酯类润滑油POE22的组分和各组分所占的摩尔分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等体积饱和法在278.15~348.15 K的温度范围内对R290在POE润滑... 为了研究环保制冷剂丙烷(R290)与多元醇酯类(POE)润滑油的相平衡性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多元醇酯类润滑油POE22的组分和各组分所占的摩尔分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等体积饱和法在278.15~348.15 K的温度范围内对R290在POE润滑油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活度系数NRTL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POE22润滑油中主要含有4种酯类化合物和3种添加剂,这7种成分在润滑油中占比99.49%。由模型计算得到的R290与POE22二元混合物理论平衡压力值和实验平衡压力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565%,最大相对偏差为2.934%。此外,在温度范围278.15~348.15 K内未发现制冷剂R290与润滑油存在化学反应或不互溶的现象。将实验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R290在两种矿物油(ISO VG12和NM100P)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发现POE油更适合R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实验 二元混合物 丙烷 POE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数据中心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肖彪 常华伟 +1 位作者 赵树男 舒水明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80,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数据中心能量回收系统,其中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直接置于数据中心的回风通道中。该系统在提高空气源热泵蒸发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机房空调机组的负荷。文章构建了单级压缩空气源热泵模型,结合当地的气象参数,...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数据中心能量回收系统,其中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直接置于数据中心的回风通道中。该系统在提高空气源热泵蒸发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机房空调机组的负荷。文章构建了单级压缩空气源热泵模型,结合当地的气象参数,分别采用5种常用工质,研究了能量回收系统的性能随数据中心回风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的COP及能量回收系统的CO;减排量均随回风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回风温度每升高1℃,热泵总能耗降低2.6%~2.9%;当回风温度从16℃升高到24℃时,CO;减排率约从20%提高到44%,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数据中心 低品位余热 能量回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的光伏蓄冰空调预测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柏扬 张雪芬 +3 位作者 李勇 王如竹 董明珠 赵志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5,共8页
光伏空调和蓄冰空调同属于绿色空调,两者均能起到缓解电网压力、节约空调运行费用的作用。本文将光伏空调与蓄冰空调结合,提出了一种含有充供(充冷同时供冷)工作模式的光伏蓄冰空调系统,构建了光伏蓄冰空调系统运行调度的非线性优化模型... 光伏空调和蓄冰空调同属于绿色空调,两者均能起到缓解电网压力、节约空调运行费用的作用。本文将光伏空调与蓄冰空调结合,提出了一种含有充供(充冷同时供冷)工作模式的光伏蓄冰空调系统,构建了光伏蓄冰空调系统运行调度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并基于动态规划方法对优化问题进行了全局最优求解;根据光伏发电与建筑冷负荷的预测数据,进行了不同建筑冷负荷下的光伏蓄冰空调预测控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光伏发电预测的情况下,光伏蓄冰空调系统的预测控制可将夜间的蓄冰能耗转移到日间,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并提高了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光伏消纳率和平均能效;当光伏售电价格降低时,预测控制下的光伏蓄冰空调系统可更充分利用光伏电能,系统的运行费用得到了更大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冰蓄冷 动态规划 预测控制 运行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焓热泵供暖系统搭配不同散热末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世航 孔婷婷 +3 位作者 肖彪 何林 胡斌 王如竹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9,共6页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具有高能效与环保性的特点,成为取代传统取暖能源的首选方案。本文搭建热泵供暖系统研究平台,通过对双级压缩增焓空气源热泵分别搭载钢制暖气片、压铸铝暖气片、小温差水散热器、地暖辐射4种散热末端进行研究,对比分...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具有高能效与环保性的特点,成为取代传统取暖能源的首选方案。本文搭建热泵供暖系统研究平台,通过对双级压缩增焓空气源热泵分别搭载钢制暖气片、压铸铝暖气片、小温差水散热器、地暖辐射4种散热末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上述4种散热末端的采暖系统性能、舒适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房间总散热量随供水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地暖辐射供暖系统总散热量最大,其次是小温差水散热器、压铸铝暖气片、钢制暖气片;钢制暖气片的房间最终平衡温度最低,其次为压铸铝暖气片和小温差水散热器,地暖辐射则分别高出前者4.56,3.23,2.83℃;燃煤取暖、钢制暖气片、压铸铝暖气片、小温差水散热器、地暖辐射的取暖费用分别是电热取暖的21.56%,32.64%,40.62%,41.90%,4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散热末端 小温差风机盘管 地板辐射采暖 暖气片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跨临界热泵系统特性再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余生 刘雪涛 +2 位作者 李敏霞 徐嘉 李昱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2-1258,共7页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系统,本文对CO2跨临界热泵系统的特性进行再分析,通过参数计算,分析回热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运行压力三种因素如何影响系统性能,提出提高CO2热泵运行效率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回热器并不总有效,而...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系统,本文对CO2跨临界热泵系统的特性进行再分析,通过参数计算,分析回热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运行压力三种因素如何影响系统性能,提出提高CO2热泵运行效率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回热器并不总有效,而是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有关,当温度小于某临界值时回热会降低系统运行制热性能系数COPh,当温度大于此临界值时回热则有助于提高COPh;对应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存在最优压力,但实际压缩机的可承受压力是有限的,导致系统在某些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不能在最优压力下运行,同时在不同的排气压力下,存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最高限定值,否则COPh不合理也不可接受;热泵出水温度以及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共同影响系统排气压力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热泵 跨临界 制热性能系数 回热器 气体冷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载荷激励的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用球轴承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志霖 蒋迪永 +2 位作者 张文虎 邓四二 胡余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80,223,共13页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时变载荷激励的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用球轴承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采用Gear Stiff(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就球轴承的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对球轴承振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变载荷激...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时变载荷激励的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用球轴承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采用Gear Stiff(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就球轴承的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对球轴承振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变载荷激励下球轴承的振动响应频率以时变载荷频率为主,表现出强迫振动,且振动速度幅值远高于恒定载荷下轴承振动速度幅值;结构参数中,原始径向游隙对球轴承振动特性影响显著,采取零游隙或负游隙能够有效地抑制时变载荷对轴承的冲击;保持架兜孔间隙对轴承振动影响较小,存在最优的保持架兜孔间隙使得保持架振动最小;考虑时变载荷的影响,对空调滑片式压缩机用球轴承施加0.3%~0.6%额定动载荷的轴向预紧力可实现降低轴承振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滑片式压缩机 深沟球轴承 时变载荷 振动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式空调机组APF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彪 何林 +2 位作者 舒宏 张威 范建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86,共4页
新版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国家标准GB/T 18837-2015采用全年性能系数(APF)作为其性能评价标准,基于已有的家用空调器中APF研究分析,针对参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APF值计算的各工况点参数进行分析,理论分析各工况点对APF的影响因素,并... 新版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国家标准GB/T 18837-2015采用全年性能系数(APF)作为其性能评价标准,基于已有的家用空调器中APF研究分析,针对参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APF值计算的各工况点参数进行分析,理论分析各工况点对APF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影响APF的因素分为4个独立影响因素和3组非独立影响因素。以实际测试多联机组为例,对机组的逻辑改进提高实测APF值,验证对APF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F能效 中间制冷 多联机 低温制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凯 刘煜 +2 位作者 门群英 康玉勋 张亚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0-264,共5页
开发阶段中的某型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在压缩机以4200 r/min~4500 r/min转速运行时存在明显嗡嗡声异响,声品质体验的接受度差。针对该问题,通过噪声频谱特性分析、管路系统结构模态试验和仿真分析等手段,确定吸气管共振是产生室外机嗡嗡... 开发阶段中的某型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在压缩机以4200 r/min~4500 r/min转速运行时存在明显嗡嗡声异响,声品质体验的接受度差。针对该问题,通过噪声频谱特性分析、管路系统结构模态试验和仿真分析等手段,确定吸气管共振是产生室外机嗡嗡声异响的原因。基于模态仿真分析对吸气管进行调频设计,使其固有频率避开压缩机四倍频激励,同时配合阻尼块的减振作用,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吸气管改进后整机噪声总值最大降幅达8 dB,嗡嗡声异响消失。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对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机结构噪声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空调 固有频率 模态仿真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深层海水供冷系统换热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
15
作者 刘艳峰 赵书年 +3 位作者 周勇 庄照犇 陈耀文 刘怀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共12页
针对低纬度岛屿地区全年温度高、湿度大,空调全年运行时间长而常规能源运输成本高,传统高能耗空调系统难以适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深层海水供冷的闭式空调系统。根据换热特性的差异,将换热管道分为沿程垂直换热管道和海底换热盘管两部... 针对低纬度岛屿地区全年温度高、湿度大,空调全年运行时间长而常规能源运输成本高,传统高能耗空调系统难以适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深层海水供冷的闭式空调系统。根据换热特性的差异,将换热管道分为沿程垂直换热管道和海底换热盘管两部分,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管径、流速等参数对垂直管段和海底换热盘管段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管段管径在0.6 m以内,流速在1~2 m/s范围可保证较高的换热性能;对于海底换热盘管段,最佳管径为0.025~0.050 m,最佳流速为0.4~0.8 m/s。在此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垂直管段优化设计的费用年值数学模型,计算其比摩阻、流速,形成设计用水力计算表,并给出适用于海底换热盘管段工程设计的设计线算图及其修正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供冷系统 换热特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氧化DZ125的双向反射特性实验研究
16
作者 叶志鹏 赵树男 +1 位作者 李勋锋 淮秀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0-238,共9页
作为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涡轮叶片长期在上千度的高温下工作,为了保证叶片安全可靠地运行,需要对其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辐射测温是目前涡轮叶片非接触式测温的主流方法,其测温精度与叶片材料反射特性关系密切,如何预测不同方向反射能... 作为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涡轮叶片长期在上千度的高温下工作,为了保证叶片安全可靠地运行,需要对其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辐射测温是目前涡轮叶片非接触式测温的主流方法,其测温精度与叶片材料反射特性关系密切,如何预测不同方向反射能量的大小,减小反射辐射对测温结果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为了预测叶片反射能量大小,提高辐射测温的准确性,对涡轮叶片常见材料——完全氧化DZ125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进行研究。采用对比法作为实验测量的方法,先分析了BRDF对比法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之后自主搭建了试验台,在温度分别为25,900和1100℃,波长分别为1060,1550和1908 nm的条件下,控制入射天顶角及反射天顶角在0°~60°范围变化,方位角在0°~180°范围变化,测量计算出了多组BRDF值,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完全氧化DZ125的BRDF的影响。最后采用Modified Phong模型对BRDF测量值进行了拟合,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波长对完全氧化DZ125的BRDF影响较小,在涡轮叶片工作的温度范围变化不大,辐射波长变化不大时,可忽略二者对BRDF的影响。而入射天顶角、反射天顶角与方位角对BRDF的影响很大,入射天顶角与反射天顶角大小越相近,方位角越接近180°,测量探头所处位置与镜面反射方向就越接近,试样的镜面反射特性就越显著,BRDF就越大;反之,当探头远离镜面反射方向,漫反射占据主导,BRDF将呈现快速的衰减。实验结果显示完全氧化DZ125具有很强的镜面反射特性。Modified Phong模型拟合得到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完全氧化DZ125的双向反射特性。这一模型简单可靠,适用于后期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预测完全氧化DZ125材料的反射能量分布,为后续开展涡轮叶片辐射测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氧化DZ125 对比法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Modified Pho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改性的聚丙烯酸除湿换热器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博 郑旭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9,共7页
干燥剂吸附性能对除湿换热器系统的除湿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改进的ASAP2020气体吸附仪和恒温恒湿箱,先后对Na^+和K^+改性的聚丙烯酸聚合物的水蒸气平衡吸附性能和吸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并与硅胶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衡... 干燥剂吸附性能对除湿换热器系统的除湿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改进的ASAP2020气体吸附仪和恒温恒湿箱,先后对Na^+和K^+改性的聚丙烯酸聚合物的水蒸气平衡吸附性能和吸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并与硅胶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衡吸附测试显示Na^+改性的聚丙烯酸在整个相对压力区间性能优于硅胶,K^+改性的在高相对压力区间(>0.8)逊于硅胶;基于Polanyi吸附势理论对干燥剂吸附特征曲线进行拟合,以用于后续的除湿换热器模拟研究;动态吸附性能表明聚丙烯酸干燥剂的吸附速率均低于硅胶,但Na+改性的聚丙烯酸整个吸附过程的动态吸附量仍多于硅胶;通过模拟除湿换热器除湿性能,在ARI summer、ARI humid和上海夏季这3种典型室外工况下,Na^+改性的聚丙烯酸换热器可以从待处理空气中去除更多的水分,较硅胶换热器提升49%~118%,适用于室外湿度较小的气候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调节系统 除湿 吸附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直驱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彪 张威 +3 位作者 黄童毅 何林 黄千泽 程笑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97-1902,共6页
基于光伏直驱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系统特性,设计并搭建一座全天候整机、逆变器性能测试平台。结合机组特有的数种工作模式满足对光伏侧、电网侧、机组水侧各参数的监控,并计算转换效率及制冷量。试验结果表明:纯光伏模式的转换效率达98.2... 基于光伏直驱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系统特性,设计并搭建一座全天候整机、逆变器性能测试平台。结合机组特有的数种工作模式满足对光伏侧、电网侧、机组水侧各参数的监控,并计算转换效率及制冷量。试验结果表明:纯光伏模式的转换效率达98.25%,用电模式额定功率转换效率为96.3%,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为6.79,光伏空调的COPsg为6.89。在光伏功率5%~100%波动的情况下,机组功率保持在480 kW,制冷量保持在3180~3200 kW,未引起机组加卸载。平台可满足全天光伏空调并网性能、整机性能、可靠性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平台 光伏 制冷 离心式冷水机组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排气阀片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嘉 刘双来 +1 位作者 刘韵 单彩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46,共5页
在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内设置可提前泄压的排气阀,可以降低压缩机在低压比工况下的过压缩损失。通过引入阀片动力学方程、一维流动方程和热力学守恒方程,建立了计算阀片运动、排气流量以及压缩腔热力学状态的数值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 在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内设置可提前泄压的排气阀,可以降低压缩机在低压比工况下的过压缩损失。通过引入阀片动力学方程、一维流动方程和热力学守恒方程,建立了计算阀片运动、排气流量以及压缩腔热力学状态的数值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不同工况下曲轴旋转过程中的阀片升程和压力曲线。结果表明:在25%和50%低压比工况下,压缩气体在排气过程开始之前有明显的泄压现象,有效降低了压缩腔的过压缩损失。在不同工况下,数值和实验结果的压力曲线吻合较好,该数值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涡旋压缩机压缩和泄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过压缩 排气阀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容积可变转子压缩机的多联机空调降噪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清清 赵旭敏 +2 位作者 周伯儒 叶晓飞 丁少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3,共6页
针对应用容积可变转子压缩机的多联机空调制热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室内机管路脉动嗡嗡声和室外机压缩机启动不连续撞击声问题,利用音质体验和时频分析的方法,确定了2个噪声问题的产生机理,同时通过仿真手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降噪设计方案,... 针对应用容积可变转子压缩机的多联机空调制热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室内机管路脉动嗡嗡声和室外机压缩机启动不连续撞击声问题,利用音质体验和时频分析的方法,确定了2个噪声问题的产生机理,同时通过仿真手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降噪设计方案,经过试验验证,室内机管路脉动嗡嗡声频谱主要峰值分别降低13.2,11.2 dB,室外机压缩机启动下气缸滑片处外壳位置,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幅值减小94.4%,撞击声消失。试验结果表明,降噪设计方案合理、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可变 压缩机 多联机空调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