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31
1
作者 韩磊 洪杰 王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8-331,341,共5页
振动分析是进行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当轴承某一元件表面出现局部损伤时,产生周期性的冲击脉冲力。因此,原来的平稳振动信号变成了非平稳振动信号。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是完全局部化的,但它不能提供任何时域的局部化特... 振动分析是进行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当轴承某一元件表面出现局部损伤时,产生周期性的冲击脉冲力。因此,原来的平稳振动信号变成了非平稳振动信号。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是完全局部化的,但它不能提供任何时域的局部化特征,而窗口傅立叶变换尽管在时域和频域均具有一定的局部化特征,但其局部化却是固定不变的。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准确分析非平稳信号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滚动轴承外表面损伤的实验信号进行小波包频谱分析,验证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是可靠、准确的,可进一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航空发动机 主轴轴承+ 故障诊断 小波包分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效应对涡轮叶片非定常作用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伟 竺晓程 +2 位作者 王惠斌 欧阳华 杜朝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了研究时序效应对尾迹传递及其与下游叶片排的作用机理,利用基于密度修正的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商用CFD软件对某一1.5级轴流低压涡轮级进行了详细数值模拟。通过调整第二级导叶的周向位置来产生时序效应,结合叶片中径处的静压系数... 为了研究时序效应对尾迹传递及其与下游叶片排的作用机理,利用基于密度修正的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商用CFD软件对某一1.5级轴流低压涡轮级进行了详细数值模拟。通过调整第二级导叶的周向位置来产生时序效应,结合叶片中径处的静压系数分布来详细分析时序效应对涡轮叶片非定常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时序效应对涡轮效率影响很小,涡轮最大和最小气动效率之间相差0.1%,当进口导叶尾迹撞击出口导叶前缘时涡轮效率最小;时序效应对动叶表面中径处压力分布影响不大,对出口导叶影响较大,压力分布改变的主要原因包括尾迹的对流传递及其撞击引起叶片环量改变;时序效应对涡轮出口导叶气动力分布影响较大,相对最大效率,最小效率下的气动负荷系数和方位角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效应 涡轮 非定常作用力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型号性能指标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迪 郭齐胜 +1 位作者 李智国 白桦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6,20,共6页
武器装备体系需求方案通常只能给出装备型号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到能力指标的转化和型号能力到体系能力的聚合成为体系评估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从装备型号性能指标出发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首先通过使命任务到能力需求的分... 武器装备体系需求方案通常只能给出装备型号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到能力指标的转化和型号能力到体系能力的聚合成为体系评估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从装备型号性能指标出发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首先通过使命任务到能力需求的分析,建立了能力需求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建立装备性能与底层能力指标的关联关系,以及各层级能力指标之间聚合关系,得到从武器装备型号的性能指标到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函数关系,从而完成装备单元能力评估和装备体系子能力评估,最终得到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体系 作战能力 体系评估 装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涡喷发动机涡轮导向器的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杨 鲁建 +3 位作者 郑严 洪杰 曹航 张瑞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某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导向器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实测的温度边界条件计算了涡轮导向器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涡轮导向器进行了热应力分析。其结果为涡轮导向器叶片设计改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轮导向叶片 热应力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镁合金ME20M的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胤 薛宇光 +4 位作者 宋永利 姜伟 于鲁萍 刘扬 桂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研究高速铣削参数和铣削方式对镁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对MgMnRE系耐热变形镁合金ME20M进行高速铣削试验,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镁合金高速铣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vc为376.991 1m/min,fz为0.08 mm/z,ap为0.... 为研究高速铣削参数和铣削方式对镁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对MgMnRE系耐热变形镁合金ME20M进行高速铣削试验,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镁合金高速铣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vc为376.991 1m/min,fz为0.08 mm/z,ap为0.3 mm,ae为0.1 mm,表面粗糙度稳定在0.8μm以内;相同切削参数下,顺铣、逆铣的表面粗糙度变化趋势一致,逆铣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小;在高切削速度、大每齿进给量、较大的切削深度条件下,顺铣与逆铣方式形成的表面形貌均出现了规律的犁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高速铣削 表面粗糙度 均匀试验设计 顺铣逆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转子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史亚杰 王孝利 +1 位作者 洪杰 朱梓根 《航空发动机》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某涡扇发动机低压转子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支承刚度、支承轴向位置、陀螺力矩对柔性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柔性转子 动力特性 支承系统 有限元 特性研究 转子动力特性 结构动力特性 支承刚度 涡扇发动机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效应对涡轮尾迹传递过程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 竺晓程 +2 位作者 王惠斌 欧阳华 杜朝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1-478,共8页
为了研究时序效应对尾迹传递过程的影响,利用基于密度修正的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商用CFD软件对某一1.5级轴流低压涡轮级进行了详细数值模拟。通过调整第二级导叶的周向位置来产生时序效应,结合涡轮级中湍动能分布、叶片表面剪切应力... 为了研究时序效应对尾迹传递过程的影响,利用基于密度修正的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的商用CFD软件对某一1.5级轴流低压涡轮级进行了详细数值模拟。通过调整第二级导叶的周向位置来产生时序效应,结合涡轮级中湍动能分布、叶片表面剪切应力分布等来详细分析时序效应对涡轮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名叶栅数量比例是影响时序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时序效应对涡轮效率影响很小,涡轮最大和最小气动效率之间相差0.1%。时序效应对涡轮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尾迹与主流之间的掺混损失和尾迹诱导的边界层转涙损失两方面。当一条进口导叶尾迹在靠近出口导叶吸力面流过通道而与其相邻的另一条尾迹通过出口导叶压力面附近时,涡轮效率最大;当一条进口导叶尾迹撞击在出口导叶前缘而另一条尾迹从出口导叶通道中部通过时涡轮效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效应 涡轮 尾迹传递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中良 于雷 敬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5,29,共4页
利用模糊理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数据融合系统;根据模糊控制数据融合模型,对模型中涉及到的容错处理、时空对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模糊理论在融合算法中的处理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对应情况加以讨论说明;最后通过仿真检验... 利用模糊理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数据融合系统;根据模糊控制数据融合模型,对模型中涉及到的容错处理、时空对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模糊理论在融合算法中的处理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对应情况加以讨论说明;最后通过仿真检验分析,证明该融合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测量数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理论 数据融合 时空校准 格罗贝斯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源传感器的在线配准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杰 江晶 盖旭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94-1898,共5页
为估计无源传感器的角度偏差,在只有角度测量信息的前提下,提出了多无源传感器的在线配准方法.该方法运用几何知识,由传感器测量的多个角度数据得到目标的估计距离,通过估计距离进行在线滤波器的初始化,进而实时估计传感器的角度偏差;... 为估计无源传感器的角度偏差,在只有角度测量信息的前提下,提出了多无源传感器的在线配准方法.该方法运用几何知识,由传感器测量的多个角度数据得到目标的估计距离,通过估计距离进行在线滤波器的初始化,进而实时估计传感器的角度偏差;并给出了配准模型的Cramer-Rao下限(CRLB).Monte-Carlo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估计无源传感器的角度偏差,同时得到目标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传感器 配准 在线估计 角度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估计误差相关的多传感器异步航迹融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样晶 尹浩 +2 位作者 江晶 盖旭刚 郑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4,78,共4页
由于不同传感器采样率不同、工作起始点可能不同、通信延迟和本身固有延迟等原因,使得研究多传感器异步融合比同步数据融合更贴近实际需求,且通常情况下,各传感器局部估计误差是相关的,利用融合中心状态融合误差协方差阵迹最小准则,提... 由于不同传感器采样率不同、工作起始点可能不同、通信延迟和本身固有延迟等原因,使得研究多传感器异步融合比同步数据融合更贴近实际需求,且通常情况下,各传感器局部估计误差是相关的,利用融合中心状态融合误差协方差阵迹最小准则,提出了一种局部估计误差相关的多传感器异步航迹融合算法,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异步 航迹融合 局部估计误差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多运动平台多传感器目标跟踪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岐诚 江晶 盖旭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1,共5页
为提高空中多运动平台的协同探测能力,构建了一种多运动平台多传感器系统,提出了一种相应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将不同运动平台上的传感器对目标的观测转换到地心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融合跟踪,针对平台的运动和传感器的视域有限的特点,设... 为提高空中多运动平台的协同探测能力,构建了一种多运动平台多传感器系统,提出了一种相应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将不同运动平台上的传感器对目标的观测转换到地心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融合跟踪,针对平台的运动和传感器的视域有限的特点,设计了序贯融合滤波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以提高目标的跟踪精度,也可以扩大平台的感知范围,从而提升平台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运动平台 多传感器 目标跟踪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多相电机电流控制策略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武斌 于文娟 +2 位作者 王征宇 肖业 杜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8,共10页
针对多相电机具有多控制自由度、容错性能强等特点,对电流环的建模、分析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根据多相电机的多平面数学模型,推导了基波和谐波平面的电压方程,构建了不同平面的电流环,提出了一种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方式(PRstat)... 针对多相电机具有多控制自由度、容错性能强等特点,对电流环的建模、分析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根据多相电机的多平面数学模型,推导了基波和谐波平面的电压方程,构建了不同平面的电流环,提出了一种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方式(PRstat)。从理论上对电流环的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给出了离散化系统的参数优化方法。从电流环动态响应、开关纹波等角度,对比了旋转坐标系比例积分控制方式(PIsync)、静止坐标系比例积分控制方式(PIstat)和滞环控制方式(Hyst)。最后,构建了一套五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证明了比例谐振电流控制方式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电机 基波平面 谐波平面 电流环 比例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加速度计参数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湘涛 董卫华 +1 位作者 张兰 周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3-816,共4页
基于灰色理论适合进行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型系统建模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不需要求解二次规划就能求得模型参数的优点,建立了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针对温度、振动等环境载荷影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内部参数变化,使石英挠性加... 基于灰色理论适合进行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型系统建模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不需要求解二次规划就能求得模型参数的优点,建立了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针对温度、振动等环境载荷影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内部参数变化,使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参数随着时间发生漂移从而难以准确描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参数预测的方法。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两年自然贮存条件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参数标定值进行了建模,计算结果表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参数预测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用平台惯导系统空中动基座对准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博 胡平华 敬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通过建立动基座对准速度匹配的系统模型,对影响传递对准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杆臂效应、挠曲振动等进行了分析,按照既定的载机机动方案采集飞行数据进行离线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可达到对准时间15min,水平对准误差小于1′,... 通过建立动基座对准速度匹配的系统模型,对影响传递对准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杆臂效应、挠曲振动等进行了分析,按照既定的载机机动方案采集飞行数据进行离线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可达到对准时间15min,水平对准误差小于1′,方位对准误差小于6′,水平轴陀螺测漂小于0.02(°)/h的指标要求,证明S形机动速度匹配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案设计正确。利用机载试验数据进行的离线仿真验证,在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方面以及对空中动基座对准方案的试验验证方面具有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基座对准 平台惯导系统 卡尔曼滤波 空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