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快速稀疏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少东 陈文峰 +1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8-715,共8页
目前的稀疏重构算法求解多量测向量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复杂度高;二是不能实现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重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量测向量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构建矩阵平滑零范数法,实现对具有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的重构... 目前的稀疏重构算法求解多量测向量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复杂度高;二是不能实现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重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量测向量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构建矩阵平滑零范数法,实现对具有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的重构,并获得多量测向量的初始支撑集;其次根据稀疏度与量测维度的关系,对初始支撑集进行筛选获得预选支撑集;然后采用贝叶斯组检验方式得到信号重构所需的最终支撑集;最后通过最终支撑集实现信号的重构.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矩阵平滑零范数法的高效性以及贝叶斯组检验对冗余支撑集的剔除功能,不但实现了稀疏位置随机变化的多量测向量的高效重构,而且保证了算法的精度,并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基于实测数据的ISAR成像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重构 任意稀疏结构 多量测向量 贝叶斯组检验 矩阵平滑零范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内正交的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周畅 汤子跃 +1 位作者 余方利 卢雨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9-276,共8页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是一种先进的有源相干干扰技术,主要利用欠采样和收发分时技术实现脉内假目标群干扰,现有雷达抗干扰手段尚无法实施有效对抗。在深入研究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多普勒频移干扰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脉内正交...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是一种先进的有源相干干扰技术,主要利用欠采样和收发分时技术实现脉内假目标群干扰,现有雷达抗干扰手段尚无法实施有效对抗。在深入研究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多普勒频移干扰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脉内正交的线性调频-相位编码波形,该波形不仅能够在无干扰条件下进行正常检测目标,具有一定的多普勒不敏感和低副瓣特性;而且能针对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拆分成不同的子信号,利用其相应匹配滤波器对该干扰进行有效侦察识别、干扰对抗。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脉内正交波形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优化算法 正交波形 延迟加权 副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最小熵的随机稀疏调频步进信号运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吕明久 李少东 +1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44-1751,共8页
发射频率和孔径二维随机稀疏的调频步进信号,可降低雷达系统对采样率的要求,同时可提高抗干扰能力。但是调频步进信号随机稀疏时会带来运动补偿困难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最小熵的运动补偿方法。首先,利用全局最小熵方法... 发射频率和孔径二维随机稀疏的调频步进信号,可降低雷达系统对采样率的要求,同时可提高抗干扰能力。但是调频步进信号随机稀疏时会带来运动补偿困难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最小熵的运动补偿方法。首先,利用全局最小熵方法完成包络对齐;其次将初相校正问题转换为径向速度与加速度的参数估计问题。为实现速度的高精度估计,采取粗搜索与精估计相结合,以全局最小熵作为代价函数,基于黄金分割法进行变步长搜索实现参数的快速高精度估计,最终完成初相校正。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参数估计速度快、估计精度高且在较低的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高稳健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稀疏调频步进信号 运动补偿 黄金分割法 全局最小熵 一维距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平行互质阵列的二维高精度DOA估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明月 何明浩 +1 位作者 郁春来 曲智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7-983,共7页
为利用互质结构进行二维高精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设计了双平行互质阵列,提出了构建非均匀虚拟阵列的失配处理贝叶斯学习方法,最大限度扩展了测向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网格失配对DOA估计精度的影响。首先,对平行互... 为利用互质结构进行二维高精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设计了双平行互质阵列,提出了构建非均匀虚拟阵列的失配处理贝叶斯学习方法,最大限度扩展了测向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网格失配对DOA估计精度的影响。首先,对平行互质阵列进行垂直方向扩展构建了双平行互质阵列;其次,进行了非均匀虚拟阵列扩展,利用稀疏贝叶斯学习进行稀疏重构;然后,利用到达角相邻网格的能量关系,通过泰勒展开,进行了低复杂度的失配处理;最后,提出剔除规则和选择规则,融合两个方向子阵的估计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阵列和DOA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双平行互质阵列 稀疏贝叶斯学习 网格失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化原子范数的高频雷达距离-多普勒二维估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明久 马建朝 +3 位作者 韦旭 陈文峰 杨军 马晓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0-1158,共9页
针对传统合成带宽高频雷达存在相参时间长,传统处理算法二维分辨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化原子范数的多周期脉冲内随机稀疏步进频率信号距离-多普勒二维估计方法.通过在每个脉冲重复时间内连续发射一串由多个载频步进子脉冲组成... 针对传统合成带宽高频雷达存在相参时间长,传统处理算法二维分辨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化原子范数的多周期脉冲内随机稀疏步进频率信号距离-多普勒二维估计方法.通过在每个脉冲重复时间内连续发射一串由多个载频步进子脉冲组成的脉冲序列来减少相参处理周期.构造矩阵形式的连续原子集合,将距离-多普勒二维估计转化为矩阵形式的原子范数最小化模型,并基于半正定规划问题进行快速求解.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运算量且实现了网格失配目标的二维高分辨.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雷达 连续压缩感知 矩阵化原子范数 网格失配 Vandermonde分解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步进信号距离—方位联合超分辨成像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明久 李少东 +1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7-545,共9页
对距离向、方位向二维稀疏的频率步进信号模型,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稀疏频率步进回波的距离-方位联合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对稀疏频率步进回波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 对距离向、方位向二维稀疏的频率步进信号模型,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稀疏频率步进回波的距离-方位联合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对稀疏频率步进回波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距离向和方位向二维稀疏时的联合稀疏基,最后利用二维平滑0-范数法在矩阵域直接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ISAR超分辨成像结果.并对算法复杂度、超分辨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稀疏方式、不同稀疏条件下具有更好成像质量、更快处理速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频率步进信号 二维平滑0-范数 压缩感知 ISAR超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孔径下的运动补偿及快速超分辨成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少东 陈文峰 +2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吕明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针对稀疏孔径条件下目标运动补偿难和方位稀疏成像算法效率低、分辨率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孔径下的运动补偿和快速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通过将运动补偿问题转换为距离频域内的多参数估计问题,基于黄金分割法实现参数的快速估计... 针对稀疏孔径条件下目标运动补偿难和方位稀疏成像算法效率低、分辨率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孔径下的运动补偿和快速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通过将运动补偿问题转换为距离频域内的多参数估计问题,基于黄金分割法实现参数的快速估计后同时实现包络对齐和相位校正,从而完成运动补偿;其次,针对补偿后不同距离单元ISAR回波的特征,为实现快速的方位成像,本文提出矩阵形式的Nesterov线性Bregman迭代算法(Matrix form of Nesterov Linearized Bregman Iteration,MNLBI)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基本迭代格式,讨论了加快收敛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该算法的运算量,仿真与实测数据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孔径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超分辨 抗噪性 线性Bregman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差四通道及辅助阵元联合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必雷 李荣锋 +2 位作者 戴凌燕 刘维建 王永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5-1914,共10页
针对平面相控阵,提出了和差四通道及辅助阵元联合自适应单脉冲方法。新方法联合四通道和差波束输出与辅助阵元输出,经过自适应处理得到方位向及俯仰向自适应和差波束,利用主瓣区域高增益的差波束及辅助阵元联合对消主瓣干扰和副瓣干扰... 针对平面相控阵,提出了和差四通道及辅助阵元联合自适应单脉冲方法。新方法联合四通道和差波束输出与辅助阵元输出,经过自适应处理得到方位向及俯仰向自适应和差波束,利用主瓣区域高增益的差波束及辅助阵元联合对消主瓣干扰和副瓣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新方法可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和副瓣干扰,并具有良好的单脉冲测角性能,且无需对干扰空间角进行预先准确估计,利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主瓣干扰 测角 辅助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