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相控阵雷达波束多普勒域部分自适应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文 王永良 陈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32-1935,共4页
本文研究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波束 多普勒域部分自适应处理系统的几种降维处理方法 ,主要包括辅助通道法 (ACR)、局域联合处理方法 (JDL)和空时相邻多波束法 (STMB) ,并从改善因子性能、自适应权、空时二维频响方面 ,讨论了几种可能有效的... 本文研究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波束 多普勒域部分自适应处理系统的几种降维处理方法 ,主要包括辅助通道法 (ACR)、局域联合处理方法 (JDL)和空时相邻多波束法 (STMB) ,并从改善因子性能、自适应权、空时二维频响方面 ,讨论了几种可能有效的波束位置选择方案的合理性 .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 ,空时相邻多波束法具有较低的系统自由度、优良的性能和很强的误差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相控阵雷达 杂波抑制 空时自适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MIMO雷达杂波建模及杂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严韬 谢文冲 王永良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4期289-295,共7页
机载MIMO雷达通过将MIMO技术应用到机载雷达,显著增加了雷达的系统自由度,改善了机载雷达的杂波抑制性能。首先建立了机载MIMO雷达的杂波数学模型;然后给出了两种典型的正交信号形式;最后对不同信号形式和不同误差条件下机载MIMO雷达的... 机载MIMO雷达通过将MIMO技术应用到机载雷达,显著增加了雷达的系统自由度,改善了机载雷达的杂波抑制性能。首先建立了机载MIMO雷达的杂波数学模型;然后给出了两种典型的正交信号形式;最后对不同信号形式和不同误差条件下机载MIMO雷达的杂波功率谱和特征谱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机载MIMO雷达与机载相控阵雷达有相似的杂波分布,但其杂波自由度显著增加;发射信号从正交向相干的退化过程中,杂波在空时二维平面形成主副瓣并逐渐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MIMO雷达 杂波建模 杂波空时分布 杂波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圆阵的模式空间矩阵重构算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高书彦 陈辉 +1 位作者 王永良 张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2-2835,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均匀圆阵解相干方法,这里称为模式空间矩阵重构算法(MODE-TOEP)。该算法对均匀圆形阵列(UCA)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激励,使其成为模式空间内的虚拟阵列(VULA);在此基础上重构一个Toeplitz矩阵,成功地估计出相干源的来波...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均匀圆阵解相干方法,这里称为模式空间矩阵重构算法(MODE-TOEP)。该算法对均匀圆形阵列(UCA)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激励,使其成为模式空间内的虚拟阵列(VULA);在此基础上重构一个Toeplitz矩阵,成功地估计出相干源的来波方向。MODE-TOEP算法不需要进行平滑计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MODE-TOEP算法比传统的模式空间平滑类算法(MODE-FSS,MODE-FBSS)有更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圆阵 DOA估计 模式激励 相干信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rlog(z)期望的K分布参数估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文琳 王永良 王首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3-205,共3页
该文用zrlog(z)期望扩展了基于zlog(z)期望的K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导出了基于zrlog(z)期望的K分布参数估计表达式。分析比较了阶数r取不同值时,基于zrlog(z)期望的参数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K分布雷达尖杂波参数范围内,阶数r小于1时,... 该文用zrlog(z)期望扩展了基于zlog(z)期望的K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导出了基于zrlog(z)期望的K分布参数估计表达式。分析比较了阶数r取不同值时,基于zrlog(z)期望的参数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K分布雷达尖杂波参数范围内,阶数r小于1时,基于zrlog(z)期望的参数估计精度高于zlog(z)期望法和正规化对数估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分布 雷达杂波 矩方法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有序统计的鲁棒CFAR检测器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文琳 王永良 王首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0-53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统计(OS)的VI-CFAR检测器(OSVI-CFAR).在均匀杂波背景下OSVI-CFAR较基于均值水平(ML)的VI-CFAR检测器(MLVI-CFAR)有较小的CFAR损失,在杂波边缘背景下二者的虚警控制能力基本一致,但在多个干扰目标位置随机分布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统计(OS)的VI-CFAR检测器(OSVI-CFAR).在均匀杂波背景下OSVI-CFAR较基于均值水平(ML)的VI-CFAR检测器(MLVI-CFAR)有较小的CFAR损失,在杂波边缘背景下二者的虚警控制能力基本一致,但在多个干扰目标位置随机分布的背景下检测性能较MLVI-CFAR取得了较大改善,在实际杂波环境中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最后给出了OSVI-CFAR检测器的一些重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环境 恒虚警率 VI OS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空间矩阵重构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书彦 王永良 陈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6-1099,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均匀圆阵相干波束形成方法,这里称为模式空间矩阵重构(MODE-TOEP)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对均匀圆形阵列(UCA)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空间转换的此基础上,重新构一个特殊的Toeplitz矩阵,然后进行基于特征空间的波束形成,可以... 该文提出了一种均匀圆阵相干波束形成方法,这里称为模式空间矩阵重构(MODE-TOEP)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对均匀圆形阵列(UCA)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空间转换的此基础上,重新构一个特殊的Toeplitz矩阵,然后进行基于特征空间的波束形成,可以有效地抑制相干干扰。与模式空间平滑ESB算法相比,MODE-TOEP波束形成算法运算量小而且干扰抑制性能更好。计算机仿真表明MODE-TOEP波束形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干扰抑制 模式空间矩阵重构 空间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预测类STAP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洪 王永良 陈建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0-1063,共4页
线性预测类STAP方法在很少的样本数下就能达到稳定的性能,特别适合非均匀杂波环境。该文分析了线性预测类STAP方法具有较好非均匀处理性能的原因,并给出了线性预测类STAP方法的定阶公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杂波抑制 线性预测 非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瓣干扰下多点约束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饶灿 李荣锋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当存在主瓣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会使单脉冲曲线严重失真,从而导致无法对感兴趣的目标正常测角及跟踪。为了在抑制主瓣干扰的同时能基本保持自适应单脉冲比曲线不失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约束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 当存在主瓣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会使单脉冲曲线严重失真,从而导致无法对感兴趣的目标正常测角及跟踪。为了在抑制主瓣干扰的同时能基本保持自适应单脉冲比曲线不失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约束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该方法采用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即在自适应抑制干扰的同时选取多个约束点对用于测角的单脉冲比进行约束,从而大大提高了存在主瓣干扰下单脉冲测角的性能。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约束 单脉冲测角 主瓣干扰 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仿真应用的高可扩展负载平衡中间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 陈建文 +1 位作者 邓钰 母其勇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0-172,共3页
基于CORBA技术,通过采用基于POA的负载平衡粒度,提出了一种高可扩展的负载平衡中间件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相关的若干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及其实现,包括负载策略的扩展、负载度量的扩展等.
关键词 负载平衡 中间件 仿真 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方法的K分布杂波参数估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文琳 王永良 王首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3期194-198,共5页
从参数估计的精度和算法复杂度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矩与最大似然结合(MOM/ML)、分数阶矩、二/四阶矩、算术与几何均值比(MA/MG)、正规化对数估计(NLE)、对数方差和zlog(z)期望等7种基于矩方法的K分布形状参数估计算法的性能,证明了几种... 从参数估计的精度和算法复杂度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矩与最大似然结合(MOM/ML)、分数阶矩、二/四阶矩、算术与几何均值比(MA/MG)、正规化对数估计(NLE)、对数方差和zlog(z)期望等7种基于矩方法的K分布形状参数估计算法的性能,证明了几种估计算法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K分布在雷达信号处理应用中的参数范围,给出了K分布雷达杂波参数估计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分布 参数估计 矩方法 雷达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不确定集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戴凌燕 王永良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6期461-465,484,共6页
基于不确定集约束的稳健MVDR波束形成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期望信号导向矢量误差的先验知识,且当导向矢量失配较严重时干扰抑制性能也有所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变换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将约束方向矢量向信号干扰子空间投影,... 基于不确定集约束的稳健MVDR波束形成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期望信号导向矢量误差的先验知识,且当导向矢量失配较严重时干扰抑制性能也有所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变换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将约束方向矢量向信号干扰子空间投影,并作为新的约束方向矢量,从而等效于减小了期望信号导向矢量误差。这样,误差不确定参数只需设置为一较小的实数即可在任意导向矢量失配时获得最优的输出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波束形成器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稳健性 不确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