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用雷达实现的桥梁防撞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韬 任超西 谷京朝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22期39-41,共3页
提出一种由小型民用雷达实现的桥梁防撞系统。该系统能对不小于 10 km范围的目标进行监测 ,能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划定警戒范围 ,可根据船只的航向、航速判断对桥梁构成威胁的程度 ,并根据威胁程度启动相关设备 ,对船只发出预警和警告信... 提出一种由小型民用雷达实现的桥梁防撞系统。该系统能对不小于 10 km范围的目标进行监测 ,能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划定警戒范围 ,可根据船只的航向、航速判断对桥梁构成威胁的程度 ,并根据威胁程度启动相关设备 ,对船只发出预警和警告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雷达 桥梁防撞系统 航道管理 桥下目标 预警 系统组成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多通道8位ADC-MAX155/MAX156的原理及在雷达高频传输监控装置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伟 韩振铎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7期64-66,共3页
MAX15 5 / 15 6是 MAXIM公司生产的具有跟踪 /保持功能的高速、多通道 8位 A/ D模数转换器 (ADC) ,结合作者在雷达高频传输系统监控装置中的应用 ,着重分析了 MAX15 5 / 15 6的结构、功能特性及其工作原理 。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ADC MAX155/156 单片机 雷达高频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砂岩埋藏成岩环境的封闭性及其胶结作用分异特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登林 李忠 +3 位作者 韩银学 刘嘉庆 李维锋 李莎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51-2362,共12页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研究层段,分别通过层间泥岩硼元素含量和碳酸盐胶结物流体包体显微测温,对不同成岩期地层流体盐度进行示踪对比。由于自沉积初始至埋藏成岩期碳酸盐胶结阶段,研究层段经历一段较为稳定的构...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研究层段,分别通过层间泥岩硼元素含量和碳酸盐胶结物流体包体显微测温,对不同成岩期地层流体盐度进行示踪对比。由于自沉积初始至埋藏成岩期碳酸盐胶结阶段,研究层段经历一段较为稳定的构造时期,再加上沉积及构造疏导体系的缺失,地层流体始终缺乏大规模交换与改造,不同成岩场之间水-岩体系在这一阶段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特征,使得研究层段在碳酸盐胶结期孔隙流体盐度时空分异较好地延续了同沉积期水体盐度的分异规律,这种延续性不仅体现在平面上,也体现在垂向上。研究层段在碳酸盐胶结期后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但由于断层的封堵并未对流体介质进行有效的疏导,先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分异规律因而未受到明显干扰,从而呈现出同沉积地层水体盐度时空分异特征造就了埋藏成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的时空分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克拉苏构造带 白垩系 砂岩 成岩环境 封闭性 胶结作用 时空分异特征 structure sandstone reservoir controls environment and 碳酸盐胶结物 时空分异规律 成岩期 水体盐度 地层流体 同沉积期 巴什基奇克组 硼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雷击远程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涵 周文俊 +4 位作者 周世平 喻剑辉 张胜发 盛博杰 余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127,133,共4页
电力系统雷击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自然雷击电流波形数据采集装置,它利用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将雷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实现了雷电流波形数据的高速采集和远程无线传输;系统通过服务器专用软件实现雷电流波形浏览和电力系统雷击... 电力系统雷击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自然雷击电流波形数据采集装置,它利用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将雷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并实现了雷电流波形数据的高速采集和远程无线传输;系统通过服务器专用软件实现雷电流波形浏览和电力系统雷击类型、故障方式等判定。系统安装于输电线路和塔式避雷针上,经过2年野外运行,已经成功获取4组自然雷击电流波形数据。与实验室常规冲击电流试验波形相比,这4组雷击电流波形数据中存在波头时间小于1μs和波形幅值激烈振荡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电流 远程在线监测 高速数据采集 无线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小翼肋条的涡轮叶尖泄漏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蔡晋 陈波 +2 位作者 闫雪 李伟 陶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9-925,共7页
对叶尖吸力面带小翼肋条的某一轴流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在不同肋条宽度下泄漏流场细节,并对涡轮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涡轮叶尖单吸力边小翼肋条总体上减小叶尖表面压差,使得吸力面后半部分泄漏流速度减小,从... 对叶尖吸力面带小翼肋条的某一轴流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在不同肋条宽度下泄漏流场细节,并对涡轮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涡轮叶尖单吸力边小翼肋条总体上减小叶尖表面压差,使得吸力面后半部分泄漏流速度减小,从而减小泄漏流动损失,但会增大通道内流动损失,使涡轮转子效率下降;小翼肋条宽度有一个最佳值,小间隙下增大肋条宽度使得涡轮转子效率降低,大间隙下增大肋条宽度却使得涡轮转子效率提高;吸力边小翼肋条改变了叶尖吸力边附近的流场,对压力边附近泄漏流动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高度 泄漏涡 被动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储层三步建模法——以赵凹油田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韩登林 张昌民 +4 位作者 李忠 李少华 张尚锋 淡卫东 李莎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三步建模法强调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是储层建模的关键,即首先借助地震、测井和钻井岩心等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继而在格架内以不同层次的旋回层序建立沉积微相模型,从而在沉积微相的约束下建立... 三步建模法强调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是储层建模的关键,即首先借助地震、测井和钻井岩心等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继而在格架内以不同层次的旋回层序建立沉积微相模型,从而在沉积微相的约束下建立储层物性模型。三步建模法应用于赵凹油田的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储层地下特征,经验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地质模型 层序地层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控机的位置伺服同步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权建洲 赖向东 吴保芳 《机电工程》 CAS 2002年第4期7-9,共3页
针对数控技术中的同步控制要求 ,设计了一种基于PC工控机的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 ,并描述了其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 工控机 位置伺服同步系统 开发 数控机床 数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孝和对《授时历》中白道交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立升 王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11,共4页
白道交周算法被认为是《授时历》的五项创新方法之一,但中国明清时期的历算家已不能通晓该法.清初梅文鼎(1633—1721年)等所撰《明史·历志》曾详论前四项,但缺乏对白道交周问题的说明.清初黄宗羲(1610—1695年)虽大致复原了白道交... 白道交周算法被认为是《授时历》的五项创新方法之一,但中国明清时期的历算家已不能通晓该法.清初梅文鼎(1633—1721年)等所撰《明史·历志》曾详论前四项,但缺乏对白道交周问题的说明.清初黄宗羲(1610—1695年)虽大致复原了白道交周算法,但对某些细节没有弄清,推导过程还出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日本数学家关孝和(1640?—1708年)研究《授时历》的著作《授时发明》对白道交周法却有详细的讨论,他的相关工作有助于澄清过去研究这一问题存在的疑问.《授时历》中白道交周问题的算法,以天元术推导多项式方程,而明末清初天元术等宋元数学方法在中国失传,因而当时的历算家无法完全掌握推导过程.由于关孝和等日本数学家通过学习传入日本的元代数学著作掌握了天元术等数学方法,因而能够对《授时历》算法的每一细节作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孝和 《授时历》 代数学 多项式方程 数学家 算法 数学方法 推导过程 疑问 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分析--以安全生产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江 王中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在一个静态模型下讨论了企业对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水平的选择与政府监管标准之间的联系,结论表明:政府监管标准的不确定性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采取优于社会最优水平的预防措施;而监管标准不确定性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比社会最优水平... 本文在一个静态模型下讨论了企业对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水平的选择与政府监管标准之间的联系,结论表明:政府监管标准的不确定性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采取优于社会最优水平的预防措施;而监管标准不确定性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比社会最优水平低的预防措施。在政府监管部门事先设定的监管标准准确无误的情形下,监管标准规定的预防水平越严格,企业采取的预防水平越高;若要使企业选择的预防水平与社会最优预防水平一致,政府监管部门设定的监管标准要小于社会最优预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监管 安全生产 监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回归模型Liu估计的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平 李开丁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7-39,共3页
考虑线性回归模型Y=Xβ+ε,E()ε=0,Cov()ε=2σI(1),当设计矩阵X的列存在共线性时,最小二乘估计^β=(X′X)-1X′Y的性质变坏,为此给出了有偏估计^(βK,d)=(X′X+K)-1(X′Y+d^β),其中K为对角矩阵,K=diag(k1,…kp),ki≥0,d>0为参数,... 考虑线性回归模型Y=Xβ+ε,E()ε=0,Cov()ε=2σI(1),当设计矩阵X的列存在共线性时,最小二乘估计^β=(X′X)-1X′Y的性质变坏,为此给出了有偏估计^(βK,d)=(X′X+K)-1(X′Y+d^β),其中K为对角矩阵,K=diag(k1,…kp),ki≥0,d>0为参数,讨论了这种有偏估计与广义岭估计、Liu估计的比较,并证明了其可容许性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偏估计 广义岭估计 Liu估计 可容许性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条子空间逼近周期可微函数类的最佳逼近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清国 魏文斌 李莎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8-610,共3页
样条函数类与周期函数类的逼近问题是现代逼近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r阶样条子空间SrΔN、周期可微函数类Lmp、函数类WpmSrΔN和函数类WprΔN,运用对偶性原理和连续模概念,研究了用SrΔN逼近Lpm的最佳逼近度问题,得出了其最... 样条函数类与周期函数类的逼近问题是现代逼近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r阶样条子空间SrΔN、周期可微函数类Lmp、函数类WpmSrΔN和函数类WprΔN,运用对偶性原理和连续模概念,研究了用SrΔN逼近Lpm的最佳逼近度问题,得出了其最佳逼近上确界:当f∈Lqm∩Lp时有E(f,SrΔN)p≤E(f(m),Sr-ΔNm)qsupg∈Wmp′(SrΔN)‖g‖q′.同时,也研究了函数类WpmSrΔN与函数类WrpΔN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当f∈Lq(1≤q<∞)和f∈C时的最佳逼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空间 周期可微函数类 最佳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6174问题的泛有序差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幼鸣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8-40,共3页
§1.B进制下的泛有序差理论 关于6174问题的泛有序差理论,最初形成于对十进制下6174问题的研究,本文旨在将此理论推广应用于一般的B(≥2)进制,并说明它对于各种具体6174问题的研究效用, 在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作选择定义之前,我们... §1.B进制下的泛有序差理论 关于6174问题的泛有序差理论,最初形成于对十进制下6174问题的研究,本文旨在将此理论推广应用于一般的B(≥2)进制,并说明它对于各种具体6174问题的研究效用, 在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作选择定义之前,我们约定:后文中的符号P<sub>n</sub><sup>B</sup>、I<sub>n</sub><sup>B</sup>和J<sub>n</sub><sup>B</sup>将分别表示B进制的泛n位数集、泛n位同码数集与泛n位非同码数集,P<sub>n</sub><sup>10</sup>、I<sub>n</sub><sup>10</sup>与J<sub>n</sub><sup>10</sup>就是[1]~[3]中的P<sub>n</sub>、I<sub>n</sub>与J<sub>n</sub>,而且象那时一样易见,P<sub>n</sub><sup>B</sup>=I<sub>n</sub><sup>B</sup>∪J<sub>n</sub><sup>B</sup>,I<sub>n</sub><sup>B</sup>∩J<sub>n</sub><sup>B</sup>=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数 位同 迭代收敛 文中 恒成立 正整数 非负整数 收敛准则 周期集 君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协议在嵌入式网络处理器中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卢曦 刘德明 +2 位作者 朱积砚 徐贤 邱自成 《电讯技术》 2007年第2期39-43,共5页
分析了RTP/RTCP协议的特点与关键技术,设计了在嵌入式网络处理器中基于IP/UDP的RTP/RTCP协议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在网络处理器IP2022中实现实时传输协议的主函数的流程图及局端与用户端的实现方法流程图。通过Commview软件的抓包实验验... 分析了RTP/RTCP协议的特点与关键技术,设计了在嵌入式网络处理器中基于IP/UDP的RTP/RTCP协议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在网络处理器IP2022中实现实时传输协议的主函数的流程图及局端与用户端的实现方法流程图。通过Commview软件的抓包实验验证了实现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无源光网络 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网络处理器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敏感的安全协议建模与验证:研究综述
14
作者 周倜 李舟军 +1 位作者 王志勇 王巾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48,共6页
安全协议用于实现开放互连网的通讯安全,时间戳可以保证协议传输消息时的新鲜性。但目前对含有时间特性的协议的研究还很不成熟,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验证带时间戳的安全协议。这使得一些大规模复杂协议的安全性质无法通过形式化方法进行... 安全协议用于实现开放互连网的通讯安全,时间戳可以保证协议传输消息时的新鲜性。但目前对含有时间特性的协议的研究还很不成熟,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验证带时间戳的安全协议。这使得一些大规模复杂协议的安全性质无法通过形式化方法进行全面的验证。详细说明了时间戳的起因和研究时间戳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国际上时间戳特性的几种主流研究方法——MSR方法、归纳法、CSP方法和BAN逻辑在时间敏感安全协议验证方面的工作,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协议 形式化验证 时间模型 时间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时滞的随机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研究(英文)
15
作者 孟雪井 吴平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0-426,共7页
本文研究了混合时滞的随机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半鞅收敛定理得到了p阶矩指数稳定和几乎必然指数稳定的判定定理.M矩阵技巧的使用使所得结果更便于应用.最后举例说明了结果的实用性.
关键词 随机微分方程 稳定性 无限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效益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新兵 高晓平 王洪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7期94-96,共3页
着眼于军队院校实验室发展需求,统一规划管理,建立经费科学投入机制,实行招标采购,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投资综合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实验室 规划 办学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神经网络结构用于模式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成 秦江敏 严振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3-85,共3页
在模式识别中,通常直接用神经网络来处理复杂的多类分类问题,其识别的误判率较大。该文基于任务分解与模块整合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模块化Kohonen神经网络(KTD)结构用于模式分类,给出了其学习方法并做了模拟仿真,模拟仿真表明KTD能够获得... 在模式识别中,通常直接用神经网络来处理复杂的多类分类问题,其识别的误判率较大。该文基于任务分解与模块整合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模块化Kohonen神经网络(KTD)结构用于模式分类,给出了其学习方法并做了模拟仿真,模拟仿真表明KTD能够获得较高的识别率且误判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国分解 KOHONEN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模块化神经网络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式塔质传递的角度比较《江雪》三个英译本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丽娟 刘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38-140,共3页
古诗英译要传达出原诗的整体精神,就要抓住原诗的格式塔质。而格式塔质体现在各部分的关系之中,这个关系包括诗歌字、词、句本身各部分的关系、诗歌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诗歌和译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读者与译诗之间的关系等等。本文就... 古诗英译要传达出原诗的整体精神,就要抓住原诗的格式塔质。而格式塔质体现在各部分的关系之中,这个关系包括诗歌字、词、句本身各部分的关系、诗歌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诗歌和译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读者与译诗之间的关系等等。本文就诗歌字、词、句本身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与格式塔质的传递之间的关系,以《江雪》一诗为例,在比较该诗的三个英译本的基础上分析如何传递原诗的格式塔质,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质 整体性 江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控制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新型加工方法 ,它集现代数控技术、CAD/CAM技术、激光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于一体 ,突破了传统加工模式 ,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在制模、直观分析测试制品及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本文概述了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新型加工方法 ,它集现代数控技术、CAD/CAM技术、激光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于一体 ,突破了传统加工模式 ,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在制模、直观分析测试制品及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本文概述了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 控制原理 应用 塑料加工 S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定直径的树的和连通指数
20
作者 胡欣 刘明 吴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连通性指数,即和连通指数,研究了该指数在图变换下的基本性质,并给出了对于给定顶点数和直径的具有第二小和连通指数的树.
关键词 连通性指数 Randi连通指数 和连通指数 积连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