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侧腕短伸肌神经血管肌蒂移位修复前臂屈肌瘫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在35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桡侧腕短伸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关系.该肌神经来自桡神经的深支或浅支,可分离长度平均12.3cm以上,横径1.1mm,伴行动脉外径1.3mm。设计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桡侧腕短伸肌... 在35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桡侧腕短伸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关系.该肌神经来自桡神经的深支或浅支,可分离长度平均12.3cm以上,横径1.1mm,伴行动脉外径1.3mm。设计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桡侧腕短伸肌神经血管肌蒂,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损伤所致的前臂屈肌群的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蒂 桡侧腕短伸肌 移位 前臂屈肌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神经肌蒂移位修复小腿前外侧肌瘫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和平 张发惠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在25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肠肌外侧头的神经及其伴行血管。腓肠肌外侧头的神经血管蒂可游离长度达11.7cm以上。经临床应用证实,设计以神经肌支及其伴行血管为蒂的腓肠肌外侧头神经血管肌蒂,可转位修复小腿前外侧肌群的... 在25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肠肌外侧头的神经及其伴行血管。腓肠肌外侧头的神经血管蒂可游离长度达11.7cm以上。经临床应用证实,设计以神经肌支及其伴行血管为蒂的腓肠肌外侧头神经血管肌蒂,可转位修复小腿前外侧肌群的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蒂 腓肠肌 移位 小腿 肌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隐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股骨缺损骨不连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尚宽 黄位耀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3,共3页
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隐动脉的起源有3种类型,起点平均距离胚骨平台11.2cm,外径1.9mm,主要分布到胫骨上段。以隐血管为蒂可切取胫骨前内侧4×15cm以内的骨膜骨瓣或更大范围的骨膜瓣,用以修复股骨中... 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隐动脉的起源有3种类型,起点平均距离胚骨平台11.2cm,外径1.9mm,主要分布到胫骨上段。以隐血管为蒂可切取胫骨前内侧4×15cm以内的骨膜骨瓣或更大范围的骨膜瓣,用以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或骨不连。经12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缺损 隐动脉 胫骨瓣 骨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大转子区感觉的应用解剖
4
作者 郑和平 张发惠 +1 位作者 钟桂午 王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在20具成尸标本上,应用巨微解剖方法,对髂腹下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后支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前皮支与后支在髂结节和耻骨联合连线与通过髂前上棘内一横指的垂线相交处交叉,此处横径1.9mm、厚0.5mm的前皮支可与横... 在20具成尸标本上,应用巨微解剖方法,对髂腹下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后支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前皮支与后支在髂结节和耻骨联合连线与通过髂前上棘内一横指的垂线相交处交叉,此处横径1.9mm、厚0.5mm的前皮支可与横径2.0mm、厚0.6mm的后支直接缝接,以重建截瘫病人大转子区皮肤感觉、预防和治疗大转子区褥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下神经 前皮支 神经后支 神经缝接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中段骨膜瓣移植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钟桂午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在4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股中间肌近端血管及其骨膜支的来源、分支分布。结果表明:近端的股动脉来自旋股外侧动脉占57.5%;来自股深动脉占28.9%;来自股动脉占13.1%。肌动脉干长15... 在4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股中间肌近端血管及其骨膜支的来源、分支分布。结果表明:近端的股动脉来自旋股外侧动脉占57.5%;来自股深动脉占28.9%;来自股动脉占13.1%。肌动脉干长15.8±0.7mm,外径2.2±0:7mm。88.9%的骨膜支来自肌动脉,经股中间肌与股内侧肌之间的间隙,达股骨中段前份。骨膜支干长36±11mm,外径1.5±0.4Tmm。以肌动脉为蒂,可截取较大面积的骨膜瓣,顺行逆行修复股骨远近端骨折骨不连,临床已应用成功。证实是一个易于转位又易于吻合血管移植的新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不连 骨膜瓣 骨膜移植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转位重建鱼际肌功能 被引量:9
6
作者 钟桂午 匡勇 +2 位作者 徐敏 韩震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前臂或腕部正中神经断裂,直接吻合后鱼际肌功能的恢复常常令人失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在120侧成人上肢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骨间前神经转位术修复鱼际肌支9侧,获得成功.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神经修复 鱼际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供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韧带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钟桂午 高建明 +3 位作者 徐达传 王国文 戴平均 胡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报道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重建膝关节韧带断裂缺损的应用解剖及术式设计。方法: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标本,解剖观测大收肌腱的形态及其血供,2侧新鲜下肢标本模拟手术设计。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 目的:报道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重建膝关节韧带断裂缺损的应用解剖及术式设计。方法: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标本,解剖观测大收肌腱的形态及其血供,2侧新鲜下肢标本模拟手术设计。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韧带断裂缺损。结果:应用带血供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胫侧副韧带30例,胫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8例,胫侧副韧带和后交叉韧带4例,多韧带损伤1例,经随访疗效较为满意。结论:大收肌腱与膝关节毗邻,与膝关节韧带形态近似,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转位修复重建胚侧副韧带尤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收肌腱 膝关节 转位术 韧带断裂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骨间前神经转位移植修复上肢神经干缺损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一平 钟桂午 张正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报道采用带血管的骨间前神经转位移植修复上肢神经干缺损12例,缺损长度4.5~12.6cm,损伤至修复时间:6小时~10.5个月。经随访1.5~6年,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神经移植 上肢神经干 缺损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间前血管为蒂前臂骨膜骨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钟桂午 匡勇 +1 位作者 焦秀珍 陈明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应用骨间前血管为蒂.桡、尺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上肢骨不连或骨缺损38例,均获得成功。该术式与以桡、尺动脉为蒂的桡、尺骨骨膜骨瓣移位相比较,有不损伤前臂主要血管干、移位范围大、适应症较广和操作简便易推广等特点.
关键词 骨间前血管 骨膜骨瓣 骨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