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头部和整体信息联合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算法
1
作者
马晞茗
李宁
+2 位作者
吴迪
王健飞
于祥跃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941,共11页
在密集场景中,行人躯体受遮挡和行人尺度不一是导致行人检测准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行人头部区域受到的遮挡较轻,因此可用于辅助检测。对此,本文对Faster R-CN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头部和整体信息联合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算法。...
在密集场景中,行人躯体受遮挡和行人尺度不一是导致行人检测准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行人头部区域受到的遮挡较轻,因此可用于辅助检测。对此,本文对Faster R-CN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头部和整体信息联合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融合坐标注意力机制的递归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用于获取丰富细致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并增强网络对小尺度行人位置的敏感度。然后,利用区域建议网络同时生成行人头部和整体候选框,并构建头部和整体双检测分支进行联合检测。最后,提出一种自适应联合非极大值抑制算法,使重叠严重的检测框不被过度抑制,并同时筛除两个检测分支产生的误检框,进一步提升行人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线算法,所提算法在CrowdHuman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提升了2.9%,对数平均漏检率降低了4%,在TJU-DHD-pedestrian数据集的两个小尺度子集上对数平均漏检率分别降低了2.4%和2.2%,证明了所提算法在密集场景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联合检测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后处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波段航空遥感相机的目标作用距离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学吉
张洪文
+3 位作者
远国勤
修吉宏
王健飞
张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8-916,共9页
为解决航空遥感相机不同波段目标作用距离计算模型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及工程闭环等问题,开展双波段航空遥感相机目标作用距离评价标准研究及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明确航空遥感相机目标作用距离的限制条件,从目标的几何和辐射特性出发。首先...
为解决航空遥感相机不同波段目标作用距离计算模型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及工程闭环等问题,开展双波段航空遥感相机目标作用距离评价标准研究及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明确航空遥感相机目标作用距离的限制条件,从目标的几何和辐射特性出发。首先根据航空遥感的特点提出了目标三维投影变换关系式,得到任意观测工况下目标的等效观测尺寸;针对可见光、红外双波段点目标和面目标各自不同的辐射成像特点,分别建立了目标作用距离计算模型。接着,结合工程应用示例对不同计算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了适合航空遥感相机远距离斜视成像条件下选用的计算模型。然后,采用某型航空遥感相机的实际飞行图像中提取的信息,对目标作用距离计算过程中信噪比及调制度的阈值进行了合理选择,并根据修正后的阈值分析了大型舰船和坦克在可见光与红外不同的探测及识别概率下对应的作用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载机航高18 km,大气能见度15 km,航空遥感相机可见光焦距不低于1.5 m时,可实现在50%的概率下对海面大型舰船的探测距离141 km、识别距离93 km,对陆地坦克等小目标的探测距离105 km、识别距离80 km;在红外焦距不低于1 m的条件下,可实现在50%的概率下对海面大型舰船的探测距离203 km、识别距离140 km,对陆地坦克等小目标的探测距离44 km、识别距离37 km。上述仿真的结果吻合实际,本文的成果可较好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相机
可见光红外
作用距离
探测识别
信噪比
调制度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头部和整体信息联合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算法
1
作者
马晞茗
李宁
吴迪
王健飞
于祥跃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空军装备部驻某地区军事代表室
出处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94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705219)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项目(No.2022216)。
文摘
在密集场景中,行人躯体受遮挡和行人尺度不一是导致行人检测准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行人头部区域受到的遮挡较轻,因此可用于辅助检测。对此,本文对Faster R-CN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头部和整体信息联合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融合坐标注意力机制的递归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用于获取丰富细致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并增强网络对小尺度行人位置的敏感度。然后,利用区域建议网络同时生成行人头部和整体候选框,并构建头部和整体双检测分支进行联合检测。最后,提出一种自适应联合非极大值抑制算法,使重叠严重的检测框不被过度抑制,并同时筛除两个检测分支产生的误检框,进一步提升行人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线算法,所提算法在CrowdHuman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提升了2.9%,对数平均漏检率降低了4%,在TJU-DHD-pedestrian数据集的两个小尺度子集上对数平均漏检率分别降低了2.4%和2.2%,证明了所提算法在密集场景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行人检测
联合检测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后处理优化
Keywords
pedestrian detection
joint detection
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attention mechanism
post-processing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N911.7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波段航空遥感相机的目标作用距离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学吉
张洪文
远国勤
修吉宏
王健飞
张昶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重点实验
室
空军装备部驻某地区军事代表室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8-916,共9页
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61905240)。
文摘
为解决航空遥感相机不同波段目标作用距离计算模型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及工程闭环等问题,开展双波段航空遥感相机目标作用距离评价标准研究及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明确航空遥感相机目标作用距离的限制条件,从目标的几何和辐射特性出发。首先根据航空遥感的特点提出了目标三维投影变换关系式,得到任意观测工况下目标的等效观测尺寸;针对可见光、红外双波段点目标和面目标各自不同的辐射成像特点,分别建立了目标作用距离计算模型。接着,结合工程应用示例对不同计算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了适合航空遥感相机远距离斜视成像条件下选用的计算模型。然后,采用某型航空遥感相机的实际飞行图像中提取的信息,对目标作用距离计算过程中信噪比及调制度的阈值进行了合理选择,并根据修正后的阈值分析了大型舰船和坦克在可见光与红外不同的探测及识别概率下对应的作用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载机航高18 km,大气能见度15 km,航空遥感相机可见光焦距不低于1.5 m时,可实现在50%的概率下对海面大型舰船的探测距离141 km、识别距离93 km,对陆地坦克等小目标的探测距离105 km、识别距离80 km;在红外焦距不低于1 m的条件下,可实现在50%的概率下对海面大型舰船的探测距离203 km、识别距离140 km,对陆地坦克等小目标的探测距离44 km、识别距离37 km。上述仿真的结果吻合实际,本文的成果可较好应用于工程实践。
关键词
航空相机
可见光红外
作用距离
探测识别
信噪比
调制度
对比度
Keywords
aerial camera
visible and infrared
operating distanc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NR
modulation
contrast
分类号
V248.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头部和整体信息联合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算法
马晞茗
李宁
吴迪
王健飞
于祥跃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波段航空遥感相机的目标作用距离
刘学吉
张洪文
远国勤
修吉宏
王健飞
张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