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lvarez透镜的短行程红外变焦镜头
1
作者 张冰锐 杨志旺 +1 位作者 张晨钟 赵卫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5-255,共11页
变焦镜头可通过改变系统焦距,实现从大视场观察到小视场高分辨成像的连续观测,在各种场景都有广泛的应用。Alvarez透镜较小径向位移即可实现较大倍率焦距变化,有利于缩短变焦行程,其应用难点在于具有非旋转对称像差,难以通过其他透镜校... 变焦镜头可通过改变系统焦距,实现从大视场观察到小视场高分辨成像的连续观测,在各种场景都有广泛的应用。Alvarez透镜较小径向位移即可实现较大倍率焦距变化,有利于缩短变焦行程,其应用难点在于具有非旋转对称像差,难以通过其他透镜校正。首先通过薄透镜模型及波像差理论给出了Alvarez透镜各项像差与自由曲面系数对应关系,得出口径、移动行程和空气间隔是影响轴上像差大小及像差对称中心偏移的关键因素,将面型扩展为高阶xy多项式可校正轴上的球差、彗差等像差。其次,根据Alvarez透镜像差特性和变焦行程最小化原则提出一种五组元变焦镜头,利用高斯括号法给出变焦方程。最后,依据上述理论设计出一款中波焦距100~600 mm连续变焦镜头,变焦最大行程8.6 mm,成像质量良好,验证了理论正确性,为Alvarez透镜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镜头 像差特性 Alvarez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输的柔性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宏宇 谢欣 卢鑫 《光电技术应用》 2021年第3期11-14,共4页
讨论了基于光纤传输的柔性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设计方法,采用光学成像前置模块+光纤传像束+光学成像后置模块的分体式布局,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实现光学孔径与制冷探测器的高效匹配。该设计方法减轻了伺服转动机构光学负载质量,压缩了光学... 讨论了基于光纤传输的柔性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设计方法,采用光学成像前置模块+光纤传像束+光学成像后置模块的分体式布局,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实现光学孔径与制冷探测器的高效匹配。该设计方法减轻了伺服转动机构光学负载质量,压缩了光学负载的外形尺寸,扩展了光机系统柔性布局的新方式,通过该设计方法,配合伺服转动结构,可实现半球空域内的任意方向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系统 光纤传像束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光电对抗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凯 邓凯 谢欣 《光电技术应用》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光电对抗走向认知的军事需求,并结合目前认知雷达对抗与认知通讯对抗的概念研究、体系架构等,探析了认知光电对抗的内涵,初步构建了认知光电对抗功能框架,分析了所需的关键技术,以期促进认知光电对抗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光电对抗 认知 智能 OODA 在线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武器高精度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殷宗迪 高志远 +2 位作者 朱猛 董浩 何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228,共9页
机载激光武器系统是一种定向能武器系统,对跟踪精度要求较高,传统PID控制无法满足其高精度跟踪需求。建立了预瞄模型、探测器模型、快速反射镜模型、时滞模型等数学模型,搭建完整的仿真系统,并创新性地采用自抗扰控制算法和复合轴控制... 机载激光武器系统是一种定向能武器系统,对跟踪精度要求较高,传统PID控制无法满足其高精度跟踪需求。建立了预瞄模型、探测器模型、快速反射镜模型、时滞模型等数学模型,搭建完整的仿真系统,并创新性地采用自抗扰控制算法和复合轴控制结构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以提高控制精度。通过功能验证试验验证文中搭建的仿真系统,加入实际采集的某运输机扰动,其跟踪精度为5.16μrad,相较于传统PID控制,跟踪精度提高25倍。同时给出一种虚拟战场场景,经文中搭建的仿真模型验证,其俯仰轴和偏航轴的跟踪精度均小于10μ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武器系统 复合轴伺服系统 仿真平台 预瞄模型 虚拟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硒化锌基底激光合束镜的研究
5
作者 檀承启 谢欣 +2 位作者 张守立 孙宏宇 程伟宁 《光电技术应用》 2022年第6期13-17,37,共6页
为了满足精简多波段激光设备光路的技术需求,选取ZnS、YbF3两种材料,在ZnSe基底上完成了45°入射条件下长、短波红外合束镜的设计。引入修正系数,结合误差分析,解决了测量光谱与设计曲线不吻合的问题。最终制备的合束镜在入射角为45... 为了满足精简多波段激光设备光路的技术需求,选取ZnS、YbF3两种材料,在ZnSe基底上完成了45°入射条件下长、短波红外合束镜的设计。引入修正系数,结合误差分析,解决了测量光谱与设计曲线不吻合的问题。最终制备的合束镜在入射角为45°时,在λ=(10.6±0.2)μm波段透过率>95%,在λ=(780±10)nm、(808±10)nm、(880±10)nm、(915±10)nm波段反射率>97%,在λ=630~680 nm波段的透过率约为41.825%。所制备的合束镜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满足系统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合束镜 分光膜 硒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