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FASTRAN的小型发射筒激波开盖过程仿真分析
1
作者 王启凡 安超 +1 位作者 魏广威 秦会国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研究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通过CFD-FASTRAN气动分析软件对其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给出了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中主要部件表面温度、压力所受燃气激波影响的变化过程。创新性通过CFD-FASTRAN气动... 为研究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通过CFD-FASTRAN气动分析软件对其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给出了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中主要部件表面温度、压力所受燃气激波影响的变化过程。创新性通过CFD-FASTRAN气动分析软件对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首次系统性分析了喷管与后盖距离以及喷管扩张角度对激波开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盖受到燃气射流影响压力由边缘向中心减小,温度由边缘向中心增大;燃气流反射激波沿发射筒轴向向弹头方向运动,发射筒壁面压力、温度随激波运动方向逐渐减小;前盖受到燃气激波影响温度、压力由边缘向中心减弱;弹体喷管出口与后盖的距离增大、喷管扩张角度增大均有利于增强激波反射到前盖的总能量,同时可以缩短激波开盖的时间。计算模拟方法可为采用热发射激波开盖的小型发射筒前后盖强度设计、结构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FASTRAN 发射筒 激波 计算流体 燃气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理论计算和测试分析
2
作者 毛京湘 孔金丞 +3 位作者 孔令磊 龚晓丹 黄俊博 马颖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2-878,共7页
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表征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灵敏度的重要参数,除了器件本身的因素以外,与实际应用条件及测试条件密切相关。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出发,对光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 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表征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灵敏度的重要参数,除了器件本身的因素以外,与实际应用条件及测试条件密切相关。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出发,对光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影响器件NETD的主要因素,对典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不同积分时间、不同电荷存储量、不同F数及半阱输出条件下的背景限NETD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在固定背景温度下,通过理论公式可从某一温差的NETD推算出不同温差的NETD,选择典型器件进行验证,从常规NETD测试结果推算出的一组NETD与相应温差下的实测结果符合较好,其中1 K温差的NETD推算结果已非常接近实际情况,可为热像仪系统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噪声等效温差(NETD) 背景温度 积分时间 电荷存储量 半阱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间隔分布矩阵的抗抖性改进算法
3
作者 刘国满 王守国 +2 位作者 王俊岭 孔令磊 吕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6,共6页
为解决利用脉冲间隔分布矩阵(PIDM)进行分选无抗抖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借鉴改进PRI变换法交叠PRI箱的思想,以PIDM矩阵中PRI箱交叠范围内的幅度之和替代元素幅度,以此进行主周期行、子序列行和门限计算,并对门限的计算方式进行... 为解决利用脉冲间隔分布矩阵(PIDM)进行分选无抗抖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借鉴改进PRI变换法交叠PRI箱的思想,以PIDM矩阵中PRI箱交叠范围内的幅度之和替代元素幅度,以此进行主周期行、子序列行和门限计算,并对门限的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对过门限的值进行聚类分析,以簇中均值(子序列提取)或最小值(主周期提取)作为真实PRI值.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基本保持了原算法分选成功率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抗抖性(5%~10%),并也能适应于多部辐射源的复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选 抗抖性 交叠窗长 脉冲间隔分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OODA-A环的防空体系及其作战时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黎 李芳芳 +1 位作者 冯清江 陈燕飞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为了提升防空体系执行OODA循环的速度和质量,在OODA环基础上增加评估(assessment)环节,提出一种基于OODA-A环的防空体系作战模型,该模型能够对防空体系执行一次OODA循环的战场态势变化情况,以及作战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敌方目标机... 为了提升防空体系执行OODA循环的速度和质量,在OODA环基础上增加评估(assessment)环节,提出一种基于OODA-A环的防空体系作战模型,该模型能够对防空体系执行一次OODA循环的战场态势变化情况,以及作战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敌方目标机动情况和目标信息冲突情况、目标毁伤情况,我方武器漏射击和过射击情况、作战损耗情况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行动方向,同时能够将评估结果实时反馈给OODA环中的各节点,进一步提升OODA环各节点的作战能力,从而实现防空体系更快更好地完成OODA循环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防空体系作战案例,对基于OODA-A环的防空体系的作战时效进行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OODA-A环的防空体系的优越性,对防空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体系 OODA-A环 态势评估 信息实时反馈 作战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背景应用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性能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毛京湘 郭建华 +2 位作者 李立华 孔令磊 王正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3-558,共6页
对于在低温背景条件下应用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其设计阶段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探测器在低温背景下的主要性能参数是否满足应用需求。通过单元探测器的基本理论公式,从性能测试的角度,推导出了焦平面探测器主要性能指标的理论计算公式,包... 对于在低温背景条件下应用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其设计阶段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探测器在低温背景下的主要性能参数是否满足应用需求。通过单元探测器的基本理论公式,从性能测试的角度,推导出了焦平面探测器主要性能指标的理论计算公式,包括峰值响应率、噪声、峰值探测率、动态范围等。提出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主要性能参数计算的设计流程,并通过实例对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低温背景下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设计及验证,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表明了理论公式及设计流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为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应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低温背景 性能参数 计算及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高超声速防御体系发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钟忠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大国竞争”战略下,美军从传感器层、指挥控制和拦截武器3方面持续推动高超声速防御体系的发展建设来抵消高超声速武器的装备优势,破解“大国竞争”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自美国防部确定采取高超防御分层防御战略后,美军充分依托... “大国竞争”战略下,美军从传感器层、指挥控制和拦截武器3方面持续推动高超声速防御体系的发展建设来抵消高超声速武器的装备优势,破解“大国竞争”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自美国防部确定采取高超防御分层防御战略后,美军充分依托现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通过探索运用新兴技术、发展多种拦截方式、积极与盟国合作等举措构建以天基为主、地海基传感器为辅的多平台预警探测体系,实时传输、天地联通的网络化指挥控制系统,以滑翔段拦截和末段拦截为主、多种拦截方式并存的拦截系统,计划在2034年构建战区级高超声速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超声速防御 大国竞争 预警探测 滑翔段拦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二次型及模型预测控制编队控制研究
7
作者 武梅丽文 王晓东 +1 位作者 宋勋 陈燕飞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2,共6页
多智能体集群作战是未来战场的重要形式。作为集群作战中的关键技术,编队控制有着广泛的应用。以编队控制律为研究目标,选择2种优化控制方法: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方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 多智能体集群作战是未来战场的重要形式。作为集群作战中的关键技术,编队控制有着广泛的应用。以编队控制律为研究目标,选择2种优化控制方法: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方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针对圆形编队轨迹,采用二阶动力学模型,基于相似一致性算法,在二维平面上仿真4个智能体绕轨迹中心旋转的编队运动场景,探究2种优化控制方法仿真效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相比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收敛速度更快,控制稳定性更高,侧向误差更小。增加侧向加速度补偿之后编队智能体在模型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圆形轨迹侧向追踪误差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作战 编队控制 线性二次型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相似一致性 时变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