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视野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
1
作者 禚丽华 孔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共5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审视中国发展道路的最高视野,它包含着地域性世界历史与全球性世界历史两个维度。地域性世界历史维度以俄国公社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内蕴着破解中国"从何处来"的思想线索;全球性世界历史维度以欧洲资...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审视中国发展道路的最高视野,它包含着地域性世界历史与全球性世界历史两个维度。地域性世界历史维度以俄国公社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内蕴着破解中国"从何处来"的思想线索;全球性世界历史维度以欧洲资本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内蕴着破解中国"向何处去"的思想线索。从两大维度的统一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有利于我们在理论根基处防止"左"与"右"两种倾向,在实践根基处把握民族性格与市场经济的有机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亚细亚生产方式 资本 民族命运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增明 吴友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8,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具有多重伦理意蕴。政治伦理,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生命伦理,将维护生命尊严与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发展伦理,推动全球发展迈进良性健康轨道;交往伦理,倡导形成互尊互信、聚同化异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具有多重伦理意蕴。政治伦理,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生命伦理,将维护生命尊严与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发展伦理,推动全球发展迈进良性健康轨道;交往伦理,倡导形成互尊互信、聚同化异的相处模式;生态伦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责任伦理,打造共迎挑战与共担责任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理论贡献,必将推动国际社会成员达成重要共识,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伦理意蕴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运行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晓庆 兰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高校学生党建是一个由若干系统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党建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孤立存在。党建目标整体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每个个体目标的协调同步,有赖于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就显得... 高校学生党建是一个由若干系统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党建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孤立存在。党建目标整体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每个个体目标的协调同步,有赖于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高校学生党建运行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现实诉求。基于系统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视角,挖掘高校学生党建运行系统的要素构成,架构高校学生党建运行的系统结构,揭示各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接的系统结构间寻求科学性、整体性的动态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杰明的现代都市文化批判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友军 张宇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40,共7页
本杰明是都市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人物,他从文艺批评对现代性文化进行探讨入手,以拱廊街计划为核心进行了现代都市文化的研究,对现代文化中的文明和野蛮的交织进行了分析,这是启蒙辩证法的先兆甚至核心。
关键词 本杰明 现代性 都市 文化 启蒙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的政体观:以孟德斯鸠《法意》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颜德如 毕彩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比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纳琴特英译本,严复关于政体三分法的译述不一,但总括以"民主"与"君主"两类。对三种政体所表现的精神,严复则译述为"民主以德"、"君主以礼"以及"专制以刑&quo... 比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纳琴特英译本,严复关于政体三分法的译述不一,但总括以"民主"与"君主"两类。对三种政体所表现的精神,严复则译述为"民主以德"、"君主以礼"以及"专制以刑",然而对"德"、"礼"与"刑"的理解又是多样的。这就表明严复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渗透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基于此,他还认为孟德斯鸠的政体学说是纲领性的论点,是趋于理想范型的;必须放置在古今流变的历史背景下来审视孟德斯鸠的政体学说;孟德斯鸠的政体学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民主不过是一理想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孟德斯鸠 法意 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的生产与创造的两种路径——哈特、奈格里和朗西埃的政治共同体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莫雷 吴友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77,共5页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代表人物朗西埃、哈特和奈格里的理论虽然有诸多差异,但是当他们批判资本统治以及资本主义的等级和权力结构时,他们的理论最终都指向了对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哈特和奈格里将共同体理解为批判财产共和国而形成的大同世...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代表人物朗西埃、哈特和奈格里的理论虽然有诸多差异,但是当他们批判资本统治以及资本主义的等级和权力结构时,他们的理论最终都指向了对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哈特和奈格里将共同体理解为批判财产共和国而形成的大同世界,朗西埃将共同体理解为基于平等而展开争议的共同体。虽然他们对共同体的理解在侧重点和角度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从一般智能和智力平等的角度出发理解共同性,认为共同体是对共在结构的重新安排;必须打破资本和权力的统治,破除等级制和各种区隔,实现共同体的不断生产和创造,从而形成更好地彰显人的自我本性和生命特质的共在和共享的真正共同体。他们的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思想家批判虚幻共同体和追求真实共同体的两种不同路径,突出强调了共同体与主体、共同体与身体之间的关联。但他们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仅停留于对共同性的份额的争夺和平等的感性分配,无法为真实的共同体的建构提供现实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共同性 哈特 奈格里 朗西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冰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8-20,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执政党建设的重大的战略部署,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党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具体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属性——从《资本论》与两种直观唯物主义的对立来看
8
作者 孔扬 姜大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从抽象到具体是《资本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深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作为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继承,这一方法与直观唯物主义相根本对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往往是以直观立场去看待抽象—具体,从而在世界观的根... 从抽象到具体是《资本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深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作为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继承,这一方法与直观唯物主义相根本对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往往是以直观立场去看待抽象—具体,从而在世界观的根基处制约了《资本论》哲学的研究。因此,深入考察这种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属性,就成为《资本论》哲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 具体 资本论 历史唯物主义 直观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9
作者 连威 杨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4,共4页
企业所得税改革会调整所得税率及征收方式等,可能引发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文章提出4个假设,并基于750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新税法实施后,劳动所得率、股东所得率呈上涨趋势;实际税负率、利息率呈下... 企业所得税改革会调整所得税率及征收方式等,可能引发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文章提出4个假设,并基于750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新税法实施后,劳动所得率、股东所得率呈上涨趋势;实际税负率、利息率呈下降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公司所得税税率降低与劳动所得率增加、股东所得率增加、利息率下降有显著相关性,与实际税负率增减不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改革 收入分配格局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对历史无主体的揭秘——从异化概念的双重维度来看
10
作者 禚丽华 孔扬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67-71,共5页
历史无主体论是一种承载着巨大思想张力的历史观,但它却在以往的研究中被矮化了——被简单斥责为"神秘主义"或"忽视个人能动性"。由此,它所内蕴的描述意义与发问意义就被遮蔽;进一步的后果,是人们对唯物史观的把握... 历史无主体论是一种承载着巨大思想张力的历史观,但它却在以往的研究中被矮化了——被简单斥责为"神秘主义"或"忽视个人能动性"。由此,它所内蕴的描述意义与发问意义就被遮蔽;进一步的后果,是人们对唯物史观的把握被抽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点。实际上,马克思正是沿着历史无主体论所提示的线索向前推进而创立唯物史观的。历史无主体现象,只是个人活动异化为社会体的产物。领会这一点,需要我们对《资本论》中异化范畴的原因——结果双重维度进行深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历史无主体 个人 异化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的“实践”特征
11
作者 毕彩云 《毛泽东研究》 2017年第6期83-91,共9页
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特征是毛泽东青年时期思想研究的重点。"实践"作为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的突出特征,不仅源于"实践"是青年毛泽东在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熏陶下形成且不断被强化的思想和行为特质,同时还因为"实践&... 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特征是毛泽东青年时期思想研究的重点。"实践"作为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的突出特征,不仅源于"实践"是青年毛泽东在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熏陶下形成且不断被强化的思想和行为特质,同时还因为"实践"是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的动力旨归和检验救国真理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思想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石——以马克思与莱斯的“对话”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桂森林 孔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46,共4页
批判地借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首先需要我们对二者的立论基石进行深入准确的辨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架构为线索,以加拿大著名学者... 批判地借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首先需要我们对二者的立论基石进行深入准确的辨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架构为线索,以加拿大著名学者威廉·莱斯的著作为典型案例,提出和论证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立论基石上的三大差别。在历史观基石上,二者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物的关系"解释原则的分野;在政治经济学基石上,二者表现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范式前提的分野;在解放论基石上,二者表现为"诉诸实践斗争"与"诉诸伦理呼吁"改造方案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历史观 政治经济学 解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高制度”与青年矮男的刻板印象威胁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德雷 王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39,共7页
身高是人类最重要的外貌特征之一。相比身材高大的男性,矮身材男性更容易在能力和地位维度上被低估,在择偶、择业等重要人生事件中经常遭遇挫折。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观点和分类标准,人们对青年矮男的刻板印象具有低能力-高热情的特... 身高是人类最重要的外貌特征之一。相比身材高大的男性,矮身材男性更容易在能力和地位维度上被低估,在择偶、择业等重要人生事件中经常遭遇挫折。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观点和分类标准,人们对青年矮男的刻板印象具有低能力-高热情的特征属性。虽然高热情使得他们显得更具有亲和力,但低能力意味着他们在涉及社会地位争夺的情境中处于不利位置。很多矮身材男青年表现出刻板印象威胁现象。按照高矮顺序列队,依据身高推断人的任务胜任力和亲和性,已经是一种"广为接受"的惯例。它获得合法性,成为"身高制度"。合法化的"身高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到身材矮小男青年的日常生活际遇,而且会作用于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身体建构。然而,身体的主动性潜力仍十分强大。未来研究应从身体和社会的动态关系中把握二者的角色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身材 刻板印象内容 刻板印象威胁 身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当代意蕴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扬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2,共8页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正义价值。首先马克思正义思想在人类解放层面指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二,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历史评判意蕴,在于其生产力标准;第三,马...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正义价值。首先马克思正义思想在人类解放层面指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二,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历史评判意蕴,在于其生产力标准;第三,马克思法权批判思想的正义意蕴,即对平等交换之剥削实质的揭露;第四;道德批判思想的正义指向,即对"先验权力"虚幻性的揭露;第五,道德建构思想的正义维度,即在于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探索。以上马克思正义思想体系中最为主要的五个方面,既植根于经典唯物史观的理论结构,又面向实际问题而开放地发展,从而在现实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当代意蕴和正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正义思想 唯物史观理论结构 当代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