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1年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贾雪妮 王翠翠 +2 位作者 赵雨龙 胡滨 赵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3-570,共8页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该地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两两共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2021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且年龄≥20岁人群的体检数据15...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该地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两两共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2021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且年龄≥20岁人群的体检数据155654人次,分别评估总人次和不同性别人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肥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粗患病率,并依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患病率进行直接标准化。应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模型计算总人次及不同性别人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标化患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进一步分析5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肥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10年来变化趋势及两两共存发生情况。结果2012—2021年,在5种因素中,超重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始终最高,其标化患病率在2020年最高(61.1%),在2019年最低(36.4%);血糖升高的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血糖升高标化患病率在2021年最高(24.0%),在2013年最低(18.4%)。2012—2021年,血糖升高的粗患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2.8%,95%CI:0.2%~5.5%,P=0.039),而其余4种危险因素均未见明显变化。2012—2021年,男性5种危险因素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均远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到2021年的21.6%(AAPC=5.0%,95%CI:0.4%~9.9%,P=0.036)。超重和血糖升高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在不同性别间均较稳定。肥胖粗患病率在男性呈上升趋势(AAPC=1.3%,95%CI:0.1%~2.5%,P=0.036)。血脂异常的粗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在男性中未见明显变化,而在女性粗患病率中呈上升趋势(AAPC=6.6%,95%CI:2.1%~11.3%,P=0.009)。男性超重标化患病率始终最高,女性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最高。男性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变化值为负值且绝对变化值最大,女性血脂异常年龄标化患病率变化值为正值且绝对变化值最大。2012—2021年,超重和血脂异常共存的占比最高,男性发生危险因素两两共存的占比均高于女性。结论2012—2021年,该地区体检人群中超重患病率始终最高;血糖升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5种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超重和血脂异常共存的占比最高,且男性危险因素两两共存的占比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