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基跨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劈拉性能及微观界面研究
1
作者 夏伟 张彤 +3 位作者 白二雷 陆松 吴昊 秦立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5-249,共5页
为改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RC)内部的纤维/基体(F/M)界面性能,提出利用碳纳米管-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CNTs-CF)对F/M微观界面进行改性的技术方法。设计制作了CNTs-CF体积分数分别为0%、0.1%、0.2%、0.3%和0.4%的跨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CCF... 为改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RC)内部的纤维/基体(F/M)界面性能,提出利用碳纳米管-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CNTs-CF)对F/M微观界面进行改性的技术方法。设计制作了CNTs-CF体积分数分别为0%、0.1%、0.2%、0.3%和0.4%的跨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CCFRC)试件,进而对其开展了劈裂抗拉实验,并与CFR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纤维掺量情况下,CCFRC能够在劈拉破坏失效时维持更好的整体性,而且CCFRC的劈裂抗拉强度明显高于CFRC。CCFRC的劈裂抗拉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逐渐升高后略有下降的变化趋势,当CNTs-CF的体积分数为0.3%时达到最大值,较之普通混凝土(PC)和CFRC,增长幅度分别达37.67%和13.21%。CNTs-CF兼具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的优良特性,能够充分发挥跨尺度协同改性效应,强化F/M界面。CCFRC在工程结构抗力提升,以及基础设施电磁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基跨尺度纤维 劈裂抗拉强度 纤维/基体界面 协同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与铁道工程中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
2
作者 周奇 《工程与建设》 2021年第2期316-317,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道路与铁道工程被列入了建设日程,而随着道路与铁道工程的增多,必然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不仅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道路与铁道工程被列入了建设日程,而随着道路与铁道工程的增多,必然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不仅如此,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还可以实现不错的生态效益,为此,在进行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使用。本文将围绕道路与铁道工程中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与铁道工程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对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库开挖稳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伟泽 徐干成 +2 位作者 徐景茂 邢义川 魏迎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对大跨地下工程开挖稳定的影响,以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库开挖稳定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锚索预应力值和间距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不同锚索预应力值和间距下地下工程的拱顶位移、衬砌最大主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对大跨地下工程开挖稳定的影响,以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库开挖稳定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锚索预应力值和间距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不同锚索预应力值和间距下地下工程的拱顶位移、衬砌最大主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锚索预应力值的增加,拱顶位移、衬砌最大主应力在逐渐降低,而锚索最大应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锚索间距的增加,拱顶位移、衬砌最大主应力在逐渐升高,而锚索最大应力同样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建议锚索预应力值取200 t、间距取5 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地下工程 开挖稳定 数值模拟 拱顶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地基不排水稳定性分析强度指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洲 程晓辉 +2 位作者 麻强 刘伟 谢庄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8-226,共9页
目前国内工程界对高填方地基的排水稳定性关注较多,然而针对地下水位较高、排水性能较差的原状地基,由快速填筑引起的不排水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综述了现行规范中关于边坡不排水稳定性分析的相关条文及国内外常用方法。通过分析总应力... 目前国内工程界对高填方地基的排水稳定性关注较多,然而针对地下水位较高、排水性能较差的原状地基,由快速填筑引起的不排水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综述了现行规范中关于边坡不排水稳定性分析的相关条文及国内外常用方法。通过分析总应力摩擦角的应力路径相关性以及计算原状地基典型点位的总应力加载路径,解释了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consolidated-undrained,简称CU)总应力强度指标进行不排水分析,会高估高填方地基的不排水稳定性,该方法存在理论缺陷和工程隐患。以简单假想边坡模型和某高填方机场实际工程为算例,利用简化Bishop法,选用5种不排水分析指标或模型,分别计算其不排水稳定性安全系数。结果表明:CU总应力法会高估高填方地基的不排水稳定性;其余4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不排水稳定性安全系数比较接近,相对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地基 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不排水抗剪强度 有效固结应力法 M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改性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航 许金余 +3 位作者 张彤 黄哲 任韦波 王腾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针对机场填缝材料综合性能不足,易造成水分下渗进而损坏道面的问题,制备了一种碳纤维改性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对5种不同碳纤维掺量的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试件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测量试件的拉伸强度、变形、能耗性能指标,分析了... 针对机场填缝材料综合性能不足,易造成水分下渗进而损坏道面的问题,制备了一种碳纤维改性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对5种不同碳纤维掺量的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试件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测量试件的拉伸强度、变形、能耗性能指标,分析了碳纤维掺量与填缝材料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拉伸峰值应变、断裂伸长率、拉伸韧度的关系,研究了碳纤维对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综合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通过复合材料机理和纤维桥连作用提高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的整体性,进而增强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的综合拉伸力学性能;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大,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的拉伸变形性能逐渐降低,拉伸强度性能不断增强,拉伸能耗性能先升高后降低;碳纤维掺量为0.10%时,聚合物水泥复合填缝材料的综合拉伸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填缝材料 拉伸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在土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刚 江巍 +2 位作者 陈宗清 秦双杰 聂礼齐 《岩土工程技术》 2020年第6期365-371,共7页
土层划分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广泛面临的问题,对此,工程界应用钻探和标准贯入试验(SPT)较多,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利用静力触探试验(CPT)这一经济且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为探究静力触探曲线在土层划分中的应用,根... 土层划分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广泛面临的问题,对此,工程界应用钻探和标准贯入试验(SPT)较多,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利用静力触探试验(CPT)这一经济且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为探究静力触探曲线在土层划分中的应用,根据徐州市以南某场地静力触探试验曲线,利用力学分层和地区经验定名土层这一综合方法划分了土层。将划分结果与钻孔分层结果对比可知,在划分土层层数方面,利用该方法划分的土层层数与利用钻孔划分的层数相同;在土层界面深度确定方面,当土层较厚时(一般大于1 m),利用该方法确定的土层界面深度与利用钻孔所确定的深度基本一致,土层界面深度最大绝对误差为0.70 m,平均绝对误差为0.24 m,最大相对误差为0.54,平均相对误差为0.16。根据对比结果可知,该综合方法能很好地揭示场地土层的分布规律。同时还总结了场地土层四种土体锥尖阻力-深度曲线和摩阻比-深度曲线特征,可为土层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土层划分 锥尖阻力 摩阻比 力学分层 地区经验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丽君 马向伟 +3 位作者 王永生 都的箭 吴晴 熊蒂程 《中国沼气》 2022年第1期18-23,共6页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降解率较普通初沉污泥有显著提升,且中温厌氧消化工况较高温厌氧消化工况高。其中,化学强化初沉污泥20 mg·L^(-1)Fe^(3+)组在中温厌氧消化工况下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降解率较普通初沉污泥分别提高了49.6%,10.9%;在高温厌氧消化工况下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降解率较普通初沉污泥分别提高了25.3%,7.8%。因此,化学强化初沉污泥适宜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强化初沉污泥 中温厌氧消化 高温厌氧消化 产甲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工程测量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文学 杨辉 +1 位作者 李锋 钱清玉 《城市勘测》 2018年第5期138-141,共4页
针对机场工程所涉及的测量技术,详细介绍了机场工程建设各阶段测量工作的内容和技术方案。为经济、高效地完成任务,根据机场工程建设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测量手段,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结论和注意事项,为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了一个... 针对机场工程所涉及的测量技术,详细介绍了机场工程建设各阶段测量工作的内容和技术方案。为经济、高效地完成任务,根据机场工程建设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测量手段,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结论和注意事项,为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测量 测绘技术 机场净空测量 磁偏角 板角高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包式集装箱房的设计与安装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忆雪 符传庆 陈健 《安装》 2021年第8期69-72,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打包式集装箱建造方式建造的综合办公用试验房的设计安装过程。经实际使用验证,试验房在功能、空间、保温、隔热、气密性等方面均能够达到现行标准,在使用人力、物力、工期效率等经济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房屋和其他集... 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打包式集装箱建造方式建造的综合办公用试验房的设计安装过程。经实际使用验证,试验房在功能、空间、保温、隔热、气密性等方面均能够达到现行标准,在使用人力、物力、工期效率等经济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房屋和其他集装箱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包式集装箱房 建造方式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体地震绕射波探测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惊涛 彭苏萍 +1 位作者 陈宗南 柳倩男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小尺度断层和陷落柱等隐蔽致灾地质体破坏煤层的连续性,易诱发瓦斯突出和采空区突水等事故,严重威胁煤矿生产安全。传统地震勘探方法以反射波为主,对隐蔽致灾地质体分辨率有限。本文提出基于曲波稀疏变换和平面波分解的多参数稀疏优化... 小尺度断层和陷落柱等隐蔽致灾地质体破坏煤层的连续性,易诱发瓦斯突出和采空区突水等事故,严重威胁煤矿生产安全。传统地震勘探方法以反射波为主,对隐蔽致灾地质体分辨率有限。本文提出基于曲波稀疏变换和平面波分解的多参数稀疏优化绕射波分离方法,能够解决在地震波场相交和相切情况下绕射波分离问题,并且分离的绕射波具有波形一致性和完整性。三维数值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强反射波对弱信号的屏蔽作用,分离出完整的绕射波/散射波,提高断层断点和散射点成像精度,其中极性反转成像特征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小尺度地质构造。山西阳泉煤业二矿九采扩区实际数据应用证实,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煤层强反射信息屏蔽作用,叠加剖面中绕射波的双曲形态可以质控绕射波分离可靠性。在利用绕射波成像资料解释时,结合反射波场成像结果提供的宏观地质背景,可更好揭示隐蔽致灾地质体,两者相辅相成。绕射波成像对陷落柱的边界形态和内部结构刻画更为清晰,对小尺度断裂的展布规律描述更准确,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地震波成像方法,在隐蔽致灾地质体探测上具有很大潜力,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体 绕射波分离 稀疏优化 高分辨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军民用机场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斌 王洪涛 +1 位作者 魏武 王观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619-622,共4页
军用机场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设施,其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民用机场存在巨大差异。本文介绍了军用机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并从飞机噪声源、机场飞行量、飞行程序、起降状态以及影响范围等5个方面具体分析对比了军民用机场... 军用机场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设施,其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民用机场存在巨大差异。本文介绍了军用机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并从飞机噪声源、机场飞行量、飞行程序、起降状态以及影响范围等5个方面具体分析对比了军民用机场在飞机噪声污染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指出了当前阶段军用机场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今后军用机场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机场 飞机噪声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早强混凝土的早期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彤 王志航 +3 位作者 白二雷 任韦波 任彪 吕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87-492,共6页
采用直径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1d、3d龄期时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早强混凝土(BFRESC)进行了动态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1d、3d龄期时早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d、3d龄期时BFRESC的动态抗压强度、比... 采用直径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1d、3d龄期时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早强混凝土(BFRESC)进行了动态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1d、3d龄期时早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d、3d龄期时BFRESC的动态抗压强度、比能量吸收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BFRESC的早期动态力学性能不断增大。玄武岩纤维可以显著地提高3d龄期时早强混凝土力学指标的应变率效应,且对1d、3d龄期时的早强混凝土均具有增强、增韧作用。3d龄期时,BFRESC的应变率敏感因子更大,力学指标对于应变率的敏感性更强,玄武岩纤维的强韧化效应更显著。3d龄期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BFRESC力学指标的应变率效应及对于应变率的敏感性、玄武岩纤维的强韧化效应均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强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早期动态力学性能 应变率 强韧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璐 王海常 +4 位作者 李华 王慧军 惠林海 彭美玲 朱雨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7-1363,共7页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是碳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方法是一种高效、清洁,并且对碳纤维性能损伤较小的回收方法。本文回顾了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研...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是碳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方法是一种高效、清洁,并且对碳纤维性能损伤较小的回收方法。本文回顾了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系统讨论超临界体系、反应条件、催化剂等对树脂降解率、回收碳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对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加固抗爆炸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干成 袁伟泽 +1 位作者 顾金才 张向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6,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岩体的抗爆炸性能,采用相似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用交叉锚索进行加固的围岩进行了抗爆性能分析,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岩体的爆炸压力分布规律、应变分布规律、爆腔大小以及锚索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提升岩体的抗爆炸性能,采用相似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用交叉锚索进行加固的围岩进行了抗爆性能分析,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岩体的爆炸压力分布规律、应变分布规律、爆腔大小以及锚索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岩体是否加固,爆心附近岩体内爆炸压力峰值、径向应变峰值、环向应变峰值与比例距离均呈负幂指数衰减,在相同的爆炸药量作用下,随着距爆点距离的增大,压力、应变峰值迅速减小;在集团装药条件下,岩体内的爆腔不呈球形而呈上细下粗的花瓶形,且无加固岩体的爆腔高度较大;交叉锚索角度变化对介质压缩半径的影响较小;随着交叉锚索密度的增大,加固介质中自由场压缩波峰值降低约20%~35%左右,介质的破坏半径小约30%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地下防护工程设计和围岩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爆炸性能 模型试验 加固 锚索 爆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集装箱建筑的优缺点及环境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松 王江波 《居业》 2021年第6期75-79,共5页
集装箱建筑起源于美国,在海湾战争时期首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此后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集装箱建筑在小型建筑建造领域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在集装箱建筑的建造过程中,环境控制技术是影响其使... 集装箱建筑起源于美国,在海湾战争时期首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此后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集装箱建筑在小型建筑建造领域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在集装箱建筑的建造过程中,环境控制技术是影响其使用性能与适应性的重要一环。本文从集装箱建筑的发展历程出发,概括了集装箱建筑的优缺点,并对当今集装箱建筑的环境控制技术及相关措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建筑 发展历程 优缺点 环境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在营房供暖保障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金强 罗继杰 张升 《暖通空调》 2021年第S02期19-22,共4页
简要分析了营房供暖保障方面的能源应用现状。针对营房工程特点,介绍了营房供暖保障中常用的新能源应用形式。结合工作经验,对营房供暖保障领域新能源的发展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营房 供暖保障 新能源 节能 太阳能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地下室多层框架结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建伟 《山西建筑》 2021年第21期59-61,共3页
通过对某工程实例采用不同计算模型对比计算,分析拉梁及嵌固部位对无地下室多层框架结构整体指标与构件配筋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梁及嵌固部位对首层的整体指标和配筋影响较大,对2层及以上影响可忽略不计;采用无拉梁模型并将计算嵌固部... 通过对某工程实例采用不同计算模型对比计算,分析拉梁及嵌固部位对无地下室多层框架结构整体指标与构件配筋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梁及嵌固部位对首层的整体指标和配筋影响较大,对2层及以上影响可忽略不计;采用无拉梁模型并将计算嵌固部位选在地面下0.5 m时,其配筋结果能更好地体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地下室框架结构 计算模型 拉梁 嵌固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行标准中钢板风管板材厚度规定的理解与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文正 许辉 张蔚东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10期1-4,11,共5页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与风管系统类别、加工工艺及使用环境等有关,现行标准对钢板风管板材厚度的规定存在差异。当板材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建议在图纸中明确风管系统的设计工作压力和板材厚度执行标准,螺旋风管板材厚度执行JGJ/T 141—2017《...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与风管系统类别、加工工艺及使用环境等有关,现行标准对钢板风管板材厚度的规定存在差异。当板材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建议在图纸中明确风管系统的设计工作压力和板材厚度执行标准,螺旋风管板材厚度执行JGJ/T 141—2017《通风管道技术规程》的规定,其他类型风管板材厚度执行GB 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GB 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仅规定了板材最小厚度,尚须参照其他标准执行或进行必要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通风 钢板风管 螺旋风管 板材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拆式模块化箱式房整体刚度和位移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志丰 马小阳 +1 位作者 贾治勇 高上宇 《集装箱化》 2022年第3期20-23,共4页
可拆式模块化箱式房(以下简称“箱式房”)具有生产周期短、运输和安装方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便利店、宿舍、学校、医院、阅兵村和度假酒店等场所[1],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以箱式房为建筑形式的方舱医... 可拆式模块化箱式房(以下简称“箱式房”)具有生产周期短、运输和安装方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便利店、宿舍、学校、医院、阅兵村和度假酒店等场所[1],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以箱式房为建筑形式的方舱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2]。虽然箱式房在我国发展迅速,但设计生产企业普遍未考虑箱式房金属面夹芯板的蒙皮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利店 金属面夹芯板 可拆式 度假酒店 蒙皮效应 整体刚度 模块化 安装方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供热设备试验测试及效果分析
20
作者 罗继杰 訾冬毅 +2 位作者 张腾 刘美欧 黄金强 《暖通空调》 2021年第6期136-140,56,共6页
针对基于水力空化原理研发的新型供热设备进行了供回水温度、热效率、压力、水质的试验测试及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供热设备热效率随系统水温的升高而降低;不计系统热损失下的综合热效率为96.99%;同时可提供0.173 MPa的资用压力;且空... 针对基于水力空化原理研发的新型供热设备进行了供回水温度、热效率、压力、水质的试验测试及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供热设备热效率随系统水温的升高而降低;不计系统热损失下的综合热效率为96.99%;同时可提供0.173 MPa的资用压力;且空化后水质明显变优,可有效防止水垢产生。与传统电热水锅炉相比,该空化供热设备可同时满足供热系统加热、加压、水质净化及软化功能,实现了一机对能源的多维利用,简化了常规电锅炉供热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热效率 热工实验 空化效应 新型供热设备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