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探测钙化灶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龙丽娟 胡蓉 +2 位作者 邵波 徐欣 姚克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钙化灶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结节伴有钙化,并行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个(54%)结节被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按钙化灶分型,甲状腺癌中伴周边环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钙化灶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结节伴有钙化,并行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个(54%)结节被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按钙化灶分型,甲状腺癌中伴周边环状钙化的结节7个,伴斑片状钙化的结节8个,伴沙粒样钙化的结节43个。结论: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声像图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其中伴沙粒样钙化征像最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结节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飞行员颈部血管壁弹性的超声定量检测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龙方 刘晶 +3 位作者 姚克纯 李文秀 刘淑萍 李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测定现役运输机女飞行员血管壁弹性功能,为女性招飞及女飞行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对首批参加女航天员选拔的19名现役女运输机飞行员颈动脉血管弹性参数进行定量检测,并随机选择参加选拔的20名... 目的测定现役运输机女飞行员血管壁弹性功能,为女性招飞及女飞行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对首批参加女航天员选拔的19名现役女运输机飞行员颈动脉血管弹性参数进行定量检测,并随机选择参加选拔的20名男飞行员(除外歼击机飞行员及吸烟者,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影响动脉弹性的因素)作为对照,两组间年龄、血压配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生化全项检查等无异常。结果男女两组飞行员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侧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飞行员颈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模量(Ep)、僵硬度(β)、脉搏波速度(PWVβ)均低于男飞行员(P<0.05),而动脉顺应性(AC)高于男飞行员(P<0.05)。结论女飞行员血管壁各项弹性参数均优于男飞行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飞行员 女(雌)性 超声检查 颈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飞行员反复正加速度暴露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邵波 吴迪 +3 位作者 郑军 徐欣 张龙方 姚克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3-775,共3页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反复正加速度(+Gz)暴露是否会对飞行员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38名歼击机飞行员接受离心机检查,+Gz暴露峰值从+2.5Gz/10s开始。通过后,每次再递增+0.5Gz^+1.0Gz,达到最高加速度暴露强度+4.5Gz/10s后结束检查。观察...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反复正加速度(+Gz)暴露是否会对飞行员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38名歼击机飞行员接受离心机检查,+Gz暴露峰值从+2.5Gz/10s开始。通过后,每次再递增+0.5Gz^+1.0Gz,达到最高加速度暴露强度+4.5Gz/10s后结束检查。观察飞行员+Gz暴露前后心脏超声多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飞行员+Gz暴露后2~4h,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ΔD)、主动脉血流速度、肺动脉血流速度和二尖瓣E峰速度,以及左心房收缩末前后径、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左右径和左心室舒张末左右径与暴露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二尖瓣A峰速度轻度增加(P<0.01),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和E/A峰速比值有所减小(P<0.05)。其中12名飞行员+Gz暴露后24h,EF、ΔD和二尖瓣A峰速度较暴露前轻度增加(P<0.05),E/A峰速比值仍有所减小(P<0.05)。结论中等强度反复+Gz暴露对飞行员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心脏舒张晚期功能可造成暂时轻度不利影响,24h后趋向恢复,提示应重视+Gz暴露后飞行员心脏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加速度 心脏功能试验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的长期超声随访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龙方 姚克纯 +2 位作者 王晓红 郭蕾 吴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超声随访观察经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超声随访诊断明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按首次发现时瘤体大小分3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组腹主动脉扩张最明显处横切面直径,... 目的超声随访观察经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超声随访诊断明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按首次发现时瘤体大小分3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组腹主动脉扩张最明显处横切面直径,计算年增长量。结果37例腹主动脉瘤首次发现时瘤径大小平均为4.68cm,随访年限0.5~11年,平均6.1年,瘤径平均每年增长0.47cm。14例瘤径小于4.0cm,平均年增长0.23cm,15例瘤径小于6.0cm,平均年增长0.37cm,8例瘤径大于6.0cm,平均年增长0.67cm。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因动脉瘤破裂死亡2例,破裂前瘤径大小分别为8.35cm、8.91cm。7例随访期间因瘤径短期内明显增大而行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结论老年腹主动脉瘤瘤径小于6.0cm者随增龄增长缓慢,大于6.0cm者随增龄增长快,应进行积极的外科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超声检查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老年人真性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龙方 姚克纯 +4 位作者 汪娜 郭蕾 吴迪 邵波 刘淑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检测老年人腹主动脉瘤(AAA)附壁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1例AAA患者,观察有无附壁血栓及其分布,分析血栓与AAA瘤径大小及其内血流变化的关系。结果51例AAA患者中,37例(72.55%)伴附壁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检测老年人腹主动脉瘤(AAA)附壁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1例AAA患者,观察有无附壁血栓及其分布,分析血栓与AAA瘤径大小及其内血流变化的关系。结果51例AAA患者中,37例(72.55%)伴附壁血栓形成,多为弧形、环形或新月形和不规则形。AAA瘤腔增大,层流范围缩小,湍流范围加大,附壁血栓发生率及厚度增加(P<0.05)。结论超声检测附壁血栓对判断病情发展、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价值。血栓形成及其厚度与AAA瘤径相关,瘤体内血流变化是附壁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超声 附壁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利 刘淑萍 +4 位作者 汪娜 姚克纯 张龙方 田蕊燕 郑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1-1233,1236,共4页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观察30例乳腺腺病病灶、24例纤维腺瘤病灶、15例乳腺癌病灶的造影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病灶的时间-强度曲线、增强模式、边界特...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观察30例乳腺腺病病灶、24例纤维腺瘤病灶、15例乳腺癌病灶的造影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病灶的时间-强度曲线、增强模式、边界特征以及病灶与其供支血管增强的差异。结果69例病灶中3例无显著增强,其余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时间-强度曲线显示:病灶增强均为快速增强型,增强起始时间为12.6±3.2s,达峰时间为19.8±7.62s,峰值强度为30.6±12.3dB。增强模式:纤维腺瘤与腺病呈快速均匀增强型,乳腺癌呈快速周边增强或快速不均匀增强,所有病灶未观察到缓慢增强型病灶。边界特征:腺病病灶增强与正常腺体组织无明显边界,纤维腺瘤、乳腺癌与正常腺体组织分界明显。供支血管:腺病及纤维腺瘤组供支血管峰值强度低于病灶内部峰值强度,乳腺癌供支血管峰值强度与病灶内部峰值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的造影特征,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龙方 韩全利 +3 位作者 汪娜 姚克纯 郭蕾 李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评价超声在其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3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病理相对照。结果23例患者中,2例为良性。21例为恶性,其中5例为低度恶性,16...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评价超声在其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3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病理相对照。结果23例患者中,2例为良性。21例为恶性,其中5例为低度恶性,16例为高度恶性。肿瘤最大15cm×11cm×8cm,最小4cm×2cm×3cm,超声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以腔外生长为主,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坏死及囊性变,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显示其内血供丰富。病理学检查示恶性肿瘤瘤体质硬,血管丰富,肿瘤内有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染色CD117均呈阳性。结论小肠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是临床首选且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龙方 姚克纯 +4 位作者 汪娜 任力 龙丽娟 冯国勋 侯双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4-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评价超声表现术前预测ER、PR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最终证实的96例绝经后乳腺浸润...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评价超声表现术前预测ER、PR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最终证实的96例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ER、PR表达水平。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52/96)、50%(48/96)。ER、PR双阳性、双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40/96)、37.5%(36/96),超声表现为蟹足状或毛刺状乳癌中,ER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0.05),内部回声不均质及后方有声衰减组乳癌中,ER、PR单阳性及共同阳性均有较高的表达(P<0.05)。当ER、PR共同阴性表达时,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可大致反映ER、PR的表达水平,联合ER、PR的表达检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超声检查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 绝经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招飞体检人群脾脏的超声检查与正常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邵波 陈同欣 +5 位作者 姚克纯 李伟光 石英玲 杨欣欣 陈英俊 张成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招飞体检者脾脏大小的正常值范围和检查方法。方法在空军招飞体检过程中,对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共2071名年龄17~21岁健康男性高中毕业生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测量脾脏的厚度、长度及脾静脉内径,所用超声诊断仪的探头频率为3.5MHz... 目的探讨招飞体检者脾脏大小的正常值范围和检查方法。方法在空军招飞体检过程中,对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共2071名年龄17~21岁健康男性高中毕业生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测量脾脏的厚度、长度及脾静脉内径,所用超声诊断仪的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者右侧卧位,探头置于左侧肋间斜切,切面完整清晰地显示脾门的最大纵切面时冻结,测量脾脏厚度、长度及脾静脉内径。分析处理时排除含有明显病理性改变的脾脏。结果2071名招飞体检者脾脏厚度3.74±0.41cm,长度9.79±2.76cm,脾静脉内径0.65±0.17cm。该人群相应指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脾脏厚度2.8035~4.4393cm、脾脏长度7.2639~12.2116cm、脾静脉内径0.5191~0.8292cm;99%可信区间分别为:脾脏厚度2.7263~4.6964cm、脾脏长度5.8573~12.4833cm、脾静脉内径0.4704~0.8779cm。结论初步确定了招飞体检人群脾脏大小的正常值范围,并且证明超声检查是招飞体检中准确评估脏器大小与结构状况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检查 参考标准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腹膜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欣 周卫华 +2 位作者 刘洋 周帆 汪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疾病具有诊断价值,有关超声造影在腹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报道甚少。文中探讨超声造影对腹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明确诊断的2例腹膜疾病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2例病灶超声造影后... 目的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疾病具有诊断价值,有关超声造影在腹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报道甚少。文中探讨超声造影对腹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明确诊断的2例腹膜疾病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2例病灶超声造影后肿块边界显示清晰,累及范围较常规超声检查测量的范围更广,强化模式呈"快进快出"型;穿刺病理结果显示1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另1例为结核性腹膜炎。结论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明确腹膜疾病的部位及范围,但对腹膜疾病的定性诊断尚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腹膜疾病 腹膜恶性间皮瘤 结核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诊断胃溃疡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丽娟 胡蓉 +2 位作者 邵波 徐欣 姚克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显像诊断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2例临床初步诊断胃溃疡患者,先行超声显像检查,观察胃部结构,再行胃镜检查,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溃疡的典型超声图像表现为胃内壁不同程度的凹陷,凹陷的边缘增厚呈低回声。... 目的:研究超声显像诊断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2例临床初步诊断胃溃疡患者,先行超声显像检查,观察胃部结构,再行胃镜检查,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溃疡的典型超声图像表现为胃内壁不同程度的凹陷,凹陷的边缘增厚呈低回声。本组病例32例胃溃疡患者胃镜全部检出,超声检出胃溃疡26例,总体符合率为81.3%。26例胃溃疡中,胃大弯部溃疡3例,胃小弯溃疡5例,胃角部溃疡18例,2例有明显凹陷的溃疡型胃癌全部检出,没有明显凹陷的2例溃疡型胃癌及4例较小胃溃疡漏诊。结论:超声对胃溃疡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但对较小的浅表溃疡仍存在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空腹腹壁超声诊断胃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波 姚克纯 +3 位作者 唐杰 胡蓉 龙丽娟 李学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空腹经腹壁常规超声诊断胃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患者禁食水 10小时以上,常规超声探查胃声像图特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超声与胃镜和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正常胃的显示率为 97%,正常组、胃溃疡组、胃癌组... 目的:探讨空腹经腹壁常规超声诊断胃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患者禁食水 10小时以上,常规超声探查胃声像图特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超声与胃镜和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正常胃的显示率为 97%,正常组、胃溃疡组、胃癌组的胃壁厚度分别为4.1± 0.24mm、7.8± 2.6mm、16.9± 5.5mm,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胃壁厚度 10mm为截断点,超声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 93%,特异性为97%,准确度为 96%。对伴随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89%。结论:超声诊断胃病变是一项简便迅速有效的方法,可作为胃镜和X线钡透的有效补充,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胃癌 空腹 经腹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波 白金香 +1 位作者 张梅 姚克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声波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超声诊断贲门及腹段食管肿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波 姚克纯 +3 位作者 唐杰 李学甫 胡蓉 姚志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空腹状态下经腹超声检测腹段食管及贲门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本院病人220例,禁食水10小时以上,经肝窗顺次扫查腹段食管及胃贲门,观察声像图特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超声显像与胃镜和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空腹状态下经腹超声检测腹段食管及贲门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本院病人220例,禁食水10小时以上,经肝窗顺次扫查腹段食管及胃贲门,观察声像图特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超声显像与胃镜和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测腹段食管和贲门结构显示率为98%,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腹段食管癌91.7%、98.4%、98%,贲门癌95.7%、97.9%、97.6%,对伴随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81.3%。结论:空腹超声诊断腹段食道癌和贲门癌,可作为胃镜和X线钡透的有效补充,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食道癌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学员椎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淑萍 李利 +6 位作者 孙斌 汪娜 周晓军 陈同欣 刘庆元 姚克纯 马中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了解2010年度招收的飞行学员椎动脉发育情况,为椎动脉超声检查列入招飞体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性分析722名飞行学员的椎动脉起始位置、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总结飞行学员中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 目的了解2010年度招收的飞行学员椎动脉发育情况,为椎动脉超声检查列入招飞体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性分析722名飞行学员的椎动脉起始位置、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总结飞行学员中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比例。结果 722名飞行学员左侧椎动脉起始段(D1)与椎动脉椎间段(D2)内径(分别为3.624±0.017、3.623±0.018mm)宽于右侧(分别为3.489±0.018、3.438±0.019mm,P<0.05),左侧椎动脉椎间段收缩期峰值流速(53.547±0.412cm/s)高于右侧(48.463±0.405cm/s,P<0.05)。椎动脉直径在2.5~3.0mm的比例较大,为17.5%,而小于2.5mm比例稍低,为6.9%;右侧椎动脉窄细者(16.0%,116/722)多于左侧(8.3%,6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者24例(占3.3%),其中双侧椎动脉起始位置正常,仅走行异常者19例,起始部伴走行异常者5例。19例仅走行异常者左右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例起始部伴走行异常者中2例伴有同侧椎动脉窄细。结论飞行学员中存在多种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应早日将椎动脉的超声检查列入招飞体检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超声检查 飞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双肾缺如合并膀胱发育不良1例
16
作者 龙丽娟 汪娜 +1 位作者 吴迪 徐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胎儿 肾缺如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探讨
17
作者 陈晓荣 刘金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9-210,共2页
脾破裂在腹部外伤中很常见。我科今年1~9月份诊断创伤性脾破裂出血病人5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关键词 脾破裂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脉冲多普勒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克纯 李德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24-26,共3页
资料和方法本组70例,男女各35例,年龄18~71岁,平均47岁。病人均有眩晕、头痛等症状。临床均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以上病人颈椎X线摄片均证实颈椎有异常改变。同时选择正常人120例,男77例,女43例,年龄18~78岁(平均50岁)。120例正常... 资料和方法本组70例,男女各35例,年龄18~71岁,平均47岁。病人均有眩晕、头痛等症状。临床均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以上病人颈椎X线摄片均证实颈椎有异常改变。同时选择正常人120例,男77例,女43例,年龄18~78岁(平均50岁)。12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18~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四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脉冲多普勒 血流峰值速度 颅外段椎动脉 血流频谱 血管内径 取样容积 临床诊断 超声束 加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复合成像和极端分辨率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丽娟 胡蓉 +3 位作者 邵波 吴迪 刘淑萍 郭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复合成像(SonoCT)、极端分辨率技术(Xres)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比分析48例乳腺肿块的普通超声成像与SonoCT、Xres成像。结果:SonoCT、Xres成像技术对病灶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状况的显示明显优... 目的:探讨实时复合成像(SonoCT)、极端分辨率技术(Xres)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比分析48例乳腺肿块的普通超声成像与SonoCT、Xres成像。结果:SonoCT、Xres成像技术对病灶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状况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超声。结论:SonoCT、Xres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及边缘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 实时复合成像和极端分辨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CT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丽娟 胡蓉 +4 位作者 邵波 李利 刘淑萍 郭蕾 吴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 :探讨实时复合成像 (SonoCT)技术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比分析 49个甲状腺病灶的SonoCT与普通超声实时成像结果。结果 :SonoCT对病灶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状况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实时成像 ,对小病变尤为明显。结论 :S... 目的 :探讨实时复合成像 (SonoCT)技术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比分析 49个甲状腺病灶的SonoCT与普通超声实时成像结果。结果 :SonoCT对病灶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状况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实时成像 ,对小病变尤为明显。结论 :SonoCT能清楚显示病灶边界及内部回声 ,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SonoCT 超声成像 复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