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飞行员对比敏感度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蓉 王恩普 +3 位作者 何佳 李丹 王建昌 岳雅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对比敏感度(CS)检查的结果分布特征。方法应用美国Vector Vision公司生产的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查空军飞行员73例(146眼)明视、暗视和暗视眩光条件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pd)的CS,分别对性别、眼别、机种不...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对比敏感度(CS)检查的结果分布特征。方法应用美国Vector Vision公司生产的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查空军飞行员73例(146眼)明视、暗视和暗视眩光条件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pd)的CS,分别对性别、眼别、机种不同空间频率的C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飞行员CS在中频区(6cpd)最高。左右眼比较、歼击机与运输机飞行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暗视、暗视眩光CS依次呈下降趋势,除低频(3cpd)和高频(18cpd)暗视和暗视眩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飞行员CS在多个频段均好于男飞行员,仅明视12cpd和18c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客观反映了军事飞行员CS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航空医学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飞行员 对比敏感度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蒋晶晶 刘勇 黄一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移植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8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出现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之前,上皮缺损时间为(30.50±29.66)d,均已使用过无... 目的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移植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8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出现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之前,上皮缺损时间为(30.50±29.66)d,均已使用过无防腐剂人工泪液进行治疗,其中3例患者曾接受过接触镜治疗,1例患者曾行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上皮缺损均未出现好转。经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4200IU·mL-1碱性成纤维细胞氉生长因子眼液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接触镜持续配戴2周更换一次,平均每3d随诊一次。结果所有患者植片角膜上皮自周边逐渐向植片中央迁移修复,植片上皮逐渐恢复光滑,经联合治疗后,8例患者角膜上皮均完全修复,修复时间为(16.00±11.14)d。在随访期间未观察到感染及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移植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治疗有效,并能显著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膜移植术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辅助兔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丹 刘兵 +2 位作者 林军军 喻朝阳 孙永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 观察兔眼滤过手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MMC)后滤过泡处结膜组织的电镜改变。方法 6只白兔行全层巩膜切除滤过手术并进行观察。分为实验组(术中用0.2 mg/ml MMC)、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术后用5-Fu)。术后2周分别对滤... 目的 观察兔眼滤过手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MMC)后滤过泡处结膜组织的电镜改变。方法 6只白兔行全层巩膜切除滤过手术并进行观察。分为实验组(术中用0.2 mg/ml MMC)、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术后用5-Fu)。术后2周分别对滤过泡处结膜组织做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电镜显示所有组结膜上皮分离破坏,MMC和5-Fu治疗组局限性胶原纤维减少变细紊乱,结膜下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腔隙存在。结论 青光眼术中一次性结膜下应用MMC可提高兔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青光眼滤过手术 电镜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辅助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丹 刘兵 +2 位作者 林军军 茹海霞 张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观察兔滤过手术中 1次性暴露丝裂霉素 C( mitomycin C,MMC)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实验。 15只白兔分为实验组 (术中用 MMC 0 .2 g·L- 1 )、空白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阳性对照组 (术后用 5 - FU) ,均行全层... 目的 观察兔滤过手术中 1次性暴露丝裂霉素 C( mitomycin C,MMC)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实验。 15只白兔分为实验组 (术中用 MMC 0 .2 g·L- 1 )、空白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阳性对照组 (术后用 5 - FU) ,均行全层巩膜切除滤过术并进行观察。每组为 10眼 ,6眼临床观察眼压、滤泡形态和并发症 ,4眼于术后 2周做光镜检查。结果  MMC治疗组低眼压维持时间和滤泡持续时间均长于空白对照组。术中应用MMC比术后结膜下注射 5 - FU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MMC用药组临床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光镜显示 MMC治疗眼可见潜在滤泡腔。结论 兔青光眼滤过术中 1次性结膜下应用 0 .2 g· 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青光眼滤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丹 刘勇 +1 位作者 王恩普 孙永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5-837,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36名(4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组。患者首先进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之后分别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干燥羊膜移植。术后... 目的观察并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36名(4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组。患者首先进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之后分别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干燥羊膜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炎症治疗。所有病例随访观察6~24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术后角膜上皮(6.22±1.90)d愈合,干燥羊膜移植组术后角膜上皮(8.36±2.61)d愈合(P〈0.01)。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术后1例复发,干燥羊膜移植组术后2例复发(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均能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其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更易于角膜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细胞 羊膜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的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兵 马吉献 +1 位作者 黄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 检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增殖膜标本中细胞Fas、Fas配体 (Fasligand ,FasL)的表达和凋亡 ,并探讨Fas/FasL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12例增殖膜标本Fas和FasL的表达 ,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目的 检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增殖膜标本中细胞Fas、Fas配体 (Fasligand ,FasL)的表达和凋亡 ,并探讨Fas/FasL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12例增殖膜标本Fas和FasL的表达 ,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PVR增殖膜标本中Fas和FasL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60 6%和 43 75 % ,偶见两者同时表达的细胞。 5例前膜和 2例下膜标本可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凋亡与Fas、FasL相关系数均为 0 77(t =3 82 ,P <0 0 5 ) ,PVR病程与凋亡的r值为 0 74(t =3 11,P <0 0 1)。结论 Fas、FasL高表达与凋亡的正相关性提示 ,通过Fas/FasL系统诱导增殖细胞及炎症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殖膜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TUNEL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眼迁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活性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恩普 马志中 李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外伤眼经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取的增生组织内迁移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活性随伤后不同时间、不同外伤类型变化的特点。方法利用细胞增生标志物Ki67和PCNA的单克隆抗体对22例外伤眼增生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伤后迁... 目的观察外伤眼经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取的增生组织内迁移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活性随伤后不同时间、不同外伤类型变化的特点。方法利用细胞增生标志物Ki67和PCNA的单克隆抗体对22例外伤眼增生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伤后迁移RPE细胞增生活性迅速升高,1.5个月前后分组比较,Ki67表达率(LI)分别为38.27%和10.82%(P=0.0000);PCNALI分别为32.91%和18.09%(P=0.0273)。病程延长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加重,RPE细胞增生活性逐渐下降。1.5个月以内手术11例全部为开放伤合并视网膜脱离(RD),Ki67LI为38.27%,6例无RD病例Ki67LI为18%,(P=0.0031)。结论眼外伤后迁移RPE细胞增生活性迅速升高,合并RD是发生PVR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实施玻璃体切割手术将有效地清除异常增生的RPE细胞,减少合并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Ki-67增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直接透巩膜缝合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方一惟 赵蓉 +1 位作者 许艺民 马志中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45-846,共2页
目的观察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21例(21眼)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患者,通过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确定解离位置和范围,均给予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术后局部抗炎... 目的观察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21例(21眼)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患者,通过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确定解离位置和范围,均给予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术后局部抗炎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5a,最后随访眼压正常者19眼(1眼因继发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1眼行2次手术),眼压仍低者2眼(未再手术),术后视力≤0.1者3眼,0.1~0.6者8眼,≥0.6者10眼。随访时超声生物显微镜资料齐全者12眼,睫状体均复位。结论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解离 直接透巩膜缝合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巴角膜炎感染的初步病理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威 梁庆丰 +4 位作者 赵慧英 罗时运 王智群 李然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阿米巴角膜炎患者角膜组织病理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的表达。方法收集8例(8眼)阿米巴角膜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后... 目的观察阿米巴角膜炎患者角膜组织病理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的表达。方法收集8例(8眼)阿米巴角膜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后切除的角膜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和抗MMP-13、抗FGF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及MMP-13和FGF2的表达。结果病程在1个月之内,角膜基质坏死,可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内可见大量包囊及滋养体。同时,MMP-13呈强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3085±0.0781;FGF2表达较弱,平均光密度值为0.2057±0.0387;病程1个月至半年内,患者角膜处于修复状态,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仍可见到阿米巴存在,组织内MMP-13呈弱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1875±0.0299,FGF2表达增强,平均光密度值为0.3735±0.0562;病程大于半年以上,角膜基质层可见大量新生血管,MMP-13及FGF2均呈微弱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575±0.0568、0.0363±0.0781,未见阿米巴包囊。结论阿米巴角膜炎感染早期药物治疗不理想,应及时手术清除病灶,可以有助于控制病情,利于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角膜炎 病理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兵 马吉献 +1 位作者 黄尉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殖膜 中间丝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和TNF-α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兵 黄蔚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 观察IL 1β和TNF α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彩色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L 1β和 /或TNF α( 2 0ng/mL)对RPE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波形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 :I... 目的 观察IL 1β和TNF α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彩色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L 1β和 /或TNF α( 2 0ng/mL)对RPE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波形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 :IL 1β +TNF α处理组 76 9± 8 1,IL 1β处理组 78 4± 8 1,TNF α处理组 90 2± 6 7。与对照组 110 2±10 7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IL 1β和 /或TNF α可上调波形蛋白的表达 ,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中可能参与RPE细胞增殖过程中中间丝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暴露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恩彤 王恩普 李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 观察外源性电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暴露于场强为 2 0 0mV/mm的直流电场 48h ,未受电场暴露的细胞作为对照。以细胞的密度、生长率和分裂指数评价其增殖能力 ,并通过... 目的 观察外源性电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暴露于场强为 2 0 0mV/mm的直流电场 48h ,未受电场暴露的细胞作为对照。以细胞的密度、生长率和分裂指数评价其增殖能力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蛋白印记分析检测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结果 细胞的增殖在电场中受到明显抑制 ,表现为细胞密度、生长率及分裂指数明显下降。电场暴露抑制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的过渡 ,导致G1期阻滞。电场暴露细胞的cyclin E表达明显降低 ,但Cdk2的表达不受影响 ,而cyclin E/Cdk2复合物的抑制蛋白p2 7kip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电场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阻止细胞周期G1/S期的过渡使细胞周期休止于G1期 ,这一作用是藉增加p2 7kip1的表达和减少cyc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晶状体上皮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张梅 齐跃华 +1 位作者 喻朝阳 林军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已日益受到人们的肯定。作者通过对233例PRK的配合和护理,针对PRK手术特点,提出了术前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严格手术适应征、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确保手... 关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已日益受到人们的肯定。作者通过对233例PRK的配合和护理,针对PRK手术特点,提出了术前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严格手术适应征、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确保手术顺利,抓住门诊患者的护理特点,强调术后的宣教工作,定期复查防止并发症等有关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护理体会 并发症 治疗 手术 配合 严格 作者 教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断眼直肌与房水氧含量变化的关系
14
作者 王恩普 章应华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4期231-233,共3页
采用血气分析仪法观察30只狗眼离断直肌后房水氧分压的变化情况,并根据Henry's 定律计算氧含量,发现2~4条直肌离断后,房水氧含量较对照眼分别下降4.42%(P>0.05),20.17%和28.61%(P<0.001)。证实低氧房水环境是眼前节缺血综合... 采用血气分析仪法观察30只狗眼离断直肌后房水氧分压的变化情况,并根据Henry's 定律计算氧含量,发现2~4条直肌离断后,房水氧含量较对照眼分别下降4.42%(P>0.05),20.17%和28.61%(P<0.001)。证实低氧房水环境是眼前节缺血综合征时相应组织病理损伤过程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在斜视矫正等手术中不宜同时离断3条以上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科手术 眼房水 缺血 睫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对房水叶酸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方燕 蔡惠文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应用^(125)Ⅰ—叶酸放免分析法,比较了静脉注射和球结膜下注射叶酸一次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清及房水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球结膜下注射(1/5静脉组药量)各时间组房水叶酸浓度明显高于同一时间静脉组,通过该途径可使房水得到最大的药物浓度... 应用^(125)Ⅰ—叶酸放免分析法,比较了静脉注射和球结膜下注射叶酸一次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清及房水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球结膜下注射(1/5静脉组药量)各时间组房水叶酸浓度明显高于同一时间静脉组,通过该途径可使房水得到最大的药物浓度。文中讨论了叶酸的吸收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水 球结膜下注射 叶酸 R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远期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相冉 王建昌 +1 位作者 王恩普 赵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6,70,共4页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后4~5年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方法选择正视眼飞行员22例(44眼)、低中度近视飞行学员33例(64眼)、LASIK术后4~5年飞行学员15例(29眼)。应用CSV-1000CS仪分别进行单眼明视、暗...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后4~5年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方法选择正视眼飞行员22例(44眼)、低中度近视飞行学员33例(64眼)、LASIK术后4~5年飞行学员15例(29眼)。应用CSV-1000CS仪分别进行单眼明视、暗视、暗视+眩光3种环境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pd)CS的检测,分别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低空间频率(3cpd)在3种环境下3组人群c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6cpd、18cpd暗视+眩光下飞行员Cs值优于LASIK术后和近视眼外,其他各种情况LASIK术后的cs值均与正视眼飞行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飞行员cs值明显优于低中度近视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度近视患者行LASIK术后远期cs值基本能够达到飞行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低中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ge氏色觉检查镜的临床应用(附60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惠文 王恩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28,共2页
色觉的检查目的,是为了查明先天性色觉异常的性质和分类以供职业选择的指导或后天性色觉异常的疾病研究,尤其对挑选飞行人员及学校招生体检中都有重要意义. 色觉的检查方法,从来是用反射光和分散光两利方法.美制假同色版、苏制拉布金氏... 色觉的检查目的,是为了查明先天性色觉异常的性质和分类以供职业选择的指导或后天性色觉异常的疾病研究,尤其对挑选飞行人员及学校招生体检中都有重要意义. 色觉的检查方法,从来是用反射光和分散光两利方法.美制假同色版、苏制拉布金氏、日制石原氏、中制俞氏等色觉检查表即属前者,优点为携带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觉检查镜 色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