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娟 杨雪琴 +3 位作者 张丽 刘芳 惠让松 魏利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2-624,共3页
目的调查银屑病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 目的调查银屑病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的标准。比较伴发代谢综合征的银屑病患者(MS组)与不伴发代谢综合征的银屑病患者(非MS组)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家族遗传史、生化指标及生活方式。结果202例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者45例,占22.27%;MS组患者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压均较非MS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非MS组患者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患者较非MS组患者年龄大,发病年龄晚,病程长,病情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调查显示MS组吸烟、饮酒患者明显多于非MS组(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代谢综合征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氮唑核苷雾化吸入对喘憋性肺炎的疗效:附33例报告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华 韦明 +1 位作者 张振吉 杜孝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1,共2页
我们于1991年12月~1993年1月对住院33例喘憋性肺炎采用三氮唑核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年龄小于4岁,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气促、喘憋、呼吸和心率加快或伴三凹征,肺部闻及... 我们于1991年12月~1993年1月对住院33例喘憋性肺炎采用三氮唑核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年龄小于4岁,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气促、喘憋、呼吸和心率加快或伴三凹征,肺部闻及喘鸣音或(和)中细湿罗音;急性期胸部X线片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肺纹理增粗;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发热轻至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氮唑核苷 喘憋性 肺炎 儿童 药物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纤维素微球的细胞毒性检测及其动脉栓塞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封兴华 刘芳 +4 位作者 马威 史无例 孟庆江 郭军 王艳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安全性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动脉的栓塞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以 MTT法检测乙基纤维素微球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在 X线监控下 ,将乙基纤维素微球选择栓塞在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在栓塞后的即刻和... 目的 :评价国产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安全性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动脉的栓塞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以 MTT法检测乙基纤维素微球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在 X线监控下 ,将乙基纤维素微球选择栓塞在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在栓塞后的即刻和一月后测量其颈部各主要动脉的血液流速及流量 ,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时间取栓塞组织石蜡切片 ,常规 HE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细胞学实验表明 ,国产乙基纤维素微球的浸提液不影响细胞生长和增殖。动物实验表明 ,被栓塞血管的流量、流速明显降低 ,基本不形成侧枝循环 ,临近动脉的血流量则代偿性的增加。组织学观察可以见到微球成簇状堵塞末梢动脉血管 ,达到较为完全的栓塞效果。结论 :国产乙基纤维素微球生物相容性良好 ,可以持久阻塞动脉血管腔 ,有望在临床上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于 乙基纤维素 颌面部肿瘤 细胞毒性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的体内释药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封兴华 马威 +4 位作者 李维新 吴道澄 孟庆江 刘芳 魏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 :对氟尿嘧啶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加以对比 ,以了解氟尿嘧啶明胶微球在体内的释药特点。方法 :在 X线监控下 ,将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超选择栓塞在兔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以氟尿嘧啶溶液灌注颈外动脉或在股静脉静滴作为对照 ,不同时间点取... 目的 :对氟尿嘧啶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加以对比 ,以了解氟尿嘧啶明胶微球在体内的释药特点。方法 :在 X线监控下 ,将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超选择栓塞在兔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以氟尿嘧啶溶液灌注颈外动脉或在股静脉静滴作为对照 ,不同时间点取血样测试血药浓度 ,进行统计分析。取栓塞组织石蜡切片 ,常规 HE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动脉灌注法可以产生局部较高的血药浓度 ,但维持时间较短 ;静脉滴注法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 ,但局部与全身血药浓度无显著差异 ;使用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进行栓塞可以在较小的用药剂量上在局部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较高的血药浓度。结论 :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进行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及用药剂量 ,达到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药代动力学 肿瘤 明胶微球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化门静脉胆管微血管数量对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岗 胡素贤 +3 位作者 黄晓强 刘建彬 彭志海 黄志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589,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化门静脉后,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BP)内层微血管数量改变对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活性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28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完全动脉化门静脉组(B组)、限流术后完全动脉化门静脉组(C组)、肝门... 目的:探讨动脉化门静脉后,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BP)内层微血管数量改变对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活性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28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完全动脉化门静脉组(B组)、限流术后完全动脉化门静脉组(C组)、肝门部胆管完全门静脉供血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在不同流量与含氧量血液灌流的条件下,PBP内层微血管数以及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C组、D组PBP内层微血管总数均降低,D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B组、C组和D组的微动脉数均有下降趋势,其中D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与A组相比,各组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指数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呈升高趋势,D组上升最为明显(P<0.01)。D组胆管壁组织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结论:一定流量与含氧量的血液对保证PBP灌注,满足胆管壁组织氧的需求有重要的意义。动脉化门静脉高含氧量与高流量的血液可通过侧支血管逆流灌注PBP,是肝门部胆管壁组织维持正常形态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动脉化 胆管周围血管丛 细胞核增殖活性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香 马红雨 +1 位作者 朱美才 蔡庆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蛋白。方法 :应用反转录 PCR技术直接扩增出人 CNTF c DNA,克隆入 p UC19载体中 ,用双脱氧法进行手工序列分析 ,构建表达菌株 p BV2 2 0 - CNTF/ DH5α。表达的蛋...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蛋白。方法 :应用反转录 PCR技术直接扩增出人 CNTF c DNA,克隆入 p UC19载体中 ,用双脱氧法进行手工序列分析 ,构建表达菌株 p BV2 2 0 - CNTF/ DH5α。表达的蛋白质得到纯化 ,用鸡胚背根节无血清培养法检测表达蛋白生物学活性。结果 :所克隆的 CNTF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 ,p BV2 2 0 - CNTF/ DH5α能特异表达分子量大约为 2 6 0 0 0的蛋白质 ,表达量约为菌体总蛋白量的 35 %。 CNTF蛋白质经纯化后纯度约 95 % ,而且表达蛋白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高效表达 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氨丁酸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红雨 杨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1-984,共4页
目的 研究GABAB 受体特异性激动剂氯苯氨丁酸(baclofen)在脊髓背角神经元抑制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方法 在脊髓薄片标本上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法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iniatureexcita torypostsynapticc... 目的 研究GABAB 受体特异性激动剂氯苯氨丁酸(baclofen)在脊髓背角神经元抑制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方法 在脊髓薄片标本上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法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iniatureexcita torypostsynapticcurrents;mEPSCs) ,通过分析这些电流的变化来研究baclofen影响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结果 ba clofen抑制mEPSCs的发放频率 ,但对平均幅度无明显影响 ,表明baclofen抑制谷氨酸释放的作用部位在突触前。在无钙溶液或者K+ 通道阻滞剂 4 AP存在的条件下 ,baclofen对mEPSCs发放频率的抑制作用不受影响 ,但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skolin (可使cAMP保持在较高水平 )能降低其抑制作用。而蛋白激酶C (PKC)激动剂PDBu对baclofen的抑制作用无影响。用NEM破坏G蛋白 ,则可取消baclofen的抑制效果。结论 baclofen不是通过影响突触前Ca2 + 通道或K+通道 ,或PKC途径 ,而是通过作用于G蛋白和 (或 )cAMP途径抑制谷氨酸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氨丁酸 脊髓 谷氨酸 全细胞电压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郝晓柯 +1 位作者 何晓峰 张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以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存在的情况。方法: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KB)法,对51株多重耐药株的耐消毒剂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以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存在的情况。方法: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KB)法,对51株多重耐药株的耐消毒剂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2008-01~2009-11共分离出172株鲍曼不动杆菌,易感因素主要是高龄、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1.1%,对头孢菌素类敏感率很低。51株多重耐药菌中有49株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阳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耐药范围广,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携带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耐消毒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
9
作者 刘玮 赵瑞敏 +6 位作者 陈大伟 陈晋文 谢仁厚 李华军 杜文津 张改华 宋东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收集7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62例脑出血(脑出血组)、58例非卒中(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进一步分层,3组依次有高血压病史分别...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收集7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62例脑出血(脑出血组)、58例非卒中(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进一步分层,3组依次有高血压病史分别为40、42、32例,无高血压病史分别为30、20、26例。清晨空腹取血,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在控制高血压、脂质异常后,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有无高血压病史进行分层后比较胰岛素抵抗,3组中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压正常卒中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控制了高血压、脂质异常等因素之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OR=1.495,95%CI:1.102~2.028)。结论高血压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增加卒中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老年男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血压 老年人 胰岛素 药物拮抗作用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苏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覃秀川 刘胜 刘建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4-1095,共2页
目的观察博苏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降压效果。方法将经1周的洗脱期后入选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博苏,另一组服用依那普利,2周调整1次剂量,若剂量加倍后仍SBP>130mmHg和(或)DBP>85mmHg,两组均加... 目的观察博苏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降压效果。方法将经1周的洗脱期后入选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博苏,另一组服用依那普利,2周调整1次剂量,若剂量加倍后仍SBP>130mmHg和(或)DBP>85mmHg,两组均加用尼群地平调整剂量至BP≤130/85mmHg。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HbA1c、TC、TG、HDL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博苏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HbA1c、TC、TG、HDL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博苏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压(P<0.01)。结论博苏在安全降压的同时并不影响糖代谢和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2型 博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镉中毒性肾损伤亚细胞机制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龙曼海 赵金垣 +3 位作者 王世俊 邵涵如 刘亚宁 刘爱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572-572,575,共2页
关键词 镉中毒 肾损伤 细胞机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