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环境背景干扰源高效抑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安琪 邰会强 +4 位作者 赵会妮 李恒 王国洪 李瑶 张百灵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6-1113,共8页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测试过程中环境背景辐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对发动机红外测试过程中环境背景辐射干扰源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背景干扰源抑制方法,并以四种不同表面特性的材料为抑制装置的基材,验证了不同表面特性的抑制装置...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测试过程中环境背景辐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对发动机红外测试过程中环境背景辐射干扰源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背景干扰源抑制方法,并以四种不同表面特性的材料为抑制装置的基材,验证了不同表面特性的抑制装置及不同遮蔽角度的抑制效果,确定了航空发动机红外测试的高效抑制方法。通过搭建模型发动机红外测试平台,以铝板、亚克力板、木板和岩棉板四种材料为环境背景干扰抑制装置基材,验证其在遮蔽角度为60°和90°的抑制效果。通过试验得到,中波3~5μm,抑制装置基材为木板、遮蔽角度为60°时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可达9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红外测试 环境背景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屈曲及后屈曲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志刚 冯宇 +2 位作者 马斌麟 杜旭 宋雨键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1,共9页
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航空结构中。本工作研究了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屈曲及后屈曲力学性能,首先应用工程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压缩稳定性计算,得到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的预估值;其次,... 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航空结构中。本工作研究了航空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屈曲及后屈曲力学性能,首先应用工程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板进行压缩稳定性计算,得到加筋板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的预估值;其次,开展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稳定性实验,得到实验件的屈曲及破坏形式、实验件的载荷-应变及载荷-位移关系和实验件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结果表明:采用工程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的误差分别为6.12%和9.31%,合理应用工程方法可以为实验提供较好的指导;加筋板的破坏形式为壁板的分层、鼓包和撕裂、筋条的断裂以及筋条-壁板的脱粘;屈曲比为1.65的复合材料加筋板具有较强的后屈曲承载能力;工程中可充分应用加筋板的后屈曲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板 压缩 屈曲 后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段融化冰晶粒子的光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学海 刘文博 +5 位作者 李瑶 李益文 张欣慧 邹曙光 李卫东 赵颜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2-323,共12页
冰晶粒子在融化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混合态特征,进而影响其光学和辐射特性,对全球辐射效应和天气预报等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非球形非均匀混合模型用于模拟冰晶粒子融化过程中的形态和混合态,并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iscrete ... 冰晶粒子在融化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混合态特征,进而影响其光学和辐射特性,对全球辐射效应和天气预报等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非球形非均匀混合模型用于模拟冰晶粒子融化过程中的形态和混合态,并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DDA)法系统研究了3~640 GHz范围内融化冰晶粒子的光学特性随频率、纵横比、冰水混合比(Ice-to-Water Mixing Ratio,IWMR)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融化阶段冰晶粒子的光学特性(消光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不对称因子、散射相矩阵)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融化冰晶粒子粒径越大,其消光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和不对称因子随频率变化的振荡幅度越大,融化冰晶粒子散射相矩阵元素的振荡越大,随着频率的增大,融化冰晶粒子散射矩阵元素的振荡也越大。随着冰晶粒子的融化,整体上这些光学参数随IWMR的降低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这也意味着忽略冰晶粒子的融化过程可能会导致错估其光学特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冰晶粒子形态对消光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和不对称因子的影响主要在融化前期。当融化程度较低(IWMR=0.8)且尺度参数大于2.3时,冰晶核纵横比对其所有的光学特性参数均有着明显影响。当融化程度较高(IWMR=0.4)时,冰晶核纵横比对其粒子消光效率、散射效率和不对称因子等非散射角光学参数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但是随着粒子粒径的增大,冰晶核纵横比对粒子散射矩阵元素仍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理解冰云微物理特性演变规律、提升冰水含量反演精度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粒子 融化过程 光散射 离散偶极子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涡流发生器改善S弯喷管流场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刘诗敏 梁华 +2 位作者 李金平 张富垚 马张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S弯喷管虽然能够提升飞行器隐身性能,但弯曲的几何结构会造成额外的总压损失和低能流体脉动增强的问题,导致飞行器性能降低,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手段改善内部流场。本文将阵列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S弯喷管上壁面中心线局部速度最大... S弯喷管虽然能够提升飞行器隐身性能,但弯曲的几何结构会造成额外的总压损失和低能流体脉动增强的问题,导致飞行器性能降低,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手段改善内部流场。本文将阵列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S弯喷管上壁面中心线局部速度最大点前侧,研究其在冷态流场中对喷管出口总压损失的控制效果和对上壁面下游流场低频脉动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在试验参数下,对于相同高度的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位置距离局部速度最大点较远时,喷管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更低。(2)落压比为1.2时,安装高度为2.2%喷管入口直径的微型涡流发生器,能够使喷管出口平均总压损失系数相对基准降低8.57%。(3)微型涡流发生器能降低喷管上壁面下游流场的低频脉动,使脉动幅值降低22.8%,提升低能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喷管 微型涡流发生器 总压损失 流动控制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等离子体助燃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费力 何立明 +3 位作者 陈一 邓俊 雷健平 赵兵兵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1-459,共9页
为开展等离子体助燃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进行了等离子体助燃的数值计算,设计了等离子体助燃的数值计算方案,对比分析了正常燃烧状态条件和等离子体助燃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 为开展等离子体助燃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进行了等离子体助燃的数值计算,设计了等离子体助燃的数值计算方案,对比分析了正常燃烧状态条件和等离子体助燃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从主燃孔实施助燃后火焰筒内的高温区向主燃区移动,煤油在主燃区燃烧得更充分,燃烧室出口截面的平均温升增高约57.97K,燃烧效率提高约2.42%;出口处温度分布均匀性有所改善,燃烧室出口处截面温度的分布不均匀系数下降达21.82%;提高了燃料燃烧完全程度,燃烧尾气中CO的体积分数下降约13.58%,极大改善了燃烧室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环形燃烧室 等离子体助燃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航空发动机智能压力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泽平 彭靖波 徐若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0,共4页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未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其中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压力传感器,设计了基于DSP的硬件电路,通过DSP实现了压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和与...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未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其中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压力传感器,设计了基于DSP的硬件电路,通过DSP实现了压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和与CAN总线的通信。通过实验证明了智能压力传感器符合航空发动机控制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分布式控制 DSP CAN总线 智能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估计的高动态GNSS信号快速捕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郝顺义 李建文 +1 位作者 卢航 黄国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4,共8页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GNSS因频域带宽增加导致捕获难度增大的问题,分析了接收端数字中频采样信号的传输特性及复基带信号经FFT模块处理后的相关峰的检测,提出了基于极大似然(ML)估计的高动态GNSS信号快速捕获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随机信号的...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GNSS因频域带宽增加导致捕获难度增大的问题,分析了接收端数字中频采样信号的传输特性及复基带信号经FFT模块处理后的相关峰的检测,提出了基于极大似然(ML)估计的高动态GNSS信号快速捕获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随机信号的统计理论建立二元假设检验条件,构建了奈曼-皮尔逊准则下的GNSS信号捕获判决门限模型;其次,通过判决量的统计特性对等效高斯白噪声方差进行ML估计,根据其估计值计算捕获判决门限,其中通过虚警率的量化放大处理,解决了判决量样本值的增加带来的估计偏差问题;最后,对不同高动态条件下北斗B3I信号进行了捕获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L估计方法确定捕获判决门限从而提高高动态GNSS信号捕获的检测方法对高动态适应范围较宽,其频移捕获精度与SINS信息辅助捕获相当,比序贯检测算法提高约28%以上,相同条件下具有更快的平均捕获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捕获 极大似然 判决门限 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非线性维纳过程的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传彪 赵鑫 +2 位作者 朱海振 赵惠 张廷亮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3,119,共10页
作为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准确的剩余寿命预测对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同类产品的不同个体之间通常存在差异,其退化路径并不相同。这就导致通过同类产品历史数据所学习到的模型或参数并不能... 作为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准确的剩余寿命预测对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同类产品的不同个体之间通常存在差异,其退化路径并不相同。这就导致通过同类产品历史数据所学习到的模型或参数并不能准确拟合新设备的退化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寿命预测方法。建立同时考虑个体不确定性与测量不确定性的自适应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并通过卡尔曼滤波、期望最大算法与Rauch-Tung-Striebel平滑减弱维纳过程的马尔科夫性,实现参数的在线更新。通过时间-空间变换推导出对应剩余寿命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仿真退化数据与C-MAPSS退化数据集被用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示,所提出的自适应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能够在线更新模型参数,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维纳过程 非线性 剩余寿命 卡尔曼滤波 期望最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层纳秒脉冲激光强化对DD5单晶合金耐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史增祥 党晓凤 +4 位作者 罗思海 郭嘉琛 梁晓晴 何卫锋 周留成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提高发动机涡轮叶片榫头材料DD5单晶高温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不同能量的无保护层纳秒脉冲激光对DD5单晶合金试样表面进行处理,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获得DD5单晶合金在65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参数,并通过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 目的提高发动机涡轮叶片榫头材料DD5单晶高温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不同能量的无保护层纳秒脉冲激光对DD5单晶合金试样表面进行处理,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获得DD5单晶合金在65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参数,并通过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共聚焦三维表面轮廓仪对磨损前后的DD5单晶试件进行表征分析,揭示纳秒脉冲激光强化技术提高单晶高温合金耐磨性能的机理。结果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处理DD5单晶高温合金后,材料表层发生了重熔现象,并在重熔层中生成了弥散分布的铝的氧化物颗粒,其粒径为5~50nm;纳秒脉冲激光处理后产生的弥散分布的氧化铝颗粒为硬质相,它提升了单晶表面的显微硬度;经纳秒脉冲激光处理后,试样的磨损率降低了19.7%~37.6%,单晶合金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结论经纳秒脉冲激光处理后,单晶表面生成了含有弥散分布的纳米氧化铝颗粒的重熔层,在它与激光诱导的等离子体冲击波产生的硬化层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高温下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纳秒脉冲激光 氧化铝颗粒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赛尔曲线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炜 王小平 +1 位作者 孙浩水 陈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58,共6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生成的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函数都存在大量不可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最小高阶位移导数轨迹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位移导数的方法对快速行进算法生成轨迹进行优化,给四旋翼位置环...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生成的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函数都存在大量不可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最小高阶位移导数轨迹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位移导数的方法对快速行进算法生成轨迹进行优化,给四旋翼位置环控制器提供输入;进而,给最小位移导数法引入了贝塞尔曲线再优化,通过讨论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凸二次规划问题并使用内点法完成求解;最后,在ROS下的Rviz三维可视化界面对优化前后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贝赛尔曲线优化后的轨迹都是连续可导的,解决了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量损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位移导数法 贝赛尔曲线 凸二次规划 快速行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灰色模型的板级焊点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景博 陈垚君 +2 位作者 盛增津 胡家兴 孙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79,共8页
针对板级焊点故障数据繁杂、退化特征不明显、缺乏有效特征提取与预测方法的问题,搭建了板级焊点可靠性评估试验台,提出利用多特征参数融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和灰色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对电子组件焊点的电阻变化数据进行时域特征参... 针对板级焊点故障数据繁杂、退化特征不明显、缺乏有效特征提取与预测方法的问题,搭建了板级焊点可靠性评估试验台,提出利用多特征参数融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和灰色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对电子组件焊点的电阻变化数据进行时域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实现多特征的聚类;其次,利用灵敏度和显著度对不同类别的时域统计特征进行度量,以此计算参数融合权值,构造多参数特征向量;最后,采用灰色模型对特征参数进行预测,并通过融合权值对预测结果进行比例融合。通过试验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对焊点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提供了一种实现电子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新思路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点 灰色模型 参数融合 特征提取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数据映射和特征加权的线性SVM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瑞 向新 肖冰松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7,共6页
针对传统线性支持向量机在训练数据集时均等对待每一维输入特征,以及在原始空间直接分类造成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低阶多项式数据映射和特征加权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性能。该方法首先将每个样本映射到多项式核... 针对传统线性支持向量机在训练数据集时均等对待每一维输入特征,以及在原始空间直接分类造成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低阶多项式数据映射和特征加权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性能。该方法首先将每个样本映射到多项式核对应的2-阶显式特征空间,从而增加样本的隐性信息,然后使用模糊熵特征加权算法计算每一维特征的权重,通过权重衡量特征对分类结果的贡献大小。从不同数据库选取7个数据集进行测试,在训练时间和预测准确率2个方面将该方法与核支持向量机、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其他改进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着数据集规模的扩大,训练时间降低一个数量级,预测准确率在一些数据集上取得与核支持向量机相接近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线性支持向量机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支持向量机 核支持向量机 低阶多项式映射 隐性信息 特征加权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对准非线性误差模型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国荣 魏翔 +2 位作者 郝顺义 卢航 许明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共8页
针对大失准角情况下的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问题,建立了非线性的经典传递对准和快速传递对准误差模型。从二者对失准角的定义出发,通过理论推导,论证了非线性情况下两种误差模型的一致性关系。采用“速度+姿态”组合匹配算法,对... 针对大失准角情况下的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问题,建立了非线性的经典传递对准和快速传递对准误差模型。从二者对失准角的定义出发,通过理论推导,论证了非线性情况下两种误差模型的一致性关系。采用“速度+姿态”组合匹配算法,对大失准角情况下舰载机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中,经典传递对准方法对水平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对方位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对对水平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1′左右,对方位失准角的估计误差均在2′左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失准角进行有效估计且精度接近,两种误差模型在非线性情况下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传递对准 大失准角 非线性误差模型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算法的飞行动作规则自动提取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乐 黄长强 魏政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03-208,共6页
针对空战知识获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条从海量飞行参数中获取知识的途径。构建空战专家系统知识库;对于飞行动作规则知识的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樽海鞘群优化算法的飞行动作规则知识提取方法,为了使提取的规则知识简洁有效,对算法的... 针对空战知识获取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条从海量飞行参数中获取知识的途径。构建空战专家系统知识库;对于飞行动作规则知识的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樽海鞘群优化算法的飞行动作规则知识提取方法,为了使提取的规则知识简洁有效,对算法的评价函数进行了设计。通过对水平右转弯机动动作和斤斗动作进行规则提取仿真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空战 专家系统知识库 知识获取 樽海鞘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的修复性及其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宇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飞行器在正常服役使用期间发生故障后是否便于维修使其状态得到及时恢复的特性常常可用维修性来进行表征分析。然而,飞行器在服役使用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意外损伤或者非常规损伤,比如事故损伤、战斗损伤等。这时,飞行器是... 飞行器在正常服役使用期间发生故障后是否便于维修使其状态得到及时恢复的特性常常可用维修性来进行表征分析。然而,飞行器在服役使用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意外损伤或者非常规损伤,比如事故损伤、战斗损伤等。这时,飞行器是否便于修复使其状态得到及时恢复的特性可用修复性(或恢复性)来进行描述。在阐述飞行器修复性的基本概念、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意外损伤平均恢复时间MTTRC、平均恢复费用MRCC及平均恢复工时MWTTRC等参数来表征飞行器的修复性。结合飞行器使用完整性/军用飞行器作战完整性的概念、度量与控制方法给出了飞行器修复性的作用意义,并提出了飞行器修复性的基本评估和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后掠单块式机翼结构修复性设计的简要示例,并说明修复性的概念、度量与设计方法等对于其他装备也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修复性 设计 飞行器使用完整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转矩特性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勇智 鄯成龙 林博闻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6,共8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低功率密度和低材料利用率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转矩特性,设计了一台航空用三相12/10极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并对其转矩特性进行多目标优化。首先对新型电机的结构及其电磁转矩原理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电机设计,...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低功率密度和低材料利用率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转矩特性,设计了一台航空用三相12/10极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并对其转矩特性进行多目标优化。首先对新型电机的结构及其电磁转矩原理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电机设计,并选取设计变量,最后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与响应表面法对电机的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进行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电机的平均转矩提高了4.78%,转矩脉动减少42%,在保持较大的平均转矩情况下大幅度减少转矩脉动,实现了平稳起动过程。结论是混沌粒子群算法与响应表面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适合于新型电机的设计与优化过程,该方法可显著节约优化时间,提高效率,保证了求解精度,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混合励磁 多目标优化 混沌粒子群算法 平均转矩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与马氏距离的达林顿管故障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强 程进军 +2 位作者 谭洋波 郭文浩 李剑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7,共7页
为了对达林顿管进行故障预测,提出了基于KPCA与马氏距离的达林顿管故障预测方法。通过对达林顿管进行失效机理分析,设计了加速退化试验,并获取了集电极导通电流与饱和压降性能退化数据,利用小波包分解与核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滤除... 为了对达林顿管进行故障预测,提出了基于KPCA与马氏距离的达林顿管故障预测方法。通过对达林顿管进行失效机理分析,设计了加速退化试验,并获取了集电极导通电流与饱和压降性能退化数据,利用小波包分解与核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滤除了原始数据中的干扰信号,得到了退化数据的主成分,结合马氏距离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得到了可以表征达林顿管健康状态变化的健康因子。使用2种故障预测算法对健康因子进行预测,故障预测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达林顿管 核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健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逆变器改进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晓犇 李雪丰 +1 位作者 王传奇 韩建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99-2204,共6页
针对航空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 THD)低的要求,在新型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 ML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利用原有8个电... 针对航空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 THD)低的要求,在新型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 ML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利用原有8个电压矢量作用不同的时间相互组合增加输出电压矢量的数量,选择电压矢量集中使目标函数值最小所对应开关状态作为电路的控制输入,减小了参考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误差。同时通过对目标函数的优化,在原有采样周期基础上增大控制周期,克服了采样时间和计算时间过长对开关状态选择所造成的影响。该方法减小了输出电压THD且具有良好动静态特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采样时间 逆变电路 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混合阶SSRCKF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国荣 许明琪 +2 位作者 卢航 魏翔 彭志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9-235,共7页
传统的容积卡尔曼滤波(CKF)在处理强非线性系统时存在精度低甚至发散的问题,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HCKF)提高精度的同时也会大幅度提高计算复杂度,同时在高维系统中存在负权值影响算法的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合阶球面... 传统的容积卡尔曼滤波(CKF)在处理强非线性系统时存在精度低甚至发散的问题,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HCKF)提高精度的同时也会大幅度提高计算复杂度,同时在高维系统中存在负权值影响算法的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合阶球面最简相径容积卡尔曼滤波(AMSSRCKF),该算法采用混合阶最简相径容积规则(MSSR)采样获得了比CKF更高的精度,同时结合了多重渐消因子强跟踪滤波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结果表明,AMSSRCKF可以有效抑制系统状态突变的影响,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卡尔曼滤波 混合阶 球面最简相径 自适应 多重渐消因子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气动激励无人机流动控制风洞试验
20
作者 梁华 贺启坤 +3 位作者 魏彪 杨鹤森 苏志 谢理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5,共7页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可显著提升飞行器的气动性能。采用纳秒脉冲气动激励进行了某型无人机流动分离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纳秒放电和毫秒放电的激励电压几乎相等,但是纳秒放电产生的电流(30A)比毫秒放电...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可显著提升飞行器的气动性能。采用纳秒脉冲气动激励进行了某型无人机流动分离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纳秒放电和毫秒放电的激励电压几乎相等,但是纳秒放电产生的电流(30A)比毫秒放电电流(0.1A)大得多;纳秒脉冲气动激励在流场中诱导产生近似向上的冲击波,最大诱导速度不超过0.5m/s;纳秒放电的快速温升效应在静止空气中诱导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的持续时间约为80μs,传播速度约为380m/s;当激励电压大于一定阈值时,纳秒脉冲气动激励使得该型无人机上表面的流动分离得到抑制,临界失速迎角从20°提升至27°,最大升力系数增大11.24%。探究放电频率对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佳激励频率是使得施特劳哈尔数为1的频率值;在附面层流动控制方面,纳秒脉冲气动激励较毫秒脉冲气动激励更加有效;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主要机制是冲击效应,在高速流动控制中,冲击效应比动力效应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放电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无人机 流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