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分形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小型化微带双工器设计(英文)
1
作者
许河秀
王光明
+1 位作者
张晨新
梁建刚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0-395,457,共7页
基于分形几何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混合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小型化微带双工器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该双工器将工作于一对不同频率的两个三端口网络进行合成,由构成其左手部分的集总元件和右手部分的Sier-pinski分形微带线组成。双工...
基于分形几何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混合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小型化微带双工器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该双工器将工作于一对不同频率的两个三端口网络进行合成,由构成其左手部分的集总元件和右手部分的Sier-pinski分形微带线组成。双工器的小型化得益于Sierpinski分形曲线的空间填充特性。而双工器的双频特性是由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具有双曲色散关系。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成功设计了基于不同Sierpinski迭代次数的双工器。为证实仿真结果,加工测试了基于Sierpinski二次迭代分形的复合左右手双工器。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构吻合的很好。与未采用分形结构的传统复合左右手双工器相比,所制作的双工器工作于GSM两个频段(0.9和1.8 GHz)并获得了良好的通带性能和小型化比例,最大小型化比例达7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空间填充特性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双工器
双频
双曲色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形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小型化微带双工器设计(英文)
1
作者
许河秀
王光明
张晨新
梁建刚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微波应用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0-395,457,共7页
基金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60971118)
973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China(NO.2009CB613306)
文摘
基于分形几何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混合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小型化微带双工器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该双工器将工作于一对不同频率的两个三端口网络进行合成,由构成其左手部分的集总元件和右手部分的Sier-pinski分形微带线组成。双工器的小型化得益于Sierpinski分形曲线的空间填充特性。而双工器的双频特性是由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具有双曲色散关系。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成功设计了基于不同Sierpinski迭代次数的双工器。为证实仿真结果,加工测试了基于Sierpinski二次迭代分形的复合左右手双工器。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构吻合的很好。与未采用分形结构的传统复合左右手双工器相比,所制作的双工器工作于GSM两个频段(0.9和1.8 GHz)并获得了良好的通带性能和小型化比例,最大小型化比例达76.3%。
关键词
分形
空间填充特性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双工器
双频
双曲色散关系
Keywords
Fractal
Space-filling property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Diplexer
Dual-band
Hyperbolic-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分类号
TN817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TN6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分形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小型化微带双工器设计(英文)
许河秀
王光明
张晨新
梁建刚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