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探测威力范围与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晓哲 杨瑞 +1 位作者 王健 梁桃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8,共5页
对雷达方程中的传播因子进行研究,传播因子涵盖了自然环境中对传播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影响包括空气和水的能量吸收、绕射、折射、多径干扰、地表介质、地形干扰和其他许多自然环境因素。文中对传播因子进行了建模,并基于典型雷达辐... 对雷达方程中的传播因子进行研究,传播因子涵盖了自然环境中对传播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影响包括空气和水的能量吸收、绕射、折射、多径干扰、地表介质、地形干扰和其他许多自然环境因素。文中对传播因子进行了建模,并基于典型雷达辐射波束对雷达探测范围进行仿真,实现了雷达探测范围直观的三维可视化展现,有助于决策人员直观地掌握雷达探测能力,为装备的"战试训"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因子 广泛传播模型 雷达探测范围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软交换的短波接入网关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景渊 周义健 +2 位作者 戚云军 黄国策 王国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22-1527,共6页
为满足短波用户接入Internet网络中的要求,结合软交换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短波接入网关。主要通过tun/tap完成有线网数据的获取,通过协议代理完成不同链路之间的协议转换,通过对短波链路物理层设备的控制完成短波链路数据的交互。通过搭... 为满足短波用户接入Internet网络中的要求,结合软交换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短波接入网关。主要通过tun/tap完成有线网数据的获取,通过协议代理完成不同链路之间的协议转换,通过对短波链路物理层设备的控制完成短波链路数据的交互。通过搭建室内平台,验证了短波网络与Internet网络的联通性,以及与其他短波网关相比在功能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接入网关 软交换 虚拟网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链的无人机空中自动防撞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严雯 王洪涛 +1 位作者 卿利 梁桃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9-863,共5页
分析了一种基于数据链的自动空中防撞技术,从空中自动防撞系统需求出发,描述了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和流程。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方法,给出了最优控制数学模型,以求解无人机航路间的最小距离,实现最优机动操作组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空中自动... 分析了一种基于数据链的自动空中防撞技术,从空中自动防撞系统需求出发,描述了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和流程。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方法,给出了最优控制数学模型,以求解无人机航路间的最小距离,实现最优机动操作组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空中自动防撞系统可在碰撞发生前的最后时刻有效完成逃逸操作,避免发生飞行碰撞,可为无人机编队提供进近飞行的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动空中防撞系统 数据链 最优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聚合的多类型指标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迎辉 李建华 +1 位作者 丁未 王国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7,共7页
针对多类型指标综合评估问题,将实数型、区间数型和模糊数型指标相结合,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区间数特征向量法和信息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指标分别定义了评分方法。引入非线性聚合理论,建立了基于非线性聚合的多... 针对多类型指标综合评估问题,将实数型、区间数型和模糊数型指标相结合,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区间数特征向量法和信息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指标分别定义了评分方法。引入非线性聚合理论,建立了基于非线性聚合的多类型指标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以某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评估为例,进行了实例运算,验证了该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聚合 多类型指标 综合评估 区间数特征向量法 信息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短波宽带数据通信标准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屠文超 江天娇 +1 位作者 叶向阳 郭友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7-1551,共5页
介绍了美军MIL-STD-188-110短波系列标准,重点描述了该系列标准的最新版本110C,将该版本的调制、编码、交织等技术特征与110B进行了详细对比,对其在不同信道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短波宽带数据通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短波通信 宽带数据通信 110C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