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用机场智慧场务保障系统架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子先 陈荣俊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4期23-29,共7页
为解决传统场务保障系统因缺乏广泛互联互通互操作而存在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建立军用机场智慧场务保障系统架构。将云计算和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概念引入场务保障系统,对智慧场务保障系统架构进行研究,分析智慧场... 为解决传统场务保障系统因缺乏广泛互联互通互操作而存在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建立军用机场智慧场务保障系统架构。将云计算和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概念引入场务保障系统,对智慧场务保障系统架构进行研究,分析智慧场务保障系统的基本内涵与系统架构建设需求,诠释架构中各层次功能和特点。结果表明:该架构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按需弹性的服务模式、高效的协同控制等优势,能提升场务保障系统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信息物理系统 军用机场 智慧场务保障系统 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志航 白二雷 +2 位作者 黄河 杜宇航 任彪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0,共9页
碳纤维常被作为增强相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然而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表现为化学惰性,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仅依靠机械摩擦力。碳纤维表面光滑,与水泥基材料的机械摩擦力小,界面结合较差,从而影响... 碳纤维常被作为增强相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然而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表现为化学惰性,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仅依靠机械摩擦力。碳纤维表面光滑,与水泥基材料的机械摩擦力小,界面结合较差,从而影响碳纤维效果的发挥。因此,研究者们通过碳纤维表面处理或复掺其他材料对碳纤维/水泥浆体界面进行改善。本文从碳纤维表面氧化、碳纤维表面接枝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与碳纤维复掺以及聚合物与碳纤维复掺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外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为今后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 界面性能 纳米材料 表面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现役军人教育培训 服务军民融合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贺建华 李轮 +2 位作者 来源 国芳 崔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1-264,271,共5页
为了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军队职业教育和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的政策要求,提高空军后勤保障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自2019年起,由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承接军用机场供电专业技术骨干综合技术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团队从学员... 为了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军队职业教育和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的政策要求,提高空军后勤保障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自2019年起,由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承接军用机场供电专业技术骨干综合技术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团队从学员的学历、年龄、职业资格证和工作年限等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搭建了以培训目标、培训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培训考核与质量保障等为基础的教育培训平台,保障高质量完成培训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役军人 军民融合 技术技能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快硬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磊 王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3-156,共4页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对快硬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善作用,将不同复合掺量以及不同纤维掺量的快硬混凝土进行抗渗对比试验。试验表明,10%硅灰、粉煤灰的复合掺合料快硬混凝土的抗渗性较空白组有所降低,抗渗系数提高了3倍,聚丙烯纤维的加入使得...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对快硬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善作用,将不同复合掺量以及不同纤维掺量的快硬混凝土进行抗渗对比试验。试验表明,10%硅灰、粉煤灰的复合掺合料快硬混凝土的抗渗性较空白组有所降低,抗渗系数提高了3倍,聚丙烯纤维的加入使得快硬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得到了提高,0.2%的纤维掺量能使抗渗系数降低至空白组的62.4%。说明适量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发挥抑制效果,减缓裂缝发展趋势,减少混凝土中的渗水通道,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最后通过建立抗渗模型,从机理上分析了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快硬混凝土 抗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大跨度地下硐室抗爆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军洪 刘宏伟 +2 位作者 林振荣 付安琪 蔚立元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1-189,共9页
为研究多因素影响下大跨度地下硐室的抗爆稳定性,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并改变爆炸强度、爆源位置、硐室跨度等参数,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硐室围岩及衬砌结构应力、位移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爆炸施加之后... 为研究多因素影响下大跨度地下硐室的抗爆稳定性,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并改变爆炸强度、爆源位置、硐室跨度等参数,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硐室围岩及衬砌结构应力、位移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爆炸施加之后,应力波自爆心呈球面向四周传播,传播过程中强度快速衰减,传播到地表和硐室自由面处发生反射,反射拉伸波使附近围岩受拉屈服,产生“层裂”现象,硐室两侧出现“八字形”裂纹;爆炸强度增加后,测点应力值及拱顶变形量增加,硐室上方的受拉区域及塑性区变大,甚至会连成一片,此时硐室可能会塌落;硐室跨度增加后,各测点应力值变化较小,拱顶变形量显著增加,抗爆性能变差;相同的爆炸强度下,顶爆作用的破坏效应最严重,爆源越偏离硐室,测点应力值、硐室变形及塑性区越小。增加硐室埋深、进行地表伪装可减轻爆炸破坏效应,加大衬砌结构强度、对拱顶拱脚进行锚固可增强硐室稳定性。该研究可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防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地下硐室 爆炸荷载 稳定性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对快硬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港 高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4,99,共4页
为研究复合掺合料对快硬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将不同掺量的复合掺合料加入快硬混凝土中并进行抗压、抗折试验,发现10%左右掺量对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以及后期抗压、抗折强度的改善最为适宜。在此掺量条件下,加入适量的聚丙烯纤... 为研究复合掺合料对快硬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将不同掺量的复合掺合料加入快硬混凝土中并进行抗压、抗折试验,发现10%左右掺量对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以及后期抗压、抗折强度的改善最为适宜。在此掺量条件下,加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对快硬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后期的抗折强度影响较大,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2%时,试件的4 h抗压、抗折强度较未改性试件分别提高了4.48%和12.73%,说明此掺量对试件抗折强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快硬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