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毒剂中毒医学救援”实训教学的微格化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瑞 于卫华 +5 位作者 刘江正 吴昊 彭洁 孔德钦 王钊 张晓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72-75,共4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微格化教学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评价准确,在越来越多的专业实践教学中得以应用与推广。本文通过分析“化学毒剂中毒医学救援”实训...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微格化教学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评价准确,在越来越多的专业实践教学中得以应用与推广。本文通过分析“化学毒剂中毒医学救援”实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微格化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在开展微格化教学后,学生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总成绩显著高于微格化教学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整体素质都得到提升,对课程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总之,微格化教学模式能将复杂的实践技能化繁为简,有层次、多维度地训练学生掌握关键的技能,提升综合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化学毒剂中毒医学救援”技能实训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毒剂 医学救援 实训教学 微格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化学救援”案例式教学改革与实施
2
作者 张晓迪 刘瑞 +5 位作者 曹猛 谢清华 吴昊 尹文 海春旭 刘江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110-114,共5页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适应实战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学教育改革要求,解决院校理论授课与实战任务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中以“化学救援”案例式教学为例,进行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实践课程...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适应实战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学教育改革要求,解决院校理论授课与实战任务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中以“化学救援”案例式教学为例,进行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教学改革与实施。在收集设计典型化学救援案例中,根据实际需求列举关键现实问题,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情景式分组讨论形式,提出解决方案,集体总结评价等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创新。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课内实践,进行课堂内外有效衔接,为理论知识巩固与实践能力强化提供有效途径,达到显著的育人效果,很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为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救援 案例式教学 实践教学 问题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诱导BRL-3A细胞胰岛素抵抗中氧化应激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磊 杨帆 +4 位作者 董雨函 王帅 王欣 海春旭 李文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 以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中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 25,50,100,200,400μmol/L的PA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并用酶标仪检测CAT、T-AOC... 目的 以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中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 25,50,100,200,400μmol/L的PA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并用酶标仪检测CAT、T-AOC、MDA、GSH水平。结果PA作用可以显著增加细胞内ROS的水平,并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A诱导的IR模型细胞MDA水平明显增高,细胞内及培养液T-AOC均明显下降,CAT活力(0.30 U/ml)明显降低。结论 棕榈酸诱导胰岛素抵抗过程中氧化指标升高,抗氧化指标降低,提示IR形成中伴随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胰岛素抵抗 BRL-3A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BRL-3A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金磊 王帅 +5 位作者 于卫华 刘江正 刘瑞 孔德钦 姬秋和 李文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68-1273,共6页
目的研究自组装颗粒物理性征及其对BRL-3A细胞毒性作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壳聚糖制备成纳米颗粒储备液(10μg/ml)并行倍比稀释后检测其对BRL-3A细胞活力影响,以壳聚糖纳米颗粒为载体与齐墩果酸自组装,同时观察齐墩果酸自组装... 目的研究自组装颗粒物理性征及其对BRL-3A细胞毒性作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壳聚糖制备成纳米颗粒储备液(10μg/ml)并行倍比稀释后检测其对BRL-3A细胞活力影响,以壳聚糖纳米颗粒为载体与齐墩果酸自组装,同时观察齐墩果酸自组装后物理性征变化。将BRL-3A细胞分为齐墩果酸(OA)组及齐墩果酸-壳聚糖纳米颗粒(nanoOA)组,分别施加0,6.25,12.5,25,50,100μg/ml OA和nanoOA。检测干预3,6,12,24 h后细胞相对活力变化,及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活性氧水平(ROS)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RL-3A细胞相对活力无影响(P<0.05),自组装后可明显提高OA溶解度。与0μg/ml组相比,高浓度OA组(50,100μg/ml)BRL-3A细胞相对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ROS和MDA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而不同浓度nanoOA作用后BRL-3A细胞相对活力没有明显改变,ROS水平增加(P<0.05),MDA水平未见明显增加(P>0.05),且除0μg/ml外,与同浓度OA组相比ROS、MDA水平较低(P<0.05)。结论壳聚糖纳米颗粒具有生物安全性,自组装后可改善OA的水溶性,并减少OA对细胞活力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齐墩果酸 氧化应激 活性氧 纳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