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阳 宋宏萍 肖迎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97-100,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的术前常规疗法,能通过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患者保乳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早期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对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术...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的术前常规疗法,能通过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患者保乳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早期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对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术前化疗、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准确、实时、经济、便捷等特点,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各自优势。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自动乳腺超声、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深度学习等超声技术被应用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工作中,有助于临床医生为乳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超声技术 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自动乳腺超声 深度学习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弓文清 胥盼 +3 位作者 杨旭 郭富斌 董洪娜 郑敏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D)累及肾动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死亡率,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5年7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的1 220例AD患者的临床、CT血管成像及超声资料,... 目的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D)累及肾动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死亡率,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5年7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的1 220例AD患者的临床、CT血管成像及超声资料,根据夹层是否累及肾动脉分为肾动脉累及组608例和未累及组61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肾功能(肌酐和尿素氮)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 AD累及肾动脉的发生率为49.8%(608/1 220),左肾动脉多发(50.2%,305/608)。AD累及肾动脉组患者发病年龄轻[(48.99±10.38)岁比(50.51±10.69)岁;t=2.510,P=0.014],男性居多(80.3%比72.5%;χ^(2)=10.064,P=0.002),升主动脉明显增宽[(43.9±10.8)mm比(41.2±8.5)mm;t=4.229,P<0.01],伴肾灌注差(23.5%比2.9%;χ^(2)=112.752,P<0.05)、术前(29.6%比24.2%;χ^(2)=4.562,P<0.05)、术后肾功能减低者(30.4%比22.9%;χ^(2)=8.900,P<0.05)较多,死亡率升高(16.3%比11.8%;χ^(2)=5.166,P=0.023),肾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于未累及组(25.3%比12.5%;χ^(2)=4.256,P=0.039)。Stanford A型(HR=2.445,P<0.01)、肾灌注差(HR=2.186,P<0.01)及术后肾功能减低(HR=1.512,P=0.008)是影响AD患者围术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D患者累及肾动脉发生率高,左肾多见,多伴发肾灌注差及肾功能减低。Stanford A型、肾灌注差及术后肾功能减低是A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诊治AD时应及时评估分支血管受累程度,高度重视肾动脉受累情况,肾灌注差及术后肾功能减低者应尽早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肾动脉受累 超声检查 CT血管成像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